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尚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尚书-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4)'尹伯'官长,各官之长。
(15)'常'祥。'吉'善。
(16)'司徒、司马、司空'就是三卿。
(17)'亚旅'大夫。
     (18)'夷'东方的国家。'微'南方的国家。'卢'西方的国家。烝,君长。
     (19)'三毫'南毫、西毫、北毫,都是殷商的故都,'阪'夏的故都。'尹'官长。王船山说:“三毫者,殷之故都也。阪者,安邑之阪,夏之故都也。武王初定天下,于二代之墟立王官以尹之,所以安辑之也。”见《尚书稗疏》卷四。
     (20)'惟克厥宅心'就是“惟克知厥宅心”,承上文而省。
(21)'常事司牧人'指上述各官员。
(22)'以'而。'俊'俊彦。
(23)'兼'兼包。'庶言'教令。
(24)'庶狱'各种狱讼案件。'庶慎'各种敕戒的事。《广雅·释诂》:“慎,敕也。”
(25)'之'和。'用违'用与不用,用否。
(26)'敢'表敬副词。
(27)'率惟'语气助词。'敉'终,完成。'功'事业。指文王的事业。
(28)'替'废弃。'义德'善德。(29)'容德'宽容的美德。
(30)'并'同,共同。指文王武王共同。'丕丕'大而又大。'基'事业。
3

(1)'孺子'指成王。
(2)'事'就是常任。
(3)'若'善。
(4)'丕'语气助词。'俾'使。'乱'治理。
(5)'相'治理。'受民'接受上天和祖先所赐予的民众。
(6)'和'平治。
(7)'时'这些事。'间'代替。
(8)'自'虽。见《词诠》。
(9)'末'终。'惟'谋,谋于。'彦'俊彦,美士。成德之彦,盛德的人。
     (10)'旦'周公名。'已受'《汉石经》作“以前”,当从之。已和以古代通用,受和前形近而误。'徽言'美言。
(11)'文子文孙'善子善孙,贤子贤孙。《礼记·乐记》注:“文,善也。
(12)'正'长官,指治狱的官。
(13)'由绎'疑即诱掖,同音通用。《诗·衡门》序“诱掖其君”,郑笺:“扶持也。”
(14)'俾'使。'乂'治理。
     (15)'罔有'罔尤,无过。尤和有同声通用。罔尤,卜辞作亡尤,是殷周时代的常语。见《尚书易解》。
(16)'■人'贪利奸佞的人。
(17)'训'顺。
(18)'是'于是。'在'终。见《尔雅·释诂》。
(19)'劢'音mài,勉力,见《说文》。'相'治理。
(20)'惟有司之牧夫'就是“惟有司和牧夫是乂”,因语急而省略。之。和。连词。
     (21)'诘'治理。'戎兵'指军队。'陟禹之迹'步禹之迹。禹平水土,足迹遍于天下。步禹之迹,是指统一天下。
(22)'方行'遍行。
(23)'海表'海外。
(24)'觐'见,指显扬。'耿'明。
(25)'扬'续。'烈'业。
(26)'常人'吉士。常与祥通,祥,善。
     (27)'司寇'官名,掌管刑罚。'苏公'苏忿生。《左传》成公十一年说:“苏忿生以温为司寇。”杜预注:“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式'法。这里用作动词,规定,法定,'尔'语气助词。'由'用。
(28)'长'延长。
(29)'有'又。
     (30)'列'今例字。以例用中罚,依据条例使用中罚。《周礼》“刑平国用中典”,郑注:“平国,承平守成之国。用中典者,常行之法。”
顾命
     【说明】顾,眷顾。嘱咐大臣眷顾嗣主的命令,叫做顾命。这样解释是采用黄生《义府》的说法。顾命,相当于遗嘱。
     本篇记载了成王将死(公元前1025年),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命令大臣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的情况;记载了成王逝世后,太子钊在先王之庙接收册命的仪式;还记载了康王即位,朝见诸侯时召公芮公的献词和康王勉励诸侯保卫王家的答辞。内容很丰富,文章写得绵密细致,富丽堂皇。
     王国维《周书顾命考》说:“古礼经既佚,后世得考周室一代之古典者,惟此篇而已。”它是研究周代礼制的珍贵文献。
     西汉伏生和欧阳、大小夏侯本原是一篇。马融、郑玄本分“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以下为《康王之诰》,晚出《孔传》本分“王出在应门之内”以下为《康王之诰》,见《正义》和《释文》。这是分合的不同,无甚紧要。从文意看,前后联系紧密,不宜分开,今依伏生本,不加分别。
     本篇分三大段。第一段记录群臣接受成王的顾命。第二段记录太子钊在先王庙中接受册命的仪式。第三段记录康王即位,初次接见诸侯的仪式和诰词。
【译文】
     1。四月,月亮新现光明,成王生了病。甲子这天,成王洗了头发洗了脸,太仆给王戴上王冠,披上朝服,王靠着玉几。于是会见朝臣。成王召见太保姡А④遣⑼⒈瞎⑽篮睢⒚⑹κ稀⒒⒊肌俟俚氖壮ひ约鞍焓鹿僭薄
     王说:“啊!我的病很厉害,有危险,痛苦的日子到了。已经是临终时刻,恐怕不能郑重地讲后嗣的事了,现在,我详细地训告你们。过去,我们的先君文王、武王,放出日月般的光辉,制定法律,发布教令,臣民都努力奉行,不敢违背,因而能够讨伐殷商,成就我周国的大命。
     “后来,幼稚的我,认真奉行天威,继续遵守文王、武王的伟大教导,不敢昏乱越轨。如今上天降下重病,几乎不能起床不能说话了。你们要勉力接受我的话,认真保护我的大儿子姬钊大渡艰难,要柔服远方,亲善近邻,安定、教导大小各国。我想众人要用礼法自治,你们不可使姬钊冒犯以至陷于非法啊!”
     群臣已经接受教命,就退回来,拿出成王的朝服放在王庭。到了明天乙丑日,成王逝世了。
     2·1太保命令仲桓和南宫毛跟从齐侯吕伋,二人分别拿着干戈,率领一百名勇士,在南门外迎接太子钊。请太子钊进入侧室,作忧居的主人,丁卯这天,命令作册制定丧礼。到了第七天癸酉,召公命令官员布置各种器物。
     狄人陈设斧纹屏风和先王的礼服。门窗间朝南的位置,铺设着双层竹席,饰着黑白相间的丝织花边,陈设彩玉,用无饰的几案。在西墙朝东的位置,铺设双层细竹篾席,饰着彩色的花边,陈设花贝壳,用无饰的几案。在东墙朝西的位置,铺设双层莞席,饰着绘有云气的花边,陈设雕刻的玉器,用无饰的几案。在堂的西边夹室朝南的位置,铺设双层青竹蔑席,饰着黑丝绳连缀的花边,陈设漆器,用无饰的几案。
     越玉五种,宝刀、赤刀、大训,大璧、琬、琰,陈列在西墙向东的席前。大玉、夷玉、天球、河图,陈列在东墙向西的席前。胤制作的舞衣、大贝壳、大军鼓,陈列在西房。兑制作的戈、和制作的弓、垂制作的竹矢,陈列在东房。
     王的玉车放置在宾客们所走的台阶前,金车放置在主人走的台阶前,象车放在门左侧堂屋的前面,木车放在门右侧堂屋的前面。
     2·2二人戴着赤黑色的礼帽,执三角矛,站在祖庙门里边。四人戴着青黑色的礼帽,执着戈,戈刃向前,夹着台阶,对面站在台阶两旁。一人戴着礼帽,拿着大斧,站立在东堂的前面。一人戴着礼帽,拿着大斧,站立在西堂的前面。一人戴着礼帽,拿着三锋矛,站立在东堂外边。一人戴着礼帽,拿着三锋矛,站立在西堂外边。还有一人戴着礼帽,拿着矛,站立在北堂北面的台阶上。
     2·3王戴着麻制的礼帽,穿着绣有斧形花纹的礼服,从西阶上来。卿士和众诸侯戴着麻制的礼帽,穿着黑色礼服,进入中庭,各人站在规定的位置上。太保、太史、太宗都戴着麻制的礼帽,穿着红色礼服。太保捧着大圭,太宗捧着酒杯和瑁,从东阶上来。太史拿着策书,从西阶走上来,进献策书给康王。太史说:“大王靠着玉几,宣布他临终的教命,命令您继承文王、武王的大训,治理领导周国,遵守大法,协和天下,以宣扬文王、武王的光明教训。”王再拜,然后起来,回答说:“我这个微末的小子,怎么能协和治理天下以敬畏天威啊?”
     王接受了酒杯和瑁。前进三次,祭酒三次,奠酒三次。太宗说:“请喝酒!”王喝酒后,太保接过酒杯,走下堂,洗手,又登上堂,用另外一种酒杯自斟自饮作答,然后把酒杯交给宗人,对王下拜,王也回拜。太保又从宗人那里接过酒杯,祭酒,尝酒,奠酒,然后把酒杯交给宗人,又拜。王又回拜。太保走下堂,行礼结束,诸侯卿士们都走出祖庙门,恭候康王视朝。
     3。王走出祖庙,来到应门内。太保召公率领西方的诸侯进入应门左侧,毕公率领东方的诸侯进入应门的右侧,他们都穿着绣有花纹的礼服和黄朱色的韨。赞礼的官员传呼进献命圭和贡物,诸侯走上前,说:“一二个王室的护卫向王奉献土产。”诸侯都再拜叩头。王依礼辞谢,然后升位答拜。
     太保召公和芮伯同走向前,互相作揖后,同向王再拜叩头。他们说:“恭敬地禀告天子,伟大的天帝更改了大国殷的命运,我们周国的文王、武王大受福祥,能够安定西方。新逝世的成王,赏罚完全合宜,能够成就文、武的功业,因此把幸福普遍地留给我们后人。现在王要敬慎啊!要加强王朝的六军,不要败坏我们高祖的大命。”
     王这样说:“侯、甸、男、卫的各位诸侯!现在我姬钊答复你们的教导。先君文王、武王很公平,仁厚慈爱,不滥施刑罚,致力实行中信,因而他们的光辉普照天下。还有象熊罴一样勇武的将士,忠贞不渝的大臣,安定治理我们的国家,因此,我们才被上帝加以任命。
     “上天顺从先王的治理之道,把天下交给先王。先王于是命令分封诸侯,树立蕃卫,眷顾我们后代子孙。现在,我们几位伯父希望你们互相爱护顾念王室,继续如你们的祖先臣服于先王。虽然你们身在朝廷之外,你们的心不可不在王室,要辅助我得到吉祥,不要把羞辱留给我!”
     众位大臣都听完了命令,互相作揖,快步走出。康王脱去吉服,返回居丧的侧室,穿上丧服。
     【原文】
1。惟四月,哉生魄(1),王不怿(2)。甲子,王乃洮頮水(3)。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