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能说,数十年的闲适工作抹去了他们奋斗的因子。
  早晨出发,中午就返回了本埠。
  下了飞机,荣尚国才稍稍有些不甘的道:“这次的竞标实在疯狂,唉……中船今年要过苦日子了。”
  苏城耸耸肩。中船的负担本身就很重,临近年末,没有高利润的订单,怕是给供应商的回款都会出问题。
  荣尚国看了他一眼。聊天似的道:“最近几年物价涨的快啊,机关干部和实业单位都在涨工资。我们的职工也有要求啊。前年的时候,财务算了一笔帐,说是只余了3个亿,我们就给一线职工加了一点加班费,想着等来年情况好的时候,再给大家涨工资。结果,去年的时候一算,倒亏1个多亿。今年整个厂都憋着劲,多造了两艘大船。最后一算,就是现在这样,只能算是平了。”
  苏城知道他想说什么,但却不想顺着他的意,只是陪叹了一句:“这几年,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可不是嘛。”荣尚国吁了一口气,道:“90年以前。我们一线工人的工资100块,奖金算起来又有100块,那时候,机关干部一年才拿1000块。市里的干部提起中船。谁不是羡慕的要命?工人们干劲也足。我记得,88年的时候,有个新调来的副厅长,看中我们每月107块工资加120块的奖金了,就想把对象放在我们厂里上班,党委会研究了几天,没给同意,气的他啊……到现在,咱们的一线工人还是拿200块的工资,机关干部也拿200块,人家的奖金是两三百,我们的奖金是一二十。丢人啊!”
  “国家有困难,没办法的事。”苏城随口说了一句。
  荣尚国叹道:“我们中船的工作效率确实是比不上私企,但这些年,我们也确实做了很多事。国家的底子薄,我们自力更生建大船,企业的资金少,我们垫付资金支援国家建设……我们的工人流过汗,也流过血,我们的产品涵盖了中国海军的所有主战舰船和辅助舰船,我们的民用船只从无到有,通过了世界各大船级社的检验,真的不容易。”
  他看看苏城,道:“我们的工人,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
  苏城摩挲着手指,一会儿低头道:“荣总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年关难过啊。”荣尚国望着前方的出站口,停下了步子,再道:“咱们先前说过,各自竞标,各担责任,合作生产,9艘船是苏董竞标来的,理所当然是苏董的标的,中船也愿意与大华船业合作生产,只不过……船厂是真的难啊。”
  “嗯,按照咱们先前说的,中船若是愿意合作生产,最多可以得到利润的30%,荣总要是有兴趣,我们回去以后,看看能分多少出来。”
  “我不是这个意思……”荣尚国摸摸下巴,道:“大华愿意分出生产给中船做,这是情谊。不过,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按照规定,船东要支付30%左右的定金给船厂……”
  “船厂要垫资50%以上,才能收到第二笔钱。”
  荣尚国很不好意思的道:“我想问问,分给中船的活,能不能也算一笔定金给我们?”
  苏城这下明白过来,不禁暗叹一声。
  国有大型船厂,竟然揭不开锅了。
  这种事,虽然以前就曾听说过,也预料到了,但真的遇到还是令人感慨万千。
  职工上万,资产上亿的工厂却拿不出下个月的应付款?也只有20世纪90年代这个特殊的时期,才会发生了。
  他的沉思,让荣尚国误以为是拒绝,失望的道:“不用按比例给定金,3000万就够了。或者2000万也行。”
  苏城如梦初醒似的摆摆手,道:“就按30%的定金好了,30%的30%,大概是9%的样子,可以吗?”
  “当然,当然可以。”荣尚国连忙点头。
  9艘船的9%的定金,肯定是要超过5000万了。这么大一笔钱,原本是不必先给生产工厂的,重工行业里的垫资非常普遍,也算是一道无形的门槛。无论是生产什么,船厂或者车床都是一样。荣尚国所以迟疑,就是因为他的要求超过了一般工厂的要求,尤其是在生产资格并未最终确定的情况下。
  苏城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道:“既然说到定金了,我想顺便说一下外包的情况。”
  “当然。”
  “我们想让中船的船厂,帮忙制作船舶总段。”
  “总段?”
  “分段造船法是把一艘船分成100多个部分,分别制造拼接。总段的话。只是分成几个部分,可以由不同的船厂制造。然后运输到总厂进行拼接。”苏城简单的解释了一句,接着道:“最好的情况,是船厂用分段造船法的工艺来生产总段,这样的速度最快。不这样做也可以,只要能把总段生产出来就行。”
  做总段的工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假设一艘船分成6个部分,那一截总段就相当于六分之一个船体。中船的船厂能生产整船,自然能生产总段。限制总段造船法普及的最难地方,在于焊接的精密度。
  一艘10层楼高的船舶,在两个总段拼接的时候。上下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这样的要求,必须采取激光测距和计算机专门测算才行。
  当然,分段造船法的精度要求也很高,所不同的是,一艘3万吨的轮船,分成100个部分和分成5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重量和体积都要相差数十倍。拼接时的难度也会相应上升。
  对船厂来说。生产分段的车间和生产总段的船厂,其生产难度其实比用旧方法生产全船还要低,难度全都集中在了最后做拼接的总厂。
  自然而然的,主要技术也就集中在了总厂。
  荣尚国在船舶工业上的水平。比苏城高出十条街去,一下子就明白了里面的道道。
  他其实更愿意做整船,即使是整船的一部分,也比做分段和总段赚的多。
  但是,大华决定采用新方式造船,荣尚国也无法改变苏城的心意。
  人家是用250天或者260天的交货期签订合同的,旧方法注定无法完成这样的壮举。
  荣尚国只能默默的点头。对现在的中船来说,拿到定金比什么都重要。
  苏城也没有和他说究竟做多少个总段。
  以目前的进度,9艘船必须同时开工才行,若是以其他船厂的经验,少说要3个以上的船厂同时制造。
  大华使用巨型总段造船法,也不会真正的减少工作量,它只是把总段的生产,转移到别的船厂去了。
  9艘船少说要40个总段,理论上可以由40个船厂同时生产,那样一来,说不定连250天都用不上。
  不过,船厂放料是有成本的,给一个船厂四分之一艘船的份额,稍大一点的船厂都不太愿意接受。不过,若是将总段的数量提升到4个,愿意接受的船厂就多了。
  这样来看,也许要9个,最少也得5个船厂才能赶上进度。中船是否有5个船厂参与,尚存疑虑,他们若是不愿意接手,苏城就只能向国外船厂外包了。
  总段造船法的优势在于,大华船业可以将4个船头,或者4个船尾,发给同一个船厂。
  相比造一艘完整的船,造4节吨位相同的船头显然更容易。若是这些总段再采取分段造船法,让分段工厂再生产相同的分段,那就更简化了。
  这也是在1993年,国内其他船厂还没有开始采用分段造船法的时候。否则的话,苏城敢用200天来竞标。
  回到现代重工的裴忠勇,也决计想象不到,新技术和新思路的应用,能够产生何种革命性的结果。
  ……




第四百二十章 供应商们

  苏城回到大华船业的时候,第一批五艘低吨位船只已下水交付使用了。第二批五艘实验船,则完成了大半。
  板加工车间,平面分段生产线,标准分段装配区,船体分段装配台,拖车,高架起重机,下游造船工位等等船厂机构,沿着黄浦江一线排开……
  或新或旧的设备,不停的从码头运来,然后顺着大华的工厂布局,向前安装。
  大华燃气公司和济柴动力机厂,都派了数百人来帮忙。江南造船厂答应的200名高级技工也忙忙碌碌的奔波在生产第一线。他们的技术都没有问题,少说有十年经验的熟练工,放在国外也是一把好手,此时丢给大华船业,更是让各车间轻松许多。
  尽管如此,大华船业内部的气氛是相当凝重的。
  最快250天,也就是8个月的时间做一条船,在国外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对中国的船企来说,是想都没想过的。
  放在院校的期刊上,这船做出来,立刻就是“多项填补国家空白”,少说足够两个教授,五个副教授用的了。
  苏城通过李沧,请来的十几个院校的船舶专家,其实打的也是这样的主意。苏城默认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写在自己的文章里,那些平时耍大牌的专家,立刻乖巧的像是瘦黄牛似的。
  大华船业自己的工程师又不用发表文章来评职称,这些好处分给院校也不会影响到大华。倒是能多吸引几个人来帮忙。
  像是船舶工业这样的重工业生产里面,技术专家是多少个都不闲多的。
  一艘船就是一套系统工程,要说起来,一张桌子的设计都能找到理论依据。而在现实中,多一点理论依据的指导,总归是没有错的。后世的媒体总是喜欢用缺乏人性化来形容中国制造的商品,实际上,缺乏人性化就是缺乏专业设计师和专业理论工程师。苹果和索尼的东西做的确实漂亮,那是用无数的设计师堆砌出来的,同样是一个按钮。国外设计师用200个小时来做设计,那就意味着公司支付半年十多万美元的薪水,换来的只是一个按钮。国内企业做一款产品的预算也许就是百多万元人民币,结果自然不同。
  放到一艘船上,10个设计师和工程师搞出来的东西,自然比100个设计师和工程师搞出来的东西要粗糙。
  另一方面,生产过程的工艺方法的设计,对于生产率的提升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先铺钢板再焊接,听起来简单。可先铺哪个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