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莱布尼茨曾说:“在从世界开始到牛顿生活的时代的全部数学中,牛顿的工作超过了一半。”的确,牛顿除了在天文及物理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从二项式定理到微积分,从代数和数论到古典几何和解析几何、有限差分、曲线分类、计算方法和逼近论,甚至在概率论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但是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万有引力的发现。    
    万有引力的发现    
    1665年到1666年,由于一场可怕的瘟疫,剑桥大学被迫停课,牛顿因此回到故乡乌尔斯索普村。    
    在回家躲避瘟疫的那两年里,牛顿非常注意观察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运行,他经常在思考天体的运行能不能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加以解释。1666年的一天,牛顿正坐在花园里的苹果树下看书,忽然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打中他的脑袋,然后滚落在草地上一个小坑里。牛顿还顾不得去揉一揉被打疼了的脑袋,就被这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所吸引。他问自己,苹果为什么不掉向天空,却偏偏落向地面呢?这一连串的问题,逐步把牛顿的思路引导到引力的观念上去。他想,地球大概有某种力量,能把一切东西都吸向它吧?选物体所具有的重量,可能就是它受地球引力的表现。    
    牛顿没有让他的思路停止在这一步,他想到,地球的引力如果没有受到阻止,那么月亮是否也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呢?月亮总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地球旋转而不会越轨跑掉,不正是地球对它有吸引作用的结果吗?牛顿又进一步推想到各个行星之所以围绕着太阳运转,也必定是因为太阳对它们有吸引作用。因此,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牛顿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之为“万有引力”。    
    但是,有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既然地球吸引着月亮,太阳吸引着地球和其他行星,那么为什么不会像地球上的物体都落向地面那样,月亮落向地球,地球和各个行星落向太阳呢?牛顿又通过对抛射物体的研究,从中得到了启发。他设想:如果有一个巨人站在一座很高很高的山顶上,沿着水平的方向抛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在向前飞行的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也在向下落,石头在空中的路径是一条抛物线,最后落到地面上。石头抛出的水平速度越大,它落地以前飞过的水平距离也越远。它的轨道弯曲程度也越小。可以设想,如果抛石的力量足够大,以致使石头的轨道曲线的弯曲程度和地球表面的弯曲程度相同,那么这块石头就会像月亮那样,绕着地球运转下去,永远落不到地面了。至此,在牛顿的脑海里,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引力思想。    
    有了万有引力这个思想,还需要用严密的数学手段,精确地得出万有引力的数学表达式。牛顿认识到,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开普勒所得出的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都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于是,牛顿从这些定律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推导,并从天体运动规律的具体分析中,得出了普遍的万有引力定律。可是,牛顿并没有立即发表这个理论,他仍在冷静地深思和研究着。一方面,他要对它的每个细节作严密的数学论证;另一方面,还要为这一理论提供切实可靠的实践验证。可是,在这两个方面,牛顿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1672年,法国人皮卡尔由精密的大地测量得出了地球直径的更准确的数值,1682年,牛顿根据这个最新的数值,使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算出万有引力系数G的理论值,与由运动学方法测出的实际数值取得了一致。1685年,牛顿又克服了数学上的困难,严格地证明了计算一个均匀的球状物体对外面物体的吸引作用时,已经看作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物体的中心。困难终于被扫除,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终于在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正式发表了。    
    影响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但他的天才对于现代世界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早在基督之前三个世纪便已成名的亚里士多德曾引导自然哲学家(当时对科学家的称谓)去关注无法解释的“缘由”问题。在漫长的世纪中,亚里士多德关于世间万物都受内在理念驱动的观点导致后人作出了众多徒劳无益的猜测。牛顿并非首先对亚里士多德理论发难的挑战者,但他却是在广泛领域中最终驳倒该理论的第一人。他说服自然的研究者放弃了缘由说,而将注意力系统集中在事物“如何”变化上来。而且他为他们提供了找出答案的基本数学工具。因此,根据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众多科学家的看法,牛顿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其他一个人,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整个人类文明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 百年战争第42节 威斯特伐里亚和约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源于三十年战争之后正式形成的西方国家关系体系。15世纪末,欧洲各主要国家开始进入绝对主义时代。绝对君主制代替了等级君主制,权力从分散的贵族那里集中到专制君主的手中,松散的多元的早期国家逐步演变为中央集权的近代民族国家。各国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动给国际政治注入了全新的内容:曾经盛极一时的封建领主的私人外交随着封建主的没落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民族国家开始作为新型的外交主体登上了权力斗争的舞台。伦敦、巴黎、华沙、马德里、维也纳、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取代了中世纪星罗棋布的采邑,成为欧洲的权力中心。围绕着领土和权力,新兴的民族国家展开了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和军事斗争,力图最大限度地攫取国家利益。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将几乎所有的欧洲强国都裹挟进去。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使各国的君主普遍意识到只有确立一个包括共同利益、规则和单一价值观的国家关系体系,才能阻止各自的利益持续受到损害。这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所确定的威斯特伐里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发展为欧洲主要国家卷入的大规模国际性战争。    
    17世纪初,德意志仍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信仰不同和教会财产矛盾相互敌视。1608年,以法尔茨选帝侯为首的新教?穴信奉路德教和加尔文教?雪诸侯,结成“新教联盟”。次年,以巴伐利亚公爵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建立“天主教联盟”。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及港湾,不愿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伸展至该地区;荷兰和英国则不愿意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因此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大战一触即发。    
    1618年5月23日,哈布斯堡家族的德皇兼波希米亚国王、天主教徒马提亚斯的特派使节马路基尼克和斯拉马达来到了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带来了令新教徒们撕心裂肺的消息:波希米亚的法律不再保护新教徒了。整个布拉格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但沉默之后是愤怒。新教议会整夜整夜地开会,讨论他们的对策。激进派们要求干脆组织军队,攻进王宫,另立国王,彻底清除天主教。保守派则主张暂时忍气吞声,认为自身的力量尚不足,看国王下步行动再作对策。最后,激进派的意见占了上风,但也参考了保守派的主张。结果,惊人的事件发生了:马路基尼克和斯拉马达被新教徒们从王宫的窗户里扔出去,暴尸街头,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新教徒们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临时政府,宣布捷克独立,这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次年6月,起义军包围维也纳,但在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军队侵入捷克后撤退。8月,捷克议会选举新教联盟首领、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为捷王。1620年9月,天主教联盟军2.4万人在西班牙的蒂利伯爵率领下侵入捷克,于11月8日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击败新教联盟军和捷克起义军?穴约2万人?雪,布拉格陷落。捷克再度沦为哈布斯堡王朝领地,起义惨遭镇压。年底,西班牙出兵普法尔茨。1621~1623年,西班牙将军蒂利回师击败普法尔茨新教诸侯军队。    
    1625年2月,丹麦在英、荷、法支持下,以援助德意志新教联盟为名出兵德意志,占领卢特城。与此同时,曼斯菲尔德率英军进占捷克西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起用瓦伦斯坦为武装部队总司令,1626年4月?熏瓦伦斯坦在德绍击败英军。8月,蒂利军收复卢特城。随后?熏两军协同直捣日德兰半岛(1627年),进而攻占梅克伦堡、波美拉尼亚(1628年),迫使丹麦签订《吕贝克和约》(1629年),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联盟势力向波罗的海发展,引起瑞典不满。在法国支持下,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于1630年7月率兵在奥得河口登陆。此时,天主教阵营发生内部矛盾,瓦伦斯坦被免职,瑞军迅速侵入德意志中部。1631年9月17日,瑞典—萨克森联军在布赖滕费尔德之战中重创蒂利军。瑞典军向西推进到莱茵河畔,萨克森军攻陷布拉格。1632年春,瑞典军回师巴伐利亚,在莱希河之战中击毙蒂利。4月,皇帝再次起用瓦伦斯坦。瓦伦斯坦重组军队收复布拉格(5月),出师巴伐利亚(9月),迫使瑞典军撤向萨克森。11月16日在吕岑之战中,瓦伦斯坦战败,损失惨重,古斯塔夫二世战死。16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