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浦东的充满机遇、充满竞争、充满风险、充满活力,恰恰对于“有用之才”形
成一种强力磁场——“一江人才流浦东”,一时间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段祺华律师在美国拥有洋房和小轿车,还有一份年新10万美元的好职业——但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上海浦东。
    段律师在浦东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由归国留学生组成的律师事务所,员工中3人持
美国绿卡、2人持欧洲居住证、1人持香港护照——正是这一群年轻律师替中国公司
在美国法院打赢了震动海内外的“弹弓案”和“抽纱案”,一时声名鹊起。
    目前,又有14名海外的硕士、3名博士先后来到浦东开设事务所。

    上海中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自信心强的年轻
实业家。他投资8000万元开办了一家全自动保龄球生产企业,年产量达5000道,打
破了我国保龄球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1996年5月,陈荣的企业获得美国和世界妇女保龄球协会颁发的设备认可证书,
产品不仅热销国内,而且进击国外市场。他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在浦东建一座中
路保龄城。
    无疑,浦东具有挑战性与开拓性的整体大环境,为渴望建功立业的有为青年提
供了施展拳脚的大舞台。

    在浦东,“由由大酒店”颇负盛名——这是因为,它的“店名”不仅包容了农
民们的一种“解放”,同时闪耀着农民们一种狡黠的智慧——“农民种田出了头”。
    由由大酒店董事长山佳明父子俩,恰好折射了两个时代的风采——父亲山守仁
是五十年代的劳动模范,儿子山佳明则是九十年代的劳动模范。
    山佳明不仅经营四星级的由由大酒店,还创办了由由园艺场,每天,农民们乘
坐大面包车去园艺场“上班”。
    这一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换,完全可以印证保罗·哈
里森的“隧道论”。
    在浦东,人们还会看见一片片的樱花树,以及一幢幢风格奇异的别墅群——显
然,这是“老外们”的住宅区。
    “老外们”成批结队地来到浦东,其中有的还携家带口落户浦东,他们大多是
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大多喜欢取个中国名字,譬如“纪汉诗”“包国志”“包国伟”……
并将自己亦称作“新浦东人”……

    当一条条大道在阡陌上筑起……
    当一座座高楼在绿野上耸立……
    当荒寂的小镇喧闹着变成繁华的大都市……
    浦东新区的决策者们殚精竭虑追求的是:大规模项目开发、形态开发与功能开
发并举,借以实现社会事业跳跃式大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

    这是一所与现代化保税区相匹配的现代化实验学校。在校舍建设、硬件配备上,
瞄准世界一流水准,并与保税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与四周新建的居民住宅、商业
办公楼标准相适应,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优美和设施先进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在浦东,“一流的开发需要一流的教育”已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办教育成
为浦东的一大投资热点,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各种类型的学校如雨后
春笋般涌现。

    傲然耸立在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是浦东引以为自豪的标志与象征。
    这是浦东投资最大的旅游文化设施。每天,这里要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到上
海,如果不到东方明珠塔去看一看,走一走,被认为是一大憾事。
    东方明珠电视塔还在建设者手中向着蓝天伸延时,东方音乐厅、东方大世界、
东方文化博览城、东方影视文化中心等“同姓姐妹”,也一个个在浦东的发展蓝图
上描绘与孕育。
    这些瞄准世界一流水准的文化建筑群,以“东方”为系列,正在浦东大地上破
土而出,将构筑成新区面向二十一世纪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

    这是一座晚清时期的老房子,浓缩了浦东二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当隆隆的推土
机、高高的脚手架逼近它时,一个严峻的命题摆在了陆家嘴开发建设者的面前:是
拆除?还是保留?经过一场小小的争论,这所老房子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在这所老房子后面,是一块10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这里原来是居民棚户区,
共有3500户居民和7家企业,周围则是几十幢现代化高楼大厦。作为金融贸易区的陆
家嘴,寸土寸金,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青睐这片黄金宝地。然而,陆家嘴开
发公司怎么也不肯出让这块土地,他们投资8亿元,迁走了所有的居民和企业,开挖
人工湖,栽上树木花草,建起亭台喷泉,最终建成浦东最大的一块中心绿地。

    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环境保护渗透着现代人的意识和生活。浦东更不例外。
他们一方面婉拒所有不能保护环境的项目,向全世界宣布凡是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
的项目,不管有多高的回报率,一律不准落户浦东;一方面在水泥、钢筋森林之间,
给大自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留下了成片的绿色。

    金桥出口加工区专门制定了一份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
事业发展价值导向。具体而言,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主体;满足基
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系统性和开放性协调,超前性和阶段性结合;公益性和效
益性兼顾,战略性和可行性统一。”

    社会学家认为,城市是人类为自己建树的一座永恒的丰碑。可以毫不夸耀地说,
城市到处都是人类智慧的凝聚,折射着人的特有的光辉。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浦东的社区建设也堪称一流。早晨,在一
个个居民小区,一幢幢漂亮的住宅楼被绿树繁花环绕,一条条水泥小道光洁明净,
没有人高声喧哗,更听不到吵架声,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
    这种将经济繁荣、社会事业、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开发、
同步实施,以保证其协调发展的新思维,被人们称为“浦东概念”。
    环境优美,经济飚升,社会进步——“新浦东人”开创着一种全新的生活。
    来自上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开发建设者们,将自己的资金、智慧和汗水,熔
铸在浦东这片热土上,正一步一个脚印构筑起华夏辉煌。

    1994年春节,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来到上海。离沪时刻,他老人家特地将吴邦
国和黄菊两人叫上火车,殷殷嘱咐:“你们要抓住二十世纪的尾巴,这是上海的最
后一次机遇啊!”

    中国,紧紧抓住国际经济重组、国际资本和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
主导全国经济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选择。
    毫无疑义,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遵照邓小平的嘱托,将中华民
族无与伦比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快速、稳健地推向人类新纪元……

                                          1997年11月5日—11月17日
                                              定稿于上海浦东

    (注:本文分撰稿:谢金虎  谢持坚  袁梦德  胡纪椿  胡廷楣  何建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