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流-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刘越清背影消失的地方,转出一个人来,对着二流扬了扬手里的本本。

韩天韩专家?他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二流赶紧笑着迎了上去,一边走一边说:“韩专家,你怎么来了?”

“二流,不错,修新房了。”韩天看了看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笑着走了过来,说:“你看,我手里是什么?”

“这是工商登记执照。”接过本本,翻了开来,“高原红果蔬协会”几个字映入眼帘,二流激动地说:“果蔬协会的手续办好了?”

“办好了。”韩天从随身带的皮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和一个信封。

二流接过来一看,文件是县供销社发的,大意是批准协会成立的意思,信封里却装着一沓钱,二流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两千块钱。”韩天说道:“国家对举办农业协会很重视,供销部门出台了扶持政策,凡是新举办农业协会的,都有两千块钱的扶持启动资金。这次我来,顺便给你带来了。这份文件上写得清清楚楚,你数数,一分不少。”

二流反应极快,想借机感谢韩天,便把信封递给他,说:“韩专家,我二流虽然读过几天书,但本质上还是本本份份的农民。其他客套话我不懂,不过,我知道韩专家为了给我跑手续,路费肯定也花了不少,这钱我不能要,就当给韩专家的跑路费吧。协会的启动资金我不缺,你一定要收下。”

“二流。”韩天的脸立刻严肃起来,吼道:“不是我教训你,你咋都学会了社会上那些套套儿了。我给你跑手续是出自我的本心,我长期从事农业研究,知道农民的苦,才真心希望你能够带领一方村民致富。如果你要这样做,你这个人还有什么希望?协会还有什么希望?我这心不是白费了吗?赶紧把钱收起来。再说,这钱是国家扶持你的,用了钱是要查帐的,每一分钱都必须得用到刀刃上,不能乱用,明白吗?”

二流听说这钱要查帐,便将钱拿了回来,说:“韩专家,我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只是想好好地感谢你。上次你一声不吭就走了,让我感谢的机会都没有,今天无论如何你可不能再走了,我得陪你喝两杯酒。”

“这行。”韩天点点头,再次露出笑容。

“办协会了!办协会了!”

二流举起工商执照,高声喊道,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收获。

这既是收获,更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这新征徎的引路人,则是拥有异能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二流。

“要办协会了?”在二流家干活的人看见了二流手里举起的本子,纷纷停下活,围了过来。在众人面前,二流打开本子,说:“你们看看,这是高原红果蔬协会的执照,盖着红红的章呢。以后,参加协会的都是一家人,我们一起种果蔬,一起发财,让全县,不全省,不,全国都知道中国有个高原村,高原村有个果蔬协会,果蔬协会出产最好的果蔬。让全天下都知道,这个协会的名字,叫——高原红!”

“好啊。”众人被二流的情绪感染到了,一阵欢呼。

“二流,我能参加协会吗?”一人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能。”二流高声道:“只要遵守协会的章程,就能参加协会。”

刘越深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问:“二流,我那个总管还算不算数?”

“你啊。”二流指着刘越深的鼻子,说:“你真该去考考公务员,一天到晚只想着当官,只要你给大家服务得好,大家肯定会选你当官的。”

刘越深尴尬地说:“我不是考不上吗?”

“哈哈。”众人看着尴尬的刘越深,一阵大笑。

韩天站在一边,反倒成了编外人。他蛮喜欢这个编外人的角色的。办果蔬协会,是村民们自己的事,他只是在其中推了一把。但是,就是这推的一把,说不定能推出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又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众人的**,将来也是协会的**,更是带领村民致富的**——二流,这个年青的小伙子,韩天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点点头赞叹道:

“二流,行啊!”

 第071章 高原红(2)

要办协会了,二流开始了各项筹备工作。想参加协会的村民有很多,毕竟赚钱效应在哪儿摆着。可是,二流面前却面临着管理的难题。

管理很重要,读过大学的二流,对这个道理深有体会。

管理的章程还好说,这一点不用二流操心,韩天已经给他梳理好了,这个农业专家考虑得周全细致,二流再根据实际情况作些适当的微调就可以了。

但是,管理的班子就不好搭了,协会要办好,必须要有懂管理的人。特别重要的是管理层要形成一股绳,这样才有力量,才能办成事。

现在二流手上可以用的人实在是不多。

刘越深算一个,干事踏实,也信服二流,但这小子太愣,做事没啥头脑,技术含量不高的可以让他做,其它的事情就不行了,可能结婚以后,有吴齐管着会好些。

刘越能勉强算一个,这小子有头脑,也肯钻营,但有时候又有些花花肠子,喜欢动小聪明,不能死心死意地为协会办事,要想让他为协会办事,需要用利益死死地把他捆住。

庆嫂子可以算一个,人泼辣,又有急智,遇事不慌乱,口才还好,虽然见识还限制在村姑的水平,但相信经过磨练,很快就能成长起来独挡一面,但现在是关键时刻,生娃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兴趣和时间忙这头?

吴刚能算一个,吴齐的哥哥,吴齐将要嫁给刘越深,吴刚又给二流修了房子。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二流对这个小学同学了解更多,这小子做事有条理,组织能力强,只不过脾气有点爆,这一点跟他妹吴齐倒有点相似。

算过去,算过来,二流头都算大了,庆嫂子不算,勉强能用的加上自己也只有四个人,五个人的理事会怎么建立?

二流找来了刘越深、刘越能、吴刚,三人一商量,很快便一拍即合。后来,二流实在没办法找不到第五个人,便把刘海也拉来了,以编外理事的身分参加理事会。

理事会人拉齐了,接着便面临着几个问题。

首先,是分工问题。

经过大家讨论,理所当然的,二流担任了理事长,主持全面工作。

刘越深则协助二流负责果蔬的收储和运输,这是他的老本行,跟着二流干了这段时间也熟悉了,不会出大的差错。

刘越能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和生产组织,这是他的专长,二流还牵线搭桥,把陈雨峰介绍给他认识,有什么事请教专家方便。

吴刚负责收购高原村以外的村子的果蔬,这小子会组织,这一点倒难不到他。

刘海则负责市场行情调研这一块,这与他的销售网络密切相关。

其次,是理事会利益分配问题。

协会实行公司制管理,二流是主要发起人,对协会具有绝对控股权。其余四位理事,除刘海不参与协会经营、不要工资以外,每位理事工资600元一月,并享有10%的收益权,即10%的协会收益不足600元的,按600元计算工资,超出600元的,按实结算工资,超出的部分算作是分红。

如果协会一个月收益上万,那三位理事工资就可能上千!如果收益上十万,那工资又该是多少?三位编内理事想都不敢想。

二流这是为了笼络人心,用利益把众人的心凝聚起来,让大家看到盼头。从短期来看,二流是亏了,要从手中干拿出一部分钱给其他人。但从长期来看,二流可以从杂事中腾出手来,专心开拓市场,把市场进一步做大,可以干更多的事情,赚更多的钱,到最后来肯定是赚。

要得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草,这个道理二流很清楚。

二流没有规定,一旦协会亏本怎么办?三位编内理事心里也明白,二流相当对得起大家了,只要尽心尽力地为协会办事,这收入肯定是少不了。

当然,二流没有说,从他那里出产的果蔬是绝对亏不了本的。

二流还规定,五分之三的理事联名提出,或由二流提出,便可罢免理事。这样规定的目的,一方面,二流有较大的人事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几人的团结。试想,一个理事把其它三个理事都得罪了,一个耗子屎,搅乱一锅浆,还怎么开展工作?有了这条规定,在工作中,几人都会客客气气的,相互尊重,这有利于团结。

第三,是协会收益问题。

从村民那儿主动交来的果蔬价格按照卖给刘海的价格的70%计算,这样算下来,差不多与阿南镇市场上的零售价持平。当然,到外村上门收购的价格就要低一些,但不能低于出售价的50%。剩余30%的利润除去每月的日常开支以后,作为协会收益。

支出很简单,主要用于发工资。剩余的部分便是二流赚来的,二流决定,属于他的那部分,其中一半作为扩大投资的资本,稳打稳扎不冒进。而另一半用于家庭开支,用不了的则储备起来,防范风险。

班子搭了起来,运作模式也敲定了,接下来就要干事了。

“刘越深。”二流手一指。

“到。”当了理事的刘越深兴奋地站了起来,高声说:“请会长指示。”

其余几个理事偷偷笑了,二流听了刘越深的回答,也跟着笑了。这笑容之中,还杂志着一丝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告诉二流,男人是需要事业的,事业是有责任的,责任就是要造福群众的。

二流拿出早也拟好的宣传单和入会合同,递给刘越深,说:“先预支给你一千百块钱,你明天到镇上去印三百份宣传单,再印五百份合同。宣传单印好以后,你们三个理事一人负责一个村,在三天之内把宣传单发到高原村以及相邻的红岩村、大石村每家每户手里。传单发出以后,刘越能负责布置会场,给堂河叔说说,借村部一用,那地方宽敞,容得下人。我负责联系韩专家和镇上的领导。五天后,我们正式召开高原红果蔬协会成立大会。”

当了会长的二流吩咐下去,三个理事便按照会长的指示下去办了,再也不用二流亲自跑腿办事。这种指挥的感觉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