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宝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楼宝鉴-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笑着说:“我就是有钱,脾气不对,你也看不上不是?”素芬说:“什么话,只要叫你一说,就不正经了。”上灯时分,蔼人和素芬一面对酌,一面闲谈。
  蔼人随便喝了两杯酒,就吃饭。饭后有一帮打茶围的客人上楼来,坐在对面空房间里,随后又有局票来叫素芬。蔼人也就告辞回到公馆。
  次日夜间,果然请了一班朋友在素芬家摆了个双台。
  到了三月初三日上午十点钟,朱蔼人起床之后,就坐轿到大观园。只见门前张灯结彩,张寿带着纬帽在接待宾客,见了蔼人,迎上来回禀说:“陈老爷、洪老爷、汤老爷,都来了。”蔼人进去相见, 听说一切大小事务都已经安排就绪,十分高兴地说:“那么我到那边去了,这里的事情,就奉托三位啦!”陈小云、洪善卿、汤啸庵都说:“理当效劳。”蔼人坐轿到了屠明珠家,吩咐轿班:“打轿回去接五少爷来。”鲍二姐迎上楼去,请进房间里坐。蔼人说:“我就在书房里坐会儿吧。”原来屠明珠的寓所一共有五间楼房:靠西两间是正房间;东头三间,当中一间作为客厅,右边做了大菜间,粉壁素帷,布置得像水晶宫一般;左边一间,是专为腾客人而铺陈的空房间,除了大铁床、玻璃镜之外,还点缀些琴棋书画之类,因此叫做“书房”。
  蔼人往东首走去,只见客堂的板壁已经全部拆卸了,直通后面的亭子间。亭子间里搭起一座小小的戏台,挂着两行珠灯,台上的屏帷帘幕,都是洒绣的纱罗绸缎,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又把吃大菜的桌椅搬到客堂中央,铺着台布,放着花瓶,八副刀叉酒杯一字儿排开,八块洋纱手巾,叠成花朵儿,插在玻璃杯内。
  蔼人见了,称赞一声:“好极!”到了书房,看见对面厢房里屠明珠正在窗下梳头,隔得远了,只点点头,算是招呼。鲍二姐奉上烟茶,屠明珠买的四五个讨人都来应酬,还有那毛儿戏班的孩子们也来陪坐。
  不多时,陶云甫、陶玉甫、李实夫、李鹤汀、朱淑人六位主人陆续到齐。屠明珠梳妆完毕,也过这边来。正要发帖子去催请黎篆鸿,恰好于老德到了,说:“不必请,已经往这边来了。”云甫就去安排:把十六种外国出产的水果、干果、糖果、点心,用高脚玻璃盘装着,排列在桌上;又让戏班子的前台、后台、文场、武场都准备停当,等篆鸿一到,即刻开台。
  不久,一个管家飞跑上楼来报说:“黎大人来了。”大家都站起身来。屠明珠迎到楼梯口,搀着篆鸿进了客堂。篆鸿一看这场面,当即嗔着说:“太费事了,干吗呀?”众人上前相见,只有淑人是第一次见面。篆鸿上下打量了一会儿,转向蔼人说:“我说一句叫你讨厌的话:比你可强多了。”说得大家全都笑了起来,一同簇拥着到了书房。屠明珠在一旁说:“黎大人请宽衣。”说着,就伸手去替他解马褂的纽扣。篆鸿脱下,说声:“对不起。”屠明珠笑着说:“黎大人干吗这么客气呀?”随手把马褂交鲍二姐挂在衣架上,转身扶篆鸿在交椅上坐下。
  戏班的女领班呈上戏目,请黎大人点戏。屠明珠代说了一声:“请于老爷点吧。”于老德点了两出,就叫鲍二姐拿局票来。蔼人指了指玉甫和淑人说:“他们两个没有多少局可以叫,咋办呢?”篆鸿说:“随便好了。喜欢多叫就多叫几个,叫一个也可以嘛。”屠明珠家把客堂的板壁全都卸去,在后面亭子间里搭起一个戏台,又把吃大菜的桌椅搬到客堂中间,大家一面吃喝,一面看戏。
  蔼人就在一旁指点,让老德写,意思是要各人把叫过的局全都叫来。玉甫还有个漱芳的妹妹浣芳可以同时叫来;只有淑人,仅叫了双玉一个。
  写好局票,云甫就请大家入席。篆鸿说:“太早了吧?”云甫说:“先用点儿点心。”篆鸿又埋怨蔼人说:“太费事了,都是你起的头。”
  大家一同走进客堂,只见大菜桌前摆着一溜儿八张外国藤椅,正对着戏台,另用一色儿的茶碗放在面前。篆鸿说:“咱们随便坐,要吃什么就拿什么,多好?”说着,就先捏起一个牛奶饼来,拉开旁边一张藤椅,靠墙壁坐下了。众人只得遵命,随意散坐。
  堂会戏照例是“跳加官”开场,“跳加官”之后是点的《满床笏》、《打金枝》两出吉利戏。篆鸿看得厌烦,就对淑人说:“咱们去聊聊闲天儿。”牵着他的手,走进书房。蔼人只好也跟了进去。篆鸿说:“你呀,只管看戏去,瞎应酬这么多干什么?”蔼人也就退出。篆鸿和淑人对坐在榻床上,问他多大年纪,读什么书,结亲与否,淑人一一答应。屠明珠把榛子、松子、胡桃之类亲手剥出肉来,双手捧了,送来给篆鸿吃。篆鸿收下,却分一半给淑人,依旧问长问短。
  俩人说了半天话,明珠在旁边,已经心领神会。谈到十二点钟,要吃大菜了,明珠才把篆鸿请到客堂。众人起身,正要把酒定位,篆鸿不许,依旧拉着淑人并坐。众人不好过于客气,于老德以外,都序齿就座。第一道元蛤汤吃过,第二道上的是板鱼。明珠忙替篆鸿用刀叉出骨,才送到篆鸿面前。
  这时候叫的局接踵而来,台上正演昆曲《絮阁》,不敲锣鼓,只吹箫笙,清幽之极。篆鸿回头看看背后,已经被出局的倌人团团围住,后来者还络绎不绝,笑问蔼人:“你替我叫了几个局?”蔼人笑答:“有限得很,才十几个。”篆鸿一皱眉头:“你这就叫没规矩!”再看看众人背后,有叫两三个的,也有叫四五个的,只有淑人仅叫一个局。篆鸿一问,知道名叫双玉,也上下打量了一会儿,点点头说:“真正是一对玉人。”众人齐声赞和。篆鸿又跟蔼人说:“你做老哥哥的,别装傻呀!应该给他们团圆拢来才是正经。”淑人听了,满面含羞,双玉也羞得低下了头去。篆鸿打趣说:“你们两个别客气,坐过来说说话儿,让我也听听嘛。”蔼人说:“你要听他们两个讲句话,那可难了。”篆鸿一愣,问:“是不是哑巴?”众人不禁又大笑起来。蔼人说:“哑巴倒不是,不过不开口。”篆鸿怂恿淑人说:“你给我争气点儿,一定要讲两句话给他们听听。”淑人越发不好意思起来。篆鸿又去跟双玉兜搭,叫她说话。双玉只是微笑,被逼不过,这才笑着说:“没得说。说什么呀?”众人哄然大叫起来:“哈,开金口喽!”篆鸿举起杯子来说:“咱们大家应该公贺一杯!”说完,就一饮而尽,还向淑人亮了亮杯底。众人也一概都干了。羞得个淑人彻耳通红,哪里还肯吃酒?幸亏台上另换了一出《天水关》,锣鼓敲得震天价响,方才剪住了篆鸿的话头。
  第八道大菜上完,最后是芥辣鸡带饭。出局的见了,散去大半。双玉站起来正要走,篆鸿看见,说:“你慢点儿走,我还有话跟你说。”双玉只得又坐下。大姐儿巧囡过来在双玉耳边说了几句话,双玉答声“就来”,巧囡就先走了。席终之后,各用一杯牛奶咖啡,就递上手巾把儿来。恰好毛儿戏正本唱完,领班的又来请点戏,蔼人知道篆鸿一向有睡午觉的习惯,不如暂且停场,等晚间两班合演,也没跟篆鸿商量,就把这班毛儿戏遣散了。
  篆鸿丢开众人,左手牵着淑人,右手牵着双玉,说声:“咱们到那儿去。”慢慢踱到右边的大菜间,在靠墙的长沙发上坐下,叫淑人和双玉坐在两边,先问双玉多大年纪,寓居何处,有无亲娘,双玉一一回答;回头又问淑人:“几时做起的?”淑人茫然不解,双玉连忙代答:“还是在前个月底,朱老爷替她叫了我一个局,我那里他还一次也没去过。”篆鸿登时沉下脸来埋怨淑人说:“你这个人真不好!人家天天等着你去她家,你怎么不去呀?”淑人吃了一惊,脸色都变了,被双玉“嗤”地一笑,方才回过神儿来。
  篆鸿又安慰双玉说:“你别生气,明天我跟他一起去。他要是不好,你告诉我,我来打他。”双玉扭过脖子去“吃吃”地笑,说声:“谢谢您。”篆鸿说:“这会儿你先别谢我,等我给你做了大媒,你一起谢我好啦!” 说得双玉也抿着嘴不说话了。篆鸿说:“是不是你不肯嫁他?你看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子,嫁给他有什么不好?你要是还不肯,可就错过机会啦!”双玉说:“我哪里有这种福气呀! ”篆鸿说:“我给你作主,就是你的福气啦!只要你答应一声,我一说就成功了。”双玉还是低头不语,篆鸿连连催问:“说呀!到底肯不肯?”双玉嗔着说:“黎大人,这种话,怎么可以问我呢?”篆鸿说:“可是要去问你妈?这也有道理。你肯了,我当然要去问你妈的。”
  正好鲍二姐送茶进来,双玉就借机转圜说:“黎大人用茶吧。”篆鸿接过茶来,问鲍二姐:“他们那些人呢?”鲍二姐说:“都在书房里聊闲天儿,要不要去请过来?”篆鸿说:“不要去请。”喝了几口茶,顺手把茶碗递给鲍二姐,仰身靠在沙发上,不觉口开眼闭,迷迷糊糊起来。
  鲍二姐一走,房间里静悄悄的。双玉先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淑人依然陪坐,不敢离开。片刻之间,听见篆鸿鼾声渐起,故意先咳嗽一声,见并未惊醒,就也溜出房来,想找双玉说话。踅到对面书房里,只见朱、陶、李五人陪着于老德围坐谈天,屠明珠在一旁搭话,惟独不见双玉。正要退出,被明珠看见,忙问:“可是黎大人独自一个在那边?”淑人点点头,明珠慌忙过去。
  淑人转身,站在房门前寻思,猜不出双玉的去向。偶然向外一望,只见东头厢房楼窗口靠着一个人,仔细一看,正是双玉。淑人大着胆子,从房后抄到东头,进了屠明珠的正房,放轻脚步,掩到双玉背后。双玉已经发觉,故意不理。淑人慢慢伸手去摸她的手腕,双玉猛地一甩手,大声说:“别闹哇!”淑人不料她会这样,吃了一惊,后退两步,缩在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