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君侧(帝王攻,古文,宫廷,将军受,虐)作者:鱼巫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君侧(帝王攻,古文,宫廷,将军受,虐)作者:鱼巫巫-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咳,魏大人……」还要骗他?或者——

  「你,在恨我吗?」眸光一下黯淡,沉寂得令人不忍怪罪:「是恨我,才要躲我?」

  「恨?」曲休笑了笑:「魏大人怕是认错了人……」

  笑颜让他一时回不过神来,「你?」他眨了眨眼:「你是因为,不记得了?」是恨他,还是不记得他了?

  曲休还未来得及开口,魏远争先是笑起来:「呵,我会让曲太医,想起来的。」手触上脖间的布条。糊涂,要是真不记得,何必隐瞒纹身。

  今日大理寺卿监管御林军统领心情大好。

  不管他是否抗拒自己,至少,他还活着。想着这个,魏远争恨不得立刻回山脚的宅子,将灵堂上的牌位给撤了。回忆起曲休近来的疾患,该不是被自己给拜出来的?

  挠头。轿夫在外边交头接耳:轿里一跺脚,肩上就得沉一沉。痴病。

  眼下,案子却是最要紧的。阴冷潮湿的牢狱,魏远争一刻也不想让曲休多待。于是这一行,首先就是要调查那位,德妃娘娘。

  「什么?」魏远争一盏茶端在手中,口里的差点喷出来:「德,德妃死了?」

  「是。早上去的,现下酹月宫都乱作一团了。」

  莫名其妙的,怎么就死了呢……德妃肚里还怀着龙种,魏远争倒没心情为他们娘俩惋惜。只是这一死,私通的罪名更是要压在曲休身上了。而且恐怕,很快就要对这案子做一个了结才行。

  时间愈发紧迫。

  再是那诗笺。

  「昨夜佳期初共……」魏远争念了头一句,看这字,甚是潦草。想到以前江南「给」自己的画,那上头不疾不徐,却是工整的一手欧楷。

  怎么,他如今连字迹都变了?叫人搬来曲休在太医院写的方子,果然是仿「三宋」的草书,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伪造的。

  晚上,魏远争又去了趟大理寺监牢。有了上头的命令,狱卒们都不敢怠慢,将牢房清理了,又给床上铺了好几床被子。

  魏远争去时,曲休手里正捧着个铜手炉坐在床沿,见了他忙把手炉一收,有些尴尬。这几天放晴,天气回暖,性急的人都只穿了两件单衣走动。

  「还是这么怕冷?」魏远争这话问出来必定得不了一个好回答。

  「说过。个人体质,不尽相同。」疏懒的语气。

  魏远争径自一笑:「你让我看那诗笺,却是和你的字,一样。」牢里没椅子,只好将就着挨了床坐下。

  「哦?」曲休抬眼:「那就只好去查别处……」

  「就这么信我?」他讪笑,却受了那人恭谨严肃的一颔首。

  有些发怔。第二日他奔走到半夜,到那门口,还是捧着一沓宗卷走了,倒像是不要辜负了他似的。

  第三日。他去同晏长治求了。难得求人,这是圣上的原话。

  为着这话,允了他再一日的宽限。魏远争不敢看他,却又忍不住,偷睨了眼,看晏长治的眉头果然是皱起的,心底总有几分说不出的愧疚。

  这天傍晚,曲休裹了棉衣,披了厚氅,依旧坐在床头。只是手里多了本书,说是给他解闷用。正儿八经的「国策」,又是魏远争的主意。

  何止。扬州用惯了的剑,此刻正倒插在牢房口「辟邪」。

  锁链作响,「哗啦」一记牢门大敞,高个子低着头,还让剑穗擦了他的发冠去。

  「怎么办?」魏远争进来摊手:「这事儿怕是成不了。」

  曲休仰起头,只看一眼:「又不是说媒,审案,也说成不成的?」耳边立刻传来那人嗤嗤的笑声,方才意识到自己是说多了,紧了口不再出声。

  「行了,既然要走,给我留几个字吧。」闻言把书移开,看见魏远争在床上铺了张宣纸,口里哈气,把毛笔润湿了递给自己。

  「写什么?」曲休接了笔,一端抵在下颌。

  「就从书里边挑句话吧。」魏远争朝一旁的「国策」努了努嘴。

  「没记住的。魏大人你说,我写。」

  那时拍着胸脯说,国策什么的,倒着也能背。魏远争看他,只觉得时光催人,不是老了记性,就是老了心智。

  「不用那么麻烦了,就写我的名字可好?」

  「嗯?」提笔的手点顿下,「魏,远,争。」纸上赫然几笔,行云流水他的姓名。

  临走把宣纸卷了装在袖里:「我说成不了,你也信我?」

  他说得认真,曲休也认真:「说了,不是说媒,还有下家可去。」魏远争欲笑,又听他低声添了句:「能信的,就一回。」

  顿时觉得这书这剑,合着看在眼里头不是滋味。

  暖春,鸟儿出动,树上的喜鹊叫得闹腾。好事临门?

  这天,却是最后一日。案子放到明面上,直接提了公堂上来审。

  哎哎,这么硬的地,也不知道轻点儿。上座的人没好气地往那鲁莽的衙役瞪去,耳朵里全是曲休膝盖骨碰地的声音。疼。

  例行公事,问话自不可省。于是一五一十问下来,能答的也就那两句。大理寺卿叫人证物诗笺传上,又给端了笔墨纸砚。

  「写两个字来,让本官看看——」

  堂下的人提笔,眨眼写好了呈上。

  衙役一看,傻了眼,冲口而出:「大人的名讳,岂可乱写。」魏远争被呛到:「来,看……呃。」四方的宣纸,仨字儿,比昨日倒是端正些。

  努力庄肃了神情:「本官看你,刚才是用左手写的字?」

  「是。」曲休点头,暗松了口气。

  对比之下,字迹相仿。魏远争清嗓:「这诗笺,是仿的。」

  堂下哗然一片。魏远争提溜着诗笺走到堂下:「写这个的,却明显是个右撇子。」

  世人习字,皆是从右至左,因此顺手书写,自然便利。左撇子则不同,若不是十分熟练,起势则会不稳。魏远争看到曲休潦草字迹,想他既要掩人耳目,可习惯又一时难以改变,必定要转借他法。

  验字的却不知道,左撇子还有仿之一说。只当是常年累月,与顺手写字者无二致。且曲休有时候偷了懒,就又用回右手去,厚厚一摞方子,字迹混杂,非细看不能得之。

  第三十九章: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字上,和这几张方子,段首皆有点顿,诗笺上则无。」

  几张方子挑的都是曲休左手写得,果然起笔处都会重些,不如下面流畅。昨日魏远争让曲休写字,既是个暗示,却也存了分私心。他若懂得用左手掩饰,这其中就必然有猫腻。

  此处一点明,众人都先信服了一大半。再下来,就是酹月宫宫娥,小芙。

  「奴婢记得,德妃娘娘那几天心情很好。陛下赏了娘娘好多新进贡的缎子。出事那天,娘娘正在挑花色,说要给小皇子做衣裳。这时候外头有个太监送来了一枝折柳,和娘娘嘀咕了几句……然后娘娘就出去了,还说不让我们跟着。没想到才半个时辰,娘娘,娘娘就被押了回来……」

  手抚着惊堂木:「确是事实?」

  「奴婢所言句句属实……还有好几个宫人,也一同看见了。」小芙叩首禀道。

  「你可认识那送信的太监?」

  小芙细想:「不曾见过。」

  五根手指点着桌案:「那枝折柳,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

  小芙低着头:「只是一般的折柳,德妃娘娘随手就扔了。后来奴婢们仔细看过,就是一般的柳树枝,像是刚摘下来不久。」

  大理寺卿一挑眉:「嗯?不久?」随即浅笑道:「宫中无柳,若是曲休早晨从外头带来,送到娘娘手里,恐怕是早蔫了。」

  「嗯嗯——」几位大人纷纷附和。

  「那依本官看,曲休无罪——」

  「且慢。」苏少卿起身,拱手道:「虽说诗笺不是曲休写的,但他在杜宇亭与娘娘私会,却是有人亲眼所见。草率结案,怕是不妥。」

  「呵——」堂上的人点了点头:「的确,还是谨慎行事为好。那就,传那天看见他们的几个宫女来。」

  宫女们都是临时被带出宫来,一共五人,魏远争一问,其中一个就说起那天的经过来,直说的人人面红耳赤。

  曲休和他们跪在一起,却端的是平和模样,见魏远争看自己,索性低了头。魏远争自觉无趣,便问其他的宫人:「你们也是亲眼见到了她说的场面?」

  四人支吾起来。「回大人,都是小芹看见,领了奴婢们去的。」

  「是是,奴婢们去的时候,就看见德妃娘娘和曲太医站在一块儿,前头说的那些……」

  「奴婢们没见着……」

  「是是,没见着。」

  口风一致。那叫小芹的宫女倒是孤立无援起来:「你们,你们不是也看见了……」

  惊堂木重重落下,小芹惊起。「是看见了?还是听你说的?」

  「冤枉啊大人,那天她们明明是和奴婢一起看到的……」小芹没料想会出这种意外,只晓得跪地磕头,不多时,地上就积了一小洼血迹。

  「行了。」魏远争打断她:「四人的口供,本来已经足矣。不过,小芹姑娘若是执意要还自己一个清白,不如去牢里,和本官当面说说。」语意一歇:「顺便看看,能不能连那折柳也一同问出了——」

  听得这话,少女盈盈脸庞「哗」地冷汗连连,额上的血冲落下来,一时间呆若木鸡。

  直至结案退堂,小芹还呆跪在原地。两个衙役上前要押她,怎料动手一推,好好的人直愣愣向地上倒去。再一探鼻息:「啊呀,不得了了,她……她没气儿了!」

  正嚷着,几股浓稠的黑血顺着小芹的七窍「汨汨」流出,公堂上霎时恶臭扑鼻。

  「大人!大人!」衙役们哄乱叫着,他们的大理寺卿却早已巴巴地送人出狱去了。

  外边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繁枝纷落里,嫩蕊细开来,两人并排走着,积了满袖的香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