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往生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游往生录-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猿便能口吐人言,欢喜无尽道:“好个元始天尊,果然高明!我苦修了数千年亦化不得胸中横骨,却这般轻易被他化了,造化,造化!”

元始微微一笑,白衣老翁亦笑道:“这水猿诸般都好,只是不知礼数,天尊莫怪。”

元始笑道:“好说好说。”当下老翁便作别,带了那水猿自去了。

南极仙翁便将飞熊魂魄与白鹤童子一并取出,元始便叫黄龙真人扶白鹤去歇息了,又看了飞熊道:“此畜有向道之心,却也难得。亦是与我阐教有缘。且将他放入阴阳镜中养着,吾自有道理。”

一旁赤精子便取出一面铜镜来,铜绿班驳,将飞熊魂魄一晃,吸入镜中去了。

毕竟不知袁公怎生过得无量量大寿,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陆压道君斩飞熊 女娲娘娘召万妖

书接上回。话说元始天尊送走了通臂仙,回到玉虚宫内坐下,南极仙翁,十二名弟子立在两旁,便命赤精子将阴阳镜吸了飞熊魂魄。那姜尚顿时只觉得一阵心神恍惚,看不尽那眼前虚无缥缈之境,亦不知过几多年岁,多少劫数,忽地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却是立在一所大殿之上,黄金铺地,广阔不知几千几万里,周遭烟云缭绕,无数紫金巨柱耸立云空,条条金龙盘绕起上,吞云吐雾。云雾间有青龙白虎出没,耳畔龙吟虎啸,又有黄钟大吕之声贯彻天上地下,悠悠不绝于耳。

子牙心中诧异,抬头看时,只见上面白玉为阶,计一千四百九十阶,宽数百丈,高逾万丈,在那台阶尽头无穷金云中绽放青莲万朵,莲花丛中隐约坐着一位圣人,顶负无量圆光,身披七十二色,左手虚拈,右手虚捧,现无极无生之相,面目依稀便是当初元始天尊模样,只是周身宝光萦绕,神情庄严无比,身边十二金仙环绕,俱穿大红道袍,头戴金冠,神态各异,齐把眼来看子牙。

忽然听得元始天尊缓缓开言道:“子牙,你上昆仑几载了?”

姜尚此时心中无穷疑惑,只觉得此情此景似曾相识,脑子里却不知怎地如同有人告诉一般,恭恭敬敬拜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元始天尊道:“如此四十年矣。你向道之心虽诚,只可惜生来命薄,难成仙道,只可受人间之福。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观如今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合该兴盛………却要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辅佐明君,出将入相,一来为吾分忧,二来显我阐门正宗手段,三来你自家享一场人间富贵,也不枉修行一场。我玉虚非汝久居之地,你可就此下山自奔前程去。”

咦!你道若依着本来,姜尚听了这话,自然哀告: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修行有年;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师曾收录云云,然后天尊不允,只是叫他自去,又有南极仙翁相劝,叫子牙下山。此时子牙却已然心中知了八九分了,也不推辞,便拜道:“既是师尊吩咐,弟子敢不谨依!向蒙莫大之恩,无以为报,只就此去那红尘万丈中搏上一糟,定不堕了我玉虚之名!”

话音甫落,子牙只觉得眼前诸般景物变换交替,如走马灯一般一闪而过,下山入朝歌,投故人宋异人,开命馆,火烧玉石琵琶精,入朝为商臣,逃避西岐,直钩垂钓,官拜相国,扶周灭商,一路腥风血雨,七死三灾,几经沉浮,归国封神,而后封于齐地,国泰民安,不觉二年有余,忽一日算得武王有难,借土遁去而复还,请得道人降临…………………忽地一个激灵,跳将起来,心领神会,那前世之事尽都历历在目,只觉毛骨悚然,茫然道:“我适才所见者,是耶,非耶?”

道人听了哈哈大笑,道:“人生百态,种种悲欢离合,皆是虚妄。你道它是实便实,道它是虚便虚。”

子牙又问:“如此说来,我身究竟是妖乎?人乎?”

道人笑道:“妖怪与人,皆为一念,数终之后,都归尘土。便是大罗神仙,超凡入圣者,亦难逃劫数。那三清四御,五帝三皇,莫不如是。便如袁公者,威震洪荒妖族,声威犹在女娲之上,终究是乐极生悲,落得个形神俱灭,无影无踪,其党羽万千,也不免树倒猢狲散,翻作没下场。”顿了一顿,又道:“这也不是你问的。如今只有一件,却与你大有干系。”

子牙急问时,那道人叹道:“你本命薄,那元始却也不说差了。他教你代他封神,何曾安得好心?凡是统领普天诸神者,莫无福缘广大,道行深厚。然则封神之事,实为怨气凝聚,实是有伤天和。便是三清教主,亦当不得那冲塞三界天地的怨气。元始此人,最是阴损,他留你封神,不过假你手行事。可叹你小小熊怪之身,如何当得这般大任,虽然得了一场富贵,福报尽时,不免永坠沉沦,要入轮回也是奢想。”

姜尚大惊,连连拜道:“道长,好歹也是相交一场,可念故人之情,怎生救我一救!”

道人点头道:“既如此,我便救你一救。”取过案上红葫芦,便揭开葫芦盖来。姜尚大惊,叫道:“道长却是做甚!”

话音未落,只见那葫芦口里升出一道白光,高三丈有余,道人打躬叫宝贝现身,须臾间有一物现于其上:长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射出两道白光,早将姜尚钉住身形。姜尚大叫:“怎地翻脸无情!”道人笑曰:“若要杀你,何须此宝。”又打一躬,口称请宝贝转身;那物在空中将身转有两三转,只见姜尚一颗皓首滚落尘埃。正是:方才晓得前生事,谁知须臾丧残生。

原来道人飞刀斩了姜尚肉身,姜尚再看时,只自己身体横卧地下,头颅却好好长在颈子上。心中纳闷,恍惚中便把手揉了揉眼睛,却好似被那钢针扎了一般,再看时只见两手的黑毛,又去摸脸上,也是一脸毛,取镜子照时,哪里还有半分人相,分明是个囫囵熊罴!

道人见了,抚掌大笑道:“奇哉奇哉!这正是:拜相封神难成仙,是人是妖一念间。飞熊已知生前事,脱去凡胎复本原。”

道人笑道:“飞熊,我已助你脱去今生皮囊,还你前生本来面目,那些因缘果报,再也找不上你。只是这姜太公之名今后也不必提。如今你须得随我去女娲宫走一遭,与你挂个名儿,便算得妖族中人了。我再教你个修炼的法门,只须潜心修炼,自然前途无量。”

那飞熊心中兀自惘然,只道:“这也罢了。只是我毕竟身居齐侯之位,如此去了,怎能不做些安排?况且那元始天尊又如何肯放过我。”

道人笑道:“这个何妨。只消女娲娘娘收你入门,元始也不好说甚。你既身死,自有族人遮掩,放心随我来就是。”飞熊无法,只得取了红葫芦交还道人。那道人将葫芦收了,朝飞熊吹了口气,将它化作一团幽火放在袖中,长笑一声,化道长虹直奔朝歌而来。

原来那女娲行宫建于朝歌南五十里处。道人飞得快,须臾已至宫前,抬眼看处,只见宫墙坍塌,殿宇崩坏,雕梁画柱彩漆班驳,连那女娲圣像周身也是荆棘盘绕,好不萧瑟凄凉,与当年纣王进香时所见真是天上地下。道人触景生情,忽然长叹一声,作歌道:

“遥想我皇君临时,乾坤宇宙任摩挲。烈烈红日灼天地,刑天勇猛舞干戈。夸父逐日徒取死,燧人盗火任琢磨。沧海桑田无常世,鸠占雀巢遗恨多。”

歌毕,朝女娲圣像微微一躬,口称:“西昆仑野人陆压参拜女娲娘娘宝相。”

就听得那泥塑木胎中传来一个女子之声:“这鸟儿哪里学得这般油嘴,跟我也弄这虚头。你方才所吟倒是有趣,再吟来听听。”

陆压笑道:“一时感慨而发,娘娘不必取笑。我今日来此,一则拜见娘娘圣颜,二来却有个人要交与娘娘看顾则个。”

女娲叹曰:“我怎地不知,那飞熊替阐教空做了一场功果,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想我既统领万妖,我若不替他做主,谁人又肯管这等闲事。只是如今阐教大兴,我妖族失了截教强援,你父又早就与那黄帝一同不知去向,如今火云宫只剩下我兄一人,偏偏又不问世事,成日里只知摆弄什么八卦,我却也不便公然与他阐教作对。”

陆压道:“娘娘不必为难。我想这飞熊事小,天下万妖之心事大。娘娘不若让其在门下挂个名儿,那阐教自然不敢再寻他晦气。却让他回那西方路上黑山潜修,此乃两全之策。”

女娲沉吟半晌,始道:“也罢,就依你所言。只是你故意诱那武王射你一箭,再以因果报之,却也狡猾地紧。”

陆压笑道:“如今阐教把持天庭地府,吾非此不足以动荡人间也。”言毕自袖中取出飞熊开了其五识,拜见了女娲娘娘。又教了几句口诀,便命它去那西方路上黑风山藏身,无事不许下山,只待调遣。飞熊拜谢再三,依旧纵土遁去了。

女娲又问:“既是你有心兴我妖族,怎地当初却要帮那阐教助周伐纣?”

陆压笑道:“我亦非阐,亦非截。截教当初虽然势大,怎敌得二教并讨之,况那截教中人倚仗通天撑腰,不奉娘娘为尊,我不过顺天行事完此杀劫而已。”

女娲笑道:“你这鸟儿果真狡猾地紧。”

陆压正色道:“这些当初之事却也不必再提。只是眼下阐教虽然一统三界,只得片时太平,至多不过千百年后,便有更大杀劫来临,到时三界皆难幸免。那姜尚之事不过叫天下万妖知道娘娘体恤之意,如今娘娘若不决着,只怕将来不好区处。”

女娲沉吟半晌道:“此事吾亦自有分寸。”

陆压便告辞,化道长虹望西而去。

却说三十三天之上,有不周之山,乃是擎天巨柱,高耸千万里,直插穹隆之外。半山腰里却有一片山谷,常年妖云弥漫。谷底又有一血池,深不可测,池心楼台宫阙林立,雕栏玉砌,金碧辉煌。殿前殿后有百余万条红鳞巨龙,将女娲本宫层层盘绕,簇簇拥拥,口喷五彩毒雾,与那重重妖云彼此辉映,瑰丽无比。

女娲娘娘将神念自人间行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