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一枪-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把张茂就推搡到前厅去了,回头叫来两名丫鬟,说:“哎,劝劝你家小姐,帮她准备准备。”

  说着继母也走了。丫鬟秋香说:“小姐,事到如今,哭也无用,员外爷已经作主了,谁还敢不遵?”

  张素萍说:“秋香,那马玉的为人你不知道吗?我死也不去!”

  秋香说:“那马家后天来迎娶,怎么办哪?”

  “我只有一死!”

  “哎呀,小姐,这可不行,你年轻轻的一朵花没开,怎么能走绝路哪!”

  “那我怎么办?”

  “这……”

  没有办法,张素萍决定离家出走,这是张茂和继母所没想到的。第三天,马家娶亲的花轿来了,丫鬟报告员外,说:“小姐不见了!”

  张茂一听急了,撒开人马到处找,结果还是踪影不见。马玉一听急了,也撒开兵丁四处寻找,闹腾了好些日子,所以全椒城的人都知道了。

  尚司朗听堂倌这么一说,心中暗暗佩服,好!她是一名节烈女!

  正说话间,从门外闯进几个人来,尚司朗一看吓了一跳!

欲知来者何人,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九回 传武艺老道授业



  书接上回。话说尚司朗在饭馆吃饭,听堂倌讲起张家女出走之事,不由大吃一惊!佩服张素萍姑娘是个节烈女,暗恨张茂是个势力小人!

  两个人正说话间,忽见外边闯进几个人来,尚司朗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三个当差的。堂倌赶紧过去招待,从他们的言谈中,得知是马玉手下的差人,被打发出来找张家的姑娘,走累了,也来这里吃饭。

  单说尚司朗付了饭钱,离开饭,心想:看来,张家姑娘离家逃婚是真的了,我得去找她,于是他离开全椒城匆匆赶路。一连找了好几天也没下落,心中非常着急。

  单说这一天,天色将晚,尚司朗走进一个小村子,到一家门前叫门。不一会走出一个老头,

上下打量尚司朗。尚司朗说:“老人家,我是外乡人出外办事,天色将晚,没有找到店家,请问能不能借住一宿,明日早行,望老伯行个方便。”

  老头看看尚司朗说:“请进来吧!”

  说着把尚司朗领进上房。尚司朗仔细观看,这屋里虽然没有什么摆设,却也干净整洁。看老伯慈眉善目,六十上下的年纪。尚司朗刚刚坐下,老头就叫老伴给准备饭菜,尚司朗说:“这太给你老添麻烦了!”

  老太太说:“谁还不出门哪,这有什么!”

  吃过晚饭,老头和尚司朗唠了起来,尚司朗说明了自己的家乡、住处,还没等说出姓啥叫啥,老头就说:“啊!你是尚少爷!”

  尚司朗觉得奇怪,问道:“老伯,你怎么知道我姓尚?”

  老头说:“哎!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老太太没说什么,站起身来到西屋领进一个女子,说:“孩子,成大局不在小节,这是天助你们哪!”

  尚司朗一听,更糊涂了!

  书中交待,这女子正是张素萍。那她为什么在这呢?原来,张素萍逃出家门之后,趴到母亲坟上痛哭了一场。越哭天越黑,心里一阵惊慌,心想:我一个独身女子,到哪去,投谁呀?唉!不如一死!想到这,她也不怕了,心想:临死之前就在这跟妈妈再睡上一夜吧,她趴在坟上就睡着了。醒来时天刚放亮,张素萍看看坟头,用手抓上几把土,就直奔小河。来到河边正想投河,忽听有人喊了一声:“慢着!”

  张素萍回头一看,是一位老者,手里牵着一头毛驴。姑娘站住,老头走到跟前说“:姑娘啊,

你有什么难心事要寻短见?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可万万使不得呀!”

  张素萍听罢,泪珠滚滚,一言不发。老头又问:“姑娘,你是哪里人?为何要寻短见?”

  张素萍就把尚司朗投亲,爹爹嫌贫爱富,马玉如何要娶亲之事说了一遍,老头叹了口气,说:“唉!天下竟有这样的爹爹!走,先到我家去吧!”

  张素萍说:“怎好这样,岂不给你老添麻烦!”

  老头说:“姑娘,别这么说,咱爷俩这也是有缘哪!走,上驴吧!”

  说着把张素萍扶上驴,回到了家中,就住在他家了。

  这老头是谁呀?他姓王叫王老好,老夫妻俩一辈子无儿无女,心地善良。老头说:“明天我送你回家。”

  张素萍说:“我死也不回去!”

  老头说:“那也好,等我出外给你找找尚少爷!”

  张素萍见夫妻俩诚恳热情,为人忠厚,就认他俩为干爹干妈,两位老人更高兴了。

  无巧不成书,偏偏尚司朗也到这里来借宿,这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老太太来到西屋,说:“孩子,告诉你个大喜事!”

  张素萍说:“干妈,我有什么喜事?”

  老太太说:“你找谁呀?告诉你吧,尚司朗来了!”

  姑娘被领到屋里,悲喜交加,二人见面,各叙前情,喜之不尽。两位老人也替他们高兴,商量一番,愿意成全这份亲事,就在他家结为伉俪。

  尚司朗无家可归,从此两个人就住在老人家中,张素萍把家务担当起来。时间长了,尚司朗和张素萍说:“家中仅有二亩来地,我不能老在这住着。我自幼好武,想出外学点武艺,有了武艺也好混个差事。常言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虽不求高官厚禄,也算有个出头之日。”

  张素萍也有这个想法,久住人家何日是头哪!听他这么一说,问道:“你想到哪去啊?”

  尚司朗说:“听说黄山那里经常有高人出没,我有意去那里访明师学武艺。”

  张素萍很赞成。两个人又同二位老人商量,老人怕耽误他的前程,也都非常同意。

  尚司朗离这之后,到处访问明师高人。这一天来到黄山脚下,抬头往山上一看,真有那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青之树(四时是春、夏、秋、冬;八节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人到这里,好似进入画中。天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尚司朗被这景色迷住了,不由地说了声:“多好的所在呀!”往山中走了走,忽然听到有砍柴之声。因为尚司朗曾经砍过柴,所以听起来格外亲切,便自然朝砍柴声走去。樵夫从山上往下看,尚司朗拱手说:“大哥请了。”

  樵夫听有人说话,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了看尚司朗,问声:“喂,从哪来,到哪去呀?”

  “借问一声,这山是黄山吗?”

  “是啊,你找谁?”

  “我从远道而来,想拜师学艺,到这来找能人!”

  樵夫一听,觉得可笑,心说:什么能人?摇了摇头说:“没见过什么能人,你想学什么?”

  “大哥,实不相瞒,我为拜师学艺而来,听人说,这里有会武的能人隐居在山林之中。”

  “我在这砍柴,时常只见老道出入,没见过有什么练武的!噢,对了,听人说,这山里有个老道,常练拳脚。可是,这个老道从来不和外人说话,很古怪!”

  “这位道长在哪?”

  樵夫用手指了指说:“你往前走,再过一道山梁,顺山涧再上一道山坡,那里有座破庙,他就在庙里。”

  尚司朗说:“多谢了!”

  他顺着樵夫手指的方向走去,过了一道山,隐隐约约见那里有座庙宇。走到庙前一看,庙不大,年久失修,围墙倒塌,山门紧闭。尚司朗一见,心里就难了,心想:我决心学艺来到这里,如果找不到能人,岂不白跑一趟。再者说,我到这里人生地不熟,跟人家一说,人家就能收我当徒弟吗?”

  尚司朗正想着,忽听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道童,手里提着篮子走来。尚司朗连忙上前施礼,说:“道童,你好哇!”

  小道童看他一眼,问道:“你有事吗?”

  “请问,你是此宝刹的吗?”

  “是啊,你找谁?”

  “啊,我是外地来的,迷了山路,天气将晚,打算借宿一宵,请行个方便吧!”

  “我不敢做主,待我回去禀报师父。”

  “有劳大驾,多谢!”

  道童说着进庙,时间不大就出来了,说:“你进来吧!”

  尚司朗一听非常高兴,连忙说:“多谢,多谢!打扰了!”

  “不必客气!”

  道童领着尚司朗走进庙里,只见庙中是正房三间,有东西跨院。小道童把他领到东跨院配房,坐下,又去给他准备饭。不一会,饭端上来了,是小米稀粥,两盘咸菜。吃完,收拾下去,小道童说:“你就在这里睡吧。”

  说完,道童就出去了。尚司朗哪里睡得着哇,暗想:怎么办呢?我得想办法往练武上引哪!

想着想着,哎,有办法了!把衣服收拾收拾,来到正殿院里,亮胳膊抬腿,打起拳来。

  这个小道童,每晚都到正殿烧香,得烧完香才能睡觉。他刚到院里,就见尚司朗在那练拳。

他进正殿把香插好,出来到跨院见了师父说:“那个借宿之人,正在院里练拳。”

  老道听了一愣:“啊!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我看他来得突然,不象是迷了山路……”

  “哼,他不是借宿的,是另有企图!”

  老道说着出屋,站在月亮门往那院偷看,只见尚司朗虽然拳脚利落,但是艺业不精,他想,方才我想错了,他不是来找我较量的,那么他想干什么呢?想着想着,老道走了过来。尚司朗见有人来,收住拳脚,整整衣服,借着月色一看,见老道念了声:“无量佛,善哉,善域!施主前来,贫道没有接待,请原谅!”

  尚司朗赶紧过来,跪倒叩头。老道说:“起来,起来!何必如此!”

  尚司朗说:“道长有所不知……”

  老道说:“请,有话屋里说。”

  尚司朗并不推辞,跟老道来到东跨院内,进屋一看,屋里除了一张床,还有桌子,两把椅子。尚司朗说:“师父,弟子不敢就座。”

  老道说:“哎,不必客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