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大亨传-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伍,在日本的高速侦察机的航空相片可以判读…从河南,河北和山东络绎不断的支前队伍拉成几十里的长龙,从西安到东方的铁路火车连续不断的开行,一切民用运输都被停止,脆弱的交通线负荷着滚滚人流。
  加上在重庆的中国官方公开扬言攻克徐州,解放华东,战略意图表露无疑,徐州附近的大批据点陷落就充分证实了这个中国反攻的胃口。
  本来日本并不是很在意西安的大举进攻,因为中国军队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今天爆破个炮楼,明天伏击个运输队,后天对某个讨伐队伍骚扰袭击,尽管每次损失都不大,但是累积起来就非常可观,这还勉强可以接受毕竟在大多数占领区域据点本身还是安全的,中国军队只对边远外围据点发动硬性攻击,只要不出去找打工事里面还是安全的。可是西安迅速把在后方训练装备齐全的主力增援上来后,看着被分割包围的据点一个个被攻陷,日本人实在承受不了如此的代价。
  在几乎与中国正规军接近的地区,阻击手冷酷的射杀据点上出来的每一个人,让炮楼里的每一个人心惊胆跳,然后在战车或者大炮的掩护下再杀进去,一般说来一个守备区一天就敢攻陷一个中队守备点。这样就容易让人心痛的多,中国人是把战斗的凶险减至最低程度。进攻的部队都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都选定最有利的时机进行决战,可是日本不能忍受这种战争方式。在前线多数部队使用的老旧山炮牙口实在是太老,里面还有汉阳兵工厂在民国初年的仿制品和从民兵那里弄来的旧土炮,射程太短精度又不高,按照常例说都是垃圾,该回炉炼钢的说,比如…就拿段德昌的海城军区来说,段德昌的海城军区是很倒霉的,段德昌作为海城军分区司令其实是很委屈的,他自己早在27年就是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的中校团长,可是由于个人经历,后来又站错了队,在肃反里被差点就地处决,在31年时候还是后勤部的某矿山民工团团长,在西班牙内战的国际部队里还是团长,在红军到达西安后他回到山东,由于他带的是一个从南洋训练营回来的干部团,所以他还是团长,因为他跟骑王的关系一直密切,关键是他资格实在太老,当年他手下的兵现在有不少已经成为师团级别的干部,到那里都不好处理关系,所以他一直就是单干户,现在海城军分区也不过是一个独立旅建制而已,他海城军分区满打满算有3个炮兵连和11个独立炮兵队,看起来挺吓唬人,可是11个独立炮兵队全部是土炮,只是后勤部的骑王还勉强给办了几个学习班…学习如何用土炮进行直瞄射击和自制开花炮弹,后来干脆发本教材让自学,这些独立土炮队也不在后勤部的实力表册上,其实就军分区正规军也不装备这个玩意。不过土炮在150…250公尺的距离上用炮筒直接瞄准射击,威力也非同小可。老玩意竟然也焕发出青春,打出了战果,也打出了风头。
  而真正让海城坚持在此的关键还是后勤部提供的3个炮兵连,一个是当年陈赓撤离连云港时候留下的75高射炮,和无后坐力炮2个连,尽管这3个炮兵连需要2个运输营常年在洛阳与海城之间奔波,但是足够了。
  恐惧像瘟疫,传开的速度快,传染性强。恐惧也是生存的本能之一,这种本能会让人或兽采取逃避的行动,逃避就可以生存。要克服这种本能,得靠后天的教养、培育。野兽就单纯得多了,它们决不会向危险挑战,除非避无可避,才会作困兽之斗死中求活。
  斗志消沉,大事休矣!所以说兵败如山倒。
  前线的日本指挥官都并不糊涂,面对这些丧失斗志的部队,不得不断然下令撤走。表现得最勇敢、胸膛拍得最响、嗓门叫得最大声的人,也是最靠不住的人。伪组织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伪江苏绥靖公署本来有7个集团军,不过每个集团军只有2个团,3天就总共只剩下2个团,其余的不是溃散就是反正,叫的最坚决的几个大汉奸反而是跑的最快的,其实他们就是这种人,时不我留,再不远走高飞,可就来不及了!
  战斗双方都算是精兵利器,而限于现状,不得不用数量战胜质量,当精兵利器被数量逐渐消耗而数量众多的士兵在战争中开始学会战争,天平就已经倾斜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就是这么一回事,简单明了,毫不足奇。
  在此基础上,日本指挥官制定了突围到连云港的作战方案。其总的原则是:第一,将兵力分为两个梯队,沿着基本完好的陇海铁路直线分前后两次出击,对攻击目标进行波浪式的交替推进,交替攻击;第二,置强有力的精锐部队于两翼,造成中国阻援部队中心地区的空虚和孤立,以便攻击夺取并且掠夺物资粮食。
  就这两点,对于在江苏省北部平原沿着铁路突围作战,堪称绝妙。
  趁中国主力还没有运动到一线。前面数百辆汽车和近千匹战马的大军并肩驰骋于千里大平原上;后面,万余步兵成数路纵队浩浩荡荡向西掩杀而来,沿途还有大批零散军队汇集,来势猛,推进速度快,远远望去,人喊马嘶,战车隆隆,江苏平原上平空腾起一片黄色的“浪潮”。正好让西安和美国联合轰炸机群给炸的不亦乐乎,日本曾经出动过装备75毫米的飞机,可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日军研制这种航炮是因为在西安空战最后的时期,拦截的驱逐机对日军轰炸机发射了航空火箭并击落了十几架日军重型轰炸机,此时骑王几乎已经可怜的准备卖裤子了,飞机已经打完了,只有拿出杀手锏―――正在实验中的武器。日军却大惊失色,搞不清楚西安用的是什么武器击落了日军的轰炸机,于是就不敢再出动重型轰炸机部队了,然后秘密出动日军特种部队找到了被击落的日军轰炸机残骸,并把残骸拿回去进行分析,结果日军的分析结论相当惊人,认为是75MM航空炮炮弹击落了他们的轰炸机,于是日军认为得到了重大发现,就兴冲冲的展开了能装在轻型战斗机上的75MM航炮研制,结果屡试屡败,后来终于搞清楚了西安驱逐机发射的是无烟发射药的对空火箭,但日军不愿白忙一场,最后认为轻型战斗机装75MM航炮是没指望的,但重型战斗机还是有可能的,既然是装在重型战斗机上于是日军索性研制1门射程远威力大的75MM航炮,终于经过了长时间努力日军在88式高射炮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可装在重型战斗机上的远程75MM航炮,这种秘密武器最后就装在了KI67的截击型,装了这种炮的KI67截击型就是KI109重战,KI109也被日军称做飞行防空炮船,不过那门75MM防空大炮也可以用来轰炸地面或海上目标。KI109在1942年完成,日军对其飞行性能也满意于是就开始了正式生产,KI109装2台四式空冷1870馬力的发动机,最高速度550km/h(高度6,090m)比KI67更快,上昇限度不详,航程2,000km,有完备的装甲与自封闭油箱,机动性也不错,至于火力很强大装1门威力巨大的远程75MM航炮,可以发射定炸对空炮弹,穿甲爆破弹与榴弹,此外还有1挺12.7MM机枪,KI109本来日军对其的希望很大,认为KI109应该可以对付空中地面的一切目标,但KI109上了战场以后遇上了P51野马,又有中国的歼…6,KI109打不过野马,飞不过歼—6,所以日军就对KI109的兴趣不大了,到战争结束时KI109只造了22架,由于KI109不敌野马所以改行干起了拦截轰炸机的任务,不久美军的轰炸机也有了P51护航,KI109就很少出去拦截美军轰炸机了。
  面对中国军队的巨浪,日本留下少量部队坚守阻击,大量部队不得不撤离,徐州日本就没有打算死守,但是仍留下一只由在乡军人和敢死队的巷战队伍,在被抛弃的伪组织配合下企图拖延时间,相比较来说,比在铁路沿线被轰炸机拼命炸要强点,起码还算平等的战斗,对于徐州,陈赓虽然重视,但是他也犯了个错误,主力去追击日军主力,只盯着肥肉,却让地方部队去接管徐州,明治41年式75MM步兵山炮可发射榴弹;铝热剂纵火弹;延时爆破弹;化学弹;这种炮装备野战部队的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2门;是步兵大队的压制火炮力量;这种炮重量很轻;2个士兵就能推着到处跑;机动性很好;在各种地形使用都很方便;日军在巷战时也经常把这种炮推到街上当平射炮使用,在徐州巷战里确实让进徐州的地方军队依仗的战车吃了大亏,
  日军火焰(放射器)喷射器在建制里主要装备工兵部队;前线步兵部队作战需要火焰放射器支援时;要向师团或旅团指挥官提出申请;偏偏在留守的敢死队里还有4具,让刚见识过火焰喷射器的地方部队损失不少,徐州日军实在是内无粮弹,外无援兵,所以就是挣扎也没有多大前途,仍走向灭亡的命运,山东日本部队实际上只有2条运输线,一个从保定到济南,一个从日本本土到青岛。所以最近的山东是不能增援徐州的。而援兵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跟当年开封那次一样就倒霉的不得了,开封守军先是被轰炸,后来干脆被后勤部动员清城,城市里没有一个居民,在一年的封锁后,开封如同熟透的果子又回到中国军队的手里,而当时中国军队还没有如此强大的装甲兵和炮兵,
  在重庆,有中间民主派的著名报纸大公报,这个报纸,国共都看他不爽,国民党说它是共匪喉舌,共产党骂它国民党走狗,此时,就是国共两党进入政权谈判的最关键时刻,它登了一篇文章…《论中共锄奸政策》的社论,焦点就在于骑王所授意的特种锄奸部队血洗汉奸的合法性,对于汉奸需要镇压他们觉得—应该由中央法院来堂堂正正开庭审判并且量刑,不该就地处决并且殃及家族,同时,还有一篇报道,这个报道还勉强具有点前途…骑王建立了一整套医疗保健防疫体系,但是面对保守的农民,后勤部采取的措施多少有点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