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
  1 珂案:经文观水,吕氏春秋本味篇作雚水,高诱注:“雚水在西极。”文选吴都赋及曹植七启李善注引此经均作濩水。
  2 郭璞云:“音遥。”珂案:吕氏春秋本味篇云:“味之美者,雚水之鱼,名曰鳐。”吴都赋及曹植七启注引此经止作鳐鱼,无文字。
  3 珂案:经文鲤鱼,王念孙校衍鱼字。
  4 珂案:经文常行,吕氏春秋本味篇及初学记卷三十均作常从。
  5 珂案:经文游于东海,文选吴都赋及曹植七启注引游上均有而字。
  6 郭璞云:“鸾鸡,鸟名,未详也;或作栾。”郝懿行云:“鸾或作栾,古字假借,鸾鸡疑即鸾也。初学记三十卷引此经无鸡字。”
  7 郭璞云:“丰穰收熟也。韩子曰:『穰岁之秋。』”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洠F渲卸噘福保渖隙嗲嘈刍疲嗖乩奴、黄金、玉2,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3。实惟帝之平圃4,神英招司之5,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6于四海,其音如榴7。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8。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9;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10。北望诸毗11,槐鬼离仑居之12,鹰鹯13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14,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15。爰有淫水,其清洛洛16。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17,见则其邑有兵。
  1 郭璞云:“即螺也。”珂案:经文蠃,音螺;郭注螺,中次三经青要之山作仆累。
  2 郭璞云:“琅浦檎撸徊赜桃病@筛啥簟!焙萝残性疲骸安兀抛肿麝埃埃埔玻捍搜岳奴黄金玉之最善者。”
  3 郝懿行云:“采谓金银之有符采者。”
  4 郭璞云:“即玄圃也。”珂案:玄圃,穆天子传、淮南子墬形篇作县圃,玄、县声同,古字通用。
  5 郭璞云:“司,主也。招音韶。”
  6 郭璞云:“徇谓周行也。”
  7 郭璞云:“音留,或作籀;此所未详也。”
  8 郭璞云:“皆光气炎盛相焜耀之貌。”
  9 郭璞云:“后稷生而灵知,及其终,化形遯此泽而为之神,亦犹傅说骑箕尾也。”毕沅云:“即稷泽,稷所葬也。”珂案:稷葬所参见海经新释卷六“后稷之葬”节注1。
  10郭璞云:“榣木,大木也;言其上复生若木。大木之奇灵者为若,见尸子。”
  11郭璞云:“山名。”珂案:诸毗亦水名,见南次二经浮玉山。
  12郭璞云:“离仑其神名。”
  13郭璞云:“鹯亦鸱属也。”
  14郭璞云:“成亦重也。”郝懿行云:“文选注长笛赋引此经作桓山四成。”珂案:王念孙校同郝注。
  15郭璞云:“搏犹胁也;言群鬼各以类聚,处山四胁,有穷其总号耳。搏亦作抟。”
  16郭璞云:“水留下之貌也。淫音遥也。”郝懿行云:“陶潜读山海经诗云:『落落清瑶流。』是洛洛本作落落,淫本作瑶,皆假借声类之字。”
  17郭璞云:“勃皇未详。”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1惟帝之下都2,神陆吾司之3。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4;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5。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6,大如鸳鸯,名曰钦原7,?鸟兽则死,?木则枯8。有鸟焉,其名曰鹑鸟9,是司帝之百服10。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11,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12。有草焉,名曰(上艹下宾)草13,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14。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15。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16。洋水出焉17,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18。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19。是多怪鸟兽20。
  1 珂案:经文是实,王念孙校衍是字,实作寔。
  2 郭璞云:“天帝都邑之在下者。”珂案:郭注天帝即黄帝,见海经新释卷六“海内昆仑之虚”节注2。
  3 郭璞云:“即肩吾也。庄周曰:『肩吾得之,以处大山』也。”郝懿行云:“郭说见庄子大宗师篇;释文引司马彪云:『山神不死,至孔子时。』”
  4 珂案:此神即海内西经之开明兽也,见海经新释卷六“海内昆仑之虚”节注2。
  5 郭璞云:“主九域之部界、天帝苑圃之时节也。”
  6 珂案:经文蜂,宋本作蜂,即蜂字。
  7 郭璞云:“钦或作爰,或作至也。”
  8 珂案:?音弱,螫也。
  9 郝懿行云:“鹑鸟,凤也;海内西经云,昆仑开明西北皆有凤皇,此是也。埤雅引师旷禽经曰:『赤凤谓之鹑。』”
  10郭璞云:“服,器服也;一曰,服,事也。或作藏。”郝懿行云:“或作藏者,百藏,言百物之所聚。”
  11郭璞云:“棠,梨也。”珂案:经文黄华赤实,宋本、毛扆本作华黄赤实。
  12郭璞云:“言体浮轻也;沙棠为木,不可得沉。”
  13郭璞云:“音频。”
  14珂案:已劳,谓已忧也。吕氏春秋本味篇云:“菜之美者,昆仑之苹。”
  15郭璞云:“山名。”
  16珂案:大荒南经云:“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是泛天亦山名。
  17郭璞云:“或作清。”
  18郭璞云:“丑涂亦山名也;皆在南极。”珂案:大荒南经云:“有山名(歹ㄎ)涂之山,青水穷焉。”即此山此水。见海经新释卷十“禹攻云雨”节注1。
  19郭璞云:“山名也。”
  20郭璞云:“谓有一兽九首、有一鸟六首之属也。”珂案:九首开明兽,六首树鸟,并见海内西经(海经新释卷六)。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1,是多白玉。其中多?鱼2,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1 珂案:稷泽已见上文峚山。
  2 郭璞云:“音滑。”珂案:经文?、注文滑,王念孙、毕沅、郝懿行并校作(鱼胃)、渭。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1,神长乘司之2,是天之九德也3。其神状如人而(犬勺)4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1 珂案:此处经文,疑当作西水行四百里,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曰字衍。
  2 郝懿行云:“水经注云:『禹西至洮水之上,见长人受黑玉。』疑即此神。”珂案:郝引水经注洮水文,“黑玉”下当有“书”字。
  3 郭璞云:“九德之气所生。”
  4 郭璞云:“之药反。”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1,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2,是司天之厉及五残3。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4,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5遇,是食鱼,其音如录6,见则其国大水。
  1 郭璞云:“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群玉之山。”
  2 郭璞云:“蓬头乱发;胜,玉胜也。”
  3 郭璞云:“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珂案:关于西王母,参见海经新释卷七“西王母”节注1。
  4 郭璞云:“或作羊。”
  5 郭璞云:“音姓。”
  6 郭璞云:“音录;义未详。”吴任臣云:“疑为鹿之借字。”郝懿行云:“经文作录,郭复音录,必有误。”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1,无草木。洵2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1 郭璞云:“黄帝居此丘,娶西陵氏女,因号轩辕丘。”
  2 郭璞云:“音询。”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1。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1 郭璞云:“冒,犹覆也。”珂案:经文西流,王念孙、郝懿行并于西下校增南字。又关于积石山,参见海经新释卷三“禹所积石山”节注1。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1,其神白帝少昊居之2。其兽皆文尾3,其鸟皆文首4。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5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6。
  1 珂案:经文长留,太平御览卷三八八引作长流。
  2 郭璞云:“少昊金天氏,帝挚之号也。”珂案:关于少昊,见海经新释卷九“少昊之国”节注2。
  3 郭璞云:“文或作长。”
  4 郭璞云:“文或作长。”
  5 郭璞云:“音隗。”
  6 郭璞云:“日西入则景反东照,主司察之。”郝懿行云:“是神,员神,盖即少昊也;红光,盖即蓐收,见下文洠健!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1。所为甚怪2。有兽焉,其状如赤豹3,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4。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5,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6。
  1 郭璞云:“碧亦玉属。”珂案:经文章莪,太平御览卷八0九引作章义,多瑶碧上有是字。
  2 郭璞云:“多有非常之物。”
  3 郝懿行云:“赤豹,广韵引此经无赤字。”
  4 珂案:经文如狰,宋本、吴宽抄本并作曰狰,王念孙、孙星衍、郝懿行校同,是也。
  5 珂案:关于毕方,见海经新释卷一“毕方鸟”节注1。
  6 郭璞云:“讹亦妖讹字。”珂案:讹火,即怪火也。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1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2而白首,名曰天狗3,其音如榴榴4,可以御凶。
  1 珂案:经文浊浴,太平御览卷八0七、卷九一三并引作浊谷。
  2 郭璞云:“或作豹。”
  3珂案:大荒西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