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莫多--轻看须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加里莫多--轻看须眉-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胡国的三皇子。”还泪的眉毛不自觉的动了动,嘴角扯出一个苦笑。虽然知道他的身份不简单,但谁又想得到是如此不简单。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她正在和一个敌国的皇子肩并肩坐在青崖关上谈话。
  “我阿母是个康人女子,因为美貌被左贤王献给耶律铁木。阿母在我五岁的时候不堪受辱、郁郁而终。我虽说是胡国三皇子却活得比奴隶还不如。因为血统不纯,我一生出来皇族就想将我溺死,是阿母拼死保住了我。阿母死后我更是被当做康人的奴隶来养。渐渐长大了,我还算有点出息,骑射都过得去,耶律铁木也慢慢对我好了点。但是耶律无畏却一直想除掉我。耶律铁木最看重的一直是耶律无畏,以他嫡长子的身份和手段我都不可能对他产生威胁,但是他一直认为我是皇族的污点而容不得我。这次两国开战,耶律无畏污我私通康人谋取皇位,王庭下令格杀我。皇族上下、包括耶律铁木都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我说话。我一路骑马逃到天幕山脚下,翻过天幕山,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他眼色迷离得说着话,脸色没有动一下,像是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而故事里的主角不是他。
  “从今以后胡国的三皇子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一个叫李无名的人。还有你是我捡到的,以后你的命就是我的。”知道事情的缘由还泪了却了一桩心事,她跳下台阶,拍拍屁股走下高台。
  回到大营,独孤山正在和几个将军商量着什么事。由于还泪也大小算个参领,独孤山也叫还泪坐下来。身体渐渐恢复了,还泪重新带队远征军,谁也不知道就只有几百人的远征军在酝酿着一个写进史书,并且作为一个时代开端的事件。
  “胡人勇猛,我们康人远远不足。几次对撞作为守城的一方我们的伤亡竟然还略大于胡人。除了远征军以外的其他营都被杀得胆寒了,如此士气怎么应对接下来更加凶猛的攻击?”独孤山粗略的和还泪讲这次讨论的主要原因。最近他的确忙的焦头烂额,作为名义上的主帅,他所要面对的远远比拿刀上战场的将士要多得多。他肩负的是青崖关的几十万将士的性命和青崖关后那千千万万百姓的命运。这个担子太重太重,这个年未弱冠的皇子自来到青崖关后就没再舒展过他的眉头。
  “军队没有士气,我们就为鼓出士气来。人畏死乃天性,勇敢的士兵并不是不畏死,而是许多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他们追求。”
  “思过可有办法?”独孤山眼睛一亮。
  “办法是有,这事情就我来办吧。你只要······”
  
  




第二卷,苍天有泪,第十六章,国殇(二,我们为何而战)

  第二天,天有些阴沉,雾雾的,像逐渐低沉的心情。青崖关几十万将士都被集中在城墙下面。兵过一万,密密麻麻,兵过十万铺天盖地。站在城墙上,触眼所及的都是人。
  普通士兵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被长官叫出来在这天下第一关下集合的。相互奇怪的对望着,也没从对方的眼中得到解惑的答案。风不紧不慢的吹着,但底下的人都迅速结好队。重有千般疑惑,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高台上站着一个人,却并不是平常他们实际上的统帅三皇子。只见他穿着远征军的铠甲,由于站的很高天色也不算很好,看不清那人的神色,只看到那扎起的马尾随风而扬,一同飘起的还有额间那根刺眼的白色丝带。
  所有将士都集合完毕,台上的人向下面的一个将领打了一个手势。墙头的一千多个士兵每人抱着一包白丝带从队伍最前方小跑下去,每经过一个都发给他们一条白丝带。将士们系上白丝带,隐约也知道今天集合的目的。
  底下的将士心情沉重,想着死去的战友,思念着在等待他们凯旋的亲人眼中不觉得泛着泪光。而高台上人当几十万白丝带飘起来的时候难以抑制的失言了。一个人的悲壮和几十万人的悲壮不同、一个人的祭奠和几十万人的祭奠不同。这就像一个士兵在你面前走列步与亲身看国庆大阅兵的区别。一种沉重的,永远卸不下的,叫做民族的东西会点燃你血液中了灵魂。无论是民族自豪感还是民族屈辱感都是属于人的最伟大的感情。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有群居动物特有的归属感。记得九三年申奥失败的时候申奥团队的所有人都哭了。随行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说了这么一句话,“票数公布的那一刻大家都快崩溃了,若是我从这二十八楼跳下去可以挽回结局我将毫不犹豫。”这不是她矫情,我相信在那一刻大部分中国人都愿意这么做的。这就是一种叫做民族大爱的东西。
  还泪就在这一刻,呆呆的看着下面的几十万条丝带失语了。不仅仅是还泪,下面许多战士看着望不到尽头的白丝带忍不住热泪盈眶。几十万人就这样安静得站着,没有人急着拭去泪花。还是下面的一个裨将上来提醒了一下还泪,她才回过神来。
  “我叫李思过,是远征军参领。今天领三皇子殿下命带我青崖关全体将士祭奠在于胡人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五万八千七百六十四名将士。愿将士们的英灵与我康国同在。众将士应知我远征军有许多军歌,今日我要全体将士都要学会唱一首我从未教过远征军的歌。这是一首安魂曲,名为《国殇》,愿《国殇》以慰死去的将士们在天之灵。”
  还泪清了清嗓子唱起来;“”她嗓音清冷,不似唱《精忠报国》时的热情激昂,不似唱《血染的风采》一般刚中带柔,《国殇》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带着对死去战友是尊重更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愿天下人不再死于兵祸。《国殇》随空气越传越远,传进每一个将士的耳朵,然后在这苍茫之色中消失。众将士虽然看不清还泪的表情,但那随风而扬是白丝带拨动每一个将士的心弦。整个人影都在歌声中模糊了,那歌声却越来越清楚。
  还泪一遍一遍的唱着,《国殇》很短,有一种念古诗的抑扬顿挫的语调非常好记。在还泪唱第三遍的时候底下就有人开始跟,慢慢的,下面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渐渐发展成几十万人的大合唱。
  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这有史以来最大的祭祀。许多至诚至净的眼泪掉落在混着血水的泥土里,扬起的尘土和空气纠缠在一起。开始听到的是几十万人在唱歌,后来慢慢只听到自己在唱。脑海里只有自己一个声音不断地在唱着《国殇》。
  空气颤抖了,风停滞了,大地悲恸了。还在青崖关飘荡的英灵是否安息了?
  不知唱了多少遍《国殇》后还泪停了下来,底下几十万将士也跟着停下来。但是场上气氛和某种情绪的酝酿却与刚刚集合的时候截然不同。
  “下面请将士们跪下半柱香,为死去的军友祈福。”还泪说完自己就率先跪下。将士们眼中的异色更浓,这里不是西都,除了远征军和还泪带来的一万多人,真正见过还泪的寥寥无几。但是这大名真的是如雷贯耳,他们怎么不好奇这康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将军。好事者重视很多,他们要是向远征军打听,那看到的总是这支铁血军队眼中浓浓的自豪感。如果问起还泪带来的那一万多人,他们的眼里也满是尊敬。这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还泪又是怎样让他们信服的?
  当还泪率先跪下来为死去将士祈福的时候,他们也渐渐明白了。将军拜祭士兵,可以看出将军是个爱兵如子的好将军了。将军跪下来拜祭士兵就鲜有耳闻了,更不要说像还泪身份的将军。还泪不仅仅是个将军,她还是个大贵族,丞相之女,西都六少之首,还可以加上一个皇帝的宠臣。她的膝下也是有黄金的。
  今日她跪下了,为许多蝼蚁一样的人物跪下了。听闻那日她千辛万苦从胡国盛京逃回,关于她怎么逃回来的,她只字未提,但是听那日守门的兄弟说她那时重伤在身,在进青崖关的时候看到远征军里的一个小兵的尸体。那时她宛若失亲,不惜重伤只体亲自把那小兵抬去焚尸场,在倒那之后就晕倒在地。
  还泪不知道她这一跪博得底下众多将士的好感,在她眼里对死者的尊重是理所当然的。在她跪的不仅仅为保护康国献出生命但是素未谋面用空洞的“众将士”来概括的人。里面还有她的远征军,还是白衣似雪的人,还有两个叽叽喳喳、啰啰嗦嗦的两个小丫头。
  她唱定要唱得天地变色,她静定要静的落针可闻。她静静地跪着,半响未动,半柱香快烧完的时候她又忽然抬起头来,望着远处天地之涯。似乎在寻找一种让她可以安心的东西,渐渐的那眉头越皱越紧,蔑视的眼神又像在拷问苍天。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很累了,先更一章




第二卷,苍天有泪。第十七章,(我们为何而战)

  前章忘了把国殇弄上去了,
   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余行(5),左骖殪兮右刃伤(6)。
  霾两轮兮絷四马(7),援玉桴兮击鸣鼓(8)。
  天时怼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子魂魄兮为鬼雄(18)。
  这是一首悲之曲,壮之歌。愿烈士的灵魂安息。
  三分钟到了,还泪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还泪又向下面打了个手势,那将领马上跑了回去,大概是准备什么东西去了。
  “从今天开始,所有为保护康国而献身的勇士,青崖关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今天我要从你们当中选出五万八千七百六十四人,将五万八千七百六十四名英烈的名字刻在青崖关的砖石头上。让青崖关永远记住他们、让康国永远记住他们、让每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