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谦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嘴里不断重复着:于大人,万……万……于大人, 
  万……万……难道石彪是恳求我万不可斩了他?不会不会,他都站在刑场上,死到临头,还求我干吗?他的眼神,分明是有话要跟我说,有事情要告诉我……可他到底要说什么呢? 
  于谦低头沉思着,又念了两句:于大人,万……万……于大人,万……万…… 
  他灵机一动,走到书桌旁,提笔把石彪的这句话写了下来,然后贴到墙壁上。 
  他对着墙壁上的字继续思索:万……万什么呢?万不可杀了他?万万不可?不对,不对。 
  女贞进来了:于大人,你这念念有词的,念叨什么啊? 
  于谦:哦,我有一件事想不通,正琢磨着呢。 
  女贞一眼看见墙上的字,一愣,马上明白过来:于大人,你还在想石彪的案子? 
  于谦点点头:是啊,这里面疑点不少,我总觉得此案还没完。 
  女贞:我也觉得奇怪,石亨倒真把石彪给斩了,这太离奇了,当时我可做梦都想不到。 
  于谦兴奋地:看来我们是想到一块了。 
  女贞一乐,得意地:是吗?承蒙夸奖,嘻嘻。 
  于谦:我本以为,石亨硬把石彪从兵部移交到他手上,是另有所图。 
  女贞:他当时不会是想来个移花接木,放了石彪吧? 
  于谦:我一直有一种感觉,私铸铜钱这件案子,石彪一个人是干不了的,他的背后另有其人。 
  女贞:会不会就是石亨? 
  于谦:这些年,石亨居功自傲,利欲之心渐起,又在军队里结党营私,扩充自己的势力,我已有所留意,何况,石彪一直是他的心腹干将,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我实在是怀疑得很! 
  女贞:是啊,我怎么也觉得,石亨那一次的大义灭亲,让人好生奇怪啊! 
  于谦:石彪临刑前,本来平静得很,后来突然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竭力想挣脱。这……好像另有玄机哪! 
  女贞:石彪难道当时没想到自己会死? 
  于谦:而且更奇怪的是,石彪竟然对着我,喊了半句话。他应该是知道我绝不会放过他的,可他…… 
  女贞指指于谦贴在墙上的字:就这个? 
  于谦:对,就这半句。他来不及说出下面的话,脑袋就给斩了。 
  女贞念着墙上的字:于大人,万……万……万什么呢? 
  于谦:我猜了好久了,就是猜不出来。可我有感觉,这几个字,一定隐藏着某种秘密,是我们找出私铸铜钱幕后元凶的关键。 
  女贞:嗯,有道理。可这半句话里,其实就只有一个字,要从这一个字里找出线索,那也太难了。 
  于谦:牵涉进私铸铜钱一案的所有人,包括石彪手下的将士,我都一一审讯过了,从他们招供的情况看,我更坚信石彪背后是有人主使,这个人隐藏得很深哪! 
  女贞:于大人,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对手很可怕啊? 
  于谦脸色凝重地:没错,这个人要是仅仅是我于谦的对手,倒并不可怕,可他是冲着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来的,那就太可怕了! 
  女贞疑惑地:于大人何出此言? 
  于谦:你想想,利用军队打造兵器来私铸铜钱,光这份用心,就够阴险毒辣的了,而且军队一旦被拖入这样的境地,不要说用它来保家卫国,只怕这支军队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祸害! 
  女贞的脸色也变得极为凝重:于大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幕后的元凶找出来。 
  于谦凝重地点点头,他的目光又一次落在了墙上贴着的字上:于大人,万……万…… 
  8、宫中 
  偌大的宫中,摆满了酒席,群臣济济一堂,原来是景帝在大宴众大臣。 
  曹吉祥高声地:万岁爷登基五周年大喜,特设宴席与众大臣同贺。列位大臣 
  可要喝痛快了! 
  众大臣:谢皇上隆恩。 
  石亨举杯站起来:皇上自土木堡之变后登基,于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拯救我大明朝廷、百姓。这五年来,皇上更是殚精竭虑,为国操劳,我大明有今日之盛世,全仰仗皇上恩德啊! 
  胡滢:武清侯所言极是,当今我大明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边疆一统,四夷臣服,就是最好的明证哪!皇上重振大明之功,彪炳千秋。 
  众大臣齐声附和:皇上重振大明之功,彪炳千秋! 
  景帝大乐:列位爱卿,别把朕给吹得飘飘然喽,啊? 
  石亨:皇上功德,天下人人皆知,臣等只是替天下百姓向皇上表一份心意而已。 
  众大臣纷纷附和:武清侯说得好,说得好,皇上乃当世明君圣主,我大明有福了! 
  景帝笑呵呵地举着杯子:来来,列位爱卿,请了,请了。 
  众大臣一起举杯:皇上请了。 
  景帝一饮而尽:好酒!列位爱卿,今日朕可有旨,你们要是不开怀畅饮,朕可不放过你们呵!   
  二十一 割袍断义(3)   
  众大臣:遵皇上圣旨,臣等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景帝:列位爱卿,干了。 
  众大臣热闹地干起杯来:干了,干了! 
  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只有于谦面有忧色。 
  景帝喜滋滋地:天下太平,朕高兴哪,列位爱卿,朕也跟你们一块一醉方休,啊? 
  众大臣纷纷附和:君臣在此同乐,天下就更太平了,哈哈哈哈。 
  于谦颇为忧虑地看着这个场面,轻轻摇头。 
  景帝看在眼里:于爱卿,你好像有心事?说来给朕听听。 
  于谦:启禀皇上,我大明重振雄风,固然可喜可贺,可臣想的是,眼前的中兴景象如何持久,使我大明长盛不衰! 
  景帝振奋地:哦,于爱卿莫非有何良策了? 
  于谦:以臣之见,朝代的盛衰起伏,循环往复,轮回不已,似是千古定律。 
  景帝:此话怎讲? 
  于谦:前朝有史可鉴,比如唐朝,自高祖李渊开创基业,经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大唐达到了空前繁荣,然不过几代以后,一场“安史之乱”,于鼎盛之极的开元、天宝年间爆发,差点葬送大唐江山。大唐自此走了下坡路,最终百姓揭竿而起,改朝换代。再如宋朝,太祖赵匡胤陈桥龙袍加身,一统天下,大宋威震四海,可也是几代工夫,一场“靖康之难”,徽、钦二帝沦落金人之手,北宋覆亡,南宋小朝廷在杭州苟且偷安,最终仍免不了亡国命运。盛衰兴亡,几乎成了任何朝代挣不脱、避不过的宿命,一条无法改变的铁律! 
  景帝摆摆手:于爱卿言之有理,那么,朕问你,本朝的情形…… 
  于谦:本朝自太祖开国至今,还不到九十年,这中间经过成祖皇帝的励精图治,到仁、宣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接着却是正统年间的一场土木堡之变,我大明岌岌可危,几近面临亡国之灾。这几年励精图治,气象为之一新,大有中兴景象,可臣还是担心,歌舞升平之下,隐患依然,只怕我大明会重蹈前朝的覆辙,臣每每想起,真是如履薄冰啊! 
  景帝一愣:于爱卿这番话如雷贯耳,如当头棒喝一般,让朕不胜惶恐! 
  于谦:臣正因想不透为何盛衰轮回这个道理,所以忧心如焚。皇上,臣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何保得我大明永固江山,长盛不衰! 
  众大臣被于谦的这番话说得鸦雀无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是一片迷茫之色。 
  喜庆气氛一下子荡然无存了。 
  于谦:盛世之下,为君为臣的,越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哪! 
  景帝郑重地点点头:居安思危,盛世不忘治乱,是该警钟长鸣啊!列位爱卿,于爱卿刚才这番话,你们该好好想想,朕也该好好想想了! 
  众大臣都目瞪呆地看着景帝,好久没有回过神来。 
  9、曹吉祥府上 
  仆人向曹吉祥禀报:曹公公,武清侯求见。 
  曹吉祥感到有点突然:武清侯?请他进来吧。 
  石亨进门,恭恭敬敬地向曹吉祥行礼:下官见过公公。 
  曹吉祥客气地:武清侯大驾光临寒舍,在下三生有幸啊,请,请坐。 
  石亨坐下:下官早就想来公公府上拜访,就怕公公是皇上身边的人,有所不 
  便,下官失礼之处,还请公公见谅。 
  曹吉祥:哎,武清侯客气了,武清侯才是皇上跟前的红人,皇上最倚重的国之栋梁,在下可是仰慕得很哪! 
  石亨:公公啊,皇上最亲近的还是内官嘛,下官以后还要仰仗公公,请公公在皇上面前多多关照。 
  曹吉祥已猜到了石亨的来意,微微一笑:好说,好说。武清侯有何吩咐,在下照办就是。 
  石亨也是微微一笑:难得公公一番诚意,下官先谢过了。 
  石亨说着,就从袖口掏出几张银票:公公,一点小意思,请笑纳。 
  曹吉祥不动声色地往银票上瞟了一眼:武清侯好气魄,一点小意思,就是二十万两哪。 
  石亨:公公是何许人也,二十万两孝敬公公,只怕连小意思都够不上呢,哈哈。 
  曹吉祥也附和地笑着,一只手却不动声色地把银票推了回去:武清侯的心意在下领了,可这银票在下收不得。 
  石亨一愣:公公太见外了,下官又不是外人,公公何必客气。 
  曹吉祥:不是在下冒昧,武清侯这银子,恐怕有点来历不明吧? 
  石亨给吓了一跳:公公这话是什么意思? 
  曹吉祥却马上打住了:哦,武清侯千万别紧张,在下只是说说而已。 
  石亨恭敬地再次朝曹吉祥行礼:下官实在是诚惶诚恐,还望公公明示。 
  曹吉祥故意不紧不慢地:在下伺候在皇上左右,这朝中的事情嘛,也略知一二,据在下所知,最近对武清侯可有些风言风语啊!皇上那儿…… 
  石亨的脸色大变:公公,皇上他……他说什么了? 
  曹吉祥慢慢把银票拿起来,放回到石亨手上:宫中的规矩,武清侯又不是不知道,在下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