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源-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松肩,情绪平稳,大脑安静。要求百会穴、膻中、丹田、会阴意对一线,并且与地面垂直,不挺胸不弓背,自然体正,气顺。而后止念抱神以静守。诀有八字:内息诸妄,外绝诸缘。止于内,内念不生;止于外,外物不摇。将眼耳鼻舌身五识各返其根;将精神魂魄意五灵各安其位。运用施为,勿令神意弛于外,似视、听、嗅、意等感觉通道与外界阻断隔绝。

    “夫眼为神窍,耳为精窍,口为气窍”

    ,关闭外三室,令其返于身内以关照内听,不为外界物体所诱。

    如此本心不动,内三室精气神合于一,自然私欲净尽,此即谓对“境”无“心”也。至此神情意平自合于虚静。方将散乱之意念聚至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此为聚神收念之处)

    ,并缓缓地沿身体内下沉至膻中穴,凝神于此(两乳之间内进1.5寸,如拳头大小的区域)。

    何为凝?

    聚而不散谓之凝。

    要求神(感觉)坐其位,意聚其中,而两目之光亦要内视膻中。因神栖于目,目又为心之先锋,目之所至,心神亦必趋之。古师秘云:一部玄功,全凭慧照。故要求心目同凝于此。又兼耳内听呼吸,自然出入。此中一听,切不可泛视,呼吸稍一浮躁,神即外散。吸

 370

    25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气稍用意,呼则不用,缓慢细长,勿勉力强为,尤重自然,三者同合于膻中,无思无虑自然气生。

    如此36息,可静养片刻。

    复如斯3~5(共108~180息)然后接摩手、浴面等收功。功时30~40分钟,一日三次,15~20天后可转练下步功法。

    ②摩揉两乳,气伏中黄女功较男子简而易成。

    初功半月即觉两乳之中似有动机,发热蠕动感。故练功改为提手分捧两乳,细细吸气,吐帷绵绵,使息息归根于膻中,绵绵密密,若存若亡。守至若感呼吸从两乳之中出入,即应迁移其神下凝黄庭(位心下脐上正中,在一身四方之中,且脾土居此,故称黄庭)。轻轻地揉搓两乳,呼吸自然,左右各36次(两手施摩的方向一致)。凝神片刻,再用意目神光沿左右肋的下肋缘往后至夹脊,行帷骨两旁上升过玉枕,入泥丸,至两眉之间印堂穴相交。复分开沿两侧太阳穴循耳后降至缺盆(即锁骨上窝)

    ,后沿胸下注于两乳,将左右两乳各旋转一周,交于膻中,一并送入黄庭。

    无为静养沐浴。静守片刻,再捧乳吸气,左右揉搓36次,用意如前,复如法3次即可收功。行浴面、叩齿、吞津、摩腹等。

    功时40~60分钟,一日三次,30~60天。

    ③日月合璧,以阳提阴功夫至此,已觉神清气爽,步履轻健。面光泽红若桃花;发荣润黑若青丝。故当更进一层。

    上段凝神黄庭,气绕中黄,腹内温暖,如烛光之照。朗彻如荧,应迁其神过脐轮,下守丹田(在上述与地面垂直的直线上,脐下1.5寸腹内正中如拳头大小的区域)。要将气

 37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53

    伏藏于丹田之中,以神就之。神坐气中,气包神外,神气混融,两相和合。即是先天动象,恍惚如醉,杳冥始得真精。

    “以神返气内,丹道自然成”。古称此为日月合璧,阴阳匹配之功。喻丹田为月,欲使月窟生辉,必赖日光之照耀,而日光于人则为神、意、目光的合体——“性灵之光。”

    返于身内,循日月运行之道,默照铅鼎丹田。使真阴真阳(神、气)归入丹炉,行周天符火,得一粒“宝珠”

    ,吞入腹中,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

    静坐之时,无思无营,使神气同融于丹田,神为一身之主宰,神定则息和,息和则心安。心目坦然,神光内照。吸气绵绵,呼亦帷帷,呼吸之间,出入绵绵不绝,气微微缈缈,恍恍惚惚,蕴于丹田如根之深藏。如此默观温照,气机发动,腹呈温象,暖气欲冲无路。

    此乃阴气萌生,使人姿生情欲,应以正念主之,以阳提阴,不可骄之放纵。以目光照射之,以意领之,以神接之,随气之欲出,重吸气引暖气穿尾闾(呼则不用意)

    ,贯椎骨同髓体上升,入泥丸,达明堂;此时重呼气(吸则不用意)

    ,搭鹊桥,过重楼,降膻中,如甘露不滋丹田,温温然如蜜入腹中。如此一连3~5次,运至阴气消尽,情欲寂灭方止。此时全身舒泰,胎息冥冥,欲仙欲醉。如醍醐贯顶,顿觉全身清爽无累,如沉疴脱体,其快无穷。元气氤氲,毛孔熏熏然开合有度。唯觉内外环境交通相接,混成一片。无人无我无天地,似祥光高悬,遍体生光,清凉自在。

    至此有为之渐法止,转入无为之顿法。至清至静。颐养神气,进入虚空忘我之境。

    女丹功的无为顿法与男子“炼神还虚”一样,十月温养,

 372

    45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三年乳哺,九年面壁,是一个长期的精神颐养过程。故欲要身中之气不散,心中之神不昧,应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动不摇,谨守四门眼耳鼻舌,有令内出外入”

    ,去嗔怒私欲,此亦养寿之紧要。虽涉事而心常无事,不让琐事萦于心中。如佛语云:“无心于事,无事于心”

    ,勿使尘埃染着明镜。

    心地空明清静,淡然无为,神气自满,可得天元之寿也。

    3.调 气 法

    此段功法也是女丹功中重要环节,可与坐式相兼而行,对于逆腹式呼吸或内呼吸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通过肺部呼吸的鼓荡,充分地调动体内真气的产生聚积,渐渐地由肺部呼吸过渡到深长的逆腹式呼吸。

    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

    ①特点第一点;意念和呼吸相结合,外导内引,意气相随。初始意配合呼吸之气而走,到一定阶级真气产生时,则意与真气结合而行。

    第二点;腹部随着呼吸的起伏波动,对脏器有轻柔的按摩作用。并且不断地刺激丹田区域,形成条件反射,能很快地调动气机的运转,使丹田部产生气感。

    第三点;此法呼吸量较大,配合提肛收腹,有较强聚气储能作用。又兼有升降开合之妙,对功夫进一步深入起主导作用。

    呼吸之要,细匀深长,不疾不徐,内息深深,气贯丹田。

 37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53

    循序渐进,不可过于用力闭气。

    ②操作方法第一点;预备式,两脚分开与肩等宽,膝微弯曲呈骑马式。两手分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指尖朝前。要求:大脑平静,身心舒畅。全身放松,使皮肤、肌肉、内脏等处于松弛状态,不可用力。头顶百会、膻中、会阴、涌泉意对一线,并与地面垂直,如此即可做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胸似中空呼吸通畅(自然缓进缓出呼吸)。

    意想天河之水由百会贯入体内,循上述一线缓缓流下,融融适适洗涤周身。清气入内,浊滞潜消,病邪之气排出体外,身心顿觉清爽,一般5~10分钟即可。

    第二点;两手掌外旋,变指尖相对,掌心向上,放于小腹前,继动,两手掌缓缓上捧,同时细细吸气,先提肛后缩腹内收,上提到膻中穴,沉肩坠肘,手掌继往外旋,并向外分,指尖向上,掌背相对,手指似有向两侧绷拉之力,此为升式开式,腹内收,胸腔扩大,吸气于膻中、两肺及整个胸腔。

    意念活动:上捧时意想两手将丹田气捧起,缓缓上升,与呼吸之气相融于膻中,而开式则为更多的吸入自然界清纯之气,纳为己用,以补羸弱之体,此即为先天气,后天气,融之者,能长生之义。始则膻中有热胀感,渐渐整个肺部胸腔均感温热舒适。

    第三点;待上式吸气满后,有一自然停顿之机,稍闭息一会(不可勉强)

    ,尔后,两手掌内旋,变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平于胸前,开始缓缓呼气,两手掌并徐徐下按,至小腹

 374

    65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前,变两掌心与丹田相对,此为合式降式,呼气完,腹外凸,气沉入丹田。

    意念活动:合式是将弥散之气集于膻中区域,降时则配合手势外导下按领气沿腹内(任脉线)沉入丹田,气则根藏于此,盘结于此。此即水火交罢后,一点落丹田之说。久练此法,气沿任脉行走时,如夏饮甘露清凉融适,沁入心脾。

    故有语云:“蜜入腹中”之感。对呼吸要求有一诗曰:吸则意紧随气行,呼则形松似雁落,一切皆于自然中求之,不可强力施为。

    第四点;上式呼气完,仍有一停顿之机,即行法轮自转法,两掌心于腹前由右向左缓缓划圈3次,旨在带动内气旋转,使气活活泼泼,以防气滞而生膨胀之弊。

    此为一次呼吸完毕,可调匀鼻息,复如此10~15次,改为三圆式桩功。无须意守,以“松静”意境为主,自然呼吸,静养10分钟左右收功,行摩掌,浴面,拍胸,拍腿等,理顺气机以恢复常态。

    关地手势起落的快慢,应根据自己的呼吸而定,息深长者可慢,息短促者稍快,初稍有气急,渐渐可达“吸绵绵呼融融”置鸿毛于鼻端纹丝不动之内息态。

    4.女丹功辅助功

    练功以前收功以后均可做,时间不拘一定,唯当慎重其事,不可马虎。辅助功主以和暖周身,寒则凝滞,暖则流通,气血周流,而病自消散。

    ①织布法:空静织;姿势选坡卧式,身体放松,呼吸自

 37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53

    然,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心内空静,不动声色,唯觉膻中、涌泉之间似有一金梭运转,往来穿织,久则气机运转,通畅无凝,运转度数初则缓慢,渐至加快,时间2~3分钟。动织法;取坐式,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