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着。小猫又跑了回去,这一次猫妈妈跟他一起来了,因为她以为她儿子 
没有按照她的吩咐做。满妈妈悄悄地走到睡着了的公鸡跟前,亲自小心谨慎 
地拿一小束干草去碰鸡冠,干草并没有点着。她对干草吹了口气,一个火星 
也没有飞出来。于是她决定用手去摸摸鸡冠,看它烫不烫手。猫妈妈伸手一 
摸,一下感到十分惊奇,原来鸡冠看起来虽然红得像火一样,然而却是冰凉 
的。 
     于是猫的胆子大起来了:他们推醒了公鸡,告诉他说,他们再也受不了 
他的折磨,不再给他服务了。公鸡大发脾气,大声吵闹,还想拿他用惯了的 
办法夹吓唬猫,但是现在没有用了:因为猫已经知道他是吹牛。鸡看到再也 
吓唬不住猫,一切都完蛋了,就躲到人那里去,避开已经变成了敌人的猫。 
                                                                  (杨永译) 
… Page 209…
                               懒惰的青年人 
                                   '非洲' 
     天黑了,所有的青年人都聚在茅舍里睡觉。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朋 
友,把门关上!” 
     可是那个青年人回答说:“你在干吗呢?为什么你自己不关哪?” 
     大家都不吭声了。后来又有一个青年人说:“朋友,把门关上!” 
     有人回答说:“算了,就这样睡吧。谁走运,谁就能保住性命!” 
     半夜里来了一只狮子,把躺在靠外边的一个青年人拖走了。这时候有一 
个青年人又说:“朋友们,咱们把门关起来吧!狮子已经拖走了一个伙伴啦!” 
     但是其他的人都说:“你自己去关吧!” 
     于是他们又照老样子睡觉了。结果狮子一个接一个的,把所有的青年人 
都给拖走了。 
                                                                  (杨永译) 
… Page 210…
                               跳鼠智胜狮子 
                                   '非洲' 
      这个故事讲的,是森林里的狮子和跳鼠。 
     狮子时常杀害森林里的野兽,使他们一天一天地越来越少。野兽非常着 
急,大家聚拢来一块儿到狮子那里去对他说:“林中之王,我们来求你一件 
事。你不要消灭我们吧。我们答应每天早上送一个野兽来给你吃,你可别再 
乱吃别的野兽了。” 
      “好吧,”狮子说,“我同意啦。” 
     第二天早上野兽们在一起抽签,羚羊抽中了,她就被抓住了送去给狮子。 
狮子吃饱之后,这一天没有再吃别的野兽。第二天鬣狗抽中了签,也被狮子 
吃掉了。 
     这样过了好几天,最后跳鼠抽中了签,野兽们想把他抓着送到狮子那里 
去,可是跳鼠说:“不,不,你们不必抓我,让我自己到狮子那里去吧。” 
     野兽们就放了他。跳鼠回到自己的洞里去睡了一觉,一直睡到中午。 
     狮子等不到献给他的动物,饿得不得了;他气愤地跳了起来,一面吼着 
一面去找野兽。跳鼠听见狮子的吼声,醒了过来,走出洞外,爬到了井旁的 
一棵树上。 
     当狮子走到树跟前的时候,跳鼠在树顶上问他:“出了什么事,你干么 
要叫喊哪?” 
      “我从早上起就一直在等野兽,”狮子吼着说,“可是他们什么也没有 
送来给我吃!” 
     这时候跳鼠说道:“我们这次抽签,是我抽中的。我到你那儿去的时候 
还带着蜂蜜,但是这口井里的另外一只狮子拦住了我,抢走了蜂蜜。” 
      “那只狮子在哪儿啊?” 
      “就在这口井里,他还说他的力气比你大呢!”跳鼠回答。 
     狮子杀气腾腾地奔到井口,往里一看,果然看见另外一只狮子正在对他 
望着。实际上这是他的影子。狮子于是破口大骂,井里那只却不回答。狮子 
就向井里的狮子扑去,结果淹死了。 
     跳鼠回到野兽那里去说道:“我杀死了狮子,现在你们可以在森林里安 
安稳稳地过活,我要回到自己的洞里去了。” 
     野兽们都说:“跳鼠竟杀死了狮子。聪明人要比力气大的人强得多。” 
                                                                  (杨永译) 
… Page 211…
                                鬣狗捞月亮 
                                   '非洲' 
     有一条鬣狗找到了一很骨头,用嘴衔着走。这时候月亮出来了,把影子 
投在静静的水面上,照得很清楚。鬣狗看见了,以为水里是块猪油,就扔下 
骨头,钻到水里去捉月亮。它甚至连头也钻了下去,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因为河水浑浊了,月亮的影子消失了。鬣狗回到岸上,坐在那里等。水静了 
下来,水面上又出现了月亮的影子。鬣狗又跳到水里去,可还是什么也没有 
捉到。它这样做了许多次,始终没有结果。 
     这时候又来了一条鬣狗,看见扔在那里的骨头,衔起来就跑了,让第一 
条鬣狗继续捞月亮。第一条鬣狗一个劲地捞,直捞到月亮落山,月亮的影子 
在水面上消失为止,可是什么也没捞到。第二天晚上,这条鬣狗又回到老地 
方继续在水里捞月亮,但是结果还是那样。 
     因此,人们常常对那些做事跟这条鬣狗差不多的人说:“你很像那条鬣 
狗,看见了水里的月亮,扔掉骨头,结果什么也没得到。” 
                                                                  (杨永译) 
… Page 212…
                               “公正”的法官 
                                   '非洲' 
      有两个人起了纠纷,到法官那儿去打官司。 
     法官先听了一个人的控诉,再听了另一个的。 
     第一个人给法官送了罐蜜。另一个送了头驴子。 
     两人回去的时候,都希望法官判自己赢。 
     在规定的那天,这两个打官司的又来到法官那儿。 
     法官想也不想,就对送他驴子的人说:“这案子判你赢了。” 
     送他蜂蜜的人就问:“受我蜂蜜的老爷,你怎么判我输了呢?” 
      “因为,”法官答道,“驴子把你的罐子打翻了。我连一滴蜂蜜也没有 
尝到,全都倒在地上了。” 
                                                                  (君毅译) 
… Page 213…
                            七只狮子和一头牛 
                                   '非洲' 
     七只狮子和一头牛决定做朋友。起初,狮子请它们的新朋友吃饭。狮子 
们准备了一大堆鲜肉,它们自己吃,也请牛吃。肉一点不合牛的口味,可是 
它尽力不让狮子看出来。它虽然不吃,却不断地向狮子道谢,说它们款待得 
真好。 
     后来轮到牛请客了。 
     七只狮子在约定的一天到了牛那儿,它们看见一大堆新鲜的草。 
     狮子们非常惊奇。 
      “怎么搞的?你没有肉?你不见得请我们吃草吧?” 
     牛胆小他说:“依我看来,草比肉好吃得多。我劝你们试试看。” 
      “我们可没有一定要你吃肉,”狮子们说,“我们没有对你说:‘尔吃’, 
可你一定要我们吃草。要是你真想请客,就应该预备好吃的东西。没有肉, 
算什么筵席呢?” 
      “但是叫我哪儿去找肉呢?”牛替自己辩护说。 
     这时候狮子们说:“这真是极端的无礼!请我们来吃饭,结果却叫我们 
挨饿。要是别人像你这样的话,我们早就把他撕得粉碎了。可你是我们的朋 
友,所以我们对你特别宽大。为了表示我们的仁慈,我们只吃掉你一条腿。” 
     牛知道跟它们争论是没有用的,只得浑身颤抖他说:“你们待我真好。” 
     狮子就咬掉可怜的牛的一条后腿,开始吃起来。牛因为流血过多,倒在 
地上死掉了。 
     于是狮子们决定:“反正这牛已经死了,我们把它全吃光吧。” 
     它们就继续大吃。 
     有一只狐狸正好走过。它也想尝尝美味的肉,于是悄悄地走到近旁,叼 
着牛心,躲到树背后去。 
     七只狮子把牛吃得连骨头也不剩。它们吃完了互相惊奇地问道:“这牛 
的心在哪儿?也许它根本没有心吧?” 
     这时候狐狸从躲的地方走出来,一边舔着嘴唇一边说:“你们错了,可 
敬的先生们。它是有心的,就是没有头脑。不然的话,它也不会跟你们做朋 
友了。” 
                                                                 (君毅译) 
… Page 214…
                             朱汉与屙金子的驴 
                                   '非洲' 
     朱汉有一头驴子,这头驴子被他喂养得十分肥壮。乡邻们都说:“将这 
头驴子卖给我们吧!” 
      “这头驴你们要得起吗?”朱汉说。 
      “什么!那你说吧,究竟要多高的价格?我们马上付你现钱。” 
      “我也说不出价格。”朱汉说,“这样吧,我们一起把这头驴牵到牲口 
市场上去,看看它在那里能出多高的价格,我就以这个价格卖给你们。” 
      “好!”众人一致同意。 
     第二天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