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江山-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起汴京、洛阳、乃至成都、江宁来,应天府的城市格局、繁华程度,都是远远不如。但这里是个适合治学的地方,天下第一书院应天书院,就坐落于此。前二年,大宋皇家武学院,又从京师搬来,号称文武双全数第一。

但比起房舍千间、桃李天下的应天书院来,挂着皇家牌号,听起来泱泱大气的武学院,却只是借用了白云观后山,起了一片低矮的房舍,校场也是黄土夯成的,大晴天尘土飞扬,下雨天就成了泥塘,条件相当艰苦。

其实原先在汴京武成王庙时,武学院还是很气派的,毕竟位于京师、众所瞩目,兵部也好,枢密院也罢,都不能太凑合,以免让人笑话。可自打前年,钦天监提出武学院煞气太重,导致官家无子,赵祯便同意将武学院迁到南京。

武学院离开了皇帝的眼皮子,便遭到枢密院、兵部乃至三衙官员的处处苛难,经费也克扣到不像样子,全仗着狄青拿自己官俸来补贴。尽管他拿着大宋顶薪,可维持个学校还是捉襟见肘,学堂的日子依然很是艰难。

不少学生受不了这份清苦,悄然离开了。更大的打击,则来自今科武举,狄青悉心培养的四十余名学生应试,竟惨遭全军覆没……

看不到希望,这下连那些不怕吃苦的人也走了。

当初建校时的八百余名学生,如今只剩下百多人,这都属于对狄青崇拜到极点,宁肯为他去死的那种……脑残粉。

狄青对他们深感愧疚,这次接旨返京,索性便带着他们,全当见识一下京城的繁华了。

到了汴京,把他们安排在自己家中住下……狄青的宅子,还是当年平定岭南后,官家赏赐的,制比王侯,他家里又人口单薄,再多住百来人也没问题。

把学生们安顿下来,狄青来到后宅,与夫人和儿子相见。狄青没有妾室,只有发妻王氏一人,夫妻俩育有二子,长子狄咨,现正在西军戍边,妻子也跟着去了陕西。次子狄咏则在京中效力,尚未娶妻。

是以此刻,一家人相聚,也不过只三口而已。

吃过饭,王氏换上茶,看着他爷俩说话。

狄青打量着风华正茂的儿子,愈发英姿逼人,心说我这儿子,不知要迷死多少名媛贵女。却想到这小子仍是单身,便板下脸对夫人道:“一眨眼,咏儿已经二十出头了,你这当娘的,还不多上心?”

王氏苦笑道:“别人家的儿子,都是愁着找不上媳妇,咱们老二正相反,京城里想要他做女婿的,没有百家也有八十,妾身是答应一个,就得得罪一片,还不得等着老爷回来做主?”

“哦……”狄青点点头道:“回头你跟我说说,都有哪几家。便趁我在京这段时间,定下来罢。”

“父亲,”狄咏臊红了脸,岔开话题道:“在南京这段日子过得可好?我们都十分挂念你。”

“还好。”狄青自嘲的笑笑道:“朝廷隔三差五,就派使者嘘寒问暖,我能不好么?”

“他们这是想把父亲逼死……”狄咏恨声道。

“若是放在以前,你就是十个爹,也被他们整死五双了。”狄青哈哈笑道:“但现在我想开了,不是官家怀疑我,而是那帮人嫉恨我,越是这样,我越得好好活着,气死他们。”

“父亲比以前要通达多了。”狄咏欣喜道。

“多亏了我那位忘年交,”狄青感慨道:“他非但救为父于水火,这二年更是没断了写信开导我,为父确实受益终生啊。”说着笑道:“这两天你把他请家里来,我要好好谢谢他。”

“还是算了吧……”狄咏小声道:“他现在和赵宗绩走得很近。”

“哦……”狄青不说话了,他本身就是个遭猜忌的人,敏感时期,还是不要给陈恪惹麻烦了。

见有些冷场,狄咏轻声问道:“父亲打算什么时候进宫?”

“自然是按规矩。”狄青看他一眼道:“今日已经报了到,估计这两日官家便会召见了。”

“应该不会等那么久,”狄咏轻声道:“恐怕即可便会召见。”

“出什么事了?”狄青一惊道。

“是出了些事情,宫门都锁了四日,”狄咏点头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也说不好。”

狄青点点头,这次皇帝急招他返京,他还道哪里又起了战事,以为这下终于又有用武之地,但看来显然不是这样。

父子正说话,外面管家狄和进来,恭声禀报道:“宫里来人传旨了。”

“请正厅吃茶。”狄青赶紧换回了官服,来到前厅相见。

前来传旨的是李宪,他朝狄青稽首道:“官家叫狄相公即刻见驾。”

“遵命。”狄青按下心头的惊讶,便跟着李宪上了宫里来的轿子。

※※※

一路无话,轿子直达皇帝寝宫福宁殿。

狄青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下了轿子才发现,殿里殿外的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

李宪进去禀报一声,出来便道:“狄相公,官家有旨,你不必报名,自己进去就行了。”

一切都太反常了,若非曾经来过福宁殿,狄青甚至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要设局陷害自己。他带着满心的忐忑,进了皇帝的寝宫。

穿过层层帷幔,狄青来到内堂,便见官家孤零零的躺在床上。

乍见赵祯,狄青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才两年不见,赵祯仿佛老了十岁。六月里天,原本最怕热的官家,却穿着厚实的酱色江绸长袍,身上还搭了床薄毯。他佝偻着身子歪在枕上,正望着殿顶的藻井出神,听到狄青进来,才缓缓过头来。

只见官家昔日里保养得宜的脸上,此刻竟略带浮肿、满是刀刻似的皱纹,显得老态龙钟、疲惫不堪。他鼻子一酸,赶紧躬身行礼道:“狄青拜见官家,官家万岁金安……”

赵祯挤出一丝笑,声音嘶哑道:“狄爱卿,你来了,快扶寡人起来。”

“是。”狄青顾不上内外有别,赶紧上前去搀扶赵祯,只感觉皇帝的身子轻飘飘的,似乎都没有分量,不禁心酸道:“这才两年不见,官家怎么……瘦成这样看,身边伺候的人呢?”

“是寡人让他们回避的,咱们君臣好说说话。”赵祯转过脸,看着神采奕奕的狄青,他惨然一笑道:“寡人记得,你比我还大两岁来着,看着反倒比我年轻了十几岁……”

“官家一向圣体康泰,眼下不过是失了调养,将养些日子,自然重又龙马精神。”狄青哽咽道:“你是万家生佛的仁君,有老天爷保佑着,肯定会好起来的。”

“说什么呢……”赵祯被逗得一笑道:“我还死不了。”

“是微臣不会说话。”狄青擦擦泪道:“看着官家这样子,心里难受坏了。”

“你只有一颗忠心,寡人一直是知道的。”赵祯坐起来,拉着狄青的手道:“所以这次召你回京,寡人不放你走了,往后便常伴我左右吧。”顿一下,又缓缓道:“这次朕不再给你加衔,免得以后加无可加,也太招眼。你就还以平章政事,兼掌皇城司和殿前司吧。”

狄青瞪大了眼睛,惊疑半晌,方回过神道:“万万不可,怎能由一人同时执掌内外禁卫?”简单来说,皇城司就相当于大内侍卫,殿前司则是御林军,这两者组成了守卫皇帝和皇宫的武装力量。向来,应由皇帝的亲信臣子分掌的。

“没有办法啊……”赵祯突然一脸悲哀,老泪在眼角酝酿道:“不这样的话,寡人哪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狄青一阵悚然,心里又很是激动,在官家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之际,想起的是自己,这说明陈恪说得是对的——在官家心里,就从没怀疑过自己的忠诚!

多年的心理负担一朝尽去,狄青感到自己像回到二十岁一样,激动道:“微臣起于行伍,出身微末,是官家一步步提拔,我才能有今日。官家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就是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既然官家让我负责宿卫,微臣便定然将皇城司整顿成铁桶,让官家能睡安稳觉!”

“就是这个意思。”赵祯欣慰的点头道。

“只是这殿前司,还请官家再择一信得过的臣子担纲吧。”狄青又道:“内外分治,才是王道。”

“呵呵,你这家伙一辈子谨小慎微,到老还改不了。”赵祯笑笑,凄然道:“可是这京城之内,已经没有一人能信得过了。”

第439章 于心死(中)

福宁殿寝宫中,赵祯缓缓道:“再说,殿前司又没有调兵权,寡人只是让你帮我镇住他们不要作乱。殿前司里,大都是你当年的老部下,你不要有心理负担。至于闲言碎语,肯定是有的,大宋朝最不缺的就是口水。”

“我知道你是心有余悸,怕再被群起攻之。但这回,寡人可以保证,如果我对你有怀疑,一定会当面询问,绝不会假他人之口,亦不会用任何诏旨传达。”赵祯顿一下,巴望着狄青道:“为了朕,无视那些恶毒的攻击吧,就算寡人求你了……”

“陛下不用再说了……”狄青听了官家这番推心置腹,万般滋味涌上头,想说什么,嗓子梗着说不出来,半晌才道:“微臣从今往后,一心一意守卫官家,断不让宵小作祟!”

“正是此意。”赵祯点点头,见狄青接下千斤的重担,终于长舒口气道:“皇城司和殿前司,掺了太多的沙子,爱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朕把这些沙子挑出来,实在没办法,连着米一起倒了,再重做一锅吧。”

“是。”狄青心中一凛,点点头道。

许是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虽然说了好一会儿话,但赵祯的气色,却反倒比先前更好些,又说了好些劝慰宽心之语。赵祯才轻笑道:“还有一件事,寡人要厚颜向卿家一问。”

“官家言重了。”狄青恭声道:“微臣自然知无不言。”

“放松点,”赵祯笑道:“和你说的是儿女家事,你家二小子,可定有亲事了么?”

“……”狄青摇摇头道:“犬子尚未结亲。”

“那太好了。”赵祯高兴道:“我家十丫头年已及笄,前日里我逗她,问将来想找这个什么样的驸马。本以为她会害羞,谁知她马上回道:‘我未来的老公就要像狄咏那样的。’”老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