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2006年第12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啄木鸟 2006年第12期-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于,有人道出了真相:男生偷柴!是半夜来偷的!
  像是一下子爆了油锅,女生排顿时炸开了!
  “臭流氓,敢半夜进女宿舍,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柴火是我们辛辛苦苦地从远山背来的,他们坐享其成,哪有这好事?”“到连部告他们去,看他们的脸往哪搁?”女生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大有不严惩“窃贼”誓不罢休的气势。还是一位年龄大的天津知青想得细:“抓贼抓赃,咱们没证据,告谁呀?全连一百多男生呢!”是啊!大伙都傻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中,一个工于心计的女生把大家拉到一起,小声说出了一个“抓贼妙计”,听着听着,大家的眼睛都亮了……
  晚上,不到九点钟,女生排的宿舍里就早早地熄了灯,“阴谋家”们个个裹在被窝里兴奋异常,竖着耳朵听着门外的动静,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声音。我们都在企盼着“窃贼”的自投罗网,因为,女生排宿舍内外早已是危机四伏、机关重重。
  时间分分秒秒地爬过,慢得像只蜗牛,大家心急如焚,好几次,都差一点把觅食的野狗当贼打。一次次虚惊过后,我的眼睛终于招架不住,迷迷糊糊睡着了。大约半夜时分,我被人推醒了。来了,贼终于来了!这时我发现,黑糊糊的屋子里到处都是动静。
  外屋,一阵耗子般细微的脚步声中,两个男生在窃窃私语:“快点,拽呀!”“我拽不动,有绳子拴着呢!”“绳子?她们是不是发现咱们了?还是走吧!”“走?你想冻死呀?真他妈草包,一边去,我来!”声音大了些。只听“哗啦”一声响,柴火是拉出来了,但连接柴火的两条暗绳也把女生排宿舍的大门拉开了,门把手又连接着电灯绳,这一下,女生宿舍里顿时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等待已久的“阴谋家”们齐声呐喊:“抓流氓啊!”“抓小偷啊!”
  外屋的人拔腿就跑,不想又撞上了悬在门框上的“暗道机关”——两盆结成冰的污水坨子把他们砸了个正着,我好像听到了他们落荒而逃的惨叫声和叫骂声。
  好戏开场,“阴谋家”们睡不着了,大伙立刻穿衣下地,由排长带着,兴冲冲地连夜到连长家敲门“告刁状”去了。女生们七嘴八舌,连长则沉默不语。女生排大获全胜,谈笑而归,她们赢了!
  可是事隔不久,女生们又蔫了!
  一是,连长非但没有处罚那两个“窃贼”,反而不止一次地在学习会上让她们要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二是,女生们不止一次看到了在天寒地冻北风吹的日子里,有男生骂骂咧咧地在刨路边的树根和牛圈的木桩取暖,有男生被冻得中午蹲在墙根下无奈地拢着双手晒太阳,有男生痛苦万分地频频跑医务室去包裹被冻伤的手脚和耳朵。
  女生们真的难受了!在宿舍里,再也没人提起“抓贼”的笑话,再也没人夸那个支招儿的女生“聪明”、“智慧”,在众人责备的话语和神态中,那女生还偷偷地哭过几回。此后,那个“抓贼”的故事好像成了大家的一个忌讳,谁也不提了。相反,倒常有人说起男生们的许多好处,什么帮忙挑水呀,割麦子接头呀,打火冲在前呀。直到这时,这群“傻丫头”们好像才明白一个道理:男生们烧砖盖房子也不都是给他们自己住,凭什么她们女生打的柴火就不能给男生用呢?!真是荒唐,她们太小气了!
  渐渐的,外屋柴火垛上的绳子被解开了,大捆的柴火像是有心,像是无意地被拖散到门外,等人“拾遗”,等人“偷捡”。可是,事与愿违,那一捆捆柴火就像是一个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弃儿”躺在地上,硬是没有一个男生去捡,去碰,好像它们是什么不祥之物,男生们大多见它都绕着走,当然也有愤怒的视它不齿,飞起一脚,踢出去很远……
  年轻的时候,谁都做过傻事,做过错事,我们也是一样。这柴草的风波,就是我们刚刚步入社会后所做的傻事、错事,虽然它滑稽可笑,虽然它恶毒至极,但毋庸置疑,它是我们懂事的开始,是我们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因此,我至今记忆犹新……

  责任编辑/张小红


  金融奇女意纵横

  何镇邦

  《暴雪》是李世经继《金融巨子》之后又一部反映金融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在这部长篇新作里,他把金融界反腐与改革的故事讲述得更加动人也更加深刻,通过反腐与改革斗争所刻画的新任海州F行行长凌欣月与行长助理金静兰两位金融奇女的形象也更加丰满立体,光彩照人。于是,我不仅把《暴雪》视为李世经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收获,同时,也把它视为2006年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收获。

  一

  海州F行是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原来的行长庄亚群的把持经营下,表面上繁荣,实际上干群关系极为紧张,企业内部亏损严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小说开卷处写的发生于海州西港区的桑湾汽车爆炸案和庄亚群调离海州F行到总行任常务副行长时群众包围大楼堵住道路迫使他改从暗道里溜走等场面的描写,都表明海州F行的干群矛盾尖锐的程度,而西港区F行桑湾办事处职工任泽霖一家穷困潦倒的情景,也表明庄亚群之流的“改革”把银行职工置于何等艰难的境地,使“改革”走入了死胡同。正是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原海州F行副行长凌欣月在庄亚群调离之后改任海州F行行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在老行长高峻岭等老干部的支持下,在金静兰、罗志雄等的协助下,排除了来自庄亚群等人的干扰,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毫不留情地进行反腐,解决了庄亚群积压了十余年的集资问题,修改《绩效工资考核办法》,调整了行领导与职工过于悬殊的工资系数,宁可自己减少收入,也要让职工大幅度地提高收入;下决心在办事处一级实行干部民主选举,大胆提拔重用真才实干的人才。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海州F行步上了正轨,也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在反腐方面,她不仅毫不留情地把吃回扣的庄亚群情妇F行医务所的区医生和另一个吃回扣的电话管理员小杜送上了法庭,支持公安部门侦破桑湾汽车爆炸案,挖出此案的犯罪分子和幕后策划者,同时,通过清理和收回庄亚群等占有股份的协力、大兴和通达等由冷新家经营的三个破产公司的2亿元贷款,把矛头直指庄亚群等巨贪。海州F行在凌欣月领导下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反贪举措,当然也触犯了庄亚群之流的巨贪和形形色色的不法分子,于是,矛头直指凌欣月的“花圈事件”以及金静兰的被害,还有对凌欣月的种种诽谤接踵发生。凌欣月面对这些不法分子狗急跳墙的举措,沉着应对,依靠老行长高峻岭的支持,公安部门和纪检部门的有力措施,终于把庄亚群、郭恒德等巨贪送上历史的审判台,使各种扑朔迷离的案件真相大白。
  笔者在上面不厌其烦地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想指出,让改革与反腐同步进行,并把二者作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来描述,是更加深刻地表现生活的真实的。我们以往在一些反映反腐斗争的小说中常常看到的把反腐与改革对立起来的描写,其实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的。李世经的长篇新作《暴雪》在描述海州F行的反腐与改革时,把二者统一起来,作为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来写,表现出作者忠实于生活深刻揭示生活本质的一面,这也正是这部作品具有深刻认识价值的表现。

  二

  《暴雪》的主要艺术成就还是表现在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上。
  作者把主要笔墨用来刻画海州F行行长凌欣月和行长助理金静兰这两个金融界女杰的形象上,因此,这两个女性形象个性鲜明,形象丰满,光彩照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对于凌欣月,小说的第五章对她有一段档案式的经历简介:“她从小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高中生,高考落第,父亲在村里任民办教师,母亲当赤脚医生。从她懂事起,父母的正直、淳朴、勤劳和节俭的品格,在她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然后又指出,“大学毕业后,她在海州F行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由此看来,凌欣月出身贫寒,她的升任行长,完全是按部就班靠苦干干出来的。她外柔内刚,在她那纤弱、美丽、温柔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正直、善良、坚强、执著的心。从她走马上任担任行长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义无反顾地进行反腐,任何威胁利诱都动摇不了她的决心和立场。这一切都显现出她作为一个女强人、一个金融奇女的气魄和胆识。但是在内心深处,她又是多么善良、柔弱,她把吃医药回扣上百万元的区医生送进监狱,又收养了区医生的女儿婷婷,视同自己的女儿;她对曾帮助过她的任浩一家视同亲人,给予种种无私的帮助;她对同自己并肩战斗的行长助理米脂姑娘金静兰视同亲姊妹;她对各种弱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她对丈夫与女儿的爱、对大师兄丁伟伦理智的态度,她对行里离退休的老领导的敬重……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卓越、善良、纯粹的东方女性的美。而其正直与清廉,群众称其为“马列主义大姐”一点也没有嘲讽的意味。总之,作者笔下的凌欣月这个东方女性、金融奇女的形象,虽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但却是一个少见的集中了东方女性所有美德的刚柔并济的金融界改革家的形象,是美的化身。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凌欣月这个形象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李世经笔下的另一个金融奇女金静兰的形象也是相当成功的。这个来自陕北高原美女云集的米脂、又是北京大学高才生的姑娘,既具有美人的外表,又具有率真、豪爽甚至于有点泼辣的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