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灰社会解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灰社会解密-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江非常清楚关胜的想法,就给了他一个台阶:“何故发此言?将军倘蒙不弃微贱,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此时关胜还能回去吗?蔡京亲自把他一个小小的蒲东巡检司,提拔成为统领万余铁骑的领兵指挥使,而他又在蔡京面前信誓旦旦地要踏平梁山,如今全军覆灭不说,还成了人家的阶下囚。败军之将既不敢承担败责,又不敢面对就义之戮,关胜只能顺水推舟地投降:“人称忠义宋公明,话不虚传。今日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愿在帐下,为一小卒。”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水浒灰社会解密>正文回目录
第58节:一个将领的黑社会大哥之路3
作者:李光阁

  关胜夸赞宋江忠义,无非是说自己受了宋江的感染,为投降找一个美丽的借口,而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才真正说出了自己所面临的窘境。岳飞感于世风日下,曾喟叹说假如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才会太平。在水浒世界里,北宋帝国的武将没有不怕死的。对于关胜的投降,除了怕死以外,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第一,国家对他不薄。关胜身为蒲东巡检司,尽管职位不高,但未被打压排挤;第二,蔡京对他有知遇之恩。无论蔡太师是多么大的奸臣,却没有陷害过关胜。值朝廷用人之际,把他破格提拔为领兵指挥使,又给了他征战立功的机会,着实是很大的恩惠。所以从朝廷的角度来讲,关胜的投降无疑是变节无忠;从蔡京的角度来看,关胜的投降是忘恩负义。继任征讨者单廷圭、魏定国对关胜的指责,代表了主流社会的观点:“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礼说?”理亏的关胜劝二人道:“你二将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权,非亲不用,非仇不弹。兄长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关某等到来,招请二位将军。倘蒙不弃,便请过来,同归山寨。”这套说辞简直就是宋江劝降他时的翻版,不过这话由关胜说出来,就有点理不直、气不壮了。因为他既无林冲之冤屈,又无武松之无奈,他的投降完全是趋利避害。 

  关胜上梁山时,正面临攻打大名府这个难题。他立即主动请缨,希望借此机会表现表现,在梁山站住脚跟:“小将无可报答不杀之恩,愿为前部。”投靠新东家的关胜,显示出了真正的才干。他领军直抵北京,杀得李成、索超丢盔卸甲。关胜落草之后,忠实地贯彻宋江黑道漂白政策,动员更多的降将加入梁山。所以当单廷圭、魏定国率军来讨时,他以熟人的身份,试图劝降两人。梁山所有的高级降将,包括呼延灼、单廷圭、魏定国等人,其落草方式如出一辙。先是雄赳赳、气昂昂地领兵征剿,面对“草寇”或降将,总是代表正义痛骂一番,被擒获后却毫不犹豫地归顺,然后出力献策对付旧主,丝毫没有半点气节可言。单廷圭骂关胜骂得很痛快:“辱国败将,何不就死!”被关胜生擒后,立刻改口:“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前后判若两人。 

  关胜降服了水火二将后,基本上就在梁山上站稳了脚跟。同关胜一样,临战前豪言壮语,被俘后投降保命的帝国战将,在三十六天罡前二十名里,占有六个席位。这些人在满口忠君爱国的说辞里,迅速地完成了从官僚到草寇大哥的切换。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远华走私案的材料,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被赖昌星抓住其喜欢美色的心理,弄到床上并拍了录像,于是成了赖氏的一条走狗。蓝甫是怕自己失去既得的利益,才甘心伏于赖氏的膝下。同样,关胜等人也是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而甘愿背叛朝廷。蓝甫的利益是官职,而关胜的利益是性命。以关胜为首的降将集团,是宋江招安路线忠实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他们的上山,标志着梁山组织白道化和官僚化的开始。这伙食禄之臣的变节,固然与宋江推行漂白梁山的战略有关,同时也与朝廷重文轻武的思想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这些官员具有趋利避害和有奶为娘的特性,一旦国家有事,往往没有任何道德包袱,立即反水倒戈,承欢新主,并将责任全部推到制度身上。 

  从水浒世界看来,在官员蜕化变节的背后,是理想信念体系的崩塌,更是朝廷统治秩序的离散。 
上一页 目录页 





水浒灰社会解密
作 者 李光阁
书籍简介 
  《水浒传》是基于史实虚构而成的作品。在本书作者李光阁眼中,这部虚构的文学作品是记录当时社会状态的纪实性文献。他通过解构这部名著,以故事化文本还原社会原生态。这种解读方式是新鲜的,而总结出来的灰社会现象也是令人震撼和可怕的。正是这种解读,使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命运,被赋予了社会和历史的意蕴:这些好汉以个人卑微的命运,对北宋封建帝国敲响了灭亡的警钟,这不能不让人深深感到震撼。本书让人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切身感受一个封建王朝末期动荡与个人硬度生存的冲突,获得对传统社会下文化心理与制度指向的直观认知。 新华出版社出版


1第一部分:
一个正直忠义的朝廷军官,带着妻子到寺庙里上香,上司的干儿子看中了其妻的姿色,便开始当众调戏,意欲占为己有,由于丈夫的阻拦,小流氓恨恨而去。但事情并没有完结,小流氓回家后竟然得了相思病。于是有个小人开出了一个药方:让丈夫带着刀到这个上司家里做客,以谋害上司的罪名搞掉他,然后把他的妻子弄到手,就可以金屋藏娇了。
第1节:导言:灰社会现象

第2节:在水浒世界里

第3节:“社会灰化”阶段

第4节:一个沉重的问题

第5节:一个帝王的亡事1

第6节:一个帝王的亡事2

第7节:一个帝王的亡事3

第8节:蔡京分利集团1

第9节:蔡京分利集团2

第10节:蔡京分利集团3






2第二部分:
在任何时代,柴进这类人都是不安定因素。他的存在,本身对社会就是一种威胁。即使不是高俅集团成员的迫害,柴进早晚也会栖居梁山,走到官府的对立面。只因为肇事者是高俅集团里的恶人殷天锡,而柴进一贯任侠好义,颇有孟尝之风,像个正人君子,所以这个没落贵族受人欺负,被迫放弃家业落了草,才令人感到同情和惋惜。
第11节:合法性伤害1

第12节:合法性伤害2

第13节:合法性伤害3

第14节:一个小吏的情理法难题1

第15节:一个小吏的情理法难题2

第16节:柴进不是冤大头1

第17节:柴进不是冤大头2

第18节:官差涉黑定律1

第19节:官差涉黑定律2

第20节:官差涉黑定律3






3第三部分:
方腊本是樵夫,由于遭受花石纲的盘剥,最后聚众百万起义,以“民匪”对抗“官匪”,严重动摇了帝国根本,几成大事。何止方腊,历来老百姓们兴兵造反,都是因为受不了官匪的吸血抽髓。李自成本来是一个驿站小吏,因为“调整”而下了岗,苦于生计,振臂而起。生存问题永远是老百姓的第一要务。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就只能豁出命去了。
第21节:官匪切换1

第22节:官匪切换2

第23节:祝家庄的悲哀1

第24节:祝家庄的悲哀2

第25节:祝家庄的悲哀3

第26节:祝家庄的悲哀4

第27节:黑狱不是商业传说1

第28节:黑狱不是商业传说2

第29节:阎婆惜寓言1

第30节:阎婆惜寓言2

第31节:阎婆惜寓言3

  






4第四部分:
李师师有如此的通天本事,能成为天下第一“二奶”,仅仅是只花瓶远远不够。徽宗能置后宫佳丽三千不顾,而宁愿钻地道来取李师师这一瓢饮,显然迷恋于她的过人风情。宋江很快就领教了李师师的魅力。他先派燕青去公关,燕青向李师师的经纪人李妈妈许下重金,宋江就有了第一次见李师师的机会,只是还没说几句话,徽宗就从地道里爬了进来。
第32节:“二奶”的风月政治学1

第33节:“二奶”的风月政治学2

第34节:四个女人的非正常死亡1

第35节:四个女人的非正常死亡2

第36节:四个女人的非正常死亡3

第37节:四个女人的非正常死亡4

第38节:夫人路线1

第39节:夫人路线2

第40节:宋江的第一生产力1

第41节:宋江的第一生产力2

第42节:宋江的第一生产力3

  






5第五部分:
清末重臣李鸿章说,世界上最容易的就是做官,官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书生王伦做了梁山的“一把手”,虽然只是个草头王,但大小也算是个“一把手”。但在这个位子上,他坐得就不怎么样。过着世外桃源般生活的王伦最近很痛苦,因为敲锣打鼓地把晁盖等人接上梁山后,才知道他们是想入伙的。
第43节:书生政治祭1

第44节:书生政治祭2

第45节:书生政治祭3

第46节:吴式危机博弈1

第47节:吴式危机博弈2

第48节:吴式危机博弈3

第49节:吴式危机博弈4

第50节:用人唯奴的理由1

第51节:用人唯奴的理由2

第52节:用人唯奴的理由3

第53节:组织个人化现象1

第54节:组织个人化现象2

第55节:组织个人化现象3

第56节:将领的黑社会大哥之路1

第57节:将领的黑社会大哥之路2

第58节:将领的黑社会大哥之路3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