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律 作者:吴千语(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2-0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律 作者:吴千语(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2-04完结)- 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得出来,英宗因为萧太后的逝去,深受打击。
    金子恭恭敬敬的在英宗面前跪下,施了稽首大礼。
    “起来吧,蕙兰递了牌子,竟是金娘子你要见朕么?”英宗盯着金子的面容,哑声问道。
    “是!”金子神色自若,声音平稳清晰,没有一丝一毫见驾时的惶恐紧张。
    紧接着,金子将逍遥王托自己帮忙的事情告诉了英宗。
    英宗便拧起了眉头。
    他心里是有些不悦的,金子的专长是什么,英宗清楚,龙廷轩更清楚。他请金子帮忙,难不成还要对太后的遗体进行检验不成?那是对太后的亵渎,英宗绝对不允许。
    金子见状,便直言自己不敢不敬太后。她说自己略懂岐黄之术,若是能看看太医给太后诊治的医案,或许能推断出引起太后娘娘急症的死因。
    英宗有些惊讶,这也是仵作能做到的事情么?
    不过他更关心的是为何太后的病会起得这么凶猛,又去的那么快,沉吟一息后,便允了金子的要求。
    福公公将太医院记录的有关于萧太后的医案送了过来。
    金子施了礼之后,便去了偏殿查看医案资料。
    萧太后上次感染风寒,是在五月底,那时候张院使是给她开了疏解外邪为主的汤药。
    医案上有记录用药,金子看了一眼,那药方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张院使的用药很讲究,他用了藿香疏表,一枝黄花泻热而兼辛散。加了防风和荆芥,以助疏解外邪。
    金子对照着萧太后的服药次数。发现她仅喝了两天汤药,便停了。
    而后六月初十,她又宣了张院使看病,开了治疗情志不舒的逍遥散,吃了一天,第二天早起不适,出现痰涌不下之症。
    金子觉得不是逍遥散引发热毒发作的,而是萧太后五月底的那场风寒并未断根所引起的。
    张院使开的汤药有泻热功效。本来多喝几付是有些用处的,可以泻除体内一部分伺伏已久的炽热,可萧太后却未按照医嘱,只喝了两天便停了药,体内风寒病邪未愈,才刚刚被压下去的热毒又起了抗药作用,发作起来便如同冲破堤坝的洪水一般,既猛且急!
    金子将自己的观点用纸笔记录好,又请福公公去太医院那般调来萧太后去年的医案。萧太后体内的热毒之所以这么炽烈,应该是经过了秋冬的酝酿。春初没有爆发,春末积聚的毒素便更甚了。金子要确定去年春季的时候,萧太后是否有过风寒发热等疾病。
    福公公去正殿请示了英宗。英宗允了,他才出了养心殿,去太医院取萧太后的医案过来。
    在福公公来之前,金子已经将喉痹症的症状罗列清楚了。
    从潜伏期到爆发,症状的阐述,一一解释分明,所用言辞通俗易懂,非医者亦能看懂这其中的医理。
    福公公捧着医案,在入侧殿之前轻声唤了一声金娘子。这才躬身将医案奉上去。
    “有劳福公公了!”金子抬头,笑意和煦。
    福公公忙回道:“金娘子客气了。”
    他细长的眸子扫了一眼几案上的白纸黑字。心中暗叹金子的字体俊逸秀美,又钦佩她的博学多才。
    在他的认知里。仵作这一职业,低贱犹如尘埃,可金娘子完全打破了他对传统仵作的认知和这一职业的理解。想起这小小女子能得逍遥王青眼,能得端肃亲王世子的爱慕,凭借的不仅仅是出色的容貌,还有卓尔不凡的技艺。
    他悄然退至一旁。
    金子仔细的看了从去年春初到冬末太医院关于萧太后病案的记录,果真有了发现。
    萧太后在去年夏天的时候,有过一次外感风热,当初也是张院使看的病,开了藿香、一枝黄花、板蓝根、甘草、黄芩和淡豆豉,这个药方开的很不错,以疏解外邪为主症,并兼用了化湿、消食和消暑来治疗的。
    一枝黄花和板蓝根是苦寒之物,用干草来调和,可以减少药的寒性,板蓝根能清热解表,凉血解毒。
    若是萧太后能按照太医开的方子好好喝药,应该不至于导致上夏风热邪毒滞伏体内。大略又是喝了两三付汤药后又私自停药的缘故。
    金子叹了一息,不过也能理解一二。中药难喝,没有现代的成药来得方便,小时候在家中也常听爸爸念叨,说病人自以为是,只喝了几付药就私自停药,以为病好了,可到底没有完全根除,往往导致了后期的复发。
    将对应的时间写好后,金子起身,理了理衣裙,将宣纸上的墨迹吹干,跟着福公公去了正殿见英宗。
    英宗虽在孝中,但国事朝政却是不能荒废的,金子进去的时候,英宗正倚在案几边上批阅着奏章。
    “陛下。。。。。。”福公公轻唤了一句。
    英宗抬眼看过来,示意进去上前。
    金子将整理好的记录呈交给英宗,一面道:“太后娘娘乃是喉痹症发作,太医的医案中有记录娘娘病发时的情况,儿正好识得此症。”
    金子没有主动提及萧太后的死应该跟容妃没有关系,她只需验证萧太后的真正死因就可以了。
    英宗凛神看着金子细致的记录,眉间的疙瘩,渐渐舒展开来。
    “喉痹症,是否可治?”英宗抬头看金子,声音有些嘶哑。
    金子顿了顿,她懂得治疗的办法。可她没有出手,眼睁睁的看着萧太后死了,这些天。她心里有些不安。
    医者,应该是仁心仁术的。而她如此行事,远不是一个医者所为。。。。。。
    英宗看着金子,见她闪动的瞳眸里有一闪而过的自责和悲痛,不由狐疑问道:“难道你能治?”
    金子一惊,抬眸迎着英宗灼灼的视线,面容沉静如水,安然自若。
    她摇摇头,昧着良心道:“不能。喉痹症乃是急症、死症!”
    张院使也是这么说的!
    英宗叹了一口气,那气息很长,似乎不甘,不忍又无奈。
    “你分析的很细致,有了这个,足以证明容妃与太后的病逝无关!”英宗脸上漾出淡淡笑意,续道:“朕承金娘子你一个人情!”
    金子忙在蒲团上跪下,诚挚道:“陛下您言重了,能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女本分。这是臣女该做的事情!”
    英宗淡笑,扬手让金子起身。
    金子的任务已经完成,便顺势向英宗道别。
    “去吧!”英宗说完。让福公公安排人送金子回长生殿。
    。。。。。。
    出了养心殿,外头日光乍眼,灿烂的阳光如金纱洒遍大地。
    一阵风吹来,带起一阵沙沙的树语,空气中氤氲着一股湿热的气息。
    金子想起这几天蕙兰郡主来回奔走,疲累得很,想着晚些回府上,便写个清热祛暑滋阴养气的方子,抓了药。府上的众人都喝上一碗,有病治病。没病健身。
    跟着小内监绕过一条长长的回廊,从回廊的拐角过去。便是宣德门。
    金子远远的,便看到了一个俽长的身影立在宣德门外面,他幽深的眸子在日光的掩映下,犹如湖面乍起的秋波,紧紧的凝着金子。
    金子侧首对身边引路的小内监说道:“前面是宣德门,这里路我认得,就不劳公公领路了!”
    小内监刚刚也看到了宣德门边上的逍遥王,也不敢多问,道了声是,便原路折返。
    金子走过去,脸上噙着清浅笑意,盈盈施了一礼:“见过王爷!”
    “在本王面前,行这些虚礼做什么?”龙廷轩轻斥了金子一句,语气就像是再熟悉不过的老友。
    金子笑了笑,应道:“若在宫外,我自然是能省则省,不跟王爷你客套,可宫里头,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本娘子可不敢造次!”
    龙廷轩露出笑意,他现在还在服孝,不能像以前那样,恣意洒脱,想笑就大声的笑。非常时期,宫中众人各自谨小慎微,生怕出了差错,让人拿捏了把柄,大做文章。
    “三娘,谢谢你!”龙廷轩看着金子说道。
    金子静默了一息:“我只是根据事实说话而已。”她顿了顿,补充道:“容妃娘娘没事的!”
    “本王知道,但有你证明,父皇保下母妃,会更有说服力!”龙廷轩道。
    金子听他这么说,顿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龙廷轩找她帮忙,说白了,也不过是利用她罢了。金子一开始心里就清楚的,可听他亲口说出来,心里的感觉还是很难受。
    薛皇后要置容妃于死地,自己出面证实太后的死因无可疑,是为容妃脱了罪,可薛皇后的计划落了空,难保不会记恨自己。
    金子无声的叹了一口气,现在才知道蕙兰郡主怎么会说要龙廷轩欠自己一个人情了,这可真是大大的人情啊。。。。。。
    龙廷轩见金子情绪陡然间恹恹的,忙问道:“三娘不舒服么?”
    “没事,只是感觉天气有些闷热罢了!”金子说完,往长生殿的方向看了一眼,顺便道:“我该回去了,一会儿母亲该等急了!”
    龙廷轩的眼眸一暗,脸上的笑意有些僵硬,点头道:“去吧。”
    金子欠了一礼,道了一声告辞。
    龙廷轩看着金子窈窕纤长的背影,忽而开口唤道:“三娘。。。。。。”
    金子停下步伐,没有回头,只淡淡问道:“王爷还有什么事么?”
    “没事。。。。。。”他静了几秒,在金子再次抬步前说道:“本王欠你一个人情!”
    金子没有拒绝,脆声应道:“那就谢王爷了!”
    ******
    容妃在六月底便被放出来了,除了受了惊,神色微暗之外,连一根头发都没有少。
    因萧太后的丧仪,宫中诸事繁杂,薛皇后也没有来得及处理容妃,等小祥结束后,英宗在第一时间下令将容妃释放。
    薛皇后气的脸都绿了,忙往养心殿赶去,质问英宗说容妃的调查尚未完结,怎能就这么放了,这以后让她如何治理后。宫,如何在后。宫内树立威信?
    英宗不喜欢薛皇后,在他眼中,薛皇后不比容妃单纯懂事,不比萧贵妃雍和大度,这些年只会党同伐异,斤斤计较,没有半点儿母仪天下的气度。
    就像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