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这个样子都吃了一惊。唉,要是我还有一分力气,勉强撑着也会去理事,现在却不成了!”说到这里,他心里很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什么时候不好,偏偏这个关键时刻病了,这老天爷还真不够开眼的!
    “高相既然在病中,就不要想这么多了!”霍端友心中一沉,连忙劝解道,“我若是谜见到圣上,一定会禀明此事。圣上对高相一向信任,应该不至于会听信谣言。”
    高俅瞟了一眼郑重其事的霍端友,心中不禁暗叹。怪不得自霍端友自状元入官以来,人人都说其乃是士子典范,就看他如今说话的方式,就不是那些喜好以揣摩上意进身的人可以比的。只不过,正则正矣,倘若没有一丝一毫的机心,其将来的仕途之路,恐怕并不好走。
    “仁仲,此次星变非同小可,与其说决断大权在于圣上,不如说是握在百官手中,你明白吗?”见霍端友一瞬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不禁想到了远在西北的严均,“圣上乃是有决心的天子,断然不会朝令夕改,但是,在群臣的重压之下,纵使是圣上信任,有些东西也是难以挽回的。不过,你如今随侍御前,不妨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论如何,西北不可动!”
    西北不可动!
    霍端友乃是持重之人,仔细品味了一番便立刻点了点头。”高相放心,我明白轻重,一定会清清楚楚地回报圣上!”
    你还是不明白!高俅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种攸关大局的决定,赵佶一定会坚持己见,但是,若有人借着星象以及之前签订的合约而大做文章,纵使是天子官家也不见得能够支撑下去。想当年王安石变法时,神宗是何等信任,最后还不是不得不将其罢相。而这一次的崇宁星变,正好便给了反对派一个重要的契机。蔡京下台是十有八九的,蔡卞是不一定,至于他高俅是否能够留任,也得看局势发展。只可惜,这些话即使对霍端友交待也没用。
    沉默良久,他方才对霍端友道:“总而言之,仁仲你谨言慎行也就行了。”
    见霍端友告辞出去,里屋的英娘方才悄悄走了出来,唤来两个使女让高俅躺好,她这才忧心忡忡地道:“高郎,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外头闹得很凶,你是不是需要另上一道折子?”
    高俅却冷笑一声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今看着墙倒众人推的感觉也不坏!”
    “高郎!”
    见英娘急得脸色通红,他不禁下意识地抓住了妻子的手,笑着解释道:“你不用担心,蔡元长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时候告病在家便意味着要挟圣上?撇开他不谈,蔡元度居然也学了这一招,这意味着什么?星变总归是有尽头的,即便圣上因为这一次的天现彗星而罢斥宰执,但是,一旦星变过去,倘使继任者不及我们这几个老人,安知圣上不会重新任用?更何况,借着这一次的机会,他蔡氏兄弟还能够看清何人可信何人不可信,所以,我又何必着急?风头老是太足也不是好事,只要圣上能够坚持国策,我歇一下又有何妨?”
    “可是……”英娘欲言又止,好一会儿才似乎下定了决心,“伊容前日进宫,听郑贵妃说,圣上似乎有复哲宗废后孟氏的意思。”
    “复立元祐皇后?”高俅闻言不由怔了,好一会儿才哈哈大笑道,“想不到,想不到竟会在这个时候!也好,如此也免了复立后再废黜,活生生地折腾人!”
    见丈夫说话颇有些语无伦次,英娘不由着了慌,连忙将手覆上了高俅的额头,见没有多少热度方才放下了心,但仍旧嗔怪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孟皇后乃是先帝废的,如今圣上说复位就复位,外头会怎么想?再说……”
    “你不用说了,此事在星变之中办,于圣上于孟皇后都是好事,至少,反对的声音不至于那么响亮。再者,如今宫中除了王皇后之外没有一个辈分更尊的长者,弹压起来不免就会有些麻烦。今后若是圣上再病,也不会找不到一个主持大局的人。”高俅随口一答,见妻子面色怔忡,不由在她的手上轻轻拍了两下。
    “你放心,若是这一次我真的被罢相,我便学当年王荆公暂时引退一下,带你们好好出去游玩一番。这大宋数千里河山,山水又岂是一个汴京能够数尽的?”

第十卷 第四章 权利弊官家为难
    “伯章真的病了?”
    听到陈王赵佖的回报,赵佶深深叹了一口气。”朕早知道,别人也许会和朕来以退为进的那一套,伯章却绝不可能那么做。对了,八哥,他的病要紧么?”
    赵佖见赵佶眉头紧锁,知道这个执拗的弟弟又犯了老性子,转念一想便决定帮高俅一把:“官家,高相公还年轻,只是冷热交袭得了一点风寒而已,只要静静地养上一阵就好。不过,如今的情势,让他安心养病恐怕不容易。官家下诏求直言固然是为了大局着想,外头那些官员却是存了别样的心思,看样子是不拉如今这几位下马誓不罢休了!”
    赵佶闻言顿时脸色一沉,他自然知道陈王赵佖的言下之意,但是,即便身为天子,他也不可能真的做到独断专行。就比如说上书弹劾的人全都口口声声说天象示警指的是朝中有奸佞,面对这种情形,他若是执意相护,只怕是害了高俅。
    “八哥说的朕何尝不知道,只是眼下非比寻常,朕不得不秉公决断。”赵佶无奈地摇了摇头,点头示意赵佖坐下,这才问道,“蔡元长都说了什么?”
    “元长相公的意思很明白,他身为尚书左仆射,朝廷首相,倘若弹劾太多却仍然恋栈不去,恐怕后续的风波会更烈※以,元长相公的意思是,请圣上根据时势决断,或者他也可以自动请辞。”赵佖说着便想到了见到蔡京时的情景,即便风雨飘摇,这位五十出头的宰相却依旧是泰然处之。看不出有一丝一毫地忧愁惊慌,着实是宰相城府。
    赵佶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过了许久方才低声道:“看来蔡元长也明白。这一次的星变他乃是首当其冲,必定要去位避嫌。八哥。若你站在朕的角度上,蔡元长一旦罢相,何人能居首相之位?”
    赵佖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官家,这你便是为难我了…都知道我一向是不管事地亲王。如何知道谁能够担此重任?”
    “八哥,朕只是问问你自己的看法而已,难不成你连和朕说一句心里话都不肯么?”
    听到赵佶骤然加重了语气,赵佖知道,若是再拒绝下去恐怕不近人情,只得低头细细思量了起来。好一会,他方才抬起头说道:“官家,恕我直言,若是论才能,朝中无一人能代替元长相公。就连高相公也不例外。单单看元长相公执政以来颁布地那些政令,便可见其人着实是高瞻远瞩。如今这些反倒是成了把柄,我倒是觉得那些人太短视了。”赵佶越听越觉得心头沉重。情不自禁地捏紧了右拳:“这么说来,竟无人可代蔡元长?”
    “能代元长相公的只有高相公,不过,官家难道认为他们会留下高相公在政事堂么?”赵佖反问一句后。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我听说有人还在叫嚣什么蔡高一体,不罢斥高相公便难以罢斥元长相公,心里就觉得好笑。那些人哪里是一心为了天下,根本就是想要借机除了掣肘,然后把持朝堂而已!”
    “八哥,若是那些朝臣都如你一般晓事,朕就不用日夜忧心了!”
    赵佶感慨了一阵之后,见赵佖似乎精神不济,也不敢再多留这位身体孱弱的兄长,连忙示意两个内侍送赵佖回王府,自己却闭目沉思了起来。
    天上的彗星已经持续了足足十二日,看这样的情势,姚舜辅地推测应该是正确的,自有史以来,罕有出现如此旷日持久的天象,所以说,有些事他是不得不做。但是,正如赵佖所说,若罢斥了蔡京高俅,他又该任谁为尚书左右仆射?蔡高行事固然有私心,难道这其他执政的人便无人存私?
    终于,他睁开眼睛,随便从案上取了几本奏疏浏览了起来,当看到其中一本时,他突然眼前一亮,沉吟片刻便突然吩咐道:“来人,传召御史中丞侯蒙!”
    去冗官,容谏臣,明嫡庶,别贤否,绝幸冀,戒滥恩,宽疲民,节妄费,戚里毋预事,阉寺毋假权。这就是侯蒙的上书言十事,洋洋洒写了数万字,且字字都是用工工整整的小楷亲自书写,因此在赵佶看来自然是心有触动←虽然对侯蒙多有提拔,但是,将此人放在御史中丞的位子上,却多半是听从了高俅的建议,此时再看其文,便颇有大用之意。
    受召而来的侯蒙自然知道赵佶心中的踌躇,他少年便有俊声,闻名于乡里,进士及第后更是屡得好评,入中枢自监察御史直催御史中丞,中间不过七年,这在平常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地。也只有赵佶这样肯用年轻人的天子敢这样越资提拔,他自然是心存感激。
    所以这一次星变求直言的诏书一下,他立刻便花了三日功夫草拟了这样一份奏疏。
    “侯卿,你地奏疏让朕很是欣慰!”赵佶打量着面前的侯蒙,渐渐露出了一丝赞赏的微笑,“他人都是趁着这个机会诋毁别人,你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句句切中时弊,而且毫无避讳之意,难道,你就真的不怕朕大怒之下罢你地官么?”
    听到赵佶这么说,侯蒙如何还会不知道天子只是说说而已,当下便躬身行礼道:“圣上,臣写奏折的时候,心中毫无惧意,但是,当真正拜发的时候,心中却是有顾虑的。不过,臣既然蒙圣上简拔,便需勤劳国事敢言时弊,否则又岂敢任台长之职?”
    “好,好,好!”赵佶忍不住连道了三个好字,目光中大放异彩,“看来,朕当初没有用错人!这份奏折朕会传示于天下,以彰显你忠直之名!”
    受到如此嘉奖,侯蒙一时间只觉得百感交集。须知除了明折拜发之外,能够传示天下的一般都是谏臣的得意之作,一旦在士林之中传开,他的声名便会广为人知,原本资历不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