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雅颂-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走进李广智的办公室,把坐在那儿的他给吓了一大跳。
他有些惊异地望着我。
我朝他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他慌忙站起来做出一副热情的样。
我把他办公室的门给关上了。
他指着屋里的沙发示意我坐下。
我站在他写字台的对面,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样,又笑一下子,说李副校长,现在我是彻底明白昨晚的事情的确是我做错了,我不知道昨晚学校轮到你值班。不过谁值班我都不该去伙同学生们进行抗风拒沙的事。我虽是副教授,可也算是一个名教授,学生们热血方刚,我一去自然就有助长和支持的味道了。现在看来我和学生们确实有可能被境外媒体所利用,确实有可能给政府的工作带来被动和影响,确实是我对不起学校、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国家了。我郑重地向你、向组织也向国家道个歉,希望组织上可以谅解我,原谅我。政府可以谅解我,原谅我。希望国家可以谅解我,原谅我。我愿意配合学校的一切工作,使这一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说李副校长,请你放心,你和茹萍的事情我谁都没讲过。
说不过那件事情也务必请你相信我,我确实没有把你的裤头藏起来。你要不相信,我可以再次向你跪下来。
说这就算我求你了,下次校领导开会研究我和学生们抗风拒沙的事,务必请你多为我开脱几句话。
我去了四个书记的办公室,三个副校长的办公室,两个常委委员的办公室,把我的检讨和道歉无比真诚(近乎可怜)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以为事情也就过去了,风息浪止了,如同云开日出,京城的沙尘昙花一现样,可在第三天,事态发生变化了。有三份来自京城某处红墙内的文件到了校长的办公室。校领导们传阅了文件后,每个人都在文件的空白之处写了字,签上了自己的名,然后那文件就被一个文件夹送到了八楼校党委的会议室。

第28节:4。绵蛮(5)
三天后晚上的8点半,我正在家里整理我书架上的书,系里程主任到我家提了苹果和香蕉,把苹果、香蕉放在客厅的沙发旁,又春风满面地通知我,让我到校党委会议室里去一趟,说学校的领导要集体和我谈次话。说肯定是好事。说与钱有关了,别只顾出版《风雅之颂》,要惦记着多给系里要一笔。
我也就去了。
走进八楼党委的会议室,所有的党委成员如校长、书记和三个副校长、两个副书记及组织部长、教务部长等,全都围在会议室的桌子旁,使会议室的氛围寒冷而温暖,宛若寒冬腊月的冰天雪地里摆着的一炉火。温暖而寒凉,如夏天不透风的屋里堆着几块巨大的冰。我从电梯里走出来,在会议室门口站一会,敲了门,走进去,看到所有的人,脸上原来都是僵硬的沉默和寂静,可是见了我,又都脸上忽然挂了笑,显出的红润和女人化妆一模样。我的到来,像火柴样把沉默和死寂点燃了。会议室里的冰冷寒凉迅速被温热所取代(热得让人受不了,心肝上都哆嗦出了一层汗)。校长看见我,站起来笑着说,杨教授,你坐,坐,坐到我这边。说着就将一把椅子从墙下拉过来,放到他身边。然后书记忙往另一边挪挪他的皮椅子,给我让出一块更为辽阔的位置来。李广智忙不迭儿去给我倒上一杯水,放到我面前时,还将滴在会议桌上的一滴茶水用他的手绢亲自给擦了。接下来,有个副校长把他面前的烟缸摆到我面前,明明知道我不抽烟,可还从他口袋取出一包未开封的大中华摆到烟缸旁。还有既是博导,又专管干部的组织部长。他最少比我大10岁,可却像我的学生样,不知从哪儿端来一个水果盆,盆里有西瓜、苹果、香蕉和泰国梨,新加坡的桃,红红绿绿一片儿,香味甜味诱得人手痒鼻子疼(那水果刀雪亮雪亮,有一股锋利的冰寒气)。我说着不吃、不抽,可他们还是硬要把这些东西摆在我面前,像他们虽然都是职高权贵的校领导,可我却是更为职高权贵的部长样,或者是国家仅有的几个领导人。
然后集体谈话也就开始了。
校长拿起一个苹果和水果刀,迟疑一会儿,最后把目光在他面前三天来的三份文件上溜一眼,又从他脚下的包里取出一打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西班牙、澳洲和日本、韩国的原版报纸及从网上下载的国外的文章和图片,半冷不热、寒暖不均地说,我首先在这儿代表清燕大学校党委,向中文系的杨科副教授,在三天前带领学生组成|人体长城抗拒风沙的事迹表示敬意和感谢。说现在,杨副教授,你成世界名人了,我们清燕大学也再次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中心,连美国的《纽约时报》、德国的《世界报》、英国的《卫报》和法国的《解放报》,还有日本的《朝日新闻》、韩国的《朝鲜日报》等,都在头版报道了清燕大学不满国家的经济发展、破坏自然环境的状况,组织大学生用人体抵抗沙尘暴的消息。这些被全世界关注的消息给中国政府造成什么样的被动和压力,大家是不言自明,可以想象。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好处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又一次意识到,我们清燕大学在中国文化、教育中无可替代的先锋性;坏处是让上边又一次以为,我们学校似乎总是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总爱做出偏颇激进的事端来。话到这儿,校长把他手里的一打外文报纸和资料放到桌子上,叹了一口气,苦笑一下接着道……
其次,我想以我个人的名义和杨副教授商量一件事。他说我快离休了,当校长十年来,就是想让我们清燕大学不光是中国的第一名校,还希望清燕大学能成为世界上前十名的一流名校。现在,国际大学联合会是一定要授予中国一所大学教学质量最高成就奖,可因为这场防风事件,国家有关部门有可能因为对我校的直接惩罚,把这个指标无偿地奉赠给华夏大学,而放弃我们清燕这所百年老校。因此,这里我有个想法,我以我65岁的高龄,向杨副教授请求和商量,你如果能以自己的名义写上几封信,分别给国家有关部门,说三天前的晚上,你们抗风拒沙时,我们校领导集体出来再三劝阻大家没能劝阻住,是你强硬地扇动和组织学生们到学校以外抗风拒沙了。这样儿,也许上级有关部门还会继续向国际大学联合会推荐我们清燕大学的国际教学质量最高奖。

第29节:4。绵蛮(6)
拿到了这个国际教学成就最高奖,校长说,我就对得起清燕大学、对得起我十年校长的工作了。
校长边说边削着手里的大苹果,落在会议桌上的苹果皮,像女人的头发样卷来卷去着。说完了,他也削完了,最后悠长地叹口气,乞求地望着我,把削好的苹果塞到我手里。说杨副教授,我的建议请你慎重考虑一下子,希望你能为集体的荣誉做出点牺牲和奉献。实话说了吧,也许拿到这个奖,上级部门会让我晚离休二年,干到67周岁。我已经65岁了,多干二年、少干二年无所谓,可我一生的心血都给咱们清燕大学了,我就是想让自己身上的余热,最后再给清燕发上二年光。
说完这番话,张校长望我时,眼角潮湿着,似乎想要哭出来。他紧闭一会儿嘴,把欲哭的悲伤咽回肚子里,又把目光落到62岁的书记脸上去,说我的话完了,大家有话也都和杨副教授谈一谈。
于是,62岁的书记接着说,如果杨副教授同意给国家有关部门写那么几封信,我希望你在那些信上能写这样一句话……说校长、书记为此还召开过一个紧急党委会,说党委成员,尤其是书记和校长,那天晚上曾拉着你的胳膊,不让你们组成防风墙,是你自己一时糊涂,便组织头脑发热的学生离开学校上街了。
组织部长说,杨教授,你写专著时间紧,其实这几封信我已经替你写过了,由你过过目,签上名字就行了。
教务部长说,这里我首先向杨副教授道个歉,这几年轮到我担任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可这几年杨副教授从副高晋升正高时,因为名额有限,因为种种原因,评审委员会都把杨副教授从晋升的名单中拉下了。这拉下来我也投了赞成票,现在看来我错了。请大家和杨副教授给我一个知错就改的机会,趁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还未最后结束,我建议今晚的会议结束后,由我连夜召开一个评审委员会的紧急补充会,今夜就让杨副教授的名字出现在由副高晋升正高的名单上,而且还把杨副教授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一个副院长听了教务部长的话,跟着说,年底我们清燕大学会表彰一批模范教授,发一大笔奖金,我想像杨副教授这样能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知识分子,应该是首当其冲需要表彰的。不管别人有何意见,我个人建议这批被表彰的知识分子中,杨副教授的名字也应该排在第一位。
另一个副校长也又跟着说,我在学校管后勤、管基建、管分房,我一辈子没有乱用过职权,现在我想仅违一次规定,独自做主,把将要盖好分给学校的院士和对国家有突出科研成就的高级知识分子专家楼,将来分给杨副教授一套。200多平米,五室三厅三卫的结构。如果别的普通教授有意见告状了,我愿意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还有一个副书记,轮到他说了。他犹豫了半天只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时机成熟,我建议今天把杨副教授的副高晋升为正高后,年底就把杨教授提拔为中文系的系主任。
最后大家都说了,只还有坐得离我最远的李广智没发言。校领导们都把目光落到了他身上。他在学校管教学,和茹萍有那么一档儿事,到现在都还怀疑是我藏了他的裤头没还他。所以那些目光缓缓舒舒、劈里啪啦,落到他的脸上时,他紧闭了一会嘴,又抬头看了一眼我,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说,我不知道我能为杨科教授(他已经开始称我教授了)做些什么事,可我听说杨教授用5年时间写了一部对《诗经》有颠覆和重建意义的专著,题目是《风雅之颂……关于〈诗经〉精神的本源探究》。听说这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