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民世家-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标定在了比较有把握的两家银行,印度斯坦银行对参股很感兴趣,但是对拥有如此少的股份非常不满,可是他们对胡氏家族根本就无可奈何,能够进入胡氏银行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思虑再三,在某方面的压力下,只好接受了这个不平等的待遇!德意志银行对仙女提出的参股建议也很感兴趣,毕竟直接渗入这家据说可能是最有前途的大财团可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同样对参股比例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非常礼貌的当场给予拒绝,在他们的意识里,拥有如此少的股份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胡氏一家就拥有高达80%的股份,可是他们顶不住斯派克家族的公关压力。斯派克家族也不清楚这个朋友为什么如此固执,既然要创建银行,既然是在寻求合作伙伴,那就不应该是这种做法,但是朋友相求,他们还是决心鼎力相助,结果,胡氏银行的四个合作伙伴瓜分了“高达20%的股份”。胡氏银行进入了各个合作伙伴的业务渠道,可以使用合作伙伴在世界各地的分支银行设施,几乎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相应的,各参股银行也“可以利用她的业务渠道”,可是按照一些评论家的分析,仙女此举是明显的“巧取豪夺”,是对参股银行现有资金的“强制性劫掠使用”,几乎不用开设一家分行,就可以开展全球业务,而事实上,胡氏银行在以后的各期发展中,都非常好的利用了这些分支机构,虽然她也曾经建立了一些分支银行。

当仙女筹建银行的时候,胡世康正在悠闲自得的享受他们的“独家”生活,回到北京的年轻人又在一家银行谋取了一份差使,继续给自己充电,然而更多的时间却用来完成一个胡氏成员的重要责任,不过,当听说银行终于要筹建的时候,他知道“机会终于要来了”!身为胡家的血亲成员,他继承了父母的双重特点,既有娘亲对工作的执著,又有父亲的“风流好色”,在整个家里都比较特殊。现在,他依然是女性追求的重点人物,社会上都知道胡家不禁止一夫多妻,也知道有些人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是自家事情自己知道,他至今没有闹出一点儿绯闻。在家里,众女以孙雅轩为首,连得他本人也极为尊重这位端庄秀丽的妻子,就像他父亲一贯的作为一样!家族决心组建银行的事情,胡世康当然很清楚,这正是他期盼多年的事情,焉肯放过机会,而他确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在银行谋得一个相应的职位,成为新一代的创业人物之一。他流淌着胡家的血液,虽然清楚自己不可能达到父亲的高度,但是处在自己的情况下,也决定不会比其他任何人差,在自己的努力下,胡氏将会更加强大昌盛!他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胡氏内部考虑了很久,又被仙女总部认真考察了一段时间,才最终同意,于是在44年9月5日,他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辞职,一个月后担任仙女和西星联合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北京分行的地位非常特殊,不仅因为是该行正式运营之前的第一家分行,更在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首先,北京分行位于仙女大厦,该大厦是仙女总部所在地,是一座象征性建筑,而且当总部迁走之后,依然要在留下大量的留守部门,在公司的规划中,这将是他们唯一的分部。其次,胡氏在北方地区经营三十余年,拥有众多的产业和深厚的影响,虽然各公司的总部都要迁走,但是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基地”,何况北方地区本来就是他们产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势必要留下一些重量级人物坐镇指挥和协调。再者,仙女一旦南迁,很大程度上会淡出其在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影响,不可避免地给人一种放弃北京的感觉,同时胡氏家族也会给人一种人去楼空之感,虽然仙女城和北京之间的交通极为方便,作为首都北京的地位太过重要,迫切需要留下家族重要人员坐镇指挥,而让谁留下来,也颇让某些人为难。为了保持在北京(或者说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影响,必须留下家族的重要成员,而且必须是家族产业核心圈的人,虽然能够满足要求的人相当不少,胡家的老二、老七、老十四等包括许家长子都被认为是合适的人选,可是这些人一个也不能留在北京,因为他们要么是各总公司的负责人,要么干脆就跟北京的产业没有关系!当然,还有不少家族成员会继续留在北京,至少说不会很快离开,但是这些人的分量并不够,要么是受到择业的限制,要么是经营的产业还没有足够的影响,对胡氏家族来说,不管有多少人留下来,只要没有重量级的商界人士,就一定会使家族影响急剧降低!但是银行的组建减轻了人们的担忧,或者说是让某些人有了另外的选择,这么说吧,如果胡氏家族把银行总部留在银行云集的北京,那么即使仙女各部全部南迁,也能照样保持强大的影响力(主要是政治方面),甚至“比电子公司还要大”。果然,胡氏虽然没有将银行总部“单独”留在北京,却把北京分行当作了一个特殊的分行,留下了年轻、业已能够担当大任的少子亲自坐镇,并隐有协调北京地区各产业之势。

胡氏家族和仙女的南迁已成定局,这是评论界一致的认识,而在他们看来,放弃北京无疑是“一大损失”,或许将就此“失去强势发展势头”,但是任何顾虑都已经抵挡不住南迁的步伐。新闻媒体上到处都有仙女工业城的消息,更有一些媒体宣称已经“证实”了仙女各产业的总部整理、即将搬迁的消息,这种情况下,又冒出来一个银行,不是在刻意扰乱人们的视线么,胡世康是谁,“胡家少子”,“风流好色”,胡氏家族新一代的最年轻成员,与双胞胎的哥哥性格和形象完全相反的人,由他来“留守北京”,这合适么,能够担当如此重任么?“北京分行”能够挽回南迁形成的负面影响么?人们纷纷对此发表看法。其实,在大家看来,胡世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留守人员,仅仅“好色之子”的社会形象就让人们记住了胡氏家族“依然留在北京的现实”!因此,虽然胡氏还没有南迁,仙女还没有迁走,一些人就已经把他当作了某种代表,最简单的现象就是社会活动的明显增多,一家人“聚少散多”,“苦不堪言”!北京政府对胡氏的南迁曾经竭力“劝阻”,甚至提出了拨地让他们建立工业城的建议;许多北京市民也不愿意仙女南迁,这等于是迁走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几乎每天都有许多人到仙女总部“请愿”……然而这一切挡不住胡氏的“执意离去”。不仅地方政府和民众接受了这个新的“北京负责人”,其他各界尤其是商界也开始接受,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捧捧场是应该的,或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将与这个“小虾米”正面交锋!

当然,整个事件中感到最满意的就是能源公司的高层负责人了,这些专业人士们非常清楚一家规模不小的银行将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好处,充足的资金将有助于他们进入更多的项目,尤其是四大合作伙伴将会带来的好处,他们想都不敢想,这些银行又可以影响到多少家实力派政商实体,根本就不可能计算出来!从此以后,中国、印度、东南亚、南极洲甚至欧洲和北冰洋,还不是欢喜哪里就到哪里!一些人甚至还埋怨总部的动作“晚了一点儿”,的确,如果有足够的账面资金,如果能够早点得到这些合作伙伴的帮助,肯定能够获得更多的合同,当然,他们都略去了总部连筹建银行的资金还拿不出来的现实!仙女或者胡氏筹建银行,就像一枚重磅炸弹突然间投入了拥挤的人群中,还没有真正爆炸,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虽然银行的规模根本就不大,或许根本就无法吸收到足够的存款,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能很快就会夭折……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究竟是合作还是不予理睬,是求助还是当她不存在,各位主家的想法不太一致,但是不管怎么说,几乎所有人都再次记住了仙女的强大,不强大,她不会连续扩张;不强大,她不会轻易的进入准入门槛极高的银行业;不强大,她不可能会招徕如此众多的合作伙伴;不强大,她就不会像一个土财主一样谨守自己的“作风”……而本已强大的仙女,在银行的辅助下,又将如何呢?

全世界大大小小的银行成千上万,经济危机时期倒闭了一部分,后来又成立了一些,虽然总体上比不上先前的规模量,也已经不少了。这些银行按照不同的标准,又有许多类别,从资金规模上来说,有数百亿元较大的银行,也有几千亿元的,这都是一些小银行;大银行资金多达数千亿元,固定资产高达一万多亿元,甚至几万的也有不少,从这一点儿上来看,刚刚成立的仙女和西星联合银行只不过是一家中等规模的银行而已。从业务范围上来看,有国内银行,也有国际银行,但不管是哪种银行,大多都兼营国内和国际业务,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胡氏银行自然属于国际银行。另外,也存在着国有银行和私人银行,以及所谓的合资银行,这主要是控股方的不同而已,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属于国有银行,虽然政府仅仅拥有了其中55%的股份。据统计,全球银行的90%以上属于私营银行,个别私营银行资金在上万亿元以上,甚至达到数万亿元,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小银行,据说规模在胡氏银行之上的不超过20家,所以说,胡氏银行还是比较大的。

大多数企业性质的私营银行有数个或者十几个以上的持股方,服务对像也是数个或者十多个不同持有方的公司,当初成立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公司的资金问题,他们出资,共同控制,并受到他们监控,同时这些公司在银行的联系下形成了一个个利益相关的实力群体,成为复杂的系统或者势力集团。这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公司利益集团,比如韩国和日本的会社,就是类似的组合体,同时北美和欧洲也有很多这样的集团,这些联合起来的组合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