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风歌-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愿意让自己的兄弟远走他乡,还是李恩生怕主将走了没了靠山,或者是索勋视主帅辞官就等于再也难以一见,总之这三人对此是根本无法接受。

这四人一个接一个劝说,但张淮深就是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听着,直到这些人都说累了,才说道:“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总括一句,你们的意思,议和不妨,但我不能辞去官职,是不是?”

这四人互相看了一眼,又是常慕德第一个说话:“是的,关于议和这件事,我等都是武人,关于朝政是非并不是很清楚,既然禄帅以为议和才是最佳的抉择,那我们也无异议,但我等以为禄帅断不能离开鹰扬军,因为这次议和本就是迫于李彦佐的威胁,我军既非情愿,神策军也不会甘心,议和虽成,然一旦李彦佐退兵,迫在眉睫的危险随之而去,难保缓过气的中官们不会心生悔意,这不可不防。鹰扬军是禄帅一手建立,军中威望无人可及,即便是直方中郎将也不能,一旦禄帅离去,军中恐生变化,那时若是神策军借机翻脸,敌众我寡,又没有禄帅坐镇,我军危矣,所以小将等誓死请求禄帅留下,若是中官们非要禄帅离去才肯议和,那小将宁可一战也不愿意。”

仆固俊连连点头,跟着说道:“右郎将说得极是,禄帅虽然为人谦逊,却也不能如此受屈,何况禄帅勤王立下大功,非但没有封赏反要被逼辞去官职为民,三军将士也不会心服。就算禄帅不念将士也要感念一下陛下的知遇之恩啊,留下来遏制宦官这才是为臣之道。”

张淮深巡视眼前四人,当看到李恩之时,他也道:“长史和右郎将说得有理,有禄帅在,我们上下一心,就算神策军有异念也不敢动手,禄帅一旦离去,他们自以为有机可乘,变故随时可能发生,那禄帅议和的良苦用心岂不要付诸流水。”

张淮深听着,没有说话,眼光转到了索勋的身上。索勋一挺身子,大声道:“鹰扬军是禄帅一手建起的,难道禄帅就舍得放弃自己的心血?虽然朝政什么的小将不懂,但小将绝不希望禄帅弃我们而去,如果禄帅执意要这样,那请容许小将也一同跟随而去。”

他开始还是在表态反对张淮深辞官,说到后面却变成请求带着一起走,另外三人不禁对他怒目而视,而张淮深却是听得感动。

这四人都反对自然都有自己的理由也都是在为大局考虑,其中常慕德反对在张淮深看来理所当然,谁叫他们像兄弟一样,仆固俊反对或许更多的是从大局考虑,但彼此之间的交情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李恩也许更多的就是从个人的利害角度来考虑的吧,这三人虽然也是为了张淮深好,但都有各自考虑的出发点。唯有索勋,虽然也是反对,但那是表达了一种不愿离开张淮深的愿望,比之另外三人更加令人感动。

张淮深心里一片暖意,因为无论面前四人是出于什么打算但都是在为了他考虑,这等感情比之当年在朝中为中书舍人之时的那些你虞我诈要感人的多,他发自内心地笑了:“谢谢诸位的相劝,我很感动,自入仕以来只有在军中,在你们之中才能感到轻松,因为大家都如同兄弟一样。至于这次同神策军议和的事情,为何宁可辞官不作也要议和,你们也该清楚了,出于大局考虑是其中最重要的缘故,但此外我愿意这样,也是另有缘由。”

张淮深语气一转,声调也低沉了下来:“另一个原因是,这几年来我累了,想歇歇了,也不愿意再去管这朝中的争斗了。”

“就在三年前,我还只是长安城中的一介商贾,四民之末,虽然终日苟营于蝇头小利,却也消遥自在,后来去看了一次神策军同清源公主府的一场比武,不想就此卷入了朝中的争纷。……”张淮深回首往事,缓缓说道,帐中诸人静静地倾听,常慕德和仆固俊了解前因后果,听着听着也陷入了回忆,李恩和索勋后进,对于主帅故事只是略知一二,早就感兴趣了,这时不觉听得入神。

张淮深接下来将营救公主、骊山比武和之后乐荣轩驮队遇难之事一路叙说,平淡的语气中蕴涵了深深的愤怒,最后道:“就是因为仇士良和豆卢著步步紧逼,又杀害慕义和其他兄弟,令我再也无法忍受,从此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也一定要报仇雪恨,用仇士良和豆卢著的头来祭奠那些死去的弟兄们。”

“那禄帅就此入仕,创立了鹰扬军?”李恩和索勋互视了一眼,问道。

“正是如此。因为仇士良豆卢著位高权重,即便是陛下对他们也无可奈何,要想报仇,除非先铲除宦党的势力和他们所倚仗的神策军,而这些都不是一介布衣的我所能做到的,恰好之前陛下曾招揽过我,本来我还并不愿意卷入权势之争,但这时已经没有了选择,所以我就向陛下请求中书舍人一职,希望能通过辅佐天子铲除宦党来报我这仇。”

“中书舍人。”两人低低惊叹一声。

张淮深知道他们惊讶什么,微笑道:“陛下果是英明之主,对于这非分的请求竟然没有斥之为狂妄,反而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显一下是否有胜任的本事。后来陛见,我陈述了一通如何除宦党安天下的见解,陛下洪恩,果然授我中书舍人一职,令我深感知遇之恩。这也是我这次宁冒大险也要勤王的原因之一。”

“后来呢?禄帅是如何会出京练兵的?”

“后来因为以前的不慎,落下了把柄到仇士良的手中,无奈之下,陛下只有将我贬斥出京,但陛下未曾因此抛弃于我,反付与更紧要的任务,就是另立新军以抗衡仇士良手中的神策军。陛下厚恩,我只有一死才能相报了,于是我来到夏州,发榜招募,才有了你们诸位现在坐在这里。”

“再后来,因为陛下一时疏忽,令仇士良得知了陛下的打算,于是他就先下手为强,抢先软禁了陛下,我运气不错,从长安逃了出来,回到夏州,这才有起兵勤王之事。”

张淮深说到这里,微叹一声:“在会昌三年二月之前我还只是一个太平逍遥的小商贾,之后就卷进了那么多的是是非非之中,这两年三个月之中,无时无刻都要打起一万分的精神,在布衣的时候要提防仇士良的报复,在朝中的时候要和他钩心斗角,在夏州的时候更要操心鹰扬军的一切,这几年过得是战战兢兢,疲惫不堪,所以这次议和之后,我想要休息了。仇士良伏诛了,我的仇也算报了,豆卢著虽然还没死,但要想杀他也不难了,神策军虽然没有消灭,但从此也算有了羁绊,不能再肆意妄为,虽然之前曾答应陛下要辅佐他中兴大唐,但既然陛下已经驾崩,宦党仍在,那也就无望了,既然如此,那我回复往日,作个逍遥的布衣,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脸色又是一黯,张淮深低声道:“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可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居然要想法子另立长君,抛弃了陛下的五位皇子,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确实对不起陛下在天之灵,所以我也再无面目侧身朝中,只能辞官归隐以示愧疚之心。”

望着眼前默默无声的四人,张淮深诚恳地道:“我知道诸位是为了张淮深好,但无论是情势的逼迫还是自己的愿望,张某都有借此退隐的愿望,若是诸位爱护张某,还请不要再劝解了。”

说着他站起身来向着这四人深施一礼,这几人匆忙起身避过,互视了一眼,仆固俊第一个叹息道:“既然禄帅已经决定,那仆固俊只能希望禄帅归隐之后还能记得我们,时常指示了。”

张淮深欣喜,望向常慕德,常慕德也是一叹气,对望一眼,低下头不说话,张淮深知道这是默认了,于是又向李恩看去。李恩身子一震,迟疑地说道:“禄帅若是定要如此,那小将也只能听从,可是一旦禄帅离去,那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接下来如何我已经有了安排。”张淮深招呼四人坐下,然后道:“根据同马元贽达成的和议,我离去之后,鹰扬军将改变番号为金吾,以直方中郎将为金吾大将军,慕德右郎将和李恩右副郎将分为左右金吾将军,充作羽林诸军,接管宫城和皇城的防务,神策军在城内只能留驻禁苑,其他的必须分驻城外。另外仆固长史除了为行军司马外还加六军监察使,有权监督神策军,如此安排也算周密,只要以后你们小心谨慎一些,加上新君的维护,那就不会有什么大碍了,想神策军就算有这心也不会有这胆。”

“禄帅打算立哪位亲王为新君?”听到这里,仆固俊忽然问道。

“这,还没决定。”张淮深皱着眉头道:“那时只是匆忙决定,至于选何人为天子还没有定论,但我想这新君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才行,你们可以帮我想想,尤其是仆固长史,你在诸王宅多年,对那些近枝亲王应该更熟悉才是。”

“好,那要什么条件才行?”仆固俊颔首道。

“第一,年龄要在三十到四十之间。”张淮深解释道:“年龄过小,明断和沉稳不足,不是容易被人鼓惑就是容易毛躁生事,容易被中官们利用生事,年龄过大也不行,要想慢慢铲除宦官之祸,没上十年八载断不能成,若是新君半途崩殂就前功尽弃了。”

“第二,要性子坚毅沉稳,能忍,绝不能是怯懦无能或者过于忠厚之人,不然的话不是是沉不住气给中官们察觉就是得过且过枉费我的苦心。”

“第三,要名声不显的,不能是头角峥嵘或者明着厌恶宦党的人,因为立谁为帝还要马元贽他们也同意,他们不会放心一个太厉害的或者对他们有敌意的亲王登基的。”

“那该什么时候决定?”仆固俊边思量着边问道。

“最好两三日之内就决定,然后立刻让新君继位。这次议和全是因为朔方军出兵的缘故,而一旦李彦佐知道两军议和,只要他权衡一下利弊就必定会退兵,从消息传出到他作决定也就五六天之内的事情,我们要抢在他退兵之前把这事办了,不然威胁一消,谁知道马元贽他们会不会反悔。”

张淮深说完,看仆固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