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藤缘by朱雀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孽藤缘by朱雀恨-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身子一沉,似是落到了实地。 

 

  16 

  纪凌定了定心神,一骨碌爬了起来,但见四下里月华如水、廊檐曲折、花影重重,竟是到了王府的后花园中。 

  纪凌本不是个善感之人,可他离乡日久,蓦然间重返故里,不免也有些恍惚。 

  正呆呆立着,忽见一个小厮一手提了灯笼,一手挎了篮子迎面而来,纪凌想躲也躲不及了。 

  哪知那孩子眼睛倒是睁得不小,却像是瞎了一般,目光落到纪凌身上,只是一扫而过,无惊无惧,走到跟前,还往纪凌身上撞了一下。 

  纪凌这个气啊!伸手去揪他脖领子,却抓了个空,不由暗自心惊,再看地下,只孤零零横着小厮一条影子,这才明白,那“离魂计”真真是“离魂计”,回来的只是自己的魂魄罢了。 

  小厮揉着眼睛大大地打了个哈欠,磕磕绊绊地往前走,嘴里嘀嘀咕咕,自言自语:“什么胡大夫……胡说八道的老浑球……什么方子不好开,偏要子时摘的藤叶做药引……这不是折腾人么……” 

  纪凌听到个“藤”字,顿时上了心,跟着那童子走了两步,便到了那棵与自己命魂相系的紫藤跟前。 

  时值仲秋,藤花早不见了,藤叶倒还茂盛,那小厮懒懒地抓了几把叶子,塞进篮子,这才掩着嘴,原路折返。 

  纪凌跟着童子出了月洞门,一路穿过回廊,竟到了自己的卧房门前。 

  已是子夜,房里却还点着灯,窗纸上落了两道人影,看那动静,似在商谈什么。 

  小厮轻轻叩了叩门,“吱呀”一声,房门开处,露出张皱巴巴的老脸,正是这瑞王府中的老总管纪葆衡。 

  纪葆衡接过小厮递上的篮子,“嗯”了一声,道:“好了,下去吧!” 

  那孩子如蒙大赦,开开心心回去睡觉了。 

  纪凌赶在纪葆衡关门前,闪进了房中,却见屋裹的雕花牙床下着重重锦帐,胡大夫守在床前,手里端了个金盆。 

  纪凌凑过去一看,那盆里盛满了褐色的药汁,清香甘苦,估摸着是人参当归一类的东西。 

  “药引来了。” 

  纪葆衡将一篮藤叶双手奉上。 

  胡大夫点了点头,从里头挑了一片出来:“嗯,这片最合缘法。”说着把那叶子在汤汁里蘸了蘸:“开始吧。” 

  纪葆衡忙卷起了锦帐,纪凌往里一望,登时一愣,帐中那酣眠不醒的人不正是自己么! 

  纪凌摸了摸榻间人的脸颊,触手温润,再探鼻息,虽则微弱却还均匀,转念一想,便明白过来,谢清漩带进暗华门的,大概是自己的魂魄,躺在眼前的则是自己的肉身了。 

  正沉吟间,纪葆衡凑上前来,生生穿过了纪凌的身子。 

  纪凌明知自己只有一缕幽魂,还是吓了一跳,忙闪到一边,却见纪葆衡小心翼翼地,把床上那个纪凌的嘴掰开了,再由胡大夫拈了藤叶,把药汁一滴滴地点进他的口中。 

  纪葆衡望着了无生气的主子。叹了口气:“胡大夫,王爷病了半年,这药也服了五、六个月了,不知何时能醒?” 

  胡大夫摇了摇头。 

  “王爷平日里纵情声色、气血两亏,早落下了虚症,看似精神奕奕,却是掏空了身子,气弱王极、神思昏沉,这一病白是不起了。人说病来如山倒,病去似抽丝,况且他沉屙日久,哪里是那么容易好的? 

  “总管且耐些心思,这药用下去,时间长了,自然见效。” 

  纪凌听了这番胡诌,直气得七窍生烟,什么叫“时间长了,自然见效”,分明是在放弄玄虚,骗了诊金,还哄人傻等。 

  纪葆衡连连点头:“每夜都要劳您过府,亲自喂药,实在是辛苦了。”说着拱了拱手:“您也是知根知底的,我家老工爷单留了这一脉骨血,纪家的传承可全落在小王爷身上,还请您多多费心。” 

  胡大夫躬身还礼,他身量臃肿,这一弯腰,屁股正撞列纪凌身上。 

  纪凌火冒三丈,抬腿去踹他,自然踹不到,一怒之下,倒把左掌心里那支蓍草给生生捏断了。 

  对面的纪葆衡匆地瞪圆了双眼,望定纪凌,颤颤巍巍叫了声:“王爷!” 

  胡大夫闻言,周身一抖,转回头去,身后立了个人,面似润玉,不怒自威,不是纪凌又是哪个? 

  再看床上昏睡的却又是一个纪凌,一时间惊怖交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纪凌这才知道谢清漩给自己蓍草的用意,原来折了这草,便能现形,当下指了胡大夫的鼻子骂道:“好你个老糊涂,蒙到我门上来了?活腻味了不成!” 

  想这胡大夫本就受了惊,再被他这么凶神恶煞地一吓,双膝一软,竟晕倒在了床边。 

  纪葆衡到底老成,虽是临危却丝毫不乱,走近前来,细细打量纪凌:“小王爷,是你吗?” 

  回头他又看了看帐中:“这……这是怎么回事?” 

  纪凌冷哼:“你还算个有眼的,认得你主子。” 

  纪葆衡见他那副目中无人的模样,知道这确是自家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了,“咕咚”一声跪到地下:“王爷,这到底是怎么了?您可吓死奴才了!” 

  纪凌一撩袍子,在床沿坐定了:“该知道的,早晚会知道,不该知道的,你也别问。我且问你,二十年前我父亲种下紫藤时,你也在吧?” 

  纪葆衡点了点头,脸色泛白,眼珠子游移不定。 

  纪凌见他这副光景,晓得底下必有文章,厉声喝问:“每次提到那事,你都是这个样子!遮遮盖盖,到底藏些什么?今天不说个明白,你这条老命就交代了吧!” 

  纪葆衡却咬定了牙关:“老王爷吩咐过,我不能违命。” 

  “我就不是你王爷了?” 

  纪凌有心撒气,再一想,这么闹下去不知要拖到几时去,拖过了时辰便不好办了,只得压住了怒意,放缓了口气:“你且来看。”说着“哧啦”一声扯开了衣襟,直露出盘满紫藤的胸膛来。 

  纪葆衡倒抽一口冷气,探出手来,想摸又不敢摸:“这是……” 

  纪凌摇了摇头:“眼下我遇了魔障,能不能寻出原委,脱出险境,就看你说不说真话了。”说着,紧紧盯住了纪葆衡。 

  老头犹豫再三,叹息一声:“罢了,老王爷要我瞒您,归根结底是为了您好。” 

  他说着,“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老王爷,有什么不是,异日我到了地府,再跟您交代。” 

  纪凌赚他罗嗦,催他快讲。 

  纪葆衡这才一句三叹地,将二十年前那桩旧事吐了出来。 

 

  原来纪凌的父亲本是位悍将,一心念着先平天下再置家业,十数载戎马倥偬,待到封王加爵,娶妻纳妾已过了而立之年,原指望快快添些人丁,谁想妻妾连生七子,却没一个能活过周岁的。 

  直把个王爷急得寝食难安,四处打听延续子嗣的偏方秘药,哪知什么怪方儿都试了,还是留不住一点血脉。 

  如此又过了几载,忽地来了个云游的道上,给王爷起了一卦,说他杀戮太多,命中本已无子,若要延续香火,只有偷天逆命。 

  纪凌的父亲一口应承,说是泼出了性命,也不能让纪家绝后。 

  那道士听了,便拿出个瓷壶,说是里头封了侏树苗,只要养活了此树,便能得子,只是这树用不得水浇,得用活人的鲜血去灌,灌上七七四十九天,等壶嘴里冒出芽来,这儿子便算是得上了。 

  想那王爷原是个刀口舔血过来的,从不把人命放在眼里,虽觉荒唐,却也舍不得放过机会,便命人拿过根空心的细竹来,一头削得利如刀锋,再喊进个丫头,掐住她脖子,把根细竹一头直插进她喉咙去,另一头接在壶口上,将鲜血度入壶中。 

  说来也奇,那瓷壶不过是寻常茶壶大小,本该装不得多少水,可哪知那丫头的血流都流干了,壶里的血竟是一滴都没溢出来。 

  王爷原是三分信,此时就有了七分,留那道士住到了府中,之后连杀四十八人,凑满了七七之数,待到最后一天,这茶壶口果然冒出一缕细细的柔芽。 

  那道士领了王爷,把树苗移到后花园里,是夜夫人便梦见紫藤缠身。 

  次日唤过大夫诊脉,确知是害喜,可把个王爷开心坏了,恨不能设个神坛把道士供起来才好。 

  怎料再找那道士,却是踪影全无,单觅到封书信。 

  信里说:这孩子周岁之前会取两条性命。王爷并不在意,渐渐也就忘了。 

  九个月后,夫人临盆,先是丫头来报,说生了个儿子,王爷正高兴呢,接生婆满手是血,哭着便进来了,问她话,她也说不出,单是指了产房发抖。 

  王爷无奈,只得冒着犯忌的险,进了内室,扑鼻便是浓浓的血腥。 

  两个丫头软在地下,牙床之上全是鲜血,那夫人早翻了白眼,一个肉鼓鼓的婴孩伏在她颈间睡得酣甜。 

  王爷抱起那孩子,这才发现,妻子喉咙口有排深深的牙印,皮肉都翻开了,再看儿子,小嘴边糊满了鲜血,掰开嘴唇一看,竟生就一口细米白牙。 

  两个丫头缓过神来,扑上前去,哀哀哭诉:“少爷……是个吸血的妖物。” 

  当晚王爷召过纪葆衡秘议此事,商量定了,把知情的丫头婆子一并叫来,赐酒毒杀,纪葆衡套了辆牛车,趁着月色抛尸坟岗,结了这场公案。 

  一晃又是一年,眼瞅着儿子周岁日近,王爷清算了田产、家业,又嘱咐纪葆衡善待公子,直如托孤一般,把个纪葆衡吓得神魂不宁。 

  到了纪凌周岁那日,王爷把儿子抱进房门,落了锁去。 

  纪葆衡蹲在屋外,从日上三竿直守到星月在天,过了子夜,还没动静,实在熬不住了,战战兢兢拿了钥匙开门一看,又是一地的鲜血。 

  王爷横在地下,没了气息,小公子趴在他身上,正玩得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