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老子与百姓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5老子与百姓生活-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次,他能“处理好”与他手下一些重要将领的关系。比如他对于“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以及曹锟、张作霖的关系处理等都有一套办法。袁世凯的女儿曾经回忆,当时任师长的张作霖从东北到京城来谒见袁世凯,那时袁世凯的办公室里陈列着四块打簧金表。在谈话中间,袁世凯发现张作霖老是去注视离他身边很近的这四块打簧金表。袁世凯一看,心领神会,马上就送给了张作霖。这仅是一个细节,但是可以想到袁世凯的作为。 
  还有袁世凯为了控制冯国璋,就把自己的女家庭教师介绍给他。冯国璋与这位家庭教师结婚后,他的一言一行都被这位夫人密报给袁世凯,冯国璋一直到死都不知道这回事。所以冯国璋有个绰号叫“糊涂将军”,一点也没有委屈他。 
  再次,袁世凯能“处理好”与最底层的军队士兵的关系。一是谁不听他命令的就杀谁,谁当逃兵的抓回来以后就集合全体官兵当场杀头。二是谁听话,有功就赏官,奖钱。 
  每天早上出操,长官问:“咱们吃谁的饭?” 
  士兵齐声喊叫:“吃袁宫保(世凯)的饭!” 
  长官又问:“咱们应当替谁出力?” 
  士兵又齐声喊叫:“替袁宫保出力!” 
  据说在北洋军各营盘里供养着他的长生牌位,在相当于现在的每个班里,都供有他的肖像,朝夕焚香跪拜。所以士兵“但知道有袁宫保,而不知有朝廷”。 
  袁世凯的人际关系处理,如果和“厚黑学”一对照,那真是对上谱了,而且做到了极致。他用人际关系的“厚黑学”爬上了“大总统”的宝座。 
  但是袁世凯的“厚黑学”并不能蒙骗天下所有的人,当他面对真正的善人时就行不通了。比如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他还想用这种拉拢人、驾驭人的“厚黑学”去笼络当时很有威望的宋教仁。 
  袁世凯有一天看到来访的在唐绍仪内阁担任农林总长的宋教仁,穿着的是旧西装。袁世凯很敏感,马上注意到这一细节,他问:“你的衣服穿了多少年啦?” 
  宋教仁不在意地说:“还是当学生时买的,已经有十几年了吧。” 
  袁世凯果然厉害,他派人暗中量到了宋教仁的体型尺码,暗中给宋教仁定做了一套西装,送给宋教仁,真的非常合身。袁世凯还送给宋教仁一本交通银行的五十万元的支票,由他日常使用。结果宋教仁也很厉害,他把西装留下了,把五十万元退还去,并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对于你的衣服的赠送,铭感肺腑。这是长者的赐给,我不敢推辞。只是你惠赠的五十万元,我实在不敢接受。我将来退居下来,边耕种边读书,有钱也没有什么用处。原来的支票完璧奉还,希望你谅解。 
  宋教仁不吃袁世凯的那一套,袁世凯碰了钉子。袁世凯看到宋教仁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操守,软硬兼施都行不通的人,一旦当上了内阁总理那就麻烦了。于是袁世凯的下一步选择,必定会在脸皮厚、心里黑这条“厚黑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结果就是这样,大家知道,最后宋教仁被刺杀了。   
  一个历史典型(2)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说明袁世凯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狠手辣。他把刺杀宋教仁的任务交给警察头子赵秉钧,又由赵找到上海大流氓应桂馨,又由兵痞武士英去刺杀。后来内幕暴露出来后,袁世凯为了灭口,先派人毒死了武士英,又再次灭口暗杀了应桂馨,后来第三次灭口是对赵秉钧的。赵秉钧突然“食物中毒”,七窍流血而死。大家看看,袁世凯就这么厚黑狠毒! 
  但是袁世凯玩弄的“厚黑学”是要付出代价的,当全国人民明白真相后,也看清了袁世凯的狰狞面目,于是有了孙中山的“二次革命”、云南护国军起义等反袁倒袁的运动。最后在众叛亲离中,结束了他的“厚黑学”的人生。 
  袁世凯用人际关系的“厚黑学”爬上了“大总统”的宝座,还想做皇帝。但是,这样的“厚黑学”的高手,最后怎样了?还不是失败了,成为了不齿于人类的“窃国大盗”? 
  为什么?因为正如老子说的,天下的人都会知道什么是善的,也知道什么是不善的。不善的人最后,有不善之报。结果大家都知道,一折“称帝丑剧”、一场“皇帝美梦”使得袁世凯遗臭万年,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了。 
  为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说,这没有科学道理。其实,这里有道理,你作恶太多,你的对立面太多,你的敌人太多,人家不报复你吗?你还有好日子过吗?比如就讲一点,心理学家研究作恶的人,他有种负罪感,日子不好过。 
  我们来分析,像袁世凯每天这样处心积虑地作恶,害别人,骗别人,心里绷得紧紧的。特别到后来,全国一片讨袁声,自己的后院也起火了。他自己也知道手上沾满了鲜血,在倒行逆施。他恐惧、害怕,神经质、心理扭曲,惊慌失措、心神不定,忧心忡忡、晚上失眠。比如他听到街上喊着卖“元宵”,触痛了他的神经,认为是“袁消”,于是下令,不准叫元宵,要叫汤圆。他白天喜怒无常,晚上睡觉,听到一点点老鼠的声音,就闹着说有刺客。最后就在这样极度的情绪漩涡中一命呜呼了! 
  对“厚黑学”说“不” 
  看了袁世凯的人际交往,我们会想起来,有句关于人际交往中“善”的名言,是我们百姓最熟悉的,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历史悠久了,是《周易•;坤》里的话。余庆,就是先代遗留下来的恩泽。意思是,多行善举使得这样的人家的后代必有福分。你看“行善”多好!还有一句话是对着说的,不过不太普及,那就是针对“积善余庆”反过来说,就是“积恶余殃”,积恶会给后代留下祸殃。 
  《周易》之后,老子又提倡了那么多的关于“善”的理念,我们可以感觉到,《老子》的理念也是从中华的优秀文化的传承中一路下来的,而且又是光大拓展了。 
  《老子》之后还有许多关于善的理念,比如大家熟悉的一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是从佛经《璎珞经》上来的。这也教导大家要善。 
  一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大都知道这样的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会报。”中华民族善的理念一直在传承着。大家还往往用这样的话来观察一些人生中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善的理念有深厚的历史血脉,断不了,也不能断! 
  我们再回过来看《老子》,通过前面的讲座已经知道在短短的五千言的《老子》中,老子常常讲“善”,讲“慈”,阐扬“善”、“慈”的理念,指点人们在交往中的“善的智慧链”,还向人们指出“上善若水”的高境界。 
  他是要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做善人,做慈爱之人,做上善之人,走这样的“道”,要做一个这样的得道的人。他要提升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境界,人生的境界。《老子》是对“厚黑学”说“不”的。 
  历史上曾经有一些人认为,《老子》一书给人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好像《老子》中有教人们怎样搞阴谋诡计的。我读《老子》,没有这个感觉,老子明明白白要人们走正道,要遵循道,达到成功,因此我们不能委曲、冤枉了《老子》。当然《老子》书中,也教你许多处事交往的技巧,但出发点是“善”而不是“恶”,教你好而不是教你坏,包括教你怎样对付敌人等。当然一些人利用《老子》的某些智慧,嫁接到他们的“不善”的行为中去,那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了,不能怪罪于《老子》的。如果不信,再看下文。老子说: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第53章) 
  我们先把文字说一下。介然,有不同的解释,如智慧、微小、确实等,我依照智慧的意思来解读。施,是斜、邪的意思。夷,就是平坦。径,指小路、斜路。除,解释也颇多,如整洁、颓败、脏污等,我取脏污一说。厌,吃饱喝足。盗夸,指大盗,强盗头子。另外“而人好径”,王弼本作“而民好径”。此从“人”,不从“民”。 
  这话的大体意思是:如果使我聪明有智慧的话,就要走在大道正道上,就怕走上邪路。但是尽管大道很平坦,然而有些人还是喜欢走小路、抄近路。你看那朝廷多么肮脏,田地多么荒芜,仓库多么空虚,但是那些人还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吃足了美味,财货足足有余,这就是强盗头子,不符合大道! 
  老子的这段话,说得好极了!如果对照袁世凯,那真是太吻合了,袁世凯不就像老子唾骂的“盗夸”,就是强盗头子吗?袁世凯一生就是专门走歪门邪道,不肯走正道大道。当时民不聊生,他为了当皇帝还把各地商人存在交通银行里的“爱国储蓄金”,挪用来作为自己登极的活动经费。据说就他坐的那只御座龙椅就花去40万,他的那件龙袍,编织有金丝,镶嵌有珍珠,价值80万。他那戴的帽子,就叫平天冠,中间有一颗珍珠是无价之宝。根据上海《申报》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耗费的总款额,达6亿之多!大家想想,这不就是老子所说的“盗夸”吗?   
  一个历史典型(3)   
  那么老子会赞成这位“厚黑学”的顶级高手袁世凯吗?如果老子能看到袁世凯的话,必然会轻蔑地对他说:“不!” 
  老子说:“不知常,狂作,凶。”(第16章)你不懂得“常”,也就不懂得社会的、人际的永恒法则,而在那里“狂作”,也就是狂乱地妄动,那么就是“凶”,其结果必定凶险。 
  老子又教导我们:“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第38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