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鲁迅 作者: 孔庆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鲁迅 作者: 孔庆东-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代序)     
        ■钱理群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还是先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在学校放映的电影《鲁迅》,非常感动。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很不错,能拍成这样,是很不容易了。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因此我注意到编剧的一个陈述,强调鲁迅〃兼有〃儿子〃、〃丈夫〃、〃父亲〃、〃导师〃、〃朋友〃等几重身份〃,整部电影也是围绕这五方面来展开的,着重从日常生活中来展现鲁迅情感的丰富,同学们看了电影以后,觉得亲切而感人,这说明电影是成功的,它有助于年轻一代走近鲁迅。但我可能受到鲁迅的影响,喜欢从另一面来看来想,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疑问:〃今天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拍这么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难道仅仅在于告诉今天的观众:鲁迅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吗?〃这其实就内含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国并不缺少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但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呢?这正是我们所要问的:鲁迅对于现代中国,对于我们民族的特殊的,仅仅属于他的,非他莫有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在当下的思想文化界,鲁迅研究界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在将〃鲁迅凡俗化〃的旗号下,消解或削弱鲁迅的精神意义和价值。这又显然与消解理想,消解精神的世俗化的时代思潮直接相关。 
          
        是的,鲁迅和我们一样:他不是神,是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鲁迅又和我们,和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他是一个特别,因而稀有的人。因此,我们才需要他。这样说,强调这一点,不是要重新把他奉为神,重新把他看作是〃方向〃,〃主将〃,〃导师〃这些说法,恰恰掩盖了鲁迅真正特别之处。 
          
        鲁迅从来就不是任何一个现代思想文化运动的〃主将〃,无论是20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30年代的左翼文学、文化运动,他都是既支持,参加,又投以怀疑的眼光。 
          
        鲁迅从来就不是,也从来没有成为〃方向〃,他任何时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成为〃方向〃,因为他对任何构成〃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至〃方向〃本身,都持怀疑、批判的态度。 
          
        而且,鲁迅还向一切公理、公意、共见、定论……提出质疑和挑战。画家陈丹青按胡塞尔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断定〃不管哪个朝代〃,鲁迅〃恐怕都是坏公民〃,这是确乎如此的:鲁迅就是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和〃坏的公民〃。 
          
        鲁迅也不是导师。从古代到现代,到当代,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导师〃和〃国师〃情结,这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鲁迅是提出质疑和挑战的少数人之一。他在著名的《导师》一文里说,知识分子自命导师,那是自欺欺人,他提醒年轻人不要上当。但他又说,我并非将知识分子〃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在我看来,他也这样看自己:他不是〃导师〃,今天我们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如果想到鲁迅那里去请他指路,那就找错了人,鲁迅早就说过,他自己还在寻路,何敢给别人指路?我们应该到鲁迅那里去听他〃随便谈谈〃,他的特别的思想会给我们以启迪。是〃思想的启迪〃,和我们一起〃寻路〃;而非〃行动的指导〃,给我们〃指路〃,这才是鲁迅对我们的意义。 
          
        而鲁迅思想的特别,就决定了他对我们的启迪是别的知识分子所不能替代的,是他独有的。     
        鲁迅思想的特别在哪里?同学们从我刚才连说的三个〃不是〃不是〃主将〃,不是〃方向〃,不是〃导师〃,就可以看出,鲁迅在整个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体系、话语结构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始终是少数和异数。 
          
        他和以充当〃导师〃、〃国师〃为追求的知识分子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从不看重(甚至藐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学术的中心位置,他也不接受体制的收编,他愿意〃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他就是要在体制外的批判中寻求相对的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当然,他更深知,完全脱离体制的控制是不可能的,独立和自由极其有限,他甚至说,这是〃伪自由〃:他连自己的追求也是怀疑的。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讲〃正统〃、〃道统〃,同化力极强的文化结构与传统来说,这样的〃好的怀疑主义者〃,这样的体制外的,边缘的批判者,是十分难得而重要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幸亏有了鲁迅,也许还有其他的另类,才形成某种张力,才留下了未被规范、收编的别一种发展可能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收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只是指体制的收编,也指文化,例如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收编。这就说到了鲁迅的另一个特别之处:他的思想与文学是无以归类的。鲁迅因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谈蝙蝠》,文章特意提到一则寓言:〃鸟兽各开大会,蝙蝠到兽类去,因为他有翅子,兽类不收,到鸟类去,又因为它是四足,鸟类不纳,弄得他毫无立场〃。鲁迅显然将他自己看作是中国思想文化界的〃蝙蝠〃。这是很能显示鲁迅的本质的:他和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存在着既〃在〃又〃不在〃的关系;他和古今中外一切思想文化体系,也同样存在着既〃是〃又〃不是〃的关系。他真正深入到了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柢,因此,他既能最大限度地吸取,〃拿来〃,又时时投以怀疑的眼光,保持清醒,既〃进得去〃(而我们许多人都只得其表,不得入门),又〃跳得出〃(而我们一旦入门,就拜倒在地,被其收编),始终坚守了思想的独立自主性、主体性。他的既〃在〃又〃不在〃,既〃是〃又〃不是〃的〃毫无立场〃,正是从根本上跳出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站队〃意识,而对一切问题,都采取了更为复杂的分析态度,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表达的缠绕性。这也就使他最易遭到误解与各方攻击,在现实生活中,他就不得不时时处在〃横站〃状态中。但这同时就使他的思想与文学具有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未来因素,是同代人,甚至后几代人(他们常常拘于二元对立不能自拔)所不能理解,或只能片面理解,而要在历史的复杂性逐渐显露之后,才能为后来人所醒悟。或者说,当后来人面对更为复杂的现实时,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启示性才真正得以显示,并获得新的现实性。我们今天读鲁迅著作,总能感到他仍然生活在我们的现实中,其原因即在于此。 
          
        我们在这里已经讨论到了,鲁迅这样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中的少数,异数,这样的无以归类的〃蝙蝠〃,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今天的中国读者的意义。    
       
        首先,它是一个检验:能否容忍鲁迅,这是对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宽容度、健康度的一个检验。而我们这里所发生的,却是人们争先恐后地以各种旗号(其中居然有〃宽容〃的旗号)给鲁迅横加各种罪名。尽管明知道这种不相容是鲁迅这样的另类的宿命,今天的新罪名不过是鲁迅早已预见的〃老谱袭用〃,但我仍然感到悲哀与忧虑,不是为鲁迅,而是为我们自己。 
          
        当然,任何时候,真正关注,以至接受鲁迅的,始终是少数:一个大家都接受的鲁迅,就不是鲁迅了。我曾在《与鲁迅相遇》里说过:〃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困惑,甚至感到绝望,这时就接近鲁迅了〃。换一个角度说,当你对既成观念、思维,语言表达方式,深信不疑,或者成了习惯,即使读鲁迅作品,也会觉得别扭,本能地要批判他,拒绝他;但当你对自己听惯了的话,习惯了的常规,常态,定论,产生不满,有了怀疑,有了打破既定秩序,冲出几乎命定的环境,突破自己的内心欲求,那么,你对鲁迅那些特别的思想、表达,就会感到亲切,就能够从他那里得到启发。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意义:他是另一种存在,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思维,因而也就是另一种可能性。 
          
        而鲁迅同时又质疑他自己,也就是说,他的怀疑精神最终是指向自身的,这是他思想的彻底之处,特别之处,是其他知识分子很难达到的一个境界。因此,他不要求我们处处认同他,他的思想也处在流动、开放的过程中,这样,他自己就成为一个最好的辩驳对象。也就是说,鲁迅著作是要一边读,一边辩驳的:既和自己原有的固定的思维、观念辩驳,也和鲁迅辩驳,辩驳的过程,就是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在鲁迅面前,你必须思考,而且是独立地思考。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义。 
                     
        而我还想强调一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一个矛盾重重,问题重重,空前复杂的中国与世界。我自己就多次发出感慨:我们已经失去了认识和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而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界又依然坚持处处要求〃站队〃的传统,这就使我这样的知识分子陷入了难以言说的困境,同时也就产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