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雷普索尔等公司的代表,很早就向苏城要求过,但苏城因为要全力攻略6号油田。始终没有答应。
  现在,6号油田基本到手,苏城倒是不介意再尝试一下。
  另外三个公司的代表如今更加的意识到苏城的价值——能够以独立公司的方式竞争到油块,而且是低分成高签约金的模式,这在哪个国家都不容易。
  趁着苏城经过的时间,三个公司的代表也小声重申自己会遵守先前的承诺。
  早在公司团的股份谈判过程中。就有“特殊贡献”的说明,如果苏城能够帮助他们挽回可能一无所和的局面,付出再多一点的股份,三家公司都是乐意的。
  苏城无害的笑着,拿起椅子上的外套,走出了会场。
  间或有几个人注意到他的动向。但大多数人还是将目光集聚在前方。七号油田最终归于埃克森所有,分成比例为64。6%,签约金总值为5200万,看的出,65%和5000万签约金这两个本来被认为是高值的数据,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于今天的会议中,由此。原本信心十足的公司代表,也开始变的忐忑不安了。
  真想要竞标成功的公司,没有哪个会少了公关费用,期望着自己的创意惊人,或者资本雄厚而无需公关,一举成功的公司代表,要么是年轻幼稚,要么根本就是圈外人。
  中国石油公司的国外竞标历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自90年代以来,三桶油没少尝试着进行国外竞标,在大多数时候。这种竞标更可能被当作政治任务来处理,也就是传统上的不惜一切代价。然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获得国外油田的任务都屡屡失败,就能够理解竞标公关的难度了。
  当然,石油行业的庞大资金运作。也是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的敌人之一。若是其他行业,不惜一切代价的浪费掉几百万美元,只为了一项政治任务,尚是国企所能承受的。放在石油行业,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美元,根本算不得不惜代价。
  90年代末,即将迎来的能源业兼并潮中,百亿美元的单位将不再稀奇。
  而百亿美元,却是现在的国企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是真的到了能浪费百亿美元的时代,中国的国家石油企业,才有了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政治任务的资本。
  至于现在,各个公司只恨竞标前的准备不足,唯有怅然面对苏城的离开,以及7号油田的易手。
  苏城没能见到阿利耶夫,但却联络到了他的幕僚,一个大胡子的格鲁吉亚人,斯大林的老乡。
  格鲁吉亚人转达了阿利耶夫对大华实业中标的祝贺,但对大华实业公司团的要求,却委婉的表达了拒绝。
  苏城倒是不以为意,阿齐久一个油田的产量,就要比剩下的10个油田多了,何况,这10个油田还有可能出现勘探失败的坑爹事。
  即便如此,11个油田要给上百个公司分,肯定是分不均的。BP有英国工党的全力支持,又是组建多个公司团,才有了多吃多占的基础,像是大华实业这样规模的公司,落在资本主义国家,多获得几个油田,说不定就要被大型财团给强行收购了。
  到90年代末,连埃尔夫集团这种庞大规模的公司都不免被兼并,如大华实业规模的公司,在巨象面前的抵抗力是极弱的。
  格鲁吉亚人打量着苏城的神情,心里暗自做着判断,直到苏城要告辞离开的时候,他才摸摸胡须,笑道:“对了,总统阁下让我转告你,他还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
  “礼物?”
  “3。2亿美元的签约金,是很大的负担吧。阿利耶夫阁下思考以后决定,会给头三个产油的油田以补贴。”格鲁吉亚人笑笑,继续道:“第一年的产量,每桶补贴50美分,可以从分成中扣除。”
  阿利耶夫希望各公司尽快开发油田,因为整个阿塞拜疆。唯一能得到大笔资金的地方就是石油了,而他又急着用钱。
  不是每个公司得到油田,就会立刻开发的。因为钻井的花费是极高的,到90年代中期,通常以千万来计算。各石油公司一方面要增加地质考察,一方面也要考虑财务和本公司的股价。所以,就像是房地产公司不一定会得到土地就开发建设,石油公司也不一定会得到油田就勘探开发。
  不过,每桶50美分的补贴也不算少了,以最少利润规模的油田。年产1000万桶来计算,阿利耶夫等于要出让最少3个500万美元。
  如果产量够高,达到两三千万桶的话,这笔钱自然要翻翻。
  考虑到只是奖励,这种价格已是不少,称得上是诚意十足。
  苏城微微点头。道:“如果大华实业能拿到补贴,确实算得上是一份不错的礼物了。”
  “以大华实业的准备,拿到这份礼物不难的。不过……签约金还请按时支付。”格鲁吉亚人面露微笑,语气中是认真多于调侃。
  的确,石油分成的收益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才能落到阿利耶夫手里,这段空窗期。就全靠签约金顶着了。
  阿塞拜疆虽小,亦是堂堂一个国家,有前苏联剩下的军队和装备,同样也有臃肿的公务员和党派队伍,再加上战争的威胁和百废待兴的建设需求,光是基本需求就不老少。指望着11个油块的签约金过活,其实也很艰难。之所以同意苏城高签约金低分成的标书,现实压力是原因之一。
  80年代的中国算是典型的外资匮乏的国家了,每年基本都有超过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阿塞拜疆除了棉花能获取上亿美元以外,石油收入仅数亿美元。一分钱掰成四份都不够。
  所以,尽管疑虑不少,阿利耶夫还是依靠苏城的意愿将6号油块交给了大华实业,乃是典型的人穷志短——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做几年总统,又怎能拒绝3亿美元。
  换成日后财大气粗的里海产油国。别说是3亿美元了,30亿美元都不眨眨眼。那时候的产油国,甚至都不用分成协议招揽石油公司,自己就有石油开发的能力,便是连分成协议都不愿意签了。
  苏城自不会赖着签约金的账,遂笑道:“签约金会按时支付的。”
  “还请现在就开始筹集,3。2亿美元是很大一笔钱,不要到时候影响了签约。”格鲁吉亚人似笑非笑。
  “签约会在今天进行吧。签约金按说是月内支付即可……”
  “早点支付的话,大家都会安心。”格鲁吉亚人看苏城脸色不好,缓和的一笑,道:“先将准备的资金放入账户,会比较好吧。”
  “我知道了。”
  “要记得啊。”格鲁吉亚人毫不在意他的冷淡,一心要完成工作。
  苏城很是无奈的告辞离开,对斯大林的老乡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回到租来的办公大楼,那里已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普通的大华员工可不像是张超他们考虑诸多,在他们看来,获得油田就是胜利,多日来的辛勤也就有了回报。
  事实亦是如此,上千人的努力全都体现在了这一刻,如何庆祝都不过分。
  苏城没有打扰这自发的庆祝,而是从另一端悄然进入办公室,一边整理信息,一边将几个部门的主管找了来。
  既然有桶油补贴,自然是越早找到石油越好。
  刚刚忙起来没多久,四处找人的杨明就赶了回来,低声在苏城耳边道:“你的同学来了。”
  “谁?”
  “自称是刘建国,供职单位是国务院,想来了解情况。”

  PS:延误症很严重……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探井

  “国务院的刘建国?”苏城一时有点短路,一会儿才想起来,这可不就是北大毕业时,遇到的超热情“老农”?
  89年以前的北大,堪称offer黑洞,但凡是中国有的工作,就没有北大生不能得到的。就是苏城,当年都有进入国务院办公厅的机会,而这位刘建国亦是同期的佼佼者,并且如愿进入了国务院任职。一晃六七年过去了,刘建国仍然留在国务院内,想来也有了不错的资历和职位。
  尽管知道刘建国此来是有目的的,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委实不错,加上同学的身份,苏城心情不错的道:“请他过来吧,泡点茶。”
  杨明知机的去了。
  没多久,外面就传来“哈哈”的笑声,刘建国推门而入,热情十足的道:“大华实业搞的真好,没想到我们中文系的才子,还有这般手段……”
  “还像个说书的,坐下吧。”苏城见到刘建国,自然而然的有了亲近感。虽然毕业季方才到了北大,但在那里的日子,正是他人生重大转折的日子。
  刘建国的出现,不仅令他回忆起大学生活,更多的让他回忆起当年的状况和想法。
  毕业季的苏城,是有资格和机会进入国务院的。假如他那样做了,7年以后,自然又是另一番光景。、
  或许,与刘建国做同事,能令生活安定舒适,利用后世所知的信息,说不定也能做一番事业。但是,在国务院的自己,是否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苏城对此很怀疑。
  刘建国同样打量着苏城。笑道:“上次在京城见面的时候,还以为你的大华实业要专注国内的炼油业务,转眼间,就在阿塞拜疆得到油田了……听说你下的本钱不小,能开采出原油吗?”
  “出油的几率是很高。问题是能不能有大油田。”苏城非常配合的让话题转向。
  刘建国立刻跟着问道:“你有多大的把握,得到大油田?”
  “50%吧。预计产量6000万桶以上。”苏城瞎编了两个数字,正是刘建国想听到的。而就阿齐久油田的实际产量,6000万桶只是个零头。
  不过,这个数字听见刘建国耳中,已经相当满意了。他连忙又问:“时间呢?多久能达到6000万桶的产量?稳产吗?”
  苏城嘿嘿一笑,道:“一两年就可以达到,保证比中哈石油管道建的快。”
  刘建国稍微有点红脸,说:“你猜到了?”
  “怎么会猜不到。”苏城笑着,却是让气氛恢复了过来。
  刘建国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