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做,刘娥自然是有她的计较,得到百姓的称颂,便是得民心,不与大臣结交,便能得圣心。一国之尊的皇帝除了治理好国家之外,最为盼望的便是自己的儿子能有出息,但是古往今来,大概也没有哪个皇帝会喜欢拉拢大臣的皇子。
这两点儿,刘娥都为他考虑到了,这些年来,她用自己最为美好的青春时光所付出的努力,几乎全部是为了赵恒。
刘娥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也从来没有想要知道。只是在这为他付出的过程中,也真的为百姓做到了一些切实有利的事情,她觉得这样是快乐的。或者,有这些就足够了吧。不是没有设想过将来,或者怀疑赵恒对她的情意,就算现在赵恒对她极好,但人总是会变的,就像他早些年接受不了潘雪宁,如今却能容下了这么多侍妾一样。只是她的心太平静了,像一汪无底的深潭,无论投下什么,都不会激起太大的涟漪。就算将来赵恒背弃了她,刘娥知道自己也绝对不会寻死觅活,或者苦苦纠缠。在她这里,从来没有什么接受不了,以往是,现在是,将来也不会变。微微一笑,潇洒转身,经历了,付出了,不后悔……

岁月如梭,又是一年过去了,转眼间到了淳化五年九月。①
这年秋天来的特别早,九月刚到,便已经万木凋零。
大宋自开国以来,都是崇尚节俭,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皇宫之内,并无多少奇花异草,除了大片大片开势繁盛的*之外,便只剩下苍松翠柏以及几壁竹子还带着些生机。
皇宫宣政使宦官王继恩手握拂尘走在落叶纷飞的宫道上,面上神情无喜无怒,叫人辨不出情绪。
在皇宫里,这也正是生存之道,作为奴才,除了适时的揣摩主子的意思之外,便再也不能露出其它情绪,否则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而他,也正是因为善于揣摩主子的意思,才得以坐上这宣政使之位。
这几年来,皇上对三皇子恒极为重视,从韩王改封为襄王,改封为寿王,还亲自为他册立妾室。陈王元僖暴亡之后,似乎有立他为太子之意,让他心里十分不悦。
王继恩知道,他是恨赵恒的,恨他当年在楚王府那样呵斥自己,连一点儿尊严都不留给他。即便这恨意不能显露,但依然是有,甚至在这几年的苦苦压抑中愈发强烈起来。他不希望他当太子,之后做皇帝,极不希望,他宁愿被废掉的楚王元佐做皇帝,也不愿是他。
正在这样走着,突然一个小太监端着药罐急匆匆地走过来,没有看到对面有人,一下子撞在他身上。
“王公公饶命,王公公饶命……”一看到是他,那小太监匆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起头来。
皇宫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王公公在皇上面前极为受宠,但手段却极为狠毒,得罪了他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就连宫里的几位娘娘,也曾经因为骂过他几句而被他所害。
“这么匆匆忙忙的,是要去哪里?”王继恩瞥了一眼那小太监,扬着尖细的嗓音说道。
“回王公公,去垂拱殿,为皇上送药。”小太监谨慎地道。
王继恩道:“皇上不是在紫宸殿吗,什么时候去了垂拱殿?”
“回王公公,寇准寇大人来了,皇上在垂拱殿接见他。”小太监道。
王继恩目光稍微一沉,皇上前几天才封了寇准为参知政事,这个时候接见他,莫不是为了立太子之事?
那小太监见他脸上阴晴未定,便努力屏住呼吸不敢看他。
沉默了一阵子,王继恩沉声道:“起来吧,药打翻了,还不快去再熬一罐!”
支走那小太监,王继恩便直接向垂拱殿的方向走去。皇上要立太子,可千万不要是三皇子恒,尽管他知道是他的可能性极大。
垂拱殿是内朝所在地,便是皇帝平时召见臣子的地方,又称为上书房。
年迈的宋太宗坐在龙椅之上,他已经有些老了,头发胡须均已斑白,苍白的脸上带着些病容,但神情依然威严。翻看了许久的奏折后,抬头看向坐在下面的寇准:“这么多大臣都要求朕立太子,卿怎么看待此事?”
寇准想了想,直言不讳道:“太子乃是国之根本,立了太子,才能安民心。”
“如今朕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不知能活到什么时候,也确实该立太子了。”宋太宗叹息道,然后定定地望着寇准,目光如炬,“卿认为朕的诸多皇子中,谁可以托付社稷?”
寇准望着龙椅之上那个老态龙钟的帝王,那个一贯喜怒无常,贤明却又非仁德的君王,他是真的老了,当年御驾亲征征伐辽国的气势已不再,如今再挑大宋江山的重担似乎有些力不从心,确实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从旁辅助了。但是,寇准知道他疑心颇重,若是自己说出了哪位皇子,他说不准会有什么猜疑,而错过贤才,于是道:“陛下为天下择君,不能谋及妇人宦官,也不能谋及近臣,唯有陛下亲择才能选出为臣民百姓谋求福祉的贤明储君。”
太宗垂眸沉吟了一阵子,屏退左右,向寇准问道:“卿觉得寿王恒可以吗?”
赵恒的贤明仁慈他是早就听说了的,寇准自然十分赞成,他一早属意的就是他,于是道:“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已经有了主意,臣惟愿陛下早作决断!”
太宗点点头,正想说些什么,突然感觉胸口闷得慌,重重地咳了起来。
“皇上,您怎么样?”寇准担忧地望着他,但身为一个外臣,又不能走上前去。
太宗吃力地摆摆手:“朕没事,卿先退下吧。”
寇准向太宗躬身一礼,恭敬地道:“微臣告退。”然后慢慢退出垂拱殿。
寇准觉得,他突然有些佩服太宗了,他的确是个好皇帝,虽然算不上仁德,但在他登基这十八年来,尽心尽意的为百姓做事,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在选择大臣储君方面,任人唯贤。虽然在廷美德昭之事上犯过些错误,但是他的功劳足以掩去他所犯下的这些过错。
寇准走出垂拱殿,正好碰上迎面走来的王继恩,见他有要入殿的意思,好意提醒他不要进去打扰皇上,方才离开。
王继恩站在垂拱殿门口,望着寇准离开的背影,犹豫了一番,觉得确实不应该进去。不仅是因为皇上在休息,还有他一个宦官如果进去要皇上不要立三皇子恒为太子,一向疑心颇重的皇上会怎么想怎么看?所以,即便内心有一千个一万个不甘赵恒被立为太子,他也只能忍着,退下了。

————————————
注:
①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




第四十七章  东宫

翌年,太宗改年号淳化为至道。
至道元年八月,方正式下旨立寿王恒为皇太子,于太庙举行册封大典。①
得知赵恒要被册立为太子了,刘娥当然十分高兴,不过却没有过分惊讶。这是十几年来不断努力换来的结果,在预料之中。
册封那天是一个十分晴明的天气,阳光普照,碧空万里无云。
刘娥刚刚换上男装,准备和纤紫一块儿出去看看热闹,十多岁的城儿跑来了,姑姑姑姑的叫的十分好听,缠着刘娥带他一起去。
叶云楚不久前又生了一个女儿,还在静养之中,无法带他出门,刘娥看他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最终还是决定带他一起去。
他们出门,去太庙所要经过的道路两旁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由于带着城儿,不便挤进去观看,刘娥只好牵着他的手站在人群的最外围。
没过多久,前去太庙的鸾车便过来了,足足十几辆,也不知道赵恒究竟再哪辆车上,隔着不知多少层人,他们连护送前行的侍卫都看不到,只能听到清脆的马蹄声以及鸾车华丽的顶端。
“姑姑,恒叔叔是不是就在里面?”城儿望着那华丽丽的十几辆鸾车渐渐远去,扬起稚嫩的小脸,向刘娥问道。
刘娥伸手摸摸他圆圆的小脸,微笑道:“是啊。”
“那恒叔叔当了太子,是不是以后就要当皇帝啊?”
“当然。”
两人所说的话,自然没有人仔细去听,有些看热闹的百姓甚至拼命的向前挤着想要跟着鸾车前行。
鸾车已经离开许久,围观的百姓依然没有散去,高声说着什么,但因为人太多,声音噪杂,不太容易听出。
刘娥隐约听到以下内容:
“皇上真是英明啊,立了寿王殿下为太子!”
“寿王殿下在开封府为我们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当太子是应该的!”
“寿王殿下将来要是做了皇帝,肯定是个好皇帝!”
“什么寿王殿下,应该叫太子殿下!”
……
听着百姓们对赵恒赞不绝口,刘娥十分欣慰,觉得自己这些年来为他苦研史书,十几年的努力算是值得了。
不过,因为被这热闹的人群所阻挡,没有亲眼看见他坐在鸾车内的样子,刘娥觉得有些遗憾。想了想,最终决定先不回去,带着纤紫和城儿去了对面街上的茶楼,挑了个二楼靠窗的位置,准备等到册封结束之后,在这里看着他们回去。
茶楼是个合适的地方,想必能够看得清楚。
等待的过程也不容易,从上午,等到了傍晚,足足等了四个时辰,才隐约听到册封回来的锣鼓声。
城儿年纪还小,天生好动,若不是刘娥和纤紫一再说在这里可以看见恒叔叔,他早就耐不住了。
京城的百姓们一直没有散去,对于这几十年难得一见的重大册封有着很大的热情,更何况这被封为太子的还是他们一向敬重的开封府赵大人。
鸾车还未出现,只是远远地听到锣鼓声,他们便已经激动的不得了,交头接耳的,相互说些什么。
这样许多人噪杂在一起的声音,十分的大,刘娥在茶楼的二楼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热情,只是这么大的声音,却偏偏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没多久,锣鼓声近了,刘娥转头望向窗外,但见夕阳之下,在两队侍卫的护佑下,那十几辆鸾车浩浩荡荡的前行而来。
刘娥还没来得及看清那鸾车的整体装饰,突然听见人群中传出惊天动地的齐呼声:少年天子,太子殿下千岁,少年天子,太子殿下千岁……
刘娥微微垂眸,看见道路两旁的百姓齐刷刷地跪了一地,呼声越来越大,动彻天地。
刘娥有些惊讶,她知道赵恒这些年来所作所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