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欺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事欺骗-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的隐形伪装方法。
  (一)单个人员的隐形伪装
  单个人员在战场上的一切暴露征候,都可能被敌人的侦察手段发现,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实施个人荫蔽。
  单个人员的荫蔽效果,首先取决于背景的选择和正确利用。人员的位置
  和活动应尽量选择在天然遮障形成的不通视区,或选择在斑驳的背景中,防止自己的身影与背景形成明显的对比。着装必须与背景的颜色相融合,可着伪装衣,或用就便材料或伪装网制作的伪装衣。在积雪的背景上可用白布、白色塑料薄膜、白床单等直接披在身上,或制成伪装斗篷,以适应雪地背景的颜色。钢盔外形特殊,极易为敌识别,必须重视歪曲其外形和阴影。具体方法,可以用制式的铜盔网,也可以用麻布或其他织品制成盔罩,然后涂以迷彩破坏其单一的颜色,或在盔罩上编插草木的枝叶,分割钢盔下面的阴影。对于身体的暴露部位,如面部、手等,可用擦脸油彩涂抹,使其色调变暗。对武器的光泽部分可以涂上述彩或缠上布条,使之与背景相协调。由于战场侦察广泛使用各种红外观察器材和活动目标侦察雷达,人员的活动极易成为显著的暴露征候而被发现。因此,必须重视行动的荫蔽。行进路线应充分利用敌侦察盲区。占领掩体和发射阵地时,要善于利用地形进行荫蔽,使用杂草、树枝等适应背景的材料迅速伪装头部和肩部。在战场上更换位置应采取跃进和匍匐前进的方法。夜间行动,还须防备敌夜视器材的侦察。
  (二)技术兵器和车辆的隐形伪装
  各种军用车辆和火炮、坦克、飞机、导弹等技术兵器,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敌人侦察袭击的重要目标。一辆车或一件技术兵器伪装不好,可能暴露一支部队,一个重要的战术计划,或者导致整个设施被毁。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荫蔽车辆和技术兵器。
  轮式车辆和履带车辆隐形伪装方法大同小异。除了要荫蔽车辆本身、车的闪光、阴影和形状,要特别注意荫蔽车迹。因为车迹是各类车辆明显的暴露征候,它不仅会暴露车辆的车身:而且会由此暴露部队的性质、位置、规模和企图。车迹应紧靠篱笆、耕地和地物的其他天然线条并与之平行。所有车辆应该沿同一车迹行驶。对于暴露地段上的车迹,可由尾车在车后拖拽树枝将其扫除。闪光也是主要的暴露征候。它能使其他伪装措施失去作用。只要天空有光,挡风玻璃、车灯、车窗、潮湿的车身,甚至标志的浅色油漆,都会造成闪光。即使顶部有厚实的遮障,闪光也能通过其中细小的孔隙使目标暴露。因此,决不可忽视闪光的暴露。车辆投下的阴影会暴露车辆,必须消除。其方法是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天然遮蔽物的下面。当无天然遮蔽物时,则把车辆停放在较大物体的阴影内,或停放在大物体向阳的一边。迷彩是车辆伪装的有效补充措施,它可以歪曲车辆的形状和阴,但使用时注意使迷彩图案与车窗、挡风板、车轮和底架的大而黑的阴影连成一片。车底表面可涂成白色或浅灰色,这样可以产生反光,减轻底架黑色阴影。这种迷彩叫做反阴影迷彩,对于车辆和大型技术兵器均适用。
  火炮通常以连、营为单位配置。受过训练的敌观察员能通过炮口前的烧蚀地、遗弃的弹药箱、伪装不善的掩体、火炮特有的外形、进出阵地的车迹等搜索到阵地上的火炮,并且一旦发现其中一门火炮,就能顺藤摸瓜般地发现整个炮兵连或炮兵营。火炮的荫蔽首先取决于位置的选择。发射阵地应尽可能选择在有天然遮蔽物的地形上,采取不拘一格的配置方法。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的一切伪装特性,施以必要的工程技术作业,以制式伪装遮障和就便材料,把每一门火炮及其周围的暴露征候荫蔽起来。比如,通往发射阵地的道路不应在阵地旁断绝成为死路,而应将其延长到现有道路、居民地域或假阵地上;火炮射击所造成的炮口前锥形面痕迹也应加以掩盖。为了不妨碍火
  炮射击,对火炮及其周围地面可用伪装伞加以,荫蔽。
  地面飞机的隐形伪装,与车辆和其他技术兵器的隐形伪装遵循同样的原则,不同的是飞机停放位置的选择余地较小(只能在跑道和滑行道附近),且外形独特、高大,伪装困难。飞机成排停放极易遭到袭击,必须不规则地分散停放。在选择停放位置时,既要使其能方便地进入滑行道和跑道,又要使飞机与天然植物相融合。在没有天然水平遮障的地方,要用人工遮蔽飞机。正确地使用迷彩,可以歪曲飞机的特征,缩小飞机与背景的颜色差别,减少闪光,有助于飞机与背景融合一致,减少设置遮障的作业量。在使用迷彩的情况下,仍要设法分割飞机在地面留下的清晰的阴影轮廓线。阴影网是放在飞机下方的伪装网,从空中看起来象是一组不规则的斑点,能用来破坏和歪曲飞机的阴影。在使用阴影网时,必须紧紧地系在固定牢固的木桩上或其他附着物上,以免影响飞行。
  (三)野战工事的隐形伪装
  工事是阵地中基本的工程设施。为了荫蔽阵地配系,保持工事的持久性,减少损失,必须对各种工事实施周密的隐形伪装。
  各种掩体的主要暴露征候是掩坑、胸墙和出人口。在航空照片上,掩坑呈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暗色斑点,而胸墙积土则形成亮带。各种掩盖工事的主要暴露征候是积土、前墙、射击(观察)孔和出入口等。在开阔地形上的掩盖工事,常因其积土形成的小丘,射孔形成的较暗的斑点,以及出人口或工事本身形成的阴影而被发现。构筑在林地或用植物伪装的射击工事,常因扫清射界而出现特殊的形状。射击工事还有明显的活动暴露征候,如伸出射孔的炮筒、射击时的火光、声响、扬起的尘土等等。
  堑壕、交通壕是阵地上数量最多的工事,通常根据地形背景和伪装器材的数量荫蔽个别地段。最好不构筑胸墙,或使弃土、覆土及工事的胸墙具有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若有可能可将土运到荫蔽地点或投入水中。还可在开始挖土前,先将草皮、树枝、森林腐植土或雪等天然物移放一旁,待构筑完毕后,用其恢复地面的自然面貌。巧妙地选择工事的位置,可以减少伪装作业量。如梯田坎、围栏、树篱、地沿等自然地物线,都是构筑堑壕、交通壕的好地方,应在满足作战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对堑壕、交通壕通常采用断续的水平或垂直遮障加以荫蔽。
  火炮掩体应尽量利用地形隐蔽配置,或选择便于实施人工伪装的地点构筑。其基本隐形方法,一是把火炮掩体伪装成背景斑点。在地形原貌遭到显著破坏的情况下,可把火炮掩体伪装成新土的斑点,掺杂在地面大量的斑点中。此时,应使火炮掩体的轮廓成为不规则的形状,并用掩盖遮障荫蔽火炮、人员和弹药等掩蔽所。二是用制式伪装网设置凸面掩盖遮障。采取这种方法应注意使之不妨碍火炮射击。
  坦克、汽车掩体也可以采取仿造背景斑点和设置掩盖遮障的方法进行荫蔽。应注意两点:一是清除车辙痕迹;二是要使坦克、汽车进出方便,并保证坦克能及时地射击。
  掩盖的射击(观察)工事,应特别重视射孔(观察孔)和出入口等部位的伪装。为了在射击和观察时保持正常的伪装外形,射孔和观察孔的伪装遮障应成双层结构,或混合结构。双层结构的外层较为稀疏,不妨碍射击、观察。内层较为密集,能遮蔽射孔或观察孔,可以随时开启。混合式结构的垂直遮障,其上半部分做成固定式的,其下部根据射界范围留出空隙,做成活
  动式的,可以在工事内用牵引绳控制其立起或放下。遮障面的材料应仿造周围的背景色调。为了防止射击扬起的大量尘土,应在射孔前的地面覆盖与背景颜色一致的材料。野战工事的出人口一般有水平进人口和垂直出入口两种。水平出入口的伪装,可用平面掩盖遮障,使其与连接壕一块遮蔽起来,或者把出入口与连接壕一起加以掩盖,上面铺设草皮。垂直出入口主要是在盖板上涂刷迷彩或铺设草和遮障等。
  (四)道路、桥梁的隐形伪装
  道路是明显、规则的线形目标。道路和在道路上运动的目标多为暴露征候。伪装道路和道路上的运动目标,是荫蔽行军和实施目标伪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的伪装应尽量利用天然条件。路旁行树树冠形成的对空遮障是最理想的隐形条件。当树冠尚未形成对空遮障时,可用绳索将树冠拉拢,或在绳索上悬挂树冠,使之形成对空遮障。在无上述条件可以利用时,视情况设置棚架遮障。一般每100 米左右设置一个,以便敌机出现时,正在行进的车辆迅速进入遮障。在不便于采取其他伪装措施的开阔地段,可在道路及两旁,用迷彩、铲草皮,在草皮上撒化学药剂、煤灰等措施,布置人工斑点,使背景出现亮暗相间的斑点图案。当敌机出现时,车辆迅速驶入斑点中,以降低显著性。斑点尺寸通常为15 米左右,每公里布置20—30 个。
  通向目标的接近路是目标明显的暴露征候;必须在荫蔽目标的同时予以伪装。在选择目标的接近路时,应充分利用地形的荫蔽性能,使道路通过树林、谷地、高地反斜面、居民地等,或构筑凹道(其上设置遮障),荫蔽地接近目标。当无上述可能时,则需设置不显著的水平或垂直遮障。对于通行不多的接近路,可以在道路上移植草皮,或撒布伪装材料,使其与背景的颜色一致,还可以在道路上设置一些地物模型,造成道路荒芜不用的外貌。将目标接近路伪装成已破坏的或使用价值低的道路,也能减少敌人对道路的注意。在道路上仿造破坏,通常采用柔性的掩盖遮障或撒布黑色材料,仿造成弹坑和被破坏路面的土块、石块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