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凡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跃凡门-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间中退了出来。

重新回到柴房,龚怀明也无心劈柴了,坐在木墩上,回想着过去三个多月发生的一切。

严格说起来,龚怀明也是皇室一脉,他的祖上是大龚王朝的开国皇帝龚天佑。只是龚天佑一生妻妾无数,光儿子就生了二十多个,女儿也有一大帮。为了防止皇室成员太多,增加国库负担,龚天佑在位的时候,立下了规矩,从他开始往下数第四代,也就是重孙辈儿,除了继承皇位的一脉之外,其他的皇室成员一概列为皇室旁系支脉,宗人府不再主动备案,国家也不再提供任何奉养,必须自己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后来龚天佑禅位,他制定的这条规矩顺理成章的成了一条祖训,每一位皇帝都以龚天佑马首是瞻,在位的时候,都会做出类似的规定。这条制度极大的减少了皇室成员的数量,减轻了国库负担,备受大龚王朝臣民们的赞许。

龚怀明就生在这样一个被排斥在宗人府之外的皇室支脉中,虽说有皇家血统,但是跟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差别,他的祖上自从失去了皇家嫡系身份之后,就从都城搬了出去,四处寻找生计,数百年来,迁来迁去,最后搬到了一个距离都城千余里之外的小山沟中,那里民风淳朴,山清水秀,与世隔绝,只要勤劳一点,无论是上山打猎,还是开垦梯田,都足以养活自己。

龚怀明所在的这一脉就这样传了下来,一晃一百多年过去,一切都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波澜。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在龚怀明三岁那年,天下大旱,就连龚怀明一家所在的小山沟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情。这场旱情足足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他家的存粮耗尽,山上也没有什么猎物可打了,全家都开始饿肚子。

为了能够活下去,龚怀明的父母商量过之后,决定到都城认亲。龚天佑当初一共立了两条规矩,除了不再由国家奉养那些血脉淡薄的子孙之外,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恩泽,还规定这些子孙们只要在宗人府每年登记报到,每报到一次,就可以领米粮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的粮食。

这点粮食在丰收之年,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大灾之年,却显得弥足珍贵。龚怀明父母实在是无招可想了,只能把主意打在这个宛若嗟来之食的恩赐上。

龚怀明的父母带着龚怀明,一路乞讨,跋山涉水,最后赶到了都城,此时他们一家三口不比叫花子强多少,他们费了不少周折,才进了宗人府的大门。宗人府在查验过他们的身份之后,很爽快地给了他们两袋粮食,不过这两袋粮食除了掺了不少沙子之外,分量也严重不足,别说一百十二斤了,就连一百斤都没有。

就靠着这点掺了沙子的粮食,龚怀明一家三口硬挺过了持续了整整三年的旱灾。

第003章 疑问

原本到都城认亲领粮食只是一个小插曲,谁也没想到这个小插曲却成了改变龚怀明一生命运的导火索。

在几个月前,龚怀明家突然闯进来几个自称是从都城过来的皇差,这些人锦衣怒马,为首的是一名宦官,手捧圣旨,让龚怀明跟他们前往都城。龚怀明父母有心不让自己的儿子跟着他们走,但是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和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差相抗衡,无奈之下,只能妥协。

那些皇差不让龚怀明的父母跟着他们一起走,龚怀明的父母千般不舍,万般不愿,最后还是胳膊拗不过大腿,眼睁睁的看着皇差带着龚怀明扬长而去。

到了都城之后,当朝宰相代表大龚王朝皇室、满朝文武向他宣布老皇帝宾天,驾崩之前,留下传位诏,决定立他为皇帝,由他来继承皇位,管理大龚王朝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龚怀明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他的活动范围除了自己那个小山村之外,最远也就是到过三十多里外的镇上,可以说龚怀明的见识非常的浅薄,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也觉得宰相说的话无比的荒诞不经,大龚王朝皇帝以及文武百官是不是出现了集体神志不清,怎么会让他做皇帝。

皇室有多少成员,龚怀明并不清楚,但是老皇帝有好几个儿子,而且在世的时候,还立了四子为太子,就算是老皇帝不喜欢太子,还有大把的儿子供他选择,由他们当中的某一个来继承他的皇位。

就算是退一万步讲,老皇帝的儿子们全都忤逆不孝,不讨老皇帝的欢心,老皇帝不想立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当皇帝,那他还有一奶同胞的兄弟,还有一大堆的侄子等着当皇帝?不管是怎么轮,也轮不到他龚怀明这个已经从皇室嫡脉中删去了几百年的人来继承皇位。说句大白话,龚怀明和老皇帝是一个祖宗不假,两人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由他来继承皇位,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直觉告诉龚怀明,一旦他登上皇位,就是往火坑里面跳,但是不管他如何解释,如何对皇室以及满朝文武的决定提出质疑,都没有办法改变文武百官的决定。他在皇宫之中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而且他只有十六岁,虽说年轻力壮,脑子还算聪明,却是没有办法跟满朝文武的力量相抗衡的,在他们的一口咬定之下,在他们的操办之下,龚怀明还是稀里糊涂的被大臣们的义正严词的说辞弄晕了脑袋,之后又糊里糊涂的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为了大龚王朝的皇帝。

与此同时,还有几位忠于老皇帝的大臣,根据老皇帝的遗诏,被立为顾命大臣,辅佐龚怀明治理国家。

既然当了皇帝,少不更事的龚怀明就认了命,决定好好地做一名好皇帝,他跟着大臣们学习朝廷法纪,学习如何处理军政要事,学习如何管理国库,维持国库的收支平衡……

自从登基之后,龚怀明废寝忘食,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除了必要的用膳、如厕等事情之外,剩下的都用在了学习上。龚怀明是一个肯用心,也能够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人,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进入了状态之中。

眨眼之间,三个月时间过去,细心的龚怀明发现了很多让他疑惑的事情。

他名为皇帝,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实权,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需要经过文武大臣们的讨论,哪怕是从国库中拿一两银子出来,他也没有那个权力。

在朝政上,如果他的意见跟大臣们相左的情况下,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大臣们就会沉默以对,拒不执行。这一点,还可以让龚怀明接受,毕竟他仓促为帝,没有任何的治国经验,文武百官辅佐,理所应当。

让龚怀明心生疑窦的是其他方面,比方说在内宫之中,服侍他的都是一些宦官,一个母的都没有,别说嫔妃了,就连年老色衰的宫娥都没有一个。在他周围百步之内,甚至都没有一个雌性动物出现过。此外占地千余亩的皇宫,能够让他自由活动的地方,连一百亩都不到,剩下的地方,全都是禁区,一旦他想踏足,他身边的宦官、大内侍卫就会阻拦。

最让龚怀明搞不明白的就是老皇帝的太子去了哪里?按理说,大龚王朝的皇位本是他的囊中之物,如今偏偏是龚怀明坐了上去,太子应该站出来,找一些旧部,把皇位抢过去才是,为什么他一直不肯露面?

就在龚怀明疑惑不解的时候,消失数月之久的太子突然出现在皇宫之中,皇室宗亲、满朝文武连奏请龚怀明禅位的程序都给省略了,直接宣布将龚怀明废黜掉,迎奉太子登基为帝,是为成化帝。

龚怀明先是被幽禁冷宫之中,仅仅过了几天,大概是明白龚怀明在皇宫之中一点根基都没有,掀不起一丁点的波澜来,成化帝干脆把龚怀明从冷宫之中撵了出来,打发到皇宫的犄角旮旯,让龚怀明做一名杂役苦力,挖掘一下龚怀明的剩余价值,并让他跟那些不得势的小黄门混在一起。李公公是成化帝派来的唯一一个监视他一举一动的人。

皇宫戒备森严,宫内人员出入皇宫查验极为严格,龚怀明没有身份腰牌,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皇宫,如果没有意外,他这辈子最好的结局就是老死宫中,然后像那些病死或者爆毙的小黄门一样,用一张破席子一卷,丢到都城外的乱坟岗,席子上随便盖点土,就算是埋了。而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那一天成化帝突然想起他来,下一道圣旨,给他弄条白绫子,或者赐他一杯毒酒什么的。

龚怀明在皇宫之中连一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每天就是劈柴、劈柴,再劈柴。只有折磨自己的肉体,才能够让他暂时忘记未知的命运。

回想完这一切,龚怀明叹了口气,早知道自己会是这样一个命运,当初无论如何都不该跟着那些皇差进京,小山村无忧无虑的生活才是他如鱼得水的环境,那里像这个死气沉沉的皇宫,根本就是一个牢笼,一个逃都逃不出去的牢笼。

翌日天一亮,龚怀明早早的从床上爬了起来,端着破木盆,准备打水洗脸,刚刚把门打开,就听到有人喊道:“奴才多谢陛下救命之恩。”

龚怀明定睛细看,就见李公公直挺挺的跪在门口,鬓角衣服上是浓重的露水,显然他已经跪了很长时间了。龚怀明连忙上前把李公公搀扶了起来,“李公公,你还病着呢,快快起来。”

李公公说道:“托陛下的洪福,奴才已经好多了。陛下,如果不是你,奴才这条命就保不住了,你就是奴才的再生父母,以后奴才这条命就是你的,你让奴才干什么,奴才就干什么。”

龚怀明本想推辞,他是一个连自己的性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丢掉的人,不想再拖累别人。当拒绝的话都已经溜到了嘴边,就要出口的时候,他心中却猛然一动,他想到了自己过去几个月的离奇经历,直到现在,他还是一头雾水,一直以来,他都想找一个明白人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却始终没有机会。李公公从小入宫,在皇宫之中生活了将近四十年,或许他能够为他解惑,让他做个明白鬼。

想到这里,龚怀明道:“李公公,你这条命我不要,我要了也没用,我只想搞明白一个问题,几个月前,成化帝禅位,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