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拥有者,是与该主题相关联的管理原则。自这些主题辐射出的是实用且明智的教程,这些教程涉及从会计到兼

并到估价的重要公司问题的整个范围。
    巴菲特的许多教程,与商学院和法学院在过去30年中教授的,以及与同一时期在华尔街和整个美国公司中实践的东西,正好相抵触。那些教学和实践中的许多东西都与格雷厄姆和多德阐述的观点相违背;而巴菲特是他们的高徒,坚定地捍卫着他们的观点。这种捍卫从对现代金融理论慷慨激昂的反驳,到对用股票期权酬报经理的毒害作用有理有据的证明,再到对夸大了的有增效作用的收购和现金流盆轨析的益处有说服力的辫驳。
    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源自19世纪初开业的一批纺织厂—的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巴菲特运用了这些传统的投资原理。1964年,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当时它每股的账面价值是19。46美元,而其内在价值则低得多。今天,它的每股账面价值大约是40 000美元,而其内在价值则更高。在此期间,每股账面价值的年复合增长率是24%。
    现在,伯克希尔已经成为涉足多种业务—不含纺织—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最重要的业务是保险.主要通过其100%拥有的子公司,如GEICO公司(GEICO Corporation)—美国第七大汽车保险商,以及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 Corporation)—世界第四大再保险公司之一来实现。伯克希尔还出版《布法罗新闻报》(The Buffalo News ),并拥有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范围从百科全书、家具和清洁系统,到巧克力糖果、冰淇淋、鞋子、制服和压缩机的其他公司。伯克希尔还拥有多家大公司相当数额的股权,包括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pany)、沃尔特·迪斯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pany)、联邦房屋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别称〃Freddie Mac〃)、吉列公司(The Gillette pany)、麦当劳(McDonald's)、《华盛顿邮报)公司(The Washington Post pany)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pany)。
    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通过投资具有出色经济特性并由杰出经理经营的公司,缔造了这家超过700亿美元的企业。在偏爱以合理的价格协议收购这样一家公司100%股权的同时,他们

还采用一种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此类公司不到100%股权的“双管齐下的方法”册Double…Barreled Approach),此时他们支付的价格按比例而言远低于100%收购时的价格。  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节省了大笔的投资成本。伯克希尔投资组合中可流通证券的价值,按每股的价格计算,曾从1965年的4美元上升至2000年的50000美元以上,大约是25%的年增长率。同一时期,每股营业利润从刚过4美元增至500美元左右,即大约18%的年增长率。近几年,这些惊人的成果继续以近似的速率增长。据巴菲特说,这些成果不是出自于什么总体规划,而是出自于集中投资—通过专注于有显著经济特性并由一流经理经营的公司来配置资产。
    巴菲特将伯克希尔视做他、芒格率其他股东拥有的一家合伙制公司,而且基本上他所有的200多亿美元。的净资产都在伯克希尔的股票里。他的经济目标是长期的—通过全部或部分拥有一群能产生现金且收益超过平均值的、业务不一的公司,使伯克希尔的每股内在价值最大化。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巴菲特为了扩张而放弃扩张,而且只要公司能产生一些现金并管理良好,巴菲特就不会她弃它们。
    如果留存收益并用来再投资产生的利润在长时期内至少能实现与每股市值同比例的增长,那么伯克希尔会这么做。伯克希尔谨懊地使用贷款,而且仅在它得到的与付出的等值时才出售股权。巴菲特识透了会计常规,特别是那些使实际的经济收益模糊不清的会计常规。
    巴菲特称之为与所有者相关的公司原则是贯穿本书所有文章的主线。经过组织整理,这些文章构成了一本关于管理、投资、金融和会计的,风格雅致、教义深刻的操作手册。巴菲特的基本原则为对公司各方面问题的丰富见解提供了框架。这些见解绝非抽象的陈词滋调。事实上,投资者应e祖止到1〃8)130日,巴非特共持有474 998股伯克希尔的AR;若按1999年末的收市价封
    算.g24 699 996月洲〕美元。册译者注

当关注基本面,有耐心,并按常识做出良好的判断。在巴菲特的文章中,这些溉言绝句被落实到了巴菲特在生活和成长中遵循的,更具体的原则上。
    很多人猜测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正在做什么,或计划做什么。他们的猜测时对时错,但总是愚不可及。不去预测伯克希尔正在进行哪方面的投资,而是思考如何按巴菲特的教诲做出稳妥的投资选择,这些人的境况会好得多。这意味着,他们应当思考巴菲特的论著并从中学习,而不是去效仿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
    巴菲特谦虚地承认,他文章中的大部分观点乃本·格雷厄姆所授。他将自己视为格雷厄姆思想用来证明其价值的样板。在允许我准备这本书时,巴菲特说我会成为格雷厄姆思想,以及巴菲特对其实际运用的传播者。巴菲特清楚将他的公司与投资哲学公之于众的风险。但他说,他曾从格雷厄姆毫无保留的教诲中受益匪浅,而且相信传递这种睿智是情理之中的事,即使这意味着树立竞争对手。为此目的,我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按这本精选集反映的主题组织各种文章。这篇对各大主题的导言,压缩出了本书的基本内容,并将现实的思考贯穿其中。以下即是本书的要点。公司治理
    对巴菲特而言,经理是股东资本的管家。最好的经理在进行公司决策时像所有者那样思考,他们牢记股东的利益。但是,即便是一流的经理,有时也会有与股东利益相冲突的利益。如何缓解这些冲突,并培养经理的管家意识,正是巴菲特40年职业生涯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及他文章的突出主题。这些文章提到了一些最重要的公司治理问题。
    首要的一点未在文章中阐明,而是渗透于其间:正直和坦诚在管理者与股东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巴菲特讲述事情的本来面目,或至少是他亲眼所见的东西。这种品质将有兴趣的股东吸引到了伯克希尔,他们逐年递增地蜂拥至伯克希尔的股东年会。与大多数股东年会中出现的情况不同的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年会是关于公司问题的持续的、卓有成效的对话。
    除了巴菲特在披露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惯例中所表现出的对所有者的倾向性,以及上面总结的与股东相关的公司原则之外,下一堂管理

课是要省却管理体制的公式。按巴菲特的说法,与教科书中的组织行为规则相反,为一家特定的公司环境制定一条抽象的命令链收效甚徽。要紧的是选择能干、诚实而且勤勉的人。在团队中拥有一流的成员,远比设计等级制度、明确谁向谁汇报什么以及在什么时候汇报重要得多。
    由于巴菲特区别出的公司CEO与其他雇员间的三大差异,所以在选择CEO时应特别审慎。第一,*ICEO表现的标准在操作时不是暇乏就是过于简单,因而CEO的表现要比其他大多数员工的更难以衡量。第二,没有入比CEO的职位更高,因此也就不可能去衡量更高职位入员的表现。第三,董事会不可能担当这一高级职务,因为CEO和董事会之间的关系按惯例十轨融洽。
    重大的改革常常把目标放在使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或是加强董事会对CEO的监督上。用股票期权酬报管理人员是一种备受吹捧的选择;而更多地强调董事会的作用是另一种选择。人们预计,将羞事长与CEO的身份和职能分离,设立常务审计委员会、常务提名委员会,以及常务薪酬委员会也是前景光明的改革方案。但是,这些创新解决不了公司治理问题,有些甚至使问题更加恶化。
    巴菲特认为,上策是谨慎挑选可以不受赢弱体制束缚而表现优良的CEO。杰出的CEO不需要很多来自所有者的指导,虽然他们可以得益于拥有一个同样杰出的重事会。所以,必须按专业知识、利益和对所有者的倾向性来挑选董事会成员。根据巴菲特的说法,美国公司董事会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董事是按其他原因推选出来的,比如增加董事会成员的多样性或声望。
    大部分改革只是泛泛而谈,并未注意到巴菲特区分出的各种童事会地位的主要差别。例如,在控股股东同时也是经理的公司中,董事的权力最为弱小。当董事和经理部门出现轨歧时,除了反对或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提出辞呈外,董事将别无他法。在另一个极端,董事的权力最为强大,此时公司中有的是不参与管理的控股股东。当出现轨歧时,董事们可将问题直接带给控股股东。
    但是最常见的情况是没有控股股东的公司。巴菲特说.在这种公司里

管理问题最严重。如果董事们能够提供必要约束,将会大有裨益,但逍遥自在的董事会常常防止出现约束。巴菲特相信,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董事会的效用最大化,那么董事会的规模要小,而且主要应由外部董事组成。在这种情况下,董事能够掌握的最有效武器乃是他或她威胁要辞职。
    当然,这些情况都有一个共性:相对一个中庸的经理,面对或解雇一个糟糕的经理要容易得多。巴菲特强调,所有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首要问题是,在美国的企业中对CEO的评估从未在CEO缺席的例行会议上进行。举行没有CEO出席的例会来评审他的表现,将是公司治理中的一项重大改进。
    评估CEO的表现远比看起来的困难得多。短期成果和潜在的长期成果都必须加以评定。如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