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这就更离谱了,傅春儿打算走了——什么时候黄以安要是能令皇上称赞,赞他做“黄氏有佳儿”,那太阳一定是从四面八方出来了。

    “或者我记错了,不是称赞黄家的子弟,而是黄家亲朋的子弟之中,有位杰出的。”那人纠正道。

    “是不是去年刚得了解元的纪家那位小爷?”有人点了纪燮的名字,傅春儿一时又骄傲又欣喜,脚步便又慢下来了。

    “是了,就是那位,听说得了皇上的嘉奖,听说皇上还要赐婚呢!”

    “是吗是吗?”这等八卦消息,终于刺激了百姓们的神经,不少人连热闹都顾不得看,便围拢了过来。

    “是说纪家那位小爷要尚公主或是郡主了么?”百姓们听说赐婚,首先想到的就是“尚主”。

    “我有说什么公主郡主了吗?”那人故意说,“但不管怎样,总是贵女就是了。”

    余人便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着。直到广陵府的戍卫见到这边的动静,便过来查看。众百姓的人才一哄而散。

    而傅春儿站在原地,觉得全身血液似乎要凝固了一样,四月底的天气,竟连一点暖意都没有。

    其实傅春儿也并不相信这些坊间流言,可是,可是她总有十几日都不曾见到纪燮了吧。再加上早先侍墨传的那些话,傅春儿心中打起了小鼓。或许,她深心里还是相信纪小七的,她深心里相信两人之间虽然从未说过太多,但是总有默契的。可是,两人之间的默契,甚至两家之间早有的默契,在皇帝金口玉言、一纸圣意面前,又算得上什么?若真是皇帝的旨意,纪燮肯为她抗旨么?

    纪小七最想要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傅春儿突然省过来,四下看看,周围看热闹的百姓已经四散,只留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立在当地。

    抱着心中的疑惑,傅春儿回到家中,开始忙她日常所忙的那些琐事,然而她无论做什么事,都只想发呆。她强迫自己不要去想,却难免始终露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杨氏见了,就将她叫到房中细问。

    “春儿,你究竟是怎么了?前几日每日发呆的时候,嘴角都是上翘的。到了这两日,怎地满面愁容了。跟娘说说,你这孩子,到底是存了什么心事?”

    “娘——”傅春儿扑到杨氏怀里撒娇,“女儿能有什么事?不久是每日忙着铺子和作坊的事情,还有接送正儿上学下学么。就这么点事情,娘您都不看在眼里么。”

    “是有心事了。”杨氏仔细地看了看傅春儿的神色,见她有几分憔悴模样,心疼地道:“是娘不好,娘怎么就忽略了你呢?”

    “春儿,莫不是,最近没有大德生堂纪家小七爷的消息,你担心了?”

    傅春儿想了想她该做何反应,终于还是拗不过自己的心,轻轻地点了点头。

    “唉,女儿大了,有自己的心事了。”杨氏望着傅春儿的双眼,眼神之中,似乎有些责备,也有着满满的怜爱。

    傅春儿突然忆起,早几年自己若真做了什么逾矩的事情,杨氏只怕早已将戒尺拿出来,或是干脆叫傅春儿去背《女诫》去。她有点惴惴不安地看向杨氏,道:“娘,不是我做错什么了吧!”

    杨氏起身,朝院中看了一眼,院中无人。

    杨氏小心地将房门敞着,却坐到傅春儿身边,拍着傅春儿的手低声说,“春儿,是娘不好。家中一直这样忙忙碌碌的,不经意间,没曾想,娘的春儿已经长这么大了。”

    “春儿,娘以前总觉得你太小,好些事情不曾与你说过。今日既然娘想与你说话,”她说着瞟了一眼屋外,说:“那些爷儿们如果饿了,就叫他们上外间去做席面去,总之今日咱们娘俩好好说话,不管别的事情。”

    傅春儿奇道:“娘要与我说什么事?”

    杨氏拍着她的手背说:“你姨母的事情,娘从来没有与你说过,你可曾听说她?”

    傅春儿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说:“娘以前提过的,说千万不要在爹面前提起二姨母。二姨母,她,她还在……么?”也难怪傅春儿没听说过此人,整个杨家与傅家都对这位二姨母讳莫如深,似乎只有杨氏还与她有些礼尚往来,似乎两人之间连书信都不通啊。这位二姨母,究竟是何等人物?

    “你二姨母,是当今封藩福建的唐定王的侧妃。”

    “真的?”傅春儿没有想到自家竟然还能出一位皇亲国戚出来,虽然唐定王只是当今天子的堂兄弟,但是福建物产丰饶,同时还常备军队防着海上倭寇之患,所以唐王也算是个手握一定实权的藩王。

    “自然是真的——”杨氏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而傅春儿却越听越是惊异。

    原来这位二姨母在十岁上,也曾经如同自己一般,得过一场大病,险死还生,因此杨家老两口对这位险些失去的女儿疼爱有加。可是自此这位大杨氏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傅春儿忍不住要想,这听起来怎么有点耳熟?)开始格外愿意四处交际,不仅结交广陵城中大家富户的小姐,而且总爱带着小杨氏。

    那时年轻的唐定王世子仰慕广陵山川秀美,人物风流,微服来广陵城中,拜了一位画匠为师,学习人物与山水绘画。一次偶尔的机会,遇见了杨家的两位女孩儿,一时仰慕,便与二人结交,相处日久,便愈加亲厚。

    当时这位唐定王世子对大小两位杨氏,用杨氏自己的话来说,有些不分轩轾。杨氏本没有想过太多,可是大杨氏却非常热忱,总是企盼着能够攀上世子,从此直上青云。

    然而没有过多久,就又消息送到广陵,说是当时的圣上赐婚唐定王世子,要唐定王世子即日便返闽,与赐婚的将军之女举行婚礼。杨家两位女儿接到消息之后,大杨氏虽然不敢又什么想法,却多多少少有些心里不甘。

    跟着,怪事就来了,小杨氏接到了唐定王世子的信,约她一道返闽。

 一百八十三章 执着还是放下

    用杨氏的说法,她听说唐定王世子被赐婚之后,当即熄了对那人的念想。然而突如其来的邀约,而且此事听来惊世骇俗,令她十分惶恐。杨氏便将此事告知了大杨氏。

    大杨氏那时便问自己的妹妹,想不想跟随唐定王世子南下,尽享荣华,就算是不能得了正妃的名分,但是只要唐定王世子宠爱,便可保一世衣食无忧。

    “娘,您当时怎么说的?”傅春儿自然知道杨氏没有跟着南下,可是如此说来,当年受邀的是自己的母亲,而真正南下的却是那位大杨氏,想来后来应该是发生了李代桃僵之事了。

    “我当时只说,既然得不到,我便自该放下——”杨氏淡淡地说,“我一直不是个特别执着的人,而当年二姐却非常热衷。”傅春儿猜的不错,后来大杨氏没有依约将妹妹给唐定王世子的信递出去,而是自己去见了那人,从此在广陵城中失踪。

    杨父杨母得知此事之后,自然是气得不打一处来,将杨氏拘在家中,足不出户长达一年之久,而对外只说,大杨氏是得了恶疾,送到乡下去养病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杨氏的事情,后来还是纸里包不住火,连累了自己的妹妹,久久都不曾有人上杨家的门提亲。

    直到后来,杨氏遇见了傅老实,喜他为人做事实在,便禀明了父母,要嫁与此人。只是傅老实当时只是一个在广陵城中的挑担卖货的货郎,不得杨父与杨母的喜欢,因此小女儿的这桩婚事,也是极低调地便办了。此后傅老实这一房,也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时时需要杨家贴补,杨氏的父母因此更不待见傅老实。

    然而一年之后,毫无音讯的大杨氏突然给妹妹递信,说是已经在唐王府站稳脚跟,邀妹妹去福建“享福”。

    “我知道姐姐一个人在福建,一定是处处艰难才立稳脚跟,但是当时的情况看来,二姐只是想叫我过去,盼望唐王能够顾念旧情,藉此固宠而已。”

    傅春儿登时觉得无语,竟然有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机手段,不惜拖自己的亲妹妹一道下水,竟然只为了一个侧妃之位而已。“后来……后来爹知道这事情不?”

    “老实应该知道一点,但是知道得不详细。我当日自然想也不想便回绝了,可是后来又来了好几封信,有念及旧日姐妹情谊的,也有诉苦的,后来干脆笑我,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跟你爹一起过苦日子。后来干脆从福建来人,便叫老实知道了。老实当时就把人打了出去,从此他便再也听不得一点关于二姐的事情。”

    “娘,现在那位二姨母,还总打您的主意了么?”傅春儿突然有点不忿。

    “我想,这么多年过去了,二姐早已熄了这等心思,而且看起来应该也确实得了唐王的欢心,日子过得不错。”杨氏追忆片刻,道,“只是,春儿,我有时恍然会觉得你小时候的情形,很像是二姐当年的样子。二姐当年,也是生了一场重病,被救过来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仿佛一下子懂了好多……世人不晓得的事情,学着读书也比原来快了不少……”

    傅春儿似乎有些明白了,当年她刚刚“穿”过来,还有些懵懵懂懂的时候,杨氏有时会以极怪异的眼光看着自己,原来是自家亲戚之中,竟然有这么一位“穿越”前辈——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是真的很像。也难怪杨氏后来会总是祭出戒尺和《女诫》管教自己,原来是有前车之鉴啊。

    可是这位二姨母,与眼前自己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瞧你母亲,都给闲扯到哪里去了。”杨氏省过来,往事说完,又回头说到傅春儿身上,“春儿,你一直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只是有时候会自己跟自己纠结。”

    “纪家小七爷,也是个好孩子,但是你要想清楚,到底是该执着,还是该放下。”

    傅春儿虽然有点脸红,还是将刚才在街上听说的事情,虽然她也不能确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