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辽史-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耶律陈家奴,字绵辛,懿祖弟葛剌之八世孙。

  重熙中,补牌印郎君。坐直日不至,降本班。会帝猎,陈家奴逐鹿围内,鞭之二百。时耶律仁先荐陈家奴健捷比海东青鹘,授御盏郎君。历鹰坊、尚厩、四方馆副使,改徒鲁古皮室详稳。会太后生辰,进诗献驯鹿,太后嘉奖,赐珠二 ,杂彩二百段。兄撒钵卒,陈家奴闻讣,不告而去。帝怒,鞭之。

  清宁初,累迁右夷离毕。适帝与燕国王射鹿俱中,王时年九岁,帝悦,陈家奴应制进诗。帝喜,解衣以赐。後皇太子废,帝疑陈家奴党附,罢之。

  时西北诸部寇边,以陈家奴为乌古部节度使行军都监,赐甲一属、马二疋,讨诸部,擒其酋送于朝。侦候者见马踪,意寇至,陈家奴遣报元帅,耶律爱奴视之曰;「此野马也!」将出猎,贼至,爱奴战殁。有司诘按,陈家奴不伏,诏释之。由是感激,每事竭力。後诸部复来侵,陈家奴率兵三往,皆克,边境遂宁。

  以老告归,不从。道宗崩,为山陵使,致仕。年八十卒。

  耶律特麽,季父房之後。重熙间,为北克,累迁六部秃里太尉。

  大安四年,为倒塌岭节度使。顷之,为禁军都监。是冬,讨磨古斯,斩首二千馀级。十年,复讨之。既捷,授南院宣徽使。寿隆元年,为北院大王。四年,知黄龙府事,薨。

  耶律仙童,仲父房之後。重熙初,为宿直官,累迁惕隐、都监。以宽厚称。

  蒲奴里叛,仙童为五国节度使,率师讨之,擒其帅陶得里。又击乌隗叛,降其众,改彰国军节度使,拜北院大王。清宁二年,知黄龙府事,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历忠顺、武定二军节度使。致仕,封蒋国公。咸雍初,徙封许国,卒。

  萧素飒,字特免,五院部人。重熙间始仕,累迁北院承旨,彰愍宫使。

  清宁初,历左皮室详稳、右夷离毕。咸雍五年,剖阿里部叛,素飒讨降之,率其酋长来朝。帝嘉其功,徙北院林牙,改南院副部署,卒。

  子谋鲁斡,字回琏,初补夷离毕郎君,迁文班太保。大康中,改南京统军使,为右夷离毕。与枢密使耶律阿思论事不合,见忌,出为马群太保。北部来侵,谋鲁斡破之,以功迁同知乌古敌烈统军,仍许便宜行事。

  後以谗毁,降领西北路戍军,复为马群太保,卒。

  耶律大悲奴,字休坚,王子班聂里古之後。

  大康中,历永兴延昌宫使、右皮室详稳。会阻卜叛,奉诏招降之。寿隆二年,拜殿前都点检。乾统初,历上京留守、惕隐,复为都点检,改西南面招讨使。请老,不许。天庆中,留守上京,领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诸司等事。以彰国军节度使致仕,卒。

  大悲奴举止驯雅,好礼仪,为时人所称。

  论曰:辽自神册而降,席富强之势,内修法度,外事征伐,一时将帅震扬威灵,风行电扫,讨西夏,征项,破阻卜,平敌烈。诸部震慑,闻鼙鼓而胆落股弁,斯可谓雄武之国矣。其战胜攻取,必有奇谋秘计神变莫测者,将前史所载,未足以发之邪?抑天之所授,众莫与争而能然邪?

  虽然,兵者凶器,可戢而不可玩;争者末节,可遏而不可召。此黄石公所谓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也。又况乎仁者之无敌哉。辽之君臣智足守此,金人果能乘其敝而蹑其後乎?是以於耶律弘古辈诸将,不能无慨然也。

※校勘记

  一∶ 六年拜惕隐「拜惕隐」三字原错於六年之上,据纪太平六年四月改。

  二∶ 十二年 二,原误「三」。按纪重熙十二年八月,「于越耶律洪古薨」。洪古即弘古,据改。

  三∶ 三年迁崇德宫使为惕隐 按纪重熙五年四月,以崇德宫使耶律马六为惕隐。

  四∶ 遥辇鲜质可汗宫人 宫下疑脱分字。

  五∶ 累迁六部秃里太尉 按百官志二:「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有二常衮,有二宰相,又有吐里太尉。」秃里太尉即吐里太尉,六部疑应作奚六部。

 





第九十六卷  列传第二十六

耶律仁先挞不也耶律良萧韩家奴萧德萧惟信萧乐音奴耶律敌烈姚景行耶律阿思

  耶律仁先,字纠邻,小字查剌,孟父房之後。父瑰引,南府宰相,封燕王。

  仁先魁伟爽秀,有智略。重熙三年,补护卫。帝与论政,才之。仁先以不世遇,言无所隐。授宿直将军,累迁殿前副点检,改鹤剌唐古部节度使,俄召为北面林牙。

  十一年,升北院枢密副使。时宋请增岁币银绢以偿十县地产,仁先与刘六符使宋,仍议书「贡」。宋难之。仁先曰:「曩者石晋报德本朝,割地以献,周人攘而取之,是非利害,灼然可见。」宋无辞以对。乃定议增银、绢十万两、匹,仍称「贡」。既还,同知南京留守事。

  十三年,伐夏,留仁先镇边。未几,召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奏复王子班郎君及诸宫杂役。十六年,迁北院大王,奏今两院户口殷庶,乞免他部助役,从之。十八年,再举伐夏,仁先与皇太弟重元为前锋。萧惠失利于河南,帝犹欲进兵,仁先力谏,乃止。後知北院枢密使,迁东京留守。女直恃险,侵掠不止,仁先乞开山通道以控制之,边民安业。封吴王。

  清宁初,为南院枢密使。以耶律化哥谮,出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更王隋。六年,复为北院大王,民欢迎数百里,如见父兄。时北、南院枢密官涅鲁古、萧胡睹等忌之,请以仁先为西北路招讨使。耶律乙辛奏曰:「仁先旧臣,德冠一时,不宜补外。」复拜南院枢密使,更王许。

  九年七月,上猎太子山,耶律良奏重元谋逆,帝召仁先语之。仁先曰:「此曹凶狠,臣固疑之久矣。」帝趣仁先捕之。仁先出,且曰:「陛下宜谨为之备!」未及介马,重元犯帷宫。帝欲幸北、南院,仁先曰:「陛下若舍扈从而行,贼必蹑其後;且南、北大王心未可知。」仁先子挞不也曰:「圣意岂可违乎?」仁先怒,击其首。帝悟,悉委仁先以讨贼事。乃环车为营,拆行马,作兵仗,率官属近侍三十馀骑阵柢 外。及交战,贼众多降。涅鲁古中矢堕马,擒之,重元被伤而退。仁先以五院部萧塔剌所居最近,亟召之,分遣人集诸军。黎明,重元率奚人二千犯行宫,萧塔剌兵适至。仁先料贼势不能久,俟其气沮攻之。乃背营而阵,乘便奋击,贼众奔溃,追杀二十馀里,重元与数骑遁去。帝执仁先手曰:「平乱皆卿之功也。」加尚父,进封宋王,为北院枢密使,亲制文以褒之,诏画滦河战图以旌其功。

  咸雍元年,加于越,改封辽王,与耶律乙辛共知北院枢密事。乙辛恃宠不法,仁先抑之,由是见忌,出为南京留守,改王晋。恤孤 ,禁奸慝,宋闻风震服。议者以为自于越休哥之後,惟仁先一人而已。

  阻卜塔里干叛命,仁先为西北路招讨使,赐鹰纽印及剑。上谕曰:「卿去朝廷远,每俟奏行,恐失机会,可便宜从事。」仁先严斥候,扼敌冲,怀柔服从,庶事整饬。塔里干复来寇,仁先逆击,追杀八十馀里。大军继至,又败之。别部把里斯、秃没等来救,见其屡挫,不敢战而降。北边遂安。

  八年卒,年六十,遗命家人薄葬。弟义先、信先,俱有传。子挞不也。

  挞不也,字胡独 。清宁二年,补祗候郎君,累迁永兴宫使。以平重元之乱,遥授忠正军节度使,赐定乱功臣,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历高阳、临海二军节度使、左皮室详稳。

  大康六年,授西北路招讨使,率诸部酋长入朝,加兼侍中。自萧敌禄为招讨之後,朝廷务姑息,多择柔愿者用之,诸部渐至跋扈。挞不也含容尤甚,边防益废,寻改西南面招讨使。

  阻卜酋长磨古斯来侵,西北路招讨使何鲁扫古战不利,诏挞不也代之。磨古斯之为酋长,由挞不也所荐,至是遣人诱致之。磨古斯绐降,挞不也逆于镇州西南沙碛间,禁士卒无得妄动。敌至,裨将耶律绾斯、徐烈见其势锐,不及战而走,遂被害,年五十八。赠兼侍中,曰贞悯。

  挞不也少谨愿,後为族嫠妇所惑,出其妻,终以无子。人以此讥之。

  耶律良,字习拈,小字苏,着帐郎君之後。生於乾州,读书医巫闾山。学既博,将入南山肄业,友人止之曰:「尔无仆御,驱驰千里,纵闻见过人,年亦垂暮。今若即仕,已有馀地。」良曰「穷通,命也,非尔所知。」不听,留数年而归。

  重熙中,补寝殿小底,寻为燕赵国王近侍。以家贫,诏乘厩马。迁修起居注。会猎秋山,良进秋游赋,上嘉之。

  清宁中,上幸鸭子河,作捕鱼赋。由是宠遇稍隆,迁知制诰,兼知部署司事。奏请编御制诗文,目曰清宁集;上命良诗为庆会集,亲制其序。顷之,为敦睦宫使,兼权知皇太后宫诸局事。

  良闻重元与子涅鲁古谋乱,以帝笃於亲爱,不敢遽奏,密言於皇太后。太后托疾,召帝白其事。帝谓良曰:「汝欲间我骨肉耶?」良奏曰:「臣若妄言,甘伏斧 。陛下不早备,恐堕贼计。如召涅鲁古不来,可卜其事。」帝从其言。使者及门,涅鲁古意欲害之,羁於帐下。使者以佩刀断 而出,驰至行宫以状闻。帝始信。乱平,以功迁汉人行宫都部署。

  咸雍初,同知南院枢密使事,为惕隐,出知中京留守事。未几卒,帝嗟悼,遣重臣赙祭,给葬具,追封辽西郡王, 曰忠成。

  萧韩家奴,字括宁,奚长渤鲁恩之後。性孝友。太平中,补祗候郎君,累迁敦睦宫使。伐夏,为左翼都监,迁北面林牙。俄为南院副部署,赐玉带,改奚六部大王,治有声。

  清宁初,封韩国公,历南京统军使、北院宣徽使,封兰陵郡王。九年,上猎太子山,闻重元乱,驰诣行在。帝仓卒欲避于北、南大王院,与耶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