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讲给大家听,宝玉欢喜的比那些说书先生说的书还爱听。当讲到一个十七八岁极标致的女孩儿抽柴火时,宝玉听得如醉如痴,忙问:“那女孩儿在大雪地里抽柴火干什么?”背地里还拉着刘老老细问:“那女孩儿是谁呀?”当刘老老说有个小姐长到17岁时就死了时,宝玉听了跌足叹息。他接触的这些朋友和听来的故事,乃至到农村的庄户人家见识一些生产工具,无疑对他增长知识,丰富才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宝玉不喜欢读书是不喜欢读“圣贤书”、“八股文”,而他的小厮茗烟在街市的书坊里买来一些古今小说、并有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与传奇角本来“孝敬”他时,宝玉一看如得珍宝,高兴极了。他看了《会真记》(即《西厢记》),对黛玉说:“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在贾宝玉那个时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以及圣贤之道,用“八股文”来立言。单靠社会实践,而没有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也是难以得中的。所以,贾宝玉在他忠诚于黛玉的爱情,实践他对黛玉的“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的誓言,在他了却尘缘之前,为给父母、妻子一点安慰,在大比之期临近之日,宝玉命麝月、秋纹收拾一间静室,把那些有关试题的语录名稿及应制诗之类的书找出来,他却当真用起功来。后来宝玉进了考场,终于中了第七名举人,他留下了对他才学的见证,而从此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贾宝玉为何考取举人?又为何出家当了和尚?有许多红学家们见仁见智的评论,这里不去说它,而要说的是到了今天,跟贾宝玉同年龄的少年儿童所遭遇的像贾政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态的家长和老师们,他们为追求“高分率”给孩子们压下的课程太多,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已远远超越了他们的接受能力。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相当沉重。
  工现在成人每天作时间为8小时,而对于现在很多孩子们来说,一天要学习10个小时,除了在学校上课、上早晚自习外,学生还有不少的家庭作业,每天都要完成,孩子等于天天都在加班这还不够,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还安排孩子学这样学那样,弄得本是活泼伶俐的儿童苦不堪言,毫无生气,极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不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有些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除了要学生按规定学习的9年制课程外,还要附加各种补充、辅导课程,每天的课程、作业加得满满的,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据北京市的调查,有一所小学学生除必须在完成国家9年制义务教育所定科目学习任务的同时,加学约占课程总量20%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笙管笛箫、武术气功等,都成了学生的必修的正规科目。单是“经典诵读”的内容总共要学生“背诵”诗970首、词曲700首、文章680篇,其中包括“四书”、《老子》全篇,《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全部,共计2350首、篇诗文。如果以10年计算,每个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课程外,每天至少背诵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或一篇古文,这样重的学习量,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的。
  现在中小学生的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的书包太沉重了。据哈尔滨市有记者对5所小学,称了30多名小学生的书包发现:平均每个书包的重量为3.5公斤,铁岭校四年级一学生书包重达6.2公斤,沉甸甸的大书包与孩子们小小的身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少家长怕把孩子脊椎压弯,都由家长替孩子背拿。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素质教育,摆脱沉重的大书包,这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最近,著名作家王蒙在上海的“新概念作文竞赛”的评选时,出了一道“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句话加标点”的考题,在座的评委——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7所院校的中文系教授议论半天也没有得出“标准答案”。王蒙说,这是他上初中一年级的孙子的语文试题,“我做过几次他的语文测验卷子,都不一定能得60分。”现在全国著名大学的中文系教师,几乎所有人都说辅导不了自己上小学或中学的孩子。专家们呼吁: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改革不行了。
  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当然也是学文化知识打基础的时期,这阶段学习好坏固然对一生的前途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孩子头脑的细胞中超越了所能吸收智力的程度,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发育,也会对智能的吸收起反作用。有些孩子的父母不懂这个道理,采取了“拔苗助长”的手段,不顾孩子能否承受,不顾孩子是否喜欢,不顾孩子有否特长,在孩子本已正规课程压得很重的情况下,还要孩子课余上各种专业的培训班,如舞蹈班、书法班、钢琴班、外语班、美术班、表演班、音乐班等等。
  孩子每天放学后也不得休息,双休日也要上各种班学习,上完培训班又要写作业,到了深夜孩子才能上床睡觉,致使中小学生睡眠普遍不足,而眼睛的近视率不断上升。
  在本世纪中叶,我国有那么一段要青少年到农村去“经风雨,见世面”的时期,把尚没有毕业的在校学生赶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教学没有了,课程丢掉了,把课本当成了“四日”,把“交白卷”当成光荣。只要求青少年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摸爬滚打,砸烂了正规的基础教育,而使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知识断了层,知识素质与科技发展的距离拉大,对青少年片面的进行实践教育,而不进行文化基础知识教育是绝对不可取的。然而,现在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学生钻进书本里,一味的埋头啃书本,而不给学生一点实践的机会,不让学生接触实际,深入基层,体验社会和大自然里面的学问。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实践的知识,也是极不利于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的。现在的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在还有个别学校的老师,相信“棍棒底下出人才”的谬论,采用贾政“苔挞”教子的手段,把课堂当成了“集中营”,实行体罚摧残少年儿童。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三重炉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黄爱微用蹲马步、做狗爬、相互打耳光、踢腿、单腿下直立、倒竖蜻蜓(头朝倒立)、跪地等20多种方式体罚学生,实施持续一年多时间。有时罚学生蹲马步、倒立时间持续一节课、二节课,甚至一上午,有时10多个学生被一起做这种体罚,遭到家长们的集体投诉。新疆尉犁县塔里木乡小学例行卫生检查时,四年级因有一根扫帚苗没检干净被扣罚一分。班主任张天玲听说张永海同学不好好打扫卫生贪玩时,便立即把打扫卫生的8个同学叫到一起,叫7个同学每人打张永海3个耳光。打完进教室后,张天玲又叫张永海走到每个同学面前打他3个耳光。有一跟张永海比较要好的姓盛的同学打轻了一点,张老师又令他同桌同学打了盛3个耳光,此后各同学谁也不敢轻打了。最后统计,这个小学生只因一个扫帚苗没拣干净,便挨了90个耳光。后经医院诊断:“耳鼓膜内陷充血,光锥消失;双侧轻度传导性耳聋,左耳部软组织损伤。”这种野蛮、恶劣的体罚方式,是对少年儿童的摧残,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少年儿童法所绝对不允许的。
  在这里还要附加一笔,几年前诸多的中小学校向学生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致使许多工薪族家庭难以承受。国家曾三令五申取消学校向家长搞不正当的摊派。但是,时至今日仍有些学校无视国家的明令禁止的规定,还不断的巧立各种名目收取学生的不正当费用。笔者在写此文时,看到报上报道哈尔滨市太平区长林小学校向每名学生收取40元教育附加费,引起学生家长的普遍不满。实际上教育费附加,是国家规定在乡征、县管用于教育,市教委还明确规定这笔经费不得由学校向学生收取。学校向学生乱收费,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的现象何时能禁绝呢?
  《红楼絮语》之15
  妙玉出家
  在大观园西北角上有座栊翠庵,庵内有个带发修行的女尼名妙玉,刚刚过了18岁。她是个聪明美丽、才华横溢、资质非凡的青春少女;她博览群书、精通文墨;晋、汉、五代、唐宋诗词以及古今文章不只全部读过,而且颇有见解。她才思敏捷,长于写诗,也善于养花修木,收藏古玩,还会下棋,通音律,她多才多艺,心性高洁。她原本是苏州人氏,因听说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便跟师父上来,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不想师父精演先天神数圆寂了。恰在这时大观园竣工,元妃省亲在即,大观园里需要有处庵堂点缀,已采访聘买得12个小尼姑。当谈到妙玉尚没有扶灵回南时,王夫人做主,叫书启相公写了请贴,遣人备车轿接了来,便将栊翠庵交给妙玉做了住持。
  妙玉祖上也是读书官宦之家,为何正在妙龄之际,遁入空门,独守青灯古佛伴时光?书中交待:妙玉虽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她“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加之父母钟爱,使她滋长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强烈的自尊心。但她时运不济,自幼多病,家里替她买了许多替身都不见效,不得已入了空门。后来父母早亡,只得跟随师父,背井离乡来到京城,过着“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生活。因此,她虽性情高傲些,但贾府用“请”的礼节,她便带着两个老、一个小丫头来栊翠庵做了“槛外人”。她是《金陵十二钗》册子中的人物,她的判词是: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书中写她的结局是很不好的,被强盗劫持,被强暴后弃尸,颇令读者同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