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译注 1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记 译注 16-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太公的圣明,树好立国根基,由于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不是顺理成章吗?广盛博大呀,确是大国风貌啊!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②,佐禹平水土甚有功③。虞夏之际封于吕④,或封于申⑤,姓姜氏⑥。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⑦,或为庶人⑧,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⑨,故曰吕尚。
  ①东海:此处泛指江苏、山东一带沿海,非今之东海。上:岸边。②四岳:传说尧、舜时代掌管四时、主持方岳巡守的官长。③佐:辅佐。平:治理。④虞夏之际:即舜、禹执政时期。封:帝王将一方土地赐予臣下或宗室。⑤或:有的。⑥姓姜氏:严格地按上古说法,应为“姜性吕氏”。因为上古时人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标志家族系统的族号,起于母系社会。氏是姓的分支,即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的称号为氏。先秦时氏、姓分别,秦汉以后混而为一。此处司马迁就把姓、氏二词混用。此处说“姓姜氏”,应为“姓姜”;下文说“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应为“从其封地为氏,故曰吕尚”。⑦枝庶:“枝”同“支”。支庶,宗族中一本旁出的各支派。⑧庶人:平民。⑨本句意为:按照所封赐之地的地名吕,取为氏号。
  吕尚盖尝穷困①,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②。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③,非虎非罴④;所获霸王之辅⑤。”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⑥,与语大说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⑧,周以兴。’子真是邪⑨?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①盖:句中语气词,无义。②传说吕尚曾在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钓,等待和西伯昌(即周文王)知遇。奸:通“干”,有所求取而请见。③彲(chī,吃):通“螭”,无角之龙。④罴:棕熊。俗称“马熊”或“人熊”。⑤霸王之辅:能够帮助实现在天下称王称霸愿望的人才。⑥阳:河的北岸。⑦说:同“悦”。⑧适:到。⑨邪(yé,爷):疑问词,相当于今之“吗”。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①,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②”。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③。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④,然要之为文武师。
  ①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的士人。②盍(hé,何):何不。③反:同“返”。④所以事周:为周服务的原因。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①,其事多兵权与奇计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③。周西伯政平④,及断虞芮之讼⑤,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⑥。伐崇密须、犬夷⑦,大作丰邑⑧。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①倾:推翻。②兵权:用兵的计谋。③阴权:隐秘灵活的措施方法。宗:尊法。本谋:基本策略。④政平:政治清平。⑤断虞芮之讼: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芮国在今陕西大荔,二国之君为土地疆界相争,久而不决,到周国请西伯评判。二君进入周境后,见到耕田者在田界上互相谦让,行人走路互相礼让,男女分道而行,老人受到尊重。二国之君非尝惭愧,也不去见西伯,自动把所争之地让出,作为闲田。详见《周本纪》、《诗经·大雅·绵》毛传。⑥诗人:《诗经》中诗歌的作者。称西伯受命文王:把西伯称作膺受天命的文王。如《诗经·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诗经·大雅·皇矣》载有天帝对文王的敕命。⑦犬夷:古代部族名,西周时活动在今陕西一带。⑧作:建设。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①。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②,右把白旄以誓③,曰:“苍兕苍兕④,总尔众庶⑤,与尔舟楫,后至者斩1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⑥。
  ①集否:能否云集响应。②黄钺(yuè,月):以黄金为饰的一种长兵器,状如大斧、崤代为帝王所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③白旄:竿顶以旄牛尾为饰的旗帜。④苍兕:水中猛兽之名,善于奔突,能覆舟船。借此名为主管船只的军官官职名。⑤总:统领。⑥《太誓》:周武王伐纣,兵至盟津所发出的誓师令。也写作《泰誓》,已佚失。《古文尚书》中的《泰誓》是后人伪作。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①,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②,伐商纣。纣师败绩③。纣反走,登鹿台④,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⑤,群公奉明水⑥,卫康叔封布采席⑦,师尚父牵牲⑧,史佚策祝⑨,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⑩,以振贫民⑾。封比干墓⑿,释箕子囚。迁九鼎⒀,修周政,与天下更始⒁。师尚父谋居多。
  ①龟兆:将占卜用的龟甲烧灼以后,根据其裂纹形状决定吉凶,叫作龟兆。②其誓师令即《牧誓》,今存于《尚书》中。《周本纪》亦征引,可参看。③败绩:军队完全崩溃。④鹿台:纣所建之台,传说其广三里,高千尺。在今河南淇县。纣曾暴增赋税,将钱存放此处。⑤社:祭地神之所。⑥明水:洁净之水,祭神所用。⑦采:同“彩”。⑧牵牲:古代新朝驱除旧朝后,要重新立社,并杀牲取血来涂抹新社。吕尚掌管牵此牲畜。⑨策祝:史官将祈祷之辞写于竹简之上。⑩钜桥:商代之粮仓,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11)振:同“赈”。(12)封:培土。⒀九鼎:传说夏禹平定水土划分九州之后,铸九个大鼎象征九州,后成为天下最高权力的象征。⒁更始:除旧布新,重新开始。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①,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②:“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③。”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④。莱侯来伐⑤,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⑥,是以与太公争国。
  ①王:做天下之王。②逆旅:客栈。③殆:大概。④犁:通“黎”。⑤莱:东方少数部族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黄县一带。⑥集:安定。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①,淮夷畔周②,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③,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①作乱:制造叛乱。事详见《周本纪》及《管蔡世家》。②畔:通“叛”。③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指九州各地长官。伯是掌管一方的长官。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丁立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①,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②,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②周烹哀公:烹,是将人放入鼎内用开水煮死的酷刑。据《公羊传·庄公四年》何休注,是周懿王烹死齐哀公。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①,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②。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①奔:逃亡。周厉王因国人暴动,仓皇逃亡。②周厉王出奔后,周公、召公共同执政,称作“共和行政”。时在公元前841年,共14年。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洛。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釐公禄甫立。
  釐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①。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②”。遂辞之③。
  ①北戎:又名山戎,戎族的一支,春秋时活动于今河北北部。②敌:相当。③事详见《郑世家》、《左传·桓公六年》。
  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釐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①。
  ①秩服:俸禄等级和车马服饰、奉养:生活待遇。此:按照。
  三十三年,釐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及立,绌无知秩服①,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公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②,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③,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④。
  ①绌:通“黜”,减少。②拉杀:折断肋骨致死。③让:责备。④谢:道歉赎过。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①,及瓜而代②。往戍一岁,卒瓜时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