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圣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圣者-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滚瓜烂熟,有持如无持,无持似有持,连持咒之念头自己都没有感觉,类似划符之时,空灵难言之境,则道必可得,心灵至福至矣。」(详见:了凡四训)

◎西元1535~1615年:明朝,云栖袾宏(莲池大师)传授准提法。有关莲池大师传法的纪录如下:『时从云栖大师。授记散持。已阅三载。始解二合弹舌之义。归而勒梵书於石。存三塔大乘堂中。受持六载。』(佛母准提焚修悉地仪文宝忏序)

◎西元1546~1623年:明朝,憨山德清禅师提倡修持准提咒。著有:《准提菩萨赞》、《示颜仲先持准提咒》…等文。

◎西元1570~年:明朝,袁了凡(生卒年不详,约於1570中乡试)曾蒙云谷禅师传授准提法,悉心修持,改变其命运,并将此经历撰写为《了凡四训》,后世流通甚广,为准提法之宣扬也有很大的助益。

◎西元1575~1634年:藏传佛教觉囊派多罗那他大师集结3面26臂准提法、4臂准提法於觉囊派教法中。等待后世有缘人弘扬。

◎西元1575~1630年:明代,无异元来禅师提倡禅者持准提咒,《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一˙止观品第三》有提到持准提咒的方法。

◎西元1599~1655年:明朝,灵峰蕅益大师提倡修持准提咒。并著有《准提持法》一卷,今已佚失、及〈持准提咒愿文〉一篇尚存。

◎西元1623年:明朝天启癸亥,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古虔青莲居士谢于教编辑《准提净业》三卷,被收入藏经。此书将准提咒与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思想相结合。

◎西元1652年:清?夏道人集《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一卷(卍续藏2乙。2。1嘉兴藏续58),顺治九年(1652)成书。

◎西元1654年前后:明末项兰斋(俊卿),父项忠,子项谦,三代仕宦於朝,也是虔持准提咒的世家。

项忠自幼奉持,心不退转。随军征战各地,而屡蒙准提菩萨庇佑。

项兰斋官至大金吾,曾刊行《准提仪轨》、铸造准提镜施诸信众,也曾「堕水不儒,遇寇辟易。」

到第三代的项谦,官至闽漳别驾。其人一生也有多次蒙受准提菩萨庇佑的经验。由於感谢准提菩萨的护持,项谦曾印行《佛母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一书,以分赠有缘,并藉以弘扬准提法门的殊胜。(蓝吉富《准提信仰札记》)

◎1665年:清康熙四年(1665)以前,作者受登又名天溪景惇,有《准提三昧行法》一卷(卍续藏2乙。2。1、嘉兴藏续374),题「天溪比丘受登集」。按照卷头之「沙门明源」和「行纯范驤」的二种序文,此书内容是天台忏法系统之准提法。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弘赞法师著《持诵准提真言法要》一卷(卍续藏2。9。5、嘉兴藏续334),题「广州宝象林沙门弘赞在?辑」。另有《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三卷(卍续藏1。37。3,嘉兴藏续328),此书为不空译准提经之会释,而卷下附有「五悔仪」忏法。

◎西元1709年左右:明末清初,尧挺刻印《准提心要》一卷(卍续藏2。9。5),题「天运壬子岁长至日闽中佛弟子施尧挺薰沐拜撰」,又卍续藏目录题「明?尧挺撰」,但此尧挺的生平已无可考。卍续藏本系以日本复刻本为底本,有「刻准提心要序」,题「宝永巳丑七月僧自咨日天台山饭谷沙门慧昙谨序」,日本宝永巳丑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此书大概成书於明末清初。

◎明清佚失著作:《显密要言》、《准提忏愿仪梵本》、《准提集说》、《准提缘》、《准提掌果》、《准提持法》、《简易持诵法》、《准提经三译兼行》等。

◎明清时期收录准提咒於日课十小咒、及过斋仪中,使准提咒成为僧人每日必诵常接触的咒语。◎西元1887~1978年:唐密冯达庵阿闍黎修持提倡准提咒。

~~因国民政府迁台,佛教传承大举东流台湾。~~

◎西元1889~1967年:智光法师修持并提倡准提法。对佛教界多有建树功绩。

◎西元1917~年:南怀瑾居士弘扬准提法,并蔚为风潮。目前大陆流传最广为南怀瑾居士传承的准提法。其内容为融合「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修持体系及藏密的修法。1980年准提菩萨圣诞日,南师开方便门,随缘灌顶修法,三日之中,约三、四百人受益,同时启开了十方禅林,对外公开传授准提法门共修的序幕。

◎西元1929~年:普力宏上师弘扬准提法。传承自福建鼓山涌泉寺盛慧老法师。受法者颇多。其弟子普方上师推广弘扬准提法不遗馀力,曾造成一股修准提法之热潮。

◎西元1979~年:1971年首愚法师出家,1979年得南怀瑾居士传授准提法。建立十方禅林,法师带领禅林住众与社会大众专修准提法门,每年春、夏、秋、冬四安居,各有准提七、七七四十九之专修,皆亲自主七,与会大众多蒙法益。首愚法师其准提法即是与禅宗思想结合,开创另一种特色。

◎西元2001~年:大陆有高七师居士(1969年生)提倡「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体系之准提法。

接引都命运又是如何呢?请关注《重生之圣者》~~!)

夸父资料:(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而且据《山海经》记载:夸父立志要追赶太阳,赶上太阳后,热得焦渴难耐,于是饮于黄河、渭河。但喝干黄、渭两河的水,仍不能解渴,又欲北饮大泽水,结果尚未到达大泽就渴死了。他所遗弃的手杖化成“邓林”(后印证为桃林)。《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后有成语“夸父追日”。

夸父为土地之神后土的孙子。

本书之中夸父乃是巫族小首领,夸父死而复生,建立六道轮回,阎王爷才有地方,那么就说一下阎王爷都资料吧,阎王爷: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文“阎王”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阎魔罗阇的简称,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是捆绑有罪的人,也译作“阎罗(王)”、“阎魔(王)”、“琰魔”等等。在古代印度神话中,阎王是管理阴间的神,印度现存最古老的诗集《梨俱吠陀》中已经有关于阎王的传说。而阎王观念的形成可能要更早,来源也不止一个,实际上阎王在古印度有很多版本不同的传说。佛教创立后,沿用了阎王的观念,认为阎王是管理地狱的神。关于阎王的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王观念:十殿阎罗。也叫阎罗王、阎王、阎王爷。

蚩尤资料: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王阳刚之美,不为一代盖世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神形象。

蚩尤的形象:《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而云:“蚩尤兄弟八十人”(《龙鱼河图》)或七十二人(《述异记》)者,则神之蚩尤又类人间一巨人部族。而《皇览?冢墓记》复云:“蚩尤冢,在东平寿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又传言:黄帝杀之实一蚩尤部将(山东人),在蚩尤重伤陷绝境处(柳树庄附近立马关)舍身换穿蚩尤衣,为主撞山崖自杀。追兵至,辨衣着为蚩尤。真蚩尤葬于涿鹿矾山镇”;《封禅书》记齐祀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蚩尤遂终以战神形象,载入史册。

蚩尤就是本书之中都阎王爷,那么就所以下六道轮回吧,六道轮回:六道者:一、天道,二;修罗道,三、人间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

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本书之中都六道是:一、天道、二、人间道、三、畜生道、四、饿鬼道、五、妖道、六、魔道。

女娲资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