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有明月(穿越,灵异,虐,修真,玄幻)作者:海之乐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涯有明月(穿越,灵异,虐,修真,玄幻)作者:海之乐章-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爃登基时仅有十七岁,庙号荣宗,年号荣景,至今在位已有十一年。
  
  荣景帝登基之后,李宗贤作为开国元老受到重用,首先李爃就将淮南道赐给了李宗贤,并封李宗贤为丞相,兼任左右相,同时管理两省,并兼淮南节度使,一时之间权倾朝野。
  
  四年前,南诏王为贺天朝皇帝寿辰,特命人排演了一套歌舞带进皇宫,领舞的这位舞姬就是晏姬。
  
  寿宴之上,晏姬舞姿翩然,艳压群芳,让皇帝眼前一亮。及至舞闭,召晏姬面圣,皇帝才知道原来晏姬是个男人。可即便如此,晏姬那种不施粉黛的天香国色也让皇帝念念不忘。
  
  南诏王察言观色,立时明白了皇帝心思,便将晏姬留在了皇宫。
  
  晏姬作为属国使臣在上都住了几日后,皇帝惊喜的发现晏姬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皇帝为留住晏姬,封晏姬为棋待诏,成日与晏姬以对弈为由厮混在一起。
  
  时日久了,自然招致后宫嫔妃的怨气。第一个敢出言规劝皇帝的人是当时最得宠的连贵妃,这位连贵妃跟李宗贤还有些沾亲带故,是李宗贤二夫人的侄女。
  
  那时皇帝眼里只有晏姬,哪能听得进别人规劝,结果可想而知,连贵妃自讨苦吃,被贬为才人。
  
  从正一品的贵妃,被贬为五品才人,连贵妃心里苦不堪言,最后将此事辗转告诉了李宗贤。
  
  但李宗贤毕竟老谋深算,人家夫妻俩枕边风都吹不好的事,他一个老头子怎么可能摆得平,于是他也只能静观其变。
  
  可是有了连贵妃的前车之鉴,后宫嫔妃心里都有些怕,而皇帝跟晏姬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到了最后,连太后都管不了了,皇帝终于如愿以偿,封晏姬为贵妃,成了史上头一个男妃!
  
  这一下,满朝文武议论纷纷,李宗贤作为丞相,自然是百官之首,成日上书皇帝收回成命,朝中大臣们也纷纷上表,讲了一大堆什么有违常伦,不和祖制,天朝大国要保持形象之类的,吵得皇帝在金殿之上怒斥群臣。
  
  结果第一个倒霉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宗贤。
  
  那时皇帝正在气头上,晏姬只吹了吹枕边风,就将自己的亲信推上了左相之位,李宗贤成了右相,不但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权利,还出现了掣肘之人,老谋深算如他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之后便没再妄言晏姬之事,一直小心谨慎当他的右相。
  
  贵妃为正一品,连丞相都弹劾不了他,别的官员更不敢说话了。于是只好借助后宫嫔妃,将其暗中铲除。可也不知怎的,后宫嫔妃各种方法都用尽了,竟没人能伤害晏姬分毫,最后一些手脚不利落,留下蛛丝马迹的,还招致皇帝贬斥。
  
  之后晏姬开始清理后宫,首先就是太后。
  
  那晏姬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让太后夜夜于梦魇之中惊醒,最后心怀忐忑的窝在佛堂里不敢出来。李宗贤夫人贤王妃进宫去看太后的时候,太后精神状态很差,总说自己经常做噩梦,需时常念佛诵经。贤王妃问太后是不是晏姬捣的鬼,太后虽知晏姬有问题,也苦于没有证据,说不出来,只叫贤王一家小心晏姬。
  
  之后就是德妃、淑妃、贤妃,这几位都是贵族出身,后台硬,朝内外亲信多,是必须先铲除的对象。
  
  一个男人若要跟女人争宠,说难也难,可说易也易。
  
  比如,淑妃寿辰之日,皇帝赠一颗大大的夜明珠与她贺寿,结果转眼就丢了。淑妃不敢声张,却被晏姬在御花园拾到,龙颜大怒之下,将淑妃贬入冷宫。
  
  又比如,贤妃喜好书画,晏姬便画了荣景皇帝肖像拿与贤妃观赏,却于第二日发现画作被毁,有宫人言说曾于晏姬宫中见过贤妃。此欺君大罪,皇帝险些将贤妃赐死,念及夫妻情份,也将其贬入冷宫。
  
  再比如,当皇帝下朝之后,看见昏迷不醒的晏姬和一脸迷醉的德妃两人赤身裸体躺在床上,自然认为德妃□晏姬,况且这又并非头一次有寂寞的宫人向晏姬投怀送抱,于是怒火中烧的皇帝赐了德妃三尺白绫。其实出了这等事,德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活着了,这是皇家颜面问题。可怜德妃到死还落得个贞洁不保的恶名,而德妃父亲曹尚书令因此辞官回乡养老。
  
  这样的结果,对曹尚书令来说,已是万幸了。皇帝为保皇家颜面,不欲将此事声张,否则恐累及全家满门抄斩!
  
  空出尚书令一职,也被晏姬安插了亲信。
  
  其实这些伎俩都是很容易被识破的,只是皇帝被晏姬的美貌迷惑,完全看不清事情真相,才能使晏姬得手。
  
  而自此之后,皇帝携晏姬住到了洛阳,长安皇城后宫成了一座大大的冷宫。怨念颇深又不甘寂寞的女人们于是使出各种招数引皇帝回宫,却毫无用处,有些甚至被晏姬抓到把柄惹来杀身之祸!
  
  这些妃嫔倒台以后,连带朝中许多大臣也纷纷被罢官革职甚至被杀,空出这许多职位都被晏姬安插上了自己的亲信。
  
  事到如今,朝中三省六部,半数以上都换上了晏姬的人,而曾与晏姬交恶,又位高权重的贤王便成了晏姬最大的眼中钉。
  
  贤王为求自保,想要先下手为强,但朝中晏姬亲信口风竟十分严密,无论怎么探听也查不出晏姬任何的把柄。
  
  后来贤王想到晏姬乃是南诏王所献,恐是南诏奸细,便命人去南诏打探晏姬底细。结果什么也没打探出来,还被皇帝知道了此事。
  
  皇帝说:“右相是否太闲了,竟去查人家世,而弃军政要务于不顾,既如此,皇叔还是将右相之位让与他人,做自己的贤王吧!”
  
  于是撤了李宗贤的右相之职,命其搬回扬州封地,非诏不得回去。然后毫不意外的,晏姬又安插了自己的亲信。
  
  “那岂不是朝中大权尽落晏姬之手?”听到这我问。
  
  “倒不尽然,朝中仍有诸多武官并非晏姬一党。况且我父王虽被罢官免职,然兵权仍然在握,倒也不惧那晏姬。只是长此以往,谁知那晏姬又会使出什么花样,今西有吐蕃,南有南诏,北有回鹘,皆对我中原虎视眈眈,若当真朝中大乱,亡国乃是必然!”李煠幽幽一叹,继续说道:“因此,我父王便决定退守封地,谋定而动,若那晏姬当真是南诏奸细,坏我李唐江山,我们便就此起兵。与其让大唐江山落入旁姓之手,不如自己人将其夺回!”
  
  “可若那晏姬当真是南诏奸细,他不是有的是机会刺王杀驾么,何苦委身于人下,受尽世人唾骂?”我问。
  
  “此番我父王也想不明白,不过既然他不动,我们便是想起兵也是师出无名,只能静观其变。然若真想起兵,便要早做准备!”李煠沉声道。
  
  “所以小王爷就向圣上要了那大都督府!”我了然的点点头。
  
  “洛公子果然是玲珑心窍,那大都督府里有历任大都督留下的兵法典籍及战争记要,还有些武器图纸,实是一个大大的宝藏!”李煠毫不掩饰眼中的赞赏。
  
  我摇摇头由衷的赞叹:“洛某不过有点小聪明罢了,如何比得上小王爷卧薪尝胆,不惜自毁形象,落下骂名来掩人耳目!”
  
  李煠却喟叹一声:“小王也是没办法,我父王自被罢官之后,晏姬一直派人监视我父王举动,我父王只好深居简出,起兵之事便交由我筹备。我若不装疯卖傻,定会引起晏姬注意,毕竟是私自屯兵,便是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免不了被扣上个谋反的罪名!”
  
  我点点头,如此说来,李煠要了那大都督府倒是一举两得,表面上让人觉得他行事荒唐可笑,实则不但能得到那些兵法典籍战争记要,又可以作为军事指挥所。
  
  “不过小王爷,洛某不过是个商人,能为小王爷做些什么呢?”我问道。既然明知骑虎难下,也就不费力去考虑如何脱身了,倒不如听听李煠究竟让我干什么的好。




保盈钱庄(修改)

  见我发问,李煠拿起茶杯放在嘴边轻啜几口,才缓缓放下,说道:“洛公子可办的事情很多。首先,洛公子乃是行商之人,我父王若想起兵,必要大量银钱,因此小王才会跟洛公子合作。”
  
  我轻笑道:“小王爷说笑了,小王爷若想赚钱,自己做生意就是,为何非要与洛某合作?”
  
  李煠摇头道:“洛公子莫要忘了,小王现下乃是官宦人家的恶少,岂会做起生意来,便真是做生意,也只能开些青楼赌坊这些见不得人的产业。”
  
  我了然的点点头,这倒也是,若真如普通商人那般做生意,定会引起晏姬注意。
  
  “其二,”李煠继续说:“洛公子身负绝世武功,我父王要起兵,身怀绝技之人当是首先招揽的对象。虽然小王仍不知公子师从何门何派,但经几次试探,至少可以确定洛公子不是晏姬的人。”
  
  “小王爷如何看出?”我打断李煠的话。
  
  李煠看了我一眼:“晏姬的手下武功很怪,虽然公子内力也颇为奇特,但决不是晏姬手下那一路的,再加上我给你服下那颗千年灵芝原本就是想引出你同伙,若当真是晏姬手下小王还有自信能跟踪你们查出你的来历。”
  
  我闻言横了李煠一眼:“原来小王爷当日为在下运功疗伤也是为了试探在下!”
  
  李煠见我出言质问,面不改色道:“其实当日公子的反映全在我意料之内。那醉月迷花药性虽强,我也知道奈何不了洛公子。小王当时就是想要逼公子运功抵抗药性,好看出公子内功出处。小王唯一没想到的就是洛公子竟然看着小王出手而不知自保,那千年灵芝实在是小王一时兴起,想要引出公子同伙,才诳公子服下的。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