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了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经历了战争-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我进入上海的大学攻读文学,我于是离开家去上海。4年以后,在毕业的第三天,我正在宿舍里望着打点好的行李,盘算着是留在上海还是回家乡去,却听到屋外高音喇叭里一个义正词严的声音在说着:“……罗马由于受到邪恶的希腊的诱惑,终于倒向了我们的敌人,他们的大使在昨天下午向我国政府递交了宣战书。昨晚,西北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上无数罗马军队越过边界,向我边防军发起攻击,我国勇敢无畏的战士进行了有力的回击……罗马这种无耻的侵略行径必将受到全世界正义国家的一致谴责,也必将遭到失败……”那一秒钟我打定了主意,当天下午就到学校对面的征兵站填写了征兵表。
  罗马战争是一场血腥无比的战争,充满了暴力和可怕的回忆。我一被编入第42机械化步兵师,就立即上了战场,二周以后作为普通的二等兵参加了西北边境上的平原作战。
  那是个阴郁的下午,我们刚刚进入阵地,敌人的前锋已经到了。罗马的科技比我国落后的多,他们的部队一直没有机械化,至今仍然是以普通的步兵作为推进主力,而以枪骑兵作为前锋。我国这方面要比他们好得多,我们的机械化步兵师已经装备了大量装甲车,无论在机动和火力上都比他们要强得多。那天我趴在西北平原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土包上,望着四面无数的枪骑兵把我们包围在中间,子弹和炮弹如同飞蝗一样在阵地上乱窜。敌人的骑兵纵马狂奔,一边行进一边向我们射击。
  
 
 
 
  
第二章
 
  “冲啊!”那是罗马语的呐喊,伴随着的是隆隆的马蹄声,惊天动地的向这边飞快的冲过来,我紧紧握着手里的突击步枪,感觉着大地的颤动,望着西边那冲天而起的烟尘、无数人和马匹的身影,害怕得一动也不敢动。
  “预备!”那是我的班长苏凯。他是武汉人,当兵已经3年了,我搞不懂为什么他这样一个能干的人在当了3年兵之后还仅仅是个班长。不过这时候我没有空去想这些,只是慌慌忙忙的打开了枪的保险。
  战壕的坑壁微微的抖动,一些泥土散落下来,流弹在我们的阵地上空呼啸着掠过,我知道敌人接近了,但却不敢探一下头看一眼,只觉得口干舌燥的,手心里却全都是汗,心脏跳得比枪声还响。
  “咻……轰”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大地猛打了一个寒颤,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巨响。
  炮击!我们的炮击!!
  我终于有胆子伸头去看一下敌人。把头上的钢盔往上推了推,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头去一看……
  眼前的情形只能用壮观来形容了:无数的炮弹从远处呼啸而来,砸在敌人密集的骑兵队中,接下来就是巨响和火光和倒下的一片敌人,敌人的尸体碎块四处飞溅,罗马人的惨叫和马匹的悲鸣响彻整个战场。就这样炮弹把死亡和恐怖倾泻在敌群中,我却睁大了眼睛,欣赏着儿提以来规模最大最精彩的一次烟火表演。
  不过罗马人也很顽强,他们毕竟是曾在第二次波斯战役中唯一踏上过高耸的云岭山的军队,只见他们完全不顾伤亡的惨重继续冲锋,片刻间已经扫到我们阵地的前沿了。
  “开火!”苏凯高声喊着,于是大家都扣动了扳机。我狂热的开火,手里的突击步枪不断吐着火舌,阵地前沿的敌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化作满身是洞的尸体,但是还有后续的不断冲上来,于是我们用更炽盛的火力去迎接他们。罗马兵也开了枪,他们的卡宾枪子弹“啾啾”得撕打着我周围的空气,恐惧让我的手指痉挛,我看到身边的两个战友——戴宣平和刘真——胸口出现几个拳头大的血洞,红色的血液喷射出来,溅得我满身都是,接下来就是一发榴弹在我们身后爆炸,我只听到一声巨响接下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以后,天上是浓厚的云层,看不到月亮或者是星星,漆黑的战场上飘散着硝烟和血腥味,敌人尸体的黑影层层叠叠的堆在我们的阵地前方,那些下午还在呐喊着冲杀的外国人现在都已经变成了我国土地上的一堆堆死肉。
  我躺在担架上,耳朵嗡嗡作响,身体却奇迹般只有一些擦伤。我的班死了4个伤了2个,我这样的自然不在受伤之列,因为苏凯说“你不过是被炮弹震晕了”。
  我用崇拜的眼光看着苏凯沾满硝烟的脸,我已经听战友说过,是苏凯把被震晕的我从阵地上拖下来的,而接下来在下午的战斗中,他一个人就打死了至少三十个敌人!
  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飞扬岭反击战,那一仗我国总伤亡大约400多人,罗马人则损失了5个精锐枪骑兵师和3个步兵师,接近9万人左右,占其总入侵兵力的将近三分之一。主要的杀伤是由我们的炮兵完成的,他们在我们后面的飞扬岭主峰上设置了炮兵阵地,那天他们在4小时内总共发射了约7万枚炮弹,基本把飞扬岭前面那块不大的平原全部犁了一遍。
  这一战役被称为是“现代中国迈上世界军事舞台的第一战”、“彻底改变军事思想的开端”、“宣告骑兵时代的终结”等等,但是参战的我记得我只打完了4个弹夹中的3个,第四个打了17发,没有使用手雷。那一仗中我到底有没有打死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活了下来,而刘真死了。刘真是我的同乡,比我小2岁,是个憨厚朴实的年轻人。他的尸体被炸成碎块,后来送回家乡的是他的骨灰。我记得他给我看过他女朋友的照片,那是个很秀气文静的女孩。那张照片应该跟刘真一起花为灰烬了吧?那女孩现在一定还活着,但是我不知道她的名字。
  飞扬岭现在已经成了战场博物馆,去年我和儿子去过,门票是20元一张,山上修了很好的公路,一直通到以前我们的阵地那里。我记得1866年的时候我们是自己爬上去的,装甲运兵车根本上不了那座山。
  阵地上有望远镜,可以俯瞰下面的平原。我去看了一下,下面有一些坦克和步兵的模型,其实那时候罗马人根本没有坦克,如果他们有的话,被击败的一定是我们。
  望远镜的服务也是收费的,我记得是5元看1分钟。
  
 
 
 
  
第三章
 
  所有的历史书上都写着,在飞扬岭战役之后,就是成都保卫战,那一仗“彻底摧毁了罗马侵略者的战斗意志”,“使战局向另一个方向发展”,“扭转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有些专门研究成都保卫战的书,还有参战部队的序列表。我看过一本,是首都大学的一个历史学教授写的,名字就叫《成都保卫战》,里面有这个战斗序列表,书里说,这场战争中以第42机械化步兵师最为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前文我说过我是属于第42机械化步兵师的,所以成都保卫战我自然是参加了,而且从头至尾,全程参与了这场为时半年多的血腥屠杀。
  1866年底,飞扬岭战役结束以后,我们转到成都进行补给。我们的损失并不大,所以基本上都在一周内完成了补给任务,接下来就是无聊的日常训练。
  1867年3月,罗马军队在入侵遭到重大挫折之后,向希腊求援,希腊立刻提供了一笔数量惊人的战争贷款给罗马,罗马的战争机器重新开始运转起来。更要命的是,希腊向军事技术落后的罗马无偿提供了机动车技术。从1867年2月开始,前线各地开始纷纷出现罗马的坦克部队。到了3月,罗马已经投入了9个坦克师,约10万人,600多辆坦克,向我国的西部防御线发起猛攻。
  当时我在成都,前线距离成都不过100多公里,城里川流不息的是补给车辆和运送伤兵的救护车。救护车在把伤员带下前线的时候,也带下了不好的消息。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天,有辆被打得千疮百孔的救护车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第3近卫步兵师和第12机械化步兵师在成都西北75公里的地方遭到罗马4个坦克师的围攻,在一天之内全军覆没。本来我们还将信将疑,但随后接到的命令证实了这一消息:我们的任务从在成都平原和罗马人展开决战改为固守成都,等待援军。
  后来的事都是尽人皆知的:4月成都被围,从5月开始罗马人进行了连绵不断的疯狂进攻。
  我的师驻在成都西城,后面就是紫禁城的红墙。上面的命令是宁死不退,我们也知道中国的存亡到了生死关头:成都陷落的话,北方的4个城市就被割断了与本土的联系。而成都以南是大片的平原,敌人可以长驱直入,一直攻到北京,那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有史以来从未被外来侵略者染指的圣洁之城。北京以南一直要到上海,才有那高耸的法伦山脉可以作为天然屏障,保卫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波斯战争中夺得的波斯属地。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就意味着我国的核心部分全部沦亡敌手。
  那是段惊心动魄的日子,城外的百姓被敌人赶入城内,加剧了城内的粮食压力,到6月底已经开始出现饿死人的事情,敌人的进攻又使伤亡数字惊人的上升。我记得5月里有一天敌人对城内展开炮击,3小时内将成都西城最繁华的西城市场变为一堆瓦砾。当时正拥挤在百货大楼里避难的有上万难民,他们全部在那一天随敌人的炮火与大楼一起化为乌有。到我们去救援的时候,那里已经没有活人了,事实上,你连一具完整的尸体也找不到。
  在后来的围城战里,后勤补给成了最大的问题。我们一个排靠五箱子弹和一箱手雷守住了一个街区的废墟整整一个星期。其中有3天我处于没有子弹可打的境地,唯一的武器是一把刺刀。每次敌人冲锋,我就在高处了望,用无线电呼叫炮击。那一个星期对人的折磨是可怕的,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我记得最后2天似乎只吃了二块饼干,战斗的间隙唯一的需要就是睡眠,但是很少有超过半小时的安睡时间。到轮替部队终于到来的时候,我们剩下的三个活人立刻就倒在瓦砾上睡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