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兵语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治兵语录-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兵之道,全军为上策,得土地次之;破敌为上策,得城 
池次之。古人必四路无敌,然后围城,兵法所谓十则围之之义 
也。(胡林翼) 
      兵事有须先一著者,如险要之地,以兵据之,先发制人, 
此为扼吭之计,必胜之道也;有须后一著者,愈持久愈神妙, 

… 页面 39…

 曾胡治兵语录                                                       ·37· 

愈老到愈坚定,待敌变计,乃起而乘之,此可为奇兵而拊其背, 
必胜之道也。(胡林翼) 
      一年不得一城,只要大局无碍,并不为过;一月而得数城, 
敌来转不能战,则不可为功。(胡林翼) 
      军人分起行走,相隔二日,每起二千人。若前队遇敌先战, 
非必胜之道也,应于近敌之处,饬前茅、后劲、中权,会齐并 
力,乃可大胜。(胡林翼) 
      临阵分枝,不嫌其散,先期合力,必求其厚。(胡林翼) 
      荀悦之论兵也,曰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 
随物变化,诚为用兵之至要。(胡林翼) 
      战阵之事,恃强者是败机,敬戒者是胜机。(胡林翼) 
      军旅之事,谨慎为先;战阵之事,讲习为上。盖兵机至精, 
非虚心求教不能领会,矧可是己而非人;兵机至活,非随时谨 
密不能防人,矧可粗心而大意。(胡林翼) 
      侦探须确、须勤、须速。博访以资众论,沉思以审敌情。 
敌如不分枝,我军必从其入境之处并力迎剿;敌如分枝,则我 
军必于敌多之处专剿。(胡林翼)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却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 
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曾国藩) 
      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仍只争临阵须臾之顷。 
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如布帛菽粟之类。愈近浅易,愈广 
大而精微也。(胡林翼) 
      凡事过于求好,转多不妥之处。(胡林翼)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可不靠。恃之 
以守,恐其临危而先乱;恃之以战,恐其猛进而骤退。(曾国 
藩) 
      凡用兵,须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曾国藩) 

… 页面 40…

 曾胡治兵语录                                                        ·38· 

       【蔡锷评语】 
      曾、胡之论兵,极主主客之说,谓守者为主,攻者是客, 
主逸而客劳,主胜而客败。尤戒攻坚围城。其说与普法战争前 
法国兵学家所主张者殆同。(其时俄土两国亦盛行此说)其论 
出师前之准备宜十分周到,谓一械不精不可轻出,势不厚不可 
成行,与近今之动员准备用意相合。其以全军破敌为上,不以 
得土地城池为意,所见尤为精到卓越,与东西各国兵学家所唱 
道者如出一辙。临阵分枝宜散、先期合力宜厚二语,尤足以赅 
括战略战术之精妙。临阵分枝者,即分主攻、助攻之军,及散 
兵、援队、预备队之配置等是也;先期合力者,即战略上之集 
中展开及战术上之开进是也。所论诸端,皆从实行后经验中得 
来,与近世各国兵家所论若合符节。吾思先贤,不能不馨香崇 
拜之矣。 

… 页面 41…

 曾胡治兵语录                                                      ·39· 

                            卷十二·战守 

      凡出发队伍,有宜速者,有宜迟者。宜速者,我去寻敌, 
先发制人也;宜迟者,敌来寻我,以主待客者也。主气常静, 
客气常动;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故善用兵者, 
每喜为主,不喜作客。休、祁诸军,但知先发制人一层,不知 
以主待客一层,加之探报不实,地势不审,敌情不明,徒能先 
发而不能制人。应研究此两层,或我寻敌先发制人,或敌寻我 
以主待客,总须审定乃行,切不可于两层一无所见,贸然出队。 
 (曾国藩) 
      师行所至之处,必须多问多思。思之于己,问之于人,皆 
好谋之实迹也。昔王璞山带兵,有名将风,每与敌遇,将接仗 
之前一夕,便各营官齐集,与之畅论敌情地势,袖中出地图十 
余张,每人分给一张,令诸将各抒所见,如何进兵,如何分枝, 
某营埋伏,某营并不接仗,待事毕后专派追剿。诸将官一一说 
毕,璞山乃将自己主意说出,每人发一传单,即议定之主意也。 
次日战罢,有与初议不符者,虽有功亦必加罚。其平日无事, 
每三日必传各营官熟论战守之法。(曾国藩) 
      一曰扎营宜深沟高垒。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计。 
但使能守我营垒安如泰山,纵不能进攻,亦无损于大局。一曰 
哨探严明。离敌既远,时时作敌来扑营之想,敌来之路、应敌 
之路、埋伏之路、胜敌追击之路,一一探明,切勿孟浪。一曰 

… 页面 42…

 曾胡治兵语录                                                       ·40· 

痛除客气。未经战阵之兵,每好言战,带兵者亦然,若稍有阅 
历,但觉我军处处瑕隙,无一可恃,不轻言战矣。(曾国藩) 
      用兵以渡水为最难。不特渡长江大河为难,即偶渡渐车之 
水、丈二之沟,亦须再三审慎。恐其半渡而击,背水无归,败 
兵争舟,人马践溺,种种皆兵家所忌。(曾国藩) 
      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若头敌站脚不住,后面虽有好手, 
亦被挤退。(曾国藩) 
      战守机宜,不可纷心。心纷则气不专,神不一。交战宜持 
重,进兵宜迅速,稳扎猛打,合力分枝,足以括用兵之要。( 
胡林翼) 
      军旅之事,守于境内,不如战于境外。(胡林翼) 
      军事之要,必有所忌乃能有所济,必有所舍乃能有所全。 
若处处设备,即十万兵亦无尺寸之效。(胡林翼) 
      防边之要,不可处处设防。若处处设防,兵力必分。不能 
战亦不能守,惟择其紧要必争之地,厚集兵力以守之,便是稳 
固。(胡林翼) 
      碉卡之设,原所以省兵力,予地方官以据险慎守之方。有 
守土而无守之之人,虽天堑不能恃其险;有守人而无守具,虽 
贲、获无所展其长。有进战之营,必须留营作守。假如以十营 
作前茅为战兵,即须留五营作后劲为守兵。其留后之兵,尤须 
劲旅。其成功一也,不可争目前之微功而误大局。(胡林翼) 
      有围城之兵,须先另筹打仗之兵,有临阵打仗之兵,必须 
安排后劲,或预杜抄后之敌,或备策应之举。(胡林翼) 
      扼要立营,加高加深,固是要着,惟须约束兵丁,不得滋 
扰,又须不时操练,使步法整齐,技术精熟,庶战守皆能有备。 
 (胡林翼) 
       【蔡锷评语】 

… 页面 43…

 曾胡治兵语录                                                       ·41· 

      右揭战守之法,意括而言赅,曰攻战,曰守战,曰遭遇战, 
曰局地战,以及防边之策,攻城之术,无不独具卓识,得其要 
诀,虽以近世战术之日新月异,而大旨亦不外是。其论夜间宿 
营,虽仅一宿,亦须深沟高垒,为坚不可拔之计,则防御之紧 
严,立意之稳健,尤为近世兵家所不及道者也。(按咸、同时 
战争两方多为不规则之混战,来去飙倏,不可端倪,故扎营务 
求坚固,以防侵袭)曾、胡论兵,极重主客之见,只知守则为 
主之利,不知守反为客之害,盖因其时所对之敌,并非节制之 
师、精练之卒,且其人数常倍于我,且兵器未如今日之发达, 
又无骑、炮两兵之编制,耳目不灵,攻击力复甚薄弱,故每拘 
泥于地形地物,攻击精神未由奋兴,故战术偏重于攻击防御, 
盖亦因时制宜之法。近日普法、日俄两大战役以后,环球之耳 
 目一新,攻击之利,昭然若揭,各国兵学家举凡战术战略,皆 
极端主张攻击。苟非兵力较弱,或地势敌情有特别之关系,无 
复有以防守为计者矣。然战略战术,须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 
当,未可稍事拘滞,若不揣其本,徒思仿效于人,势将如跛者 
之竞走,鲜不蹶矣。兵略之取攻势,固也,必须兵力雄厚,士 
马精练,军资(军需器械)完善,交通便利,四者均有可恃, 
乃足以操胜算。四者之中,偶缺其一,贸然以取攻势,是曾公 
所谓徒先发而不能制人者也。普法战役,法人国境之师,动员 
颇为迅速,而以兵力未能悉集,军资亦虞缺乏,遂致着着落后, 
陷于防守之地位。日俄之役,俄国以交通线仅恃一单轨铁道, 
输运不继,遂屡为优势之日军所制,虽迭经试取攻势,终归无 
效。以吾国军队现势论,其数则有二十余镇之多,然续备、后 
备之制尚未实行,每镇临阵至多不得过战兵五千,须有兵力三 
镇以上,方足与他一镇之兵相抗衡,且一有伤亡,无从补充, 
是兵力一层,决难如邻邦之雄厚也。今日吾国军队,能否说到 

… 页面 44…

 曾胡治兵语录                                                        ·42· 

精练二字,此稍知军事者自能辨之,他日与强邻相角逐,能否 
效一割之用,似又难作侥幸万一之想。至于军资、交通两端, 
更瞠乎人后,如此而曰吾将取战略战术上最利之攻势,乌可得 
耶!鄙意我国数年之内,若与他邦以兵戎相见,与其为孤注一 
掷之举,不如采用波亚战术,据险以守,节节为防,以全军而 
老敌师为主,俟其深入无继,乃一举而歼除之。昔俄人之蹴拿 
破伦于境外,使之一蹶不振,可借鉴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