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一枪-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回来就拉唐璧,唐璧问:“到哪去?”

  丫鬟说:“你只管跟我来!”

  说着把唐璧领到小姐房中。唐璧进屋一看,小姐是一身便装,低头垂颈,面带羞怯,和在战场上完全不同了。唐璧心里跳到,脸也有些发烧。丫鬟说:“坐下吧!”

  唐璧坐下,丫鬟把酒菜摆好,说:“小姐,常言道:成大局不在小节。何必如此?”

  小姐玉珍转过身来,低声说道:“战场多有冒犯!”

  唐璧说:“多蒙小姐不杀之恩!”

  二人归座后,便讲起罗艺起兵之事。一夜甜言蜜语不提。

  单说第二天,王寻昨夜一夜未眠,巡查城池,小心防守,觉得乏困,略一闭眼,已经天光大亮。用过早饭,忽有军兵来报:“报,罗艺要进城见元帅。”

  王寻听罢一愣,心想:罗艺为何要亲自来见?出城一看,罗艺没穿盔甲,身边只带一人。罗艺将马交给罗春,抱腕拱手说:“王元帅,罗艺今来,特为拜见大帅,蒙元帅亲自出迎,多谢,多谢!”

  王寻说:“罗大帅,请!”

  “请!”

  二人进城,来到大厅分宾主落座,有人献茶,茶毕,罗艺说“:王大帅为官多年,久住德州,罗某今带兵前来……”

  罗艺将情况一一表明,又说:“昨日战场之上,令爱生擒活捉唐璧,令人钦佩,真是巾帼英雄,难得大帅有此好女儿。罗某今日前来,是为了避免今后再行厮杀,军兵死伤,特来商讨,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王寻见罗艺爱民如子,也是难得。没等开口,罗艺又说:“唐少帅少年有为,昨日被令爱擒来,希望大帅不要伤他。”

  王寻心想:啊,闹了半天,你是为唐璧而来啊!也罢,如果真打,孤城一座,恐怕也难胜他,不如将计就计,俩全齐美……想到这说道:“既然罗大帅如此仁慈,我愿献城归降。”

  罗艺说:“多谢大帅深明大义!”

  王寻命人去放唐璧,军兵报说:“唐璧昨晚就不见了。”

  “啊!”

  罗艺听罢也是一愣,心想:怎么,他逃走了?

  正这时,唐璧从外边进来,拜见大帅。唐璧有些不好意思。那他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丫鬟听说罗艺微服来营,回去禀报小姐,小姐才叫唐璧来见罗大帅。

  罗艺一见唐璧,知有隐情,说道:“不必多礼。”

  唐璧说:“多谢王大帅不斩之恩。”

  罗艺说:“王大帅,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寻说:“请讲。”

  罗艺说:“不知令爱可许人家?”

  王寻说:“并未许人。”

  罗艺说:“我有意从中为媒,把令爱许给唐少帅,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王寻一听,这事不与女儿商量当时不好回答。正这时丫鬟进来了,说“:大帅,罗大帅为媒,

你就答应了吧!小姐她……她早就愿意了,并且……”

  罗艺大笑:“哈哈哈哈,王大帅,这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哪!”

  就这样,这门亲事就订下了。罗艺把唐璧留下完婚,王寻赞同。罗艺大兵进城住了五天。唐璧完婚,全城祝贺。

  再表罗艺,留下唐璧完婚,告别王寻,带兵出发。一路晓行夜宿,这天来到太沧州。

  书中暗表,这太沧州的守城将叫张茂,他早已得到消息,下令严守城池。张茂是本地人,武艺高强。马上步下,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手使方天画戟,带领精兵五万,在太沧州威名远震。前日闻报,说罗艺打败杨王,又领兵讨伐江北,来势凶猛,势不可当。山东各地,闻风而降。今奔河北,好不厉害!正这时,忽有军兵来报:“报,罗艺领三十万大军,离城五里安营下寨。”

  “再探!”

  “是!”

  张茂跟众将商量说:“不管罗艺如何骁勇顽强,百战百胜,今日他从远道而来,军兵不战自疲,我们需打他个措手不及,先来个下马威!”

  众将听罢均表同意。张茂自带三万人,放炮出城,直达陈营。

  罗艺这边刚要埋锅造饭,忽有军兵来报:“报,张茂前来讨战。”

  “啊!”

  罗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趁我远道而来,军兵不战自疲,要打我个措手不及呀!好,久闻张茂是个将才,待我出营一会。

  说着,罗艺出帐上马,带队上前。勒马观望张茂:淡黄色脸膛,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高颧骨,五绺长髯,黄铜的盔甲,坐下一匹黄骠马,手使方天画戟,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马到当场,罗艺把枪一抖,大叫一声:“来者何人?”

  张茂说:“我乃隋主驾下,太沧州大帅张茂是也!你是何人?”

  罗艺

    说:“我乃陈主驾下扫北大帅,姓罗名艺字彦超。天兵来到,还不赶快下马归降,更待

何时!”

  张茂

    说:“休要胡言!你胆大包天,敢来犯我太沧州。今天,我要叫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说着打马过来。罗艺大笑:“哈哈哈哈,我劝你还是不要动手,赶快献城归降,口出半个不

字,立刻叫你血染征袍,到那时岂不悔之晚矣!”

  张茂说:“休要胡说!看戟!”

  说罢,一戟挑来。罗艺用枪架出。二马一错镫,各使所能,打在了一处。两个人打来战去,罗艺见张茂杀法骁勇,艺业精良,一直打到五十多个回合,罗艺没能取胜,最后罗艺将马一拨,落荒而走。

  张茂哪里肯舍,打马追来,一直追到马头碰马尾,张茂举起方天画戟,直刺罗艺腰肋。

  书中交待,那张茂为什么不刺罗艺的后心呢?因为战将后心都有护心镜,难以刺进,所以必须戟奔软肋。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话说罗艺听见后边马到,把马往里一裹。什么叫裹,就是在马身上有里裹外绊,马的绷镫绳都在两条腿上。罗艺的马闪到里边,张茂的马冲上前来,张茂的戟一下就刺空了。

  罗艺手疾眼快,用左手压枪,右手往出一伸,来了个龙探爪,一把就抓住了张茂的绊甲丝绦,右脚一踹马镫,把张茂的马捩出多远,一下把张茂生擒活捉过来,横于马上,催马回营。一进大营,罗艺就把张茂摔在地上,命军兵将其捆绑,看押。

  罗艺下马进帐,众将心服口服。罗艺坐下稍事歇息,说道:“来人哪!”

  “在!”

  “把张茂带上来!”

  “是!”

  不一会,军兵将张茂推进帐内。罗艺离座,上前亲手把张茂的绑绳解开,说道:“将军,你受惊了!来人哪!”

  “有!”

  “给张将军看座。”

  “是!”

  张茂以为自己准死无疑,谁知竟有此意外举动,使他大吃一惊。军兵将座位搬过来,罗艺说:“张将军,请坐!”

  张茂坐下问罗艺:“为何不杀?”

  罗艺说:“我跟将军,一无冤二无恨,在战场上交锋,也是各为其主。张将军,久闻阁下武艺高强,智勇过人,威震太沧州。某今起兵进攻隋城,不久则南北统一,天下太平,军兵黎民都免遭战争之苦,人人安居乐业,望张将军归顺我朝,意下如何?”

  张茂自己也料到太沧州孤城难守,又加罗艺如此仁义忠厚,心想何苦再战……想到这,站起身来,拱手鞠躬,说:“罗大帅,难得你如此大仁大义,我张茂深为感动,多谢你不杀之恩,我愿归降大帅。”

  罗艺大喜,命人摆酒宴款待张茂。酒席间,罗艺提出叫张茂回城,向军兵详细说明,以免误解。张茂点头应允。

  酒饭过后,张茂告别罗艺,外边早有人将马备好,张茂上马城。到城中一看,众偏将正在着急,担心张茂九死一生。听说张茂回来了,众将一齐拥上前来,问长问短。张茂与大家说明擒经过,同时说服众将,要大家一块归降。

  众偏将异口同声说:“听大帅的!”

  “好!”

  命人将隋旗撤下,献城归降。罗艺大兵入城,出榜安民,公买公卖,颇得民心。歇兵之后,罗艺又亲率大军,长驱直下。一路之上,闻者降,战者败,大军直捣涿郡北平府。

  书中交待,镇守北平府的大帅姓孙,叫孙占奎。这地方是幽燕七郡。

  罗艺大军离城七里安营扎寨,城内的孙占奎得报,大惊,心想:罗艺的大军说到就到,好快呀!此外,北国又要进犯瓦口关,来势凶猛异常。孙占奎惊惶失措,连夜同众将商量如何退敌。其中有一个谋士,姓何叫何坤,口呼大帅:“近闻罗艺勇不可当,曾战胜杨王,如今进军北方,一路无阻。我北平虽有十几万军兵,恐怕也难挡罗艺。召集天下不定,大隋虽占江北各地,但人心不定。依我之见,不如献城投降,免去战事。此外,北国大军已逼近瓦口关,不久将抵北平,这里成了夹攻之地。如归罗艺,则由他阻挡外敌,岂不两全齐美!”

  孙占奎点了点头,和众将商议,大家情愿,于是下令,开城迎接罗艺。

  罗艺闻报,心中大喜,将大军开进北平府,孙占奎自愿交出一切。罗艺在大厅设摆酒宴款待。酒席间,罗艺与孙占奎并坐交谈。罗艺说明来兵之意,但是,万没想到,北国要进犯北平,要与罗艺有一场凶杀恶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靠山王二次出战



  书接上回。话说罗艺兵临北平府城外,守将孙占奎献城投降。罗艺大惊,设酒宴款待。这一切,早有探马飞报隋朝。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单说杨林,自从兵败六合,率军返京之后,心中闷闷不乐,觉得大军损失惨重,无脸见人。众人纷纷前来劝解,杨林依然痛苦难言。

  单说这一天,杨林上殿面君,开皇天子杨坚见杨林无精打采,知道他仍为败仗闷闷不乐。心想:三弟为国操劳,屡建奇功,从未打过败仗。今去南陈,失利而归,又有何妨。就劝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了几仗就把精神压下去了吗?望御弟不必忧心,朕早有意为吾弟选一佳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