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江山-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样的敌人,如果不能一战而灭,则必会弃邕州,退回山林,绝不会给我们瓮中捉鳖的机会。”

“说得好!”狄青拊掌赞道:“公弼很睿智啊!”

“大人谬赞了。”陈希亮诚实道:“这是我与三郎他们讨论出来的。”

“这是事实。”狄青颔首道:“不错,我们只有一战的机会,如果不能全胜,被他逃进十万大山,清剿起来不仅旷日持久,效果也不会好。”说着叹口气道:“我大军劳师远征,时间一久,自己就把自己拖垮了。”

“那这一仗,可真要慎之又慎了。”

“是的。”狄青看完了,递还给他道:“再不用多久,你就是个合格的赞画了。”说着嘿然一笑道:“但是,你还不够敏锐,最为扎眼的一件事,你却没有注意到。”

“请大帅执教。”这一点不丢人,陈希亮虚心道。

“陈曙战败的地点。”狄青淡淡笑道。

“在金城,怎么了?”

“这地方,太不可思议了。”狄青站起身,端起一盏烛台道:“你来看。”

※※※

两人端着盏烛台,走到帐中的沙盘边,虽然已经夸了这玩意好几次,但狄青还是忍不住赞道:“这沙盘比地图好,地形一目了然,也不知三郎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从小就有些奇思怪想,”陈希亮跟了过来:“习惯就好了。”

“呵呵……”狄青笑笑,拿起根木棍,一指金城所在的位置道:“看出来了么?”

陈希亮赶忙盯着看,也没看出什么。

狄青画了个圈,示意他把视野放大点。

陈希亮便看到,宾州在北,邕州在南,中间隔了一道昆仑关,而金城,则在昆仑关以南。他终于发现哪里不对劲了:“既然在金城接战,为何战报上,只字未提攻克昆仑关之战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狄青笑起来道:“某向参战士兵求证过了,侬智高居然没有在昆仑关上设防。”

这简直让人无语。要知道,狄青一路上最费心思的,就是如何攻克昆仑关——昆仑关是邕州的门户,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来之要塞,素有‘雄关独峙镇南天’之誉,实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

这样的雄关,不是光靠人海战术就能拿下的,必须要出奇谋!就在狄青苦思良计之时,却发现那里没人把守,真叫他万幸之余,又有些哭笑不得。哪有这样打仗的啊?

思来想去,应该是侬智高压根没把邕州当老巢,随时准备闪人,所以才没有分兵……毕竟,从邕州城到昆仑关,也有百里之遥呢,驻军的话,各方面都是麻烦。对于采取敌进我退游击战术的侬智高来说,可能实在没有吸引力。

若大军能安然越过昆仑关,胜利的天平必会向宋军倾斜。但可恨的是,陈曙上次的冒然出击,必然已经提醒了侬智高。经历一次风险,只要稍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会及时弥补漏洞的吧……

从陈曙战败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天时间,只要有心,足够亡羊补牢了。

巨大的诱惑就在眼前,但狄青没理由说服自己行险,身为大军统帅,怎能把赌注压在对方的失误上呢?

苦思之后,第二天,狄青取消了会议,只命后勤官征调十天的粮草。

这对后勤强大的宋朝来说,根本毫无难度。人们都在猜测,这位大帅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想十天之内就打完收工?开什么玩笑?那可是横扫两广、战无不胜的侬智高啊!

好吧,就算你天神下凡,一战而胜。可侬智高滑不留手,他是会逃的!这可是十万大山的广西啊,你能跑过山里长大原住民?那时候没有粮草,让军队饿着肚子追?

所以不太费力,大家便得出共识,大军肯定是要先行休整,再作计较。果然,第二条帅令又发出来……征调广西境内的医生,前来营中效力。

怪不得呢,大家恍然大悟……都是北方士兵,万里跋涉来到这瘴毒弥漫的岭南之地,不生病才怪呢啊!

看来战争,短时间内不会爆发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侬智高和他的汉奸谋士们,也是这样想的。

……

题外话:对一个人物的评价,不要以百度百科为准。大家要知道,现在是名人经济时代,那些名人的百科都是他们家乡人编写的,肯定要粉饰,甚至颠倒黑白的。余靖的那条就是例子,不信我复制一段,奇文共赏之:

知人善用:

狄青是行伍出身的大将,颇立战功。曾委任为独当一路的泾原帅,兼知渭州。余靖连续写了四个《论狄青不可独当一路》的奏本,认为他虽是“刚悍之夫”,但性品粗暴,临事不主精详。如专统一路兵马,未能服众。应当选派才望素著者狄青分工合作,各司其事。最后余靖不惜舍官以谏。后来狄青有感,折节读书,熟读历代兵法。当广西侬智高起事反宋时,余靖受命经制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桂州,后在狄青统属之下;狄青节制岭南各路军马,在昆仑关外大破侬智高。侬高的母、子、弟主人均为余靖遣人擒获,可见余的知人善任。

看了这条,范公哭了,狄青哭了,连孙沔也哭了……就是起点的yy小说,也没有这样写的吧?

和尚虽然不能保证,对每个人的评价都客观,但至少是尽力去做,更不会随意扭曲哪位。每个主要人物,我都会找十余种资料相互印证……没办法,谁让宋朝的史料昏乱到让人发指呢。

第102章 决战

这天黄昏,斥候探回了最新的情报……侬智高的大军,曾经一度集结于昆仑关。但在得到狄青散出的假情报后,大部撤回了邕州城,但留下了千余兵马驻守……这是必然的,关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没有充分后勤准备的情况下,哪禁得起大军人吃马嚼?

“陈曙这厮,真是死不足惜!”一名身材高大、相貌威严的中年将领怒道:“让我们失去了天赐的良机!”此乃此次平南的副将,杨老令公之孙、杨六郎之子、那杨畋的堂叔,威震西北的猛将杨文广,字仲容。却说杨畋广西之败,使杨家的威名蒙羞,杨文广急于为杨家将正名,接连上疏十道求战。最后被任命为两广宣抚副使,马军都指挥,随狄青南下平叛。

“打仗么,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狄青摇摇头,安慰道:“好在机会并没有失去——纵使是万夫莫开的雄关,也需要有足够的兵力方能防守,才一千守军,远远不够看;况且他们也没有死守的意志。我用大军强攻,必可一战而下!”

“只怕用力太猛,会吓怕侬智高。”杨文广叹口气道。

“这也是某最担心的。”狄青皱眉道:“但时不我待,不能再等了,只怕侬智高回去后,便会筹集粮草、增兵昆仑关……到那时,这场战争,可就真陷入泥潭了。”

好在狄青在行军路上,早勒令各州打造攻城器械,路过时便捎上,现在营中有足够的攻城器械。于是与众将议定,明日犒赏三军,然后连夜行军,后日天亮便攻打昆仑关。

帅命一下,众将各自下去准备。

“元帅,三郎回来了,在帐外求见。”待众将都出去,狄咏上前禀报道。

“哦,还敢回来。”狄青笑道:“让他来见我!”

从交趾旅游回来的陈三郎,被带进了帅帐中。

“你这杀才!”斥退左右后,狄青佯怒道:“我只许你打他一顿,却没让你杀了他。”

“大帅放心,文帅还活着,而且备受宠爱呢。”陈恪的嘴角,挂起一丝邪恶的笑容。

“你将他如何处置了?”狄青压低声音,明显很好奇道。

“没什么,让他去交趾享福了。”陈恪打个哈哈,岔开话题道:“我求见大帅,是有正事的。”

“何事?”

“大帅宜速取昆仑关!”陈恪沉声道。

“为何?”

“我去的时候翻山,费了牛鼻子劲,回来的时候,却走的昆仑关。”陈恪还以为,自己掌握着大秘密呢,神秘兮兮道:“你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么?”

“……”狄青大煞风景道:“据说只要出钱,守军就放人过关。”

“嘿,原来这不是秘密。”陈恪有些没面子,转眼却笑道:“我有一计,可帮大帅赚得昆仑关,不知大帅如何谢我?”

“要价不要太高。”

“只要你战后,答应我一件事,放心,不违背你做人的原则,更是为你好的。但现在,不是说的时候。”陈恪诚恳道。

见他脸上惫懒之色尽去,目光十分真诚,狄青想一想,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成交吧。”

※※※

将领们刚要传达帅令,却又得到了延后一日的命令。虽然感到奇怪,却没有二话。

二日后,西军精锐中的精锐,五百背嵬兵……此非后世岳元帅独有,宋军对高大善斗者,呼为‘背嵬’……得到主帅密令,未时做饭,天黑出发。

待到黎明时分,便见一队推着鸡公车的汉子,出现在关前山道上,在关外一里处歇息,几个头领模样的人,则往关下走去。

这时候,天色已经亮了,才看清那几个人里,竟然有陈恪他们。

一边往城下走,陈恪一边小声对身边的狄咏道:“过关时,我们几个自称脚商,那守关的将领便问,能不能给他们弄些酒肉,多少钱都好商量。我说这个好说,宾州城现在是各路军需汇集之地,什么都能弄到。他便许了我三倍的价钱,有多少要多少。”在贫苦人家,男子十三四岁便出来跑生活,何况还有个五郎像三十多的,所以那些守军深信不疑。

狄咏是背嵬营的虞侯,带着几名精锐,奉命保护陈恪,之前路上人衔枚、马裹蹄,他直到现在,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压低声音道:“元帅说了,他就亲率大军跟在后面,若不能巧取,便力战而下。叫你切不可冒险,反害了性命。”

陈恪点点头,这时,关城上的守军也看到他们了,一个汉人大声问,是干什么的。

陈恪让他们把那头领叫来。头领一看到他,便用生硬的喊话道:“这么快就弄来了?”

“你道容易么,怕被人发现,白天都不敢上路。”

“辛苦,辛苦,快送进来吧。”头领马上让人开城门。

陈恪让人招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