《西游往生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游往生录-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王母遂邀穆王入宴,以玉膏劝之,酒过数巡,少添*。金母容眸流盼,神姿清发,又将酥胸半露,云鬓歪斜。穆王此刻神魂颠倒,如痴似呆,也说不出话来,只是酒到杯干,又见随侍仙子奉上斗大鲜桃,西王母双手亲捧一只,近前道:“此桃名曰蟠桃,乃妾身园中之物。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陛下可尝其

味。”

穆王心中迷糊,信手接过啃了几口,也不知道什么滋味,只觉得胸中似有一团烈火不住翻腾。那西王母道:“吾与周天子有夙缘未了,今日当完此姻缘。”即命左右引穆王径入后室。

那穆王自幼修炼,虽不得大道,却也身强体健,虽年近古稀,表里却与那少年人无异。

一夜颠倒鸾凤不题。

却说那周穆王沉沉睡去,正值朦胧之际,忽感有件物事在自家脸上磨蹭,只觉鼻孔奇痒,忍不住一个喷嚏,一梦醒来,听得枕畔鼾声如雷,心下踌躇,便转脸去看那枕边之人。不看犹可,这一看直唬得魂飞魄散,恰是:分开八片顶阳骨,浇下一桶雪水来。

原来穆王chun梦乍醒,回首枕边佳人,猛然间看见一张毛脸,满头乱发,色若朱砂,两对虎齿如剑,上下交错,龇在唇外。香肩半露,一根毛茸茸豹尾兀自在自己脸上磨蹭,直唬得魂飞天外。

所幸惊得呆了,却不曾叫出声来,半晌回过神,见那西王母酣睡正浓,穆王蹑手蹑脚,也顾不得穿上衣服,赤条条爬下床来,抱了缛衣连滚带爬,闯出宫去。

其时夜沉如水,月阴星沉,惟见那西昆仑顶上一根巨柱顶天立地,色如古铜,围三千里,周围如削,高耸接天,半截里红云滚动。铜柱顶上落着一只巨鸟,目如青月,毛似丛林,面南而据,双翅展开,自东向西有百余万里。那鸟张左翼覆着一物,那物长一丈,头发皓白,人身鸟面,一条虎尾,一只百丈黑熊载之,左右顾望;又张右翼覆了一物,人身虎齿,蓬头戴胜,身后一根豹尾,俨然便是方才枕边女怪形象。

穆王见了这般景象,惊得呆了,只待要走,却挪不动脚步。忽然一道白虹划破长空,落在天子面前,却是那陆压道人,亦抬了脸看那铜柱巨鸟,若有所思。穆王慌忙扯住,口里连道:“道长救我!”

陆压恍若不闻,只是自语,喃喃道:“此是何物,此是何物?”忽然拍手大笑,道:“原来如此!不出吾所算。”笑声未落,那铜柱大鸟连同翼下二物一齐不见,依旧是夜色如水,月隐星沉。

穆王兀自惊魂不定,陆压笑道:“天子何故惊慌至此。你道那西王母本为仙家,何以形容丑恶毒如斯?却是大惊小怪了。你岂不知天地生万物,惟有人身暗合那天地之理:脊骨二十四节以应二十四炁。肺管十二节名为十二重楼。脐为祖宫内曰黄庭,心曰绛宫,肺曰华盖,舌下曰华池,脚心曰涌泉,脐下一寸三分曰酆都,山水小肠十八盘即为十八狱,水道曰地户,谷道曰幽门。此一身之内,天地位万物育也。左齿叩八音为金钟,右齿叩八音为玉罄,前齿叩八音为法鼓,三八共二十四通以应二十四炁。因此种种异修,皆以修得人身为本,日夜磨练,西王母虽是上古洪荒之神,亦不脱此理……你惊慌什么?你与她交合,已得仙体。她来了,你好生作别便是。”

说罢复又不见。只见早有宫中仙子来报西王母至。穆王急观之,却见西王母比前又是不同:虽然容姿端丽,仪态万千,却云鬓散乱,面带哀怨之色,上前谓穆王道:

“陛下何故不辞而别?”

穆王忙道:“泗水徐国偃王作乱,诸侯朝贡者六,不得不返,待平乱之后,再来相会。”

西王母遂为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穆王不知此歌早有后羿,禹王闻之,乃作歌应之:“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于是驱八骏匆匆下山而去。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第二十一回银光河畔紫焰来 碧游宫里金花开

穹隆万里,无尽星光汇聚成淼淼天河,如白练当空,横过天际。

然而若有仙家近前看时,惟见滔滔巨浪,一路奔流,没入虚空深处。

虚空深处,寂寞幽冥间,有境名曰上清。有一茅舍,临着滚滚天河而建。屋前屋后花潮数亩,浓艳似血,如火如荼,随着九天罡风整齐地摇摆起伏,瓣瓣香花飘飞而起,旋转着化作花雨满空纷落。一头玄色腱牛横卧花间,遍体伤痕累累,顶上一支独角仅余半截,任那漫空红花如雨洒落满身,一只独眼半开半合,望着那天河之水奔流而过,一根秃尾百无聊赖地扫动不已。

天河之水乃是汇聚了亿万群星精华,有如实质,其阔不知几许,其深不知几重,其长亦不知几何,咆哮轰鸣仿佛万马千军奔腾而来。然而流经茅舍前时,却毫无由来地一滞,变作潺潺溪流,静静淌出数十丈外,方才重整旗鼓,再震声威,肆虐而去。

忽然间,玄色腱牛的耳朵微微颤动几下,爬起身来,腹下却只有一只独腿,支撑着数丈长短的身子,伶仃而立,一只独眼漠然望向天河彼岸,旋即重又卧下不动。

良久,一道星光自滔天巨浪间飞出,瞬息便是万里之遥,渐渐近得前来,却是一名紫衣道装的女子,背一把宝剑,满面风尘之色,周身裹了一层紫焰,如流星般飞至,落在茅舍前。

那头独角独眼独腿的腱牛看也不看女子一眼,任由她风一般擦身而过,推开柴门径入茅屋之中,方才“哞”地低鸣一声,随后独眼合上,竟自沉沉睡去。

却说紫衣女子一入草堂,不顾堂上漆黑一片,立刻拜倒在地。

就听得一声苍老的叹息悠然响起,黑暗中传来摸索之声,半晌方有一点幽暗萤火亮起,一个身穿道袍的老者颤巍巍走向一张蒲团坐下。孤灯下依稀看见他面容并不十分老迈,只是满头白发如雪,佝偻脊背,便似那一点灯头一般,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紫衣女子抬起头来,愕然一下,转眼已是清泪长流,呜咽道:“师尊,不过数日不见,你怎地苍老至此!”

老者淡淡一笑,缓声问道:“无当,你入我门下几年了?”

无当圣母微微一楞,随即答道:“弟子自洪荒之初蒙师尊点化,至今已忘记年岁几何。”

通天教主微笑颔首,无当圣母恍然而悟,面上悲戚之色稍去,便道:“禀师尊,弟子已将宫外曼珠沙华暗中给数名师弟闻过,全然不见效用。金灵师姊与众多师弟果然皆为那封神榜所困,并非忘却前事,”

通天闻言,叹道:“果然如此。当日虽然我与两位师兄共签封神榜,只是此榜乃吾师所赐,其中妙用之法,非我三人可知。然而想来,其理无非是禁锢真灵,虽然重塑身体,法力再难寸进,更兼从此身不由己,便如行尸走肉一般。既然如此,吾亦无法。无当,你到后面把那丫头领来罢。”

无当圣母闻言吃了一惊,颤声道:“师尊三思!”

通天叹道:“无当,连你也不听吾言了么?”

无当一凛,只得领了法旨,便去后室,无片时领着一个女孩出来,那女孩睡眼惺忪,不住揉着眼睛,同无当立在堂前。通天张开神眼看那女童时,只见她不过六七岁模样,红扑扑一张脸蛋,双目如漆,发结总角,煞是可爱,穿一件金色羽衣,遍体光彩夺目,将碧游宫中映得金光一片。

通天道:“风儿,你入我截教门下,却有几年了?”

就听得那女童怯生生答道:“回大老爷,风儿在教中有千年了。”

通天微微点头道:“千年之期,便如弹指一挥间。你虽然自洪荒之初而生,入教以来却不过千载,便有此法力。他日证得混元,成就无上圣人之体,亦是水到渠成。”

风儿甜甜笑道:“我才不要做甚么圣人,我只要金灵姐姐陪我去玩。大老爷,你这屋里怎地如此残破不堪?比我千年之前所见大是不同。”

通天森然道:“风儿,我来问你。若是有人欺负你金灵姐姐时,你当如何?”

那风儿听了这话,一双大眼睛里忽地凶光陡现,周身金光大盛,一旁无当圣母被她身上妖气一逼,立脚不住,踉跄后退数步方才勉强立住身形,耳边嗡嗡直响,胸中只觉得烦恶难奈,依稀听得那女童奶声奶气说道:“凤儿要把那人将身炼作飞灰,魂魄元神折磨无量量劫后再炼化无形!”

通天教主呵呵笑道:“风儿真是乖孩子。如今我将截教教主之位传与你,到时候你便是掌教教主,重聚万千教众,复我道统。你可愿意么?”

风儿摇头道:“我不要做教主,我只要金灵姐姐。”

通天又道:“凤儿且听我说。如今你金灵姐姐被歹人捉去了,吾亦救她不得。你须得学得本事,将来方才救得她。”

风儿听了,似懂非懂,却是重重点了点头。

通天微笑道:“这才是好孩子。”提起左手,朝自家头顶重重一拍,现出一团青气,聚而不散,须臾凝聚成一团青云飘至凤儿头顶,将她裹在其中,隐约可见风儿身形疾长,转眼一声雷响,震散青云,现出一个妙龄少女,十六七岁模样,眉宇间煞气凝结,目光却依旧清纯如水,头顶金蛇冠,足登烈焰履,身上道袍绣满金花万朵,拜道:“徒儿金璧风,蒙师尊栽培之恩,此后必当潜心修炼,他日解救众多我教弟子,重振正教声威。”

通天又道:“自今日起,你便是我截教金花教主。无当,你可随她一同离去,人间天上,随处去得,好生用功修行,只是莫露形迹。日后凤儿大成之时,便是我截教再兴之日。”

又谓无当圣母道:“你背上宝剑亦非凡品,你可知其名?”

无当答道:“此剑是昔日师尊所赐,名曰无当,斩神戮仙所向披靡,弟子之名便是由此剑而来。”

通天听了,不由哈哈大笑,二人相顾愕然,不明所以。

通天冷笑道:“此剑不叫无当,只唤作诛仙!”

金璧风,无当俱吃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