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东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首东顾-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总指挥刘惠平的命令,各连纵队的军官们勉强按照整个队形将士兵带到离假想敌不远的地方,然后在射出最后一轮子弹后,军官们一声令下,士兵们装上枪刺,然后端直,最后发出一声巨大的呐喊声,随着舞着佩刀的军官列队冲向不远的假想敌。

整个演习下来,刘惠平觉得和父亲信中描述的那个战争场面有很大的差距,也发现许多问题。但是其它军官就不一样,他们许多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自然知道现在这种战术和以前那种呆板的战术上了战场会有什么区别。

第一特种师师长写的,满是夸奖的报告送到刘镇宇手里,让他大吃一惊,真是想不到自己的这两个子女还真有点天才,不但领会了自己的意思,还搞地像模像样的。

刘镇宇下令,整编两个师的火枪火炮部队,给予他们正式的编制,并且将这支火器部队扩展到四个师。命令刘惠平和刘远平组成一个教导大队,集中所有的军官和士官进行训练,边训练边实践,重新编制新的《大秦火枪步兵手册》。

明年这支军队就可以正式投入战斗了,只有真正的战场才能真正地锻炼和检验这支军队,可送到哪里去和什么敌人作战呢?刘镇宇在苦苦思考着。

第六部 帝国骄雄 第十六章 大宪章和宗教委员会
(更新时间:2007…7…2 10:15:00  本章字数:6831)

火枪部队的事情刘镇宇想了一阵也就丢下了。本来刘镇宇组建这支部队,只不过是看到火器的“远大”前景才抢先建立的,为的是让大秦在热兵器时代占据领先的位置,毕竟自己看到的冷兵器时代的东西都是历史,而热兵器时代是活生生的看在眼里。
在刘镇宇看来,热武器和人民民主一样,都是是历史的大势所趋。而这两样东西必须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坎坷才发展完善的,大秦要想领先世界,就必须抢先发展这些东西。

刘镇宇为大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首先是教育,几乎是全民教育,而且将科学融入教育之中,不再是淫技奇器,而是可以富民强国的最重要基础。

但是目前的大秦科学只是在缓慢地发展,短时间是没有办法突飞猛进的,至少什么蒸气机、牛顿定律是看不到的。

受现实的生产条件限制,火枪和火炮的生产成本昂贵而效率又太低了,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应用,至少在近十年是无法大规模装备的。而刘镇宇还打着如何把大秦军冷兵器优势用到极至的算盘。所以这些火器兵种只是试验性的部队,投入战场去也只是做为一种辅助和试验功能。

刘镇宇把亲卫部队改为近卫部队,特种师也得到了近卫第二十到第二十三师的番号,下面依然是二个火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而火枪步兵团改为三个火枪步兵营和一个火炮营,以及一个辅助营,这样全团只有大约四千人左右了,而火枪步兵只有三千余人。

这样算下来,四个师的火枪步兵不过二万四千人,火炮不过二百门野战火炮,比原来没有增加多少,总算没有让现在已经快要发疯的枪炮工厂负责人去跳河。毕竟一支枪需要三百个熟练工时,一门火炮需要不可思议的四千个熟练工时(胡乱估算的),不算昂贵的成本,光是这些人工就几乎要只有数千熟练工人的枪炮工场负责人跟天天催装备的陆军部的人拼命了。

刘镇宇丢下火枪部队的事情,主要是出现了两个大事,迅速吸引走了刘镇宇的目光。

第一件事是从大败大食后刮起一股风。一股劝进风。

现在全大秦掀起了一股上表请刘镇宇称帝的劝进风,开始是少数官员,后来从政府刮到了百姓们中,而且愈演愈烈。

大秦骄傲富足的国民这才发现自己的君王,统领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君王,竟然只是一个小小国王。大吃一惊的大秦国民们这才开始仔细数一下自己国王头上的帽子和王冠。

大秦国王,骠骑大将军,罗马尼亚国王,斯拉夫国王,保加尔国王(是何定东后来死皮赖脸进上的),头衔够多,可就是没一个够响亮的。

现在见多识广的大秦人明白,许多屁大点的国家的君王就敢自称皇帝,自称神的代言人。远的不说,刚被大秦打得像死狗一样的大食人,他们的哈里发就敢自称是“真主的代位者”(Kh…alifatAllāh)和“真主在地面上的影子”(ZillAl…lāhll‘alaal…ard)(这些称号都是赠送给穆台瓦基勒(847—861年在位)的,后来继续存在到奥斯曼哈里发帝国的末尾,剧情需要,就让它提前出现。)

可是自家的君王却还是国王的称号,虽然够多,但是却没有一个够分量的。大秦人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觉得这让他们很没面子,走出去都不好意思给别人打招呼。

于是,群情激动的大秦官员和百姓纷纷上表劝进,虽然不敢上什么尊号,但是皇帝这个称号,刘镇宇是非要接受不可的。

事情闹到十月节日月,反而越来越热闹了,而且来参加建昌运动会的各属国国王、大公和贵族们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的心思一下子都活络开了,要是刘镇宇做了皇帝,那么那些个国王称号不是要落到他们头上了,就是没份的人,也都会普升一级。这么好的事谁不干呀,于是乎,个个踊跃地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劝进运动中去了。

刘镇宇不为所动,坚决抵制这股“歪风邪气”。但是大家把刘镇宇的拒绝看成了自谦。中国历史上那个皇帝在这种事面前不是假惺惺地再三推辞。虽然不敢说刘镇宇是假惺惺,但是这点“礼节”和规矩还是有的吧。

于是,刘镇宇的拒绝没有让大秦官员和百姓们吓倒,反而激起了他们不屈不饶的“斗志”,他们继续把劝进表如潮涌般送到内阁,差点让内阁整个被淹没。

这一事件在十月中旬达到高潮。

在这天,新唐皇李临给刘镇宇送来了一份国书,这份国书可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份文件,而且也正是这份文件让大秦官员和国民的劝进热情更加高涨。

在这份国书里,唐皇李临先庆祝大秦大败西方强国大食,什么“开疆万里,败强酋于西外,收蛮民无数,扬华夏天威于宇内……”,最后笔锋一转,说“大秦源出大唐,今立国于西海,宣上国天威,平蛮夷乱民,高功显勋,可慰先皇厚恩……,愿大唐大秦永结兄弟之谊,世代修好。”

看完国书后,刘镇宇不由地长叹一口气,久久不能回过神来。自己预料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大秦被大唐解除了从属关系,正式变成了大国与大国之间平等的关系了。

“难道这是宿命吗?”刘镇宇心里暗暗地想道。

他明白,面对日益强大的大秦,大唐是不可能地长久地把它当成自己的属国,刘镇宇也不愿意这种不适当的关系就这样保持下去。毕竟,几代人之后,与大唐没有任何感情的新大秦人,肯定会不满这种在他们看来是耻辱的关系,他们会用自己教他们的方法-血与火去改变这个关系。

“该是大秦断奶的时候了。但愿天佑大唐,天佑大秦,天佑我华夏!”刘镇宇呆呆地望着东方,喃喃地说道。

但是大秦大多数官员和国民没有刘镇宇这份情绪,他们早就已经把大秦当成了自己的国家。在大唐,只有朝代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国家概念,而在大秦,刘镇宇给予这些大唐的移民们一个重要的思想:国家,国就是家,家就是国。

大秦人知道大唐解除了与自己的从属关系,不由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国家已经得到了故国的承认,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大唐现在只是变成了宗教信仰和思想传统中的一个故土的概念。不可避免,这些大唐移民融合众多别的民族和别的文明后,已经自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新民族,只不过是他们从骨子里知道,这个民族起源于大唐,起源于华夏。

当大唐宣布解除从属关系时,大秦官员和国民第一个念头就是建立一个和大唐一样的国家,拥有自己的皇帝陛下的国家。

他们劝进的热情被这股从大唐刮来的风吹地更猛烈了。

但是刘镇宇作出的反应却出乎众人的预料。

在他颁布的公告里是这么说的:“吾不领皇帝位有其二,一,吾视唐明皇为君父,先皇为帝,窃子不敢为。二,大秦乃数十万华夏同志之人西出阳关,九死一生而创,今故人几何,吾何以敢独享其尊。”

看到刘镇宇说得如此绝决,众人就有些摸不清套路了。

这天,大秦第一重臣司徒忌前来拜访刘镇宇。

“大王,现在朝野上下群情汹涌,势不可挡呀!”司徒忌毫不忌讳地说道。

“是啊,势不可挡,可是事情如果就这么简单就好了!”刘镇宇笑了笑,对司徒忌说道。

“大王的意思是?”司徒忌问道。

“司徒公,大宪章完成的怎么样?”刘镇宇突然问了一句,把话题引到其它方面去了。

“大王,大宪章初稿经过上次陛下的指点后,我们明白了许多东西,现在已经修改完毕”司徒忌没有丝毫地迟疑,说完后呈上了一本薄薄的册子。

“哦,我知道了。”刘镇宇接过这本册子,却顺手放到了一边去了。“我要好好地细读一下,这个东西马虎不得。”

说完后,刘镇宇却不再作声了,仿佛突然想起什么来,在那里努力地思索着。司徒忌知道刘镇宇的这个脾气和习惯,也不作声,端过身边的茶喝起来。被太阳照得暖烘烘的大厅顿时冷清下来。

“司徒公,你信任我吗?”过了好一会,刘镇宇突然又问道。

看到司徒忌含笑的脸色,刘镇宇也笑了:“这话问的?我的意思是司徒公相不相信我对我大秦以后的担心?”

“大王,自从秦州从王,我早就知道陛下的深谋远虑了。否则,大秦也不会在你的带领下创出这么一份不世的功业来。”司徒忌恭敬地说道。

“深谋远虑,我只不过比别人多知道一些东西。但是这种预见却是最折磨人的。就如同你站在船上的桅杆上,你比船上的其它人看得更远。你能看到远处的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