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经营管理案例精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00强经营管理案例精粹-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Linux作为UNIX系统的变种,技术相当优秀,系统内核小、稳定性高、可扩充性好、对硬件要求低,特别是网络功能强,是适合于在因特网环境下使用的操作系统。Linux从诞生之日起利努斯便把它定位为供全人类共享的自由软件,不仅把它的源码全部开放,而且坚持不把Linux作为牟利的工具。Linux的随后的发展和完善,凝聚了全世界无数开发人员的心血,体现了信息世界里的共建、共享和共荣的精神。Linux应因特网之运而生,借因特网的力量不断扩散和壮大,可以说是因特网的宠儿。
  人们所以钟情Linux,首先因为Linux是一个免费的开放系统,从1998年以来它的发展极为迅速,支持Linux已成为用户、独立软件开发商的共同需要。其次,Linux是综合性能极好的操作系统,能运行多种硬件平台,特别适合于用在关键事务处理应用上。在英特尔微处理器平台上,Linux将是Windows NT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第三,支持Linux将会迅速推动它在企业应用方面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推广因特网的应用。第四,支持Linux,厂家不必花费巨大投资。
  同是软件天才,利努斯同盖茨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一点还表现在对软件的信念上。盖茨是Copyright(版权、右派)主义者。他在1976年初次为Alt8800计算机写操作系统程序,该程序后被一些软件爱好随意拷贝后四处流传。对此,盖茨发表了一封致软件爱好者的公开信。大意是:如果软件可以自由拷贝,以后还有谁会去编写软件,长此以往,程序员还不都饿死了。这可以视为盖茨对版权的宣言。靠对软件版权的保护,微软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盖茨也成为世界首富。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保护自己的版权。1971年还是哈佛大学的学生斯达尔曼(Stallmam)便主张对软件“思想共享、源码共享”。这就是以后发展起来的自由软件(不用花钱便可使用)运动的思想核心。1985年他创建了FSF(自由软件基金会)。1991公布了GPL(普遍公用许可)2。0,这是一种对软件版权保护的观点,它又被称为Copyleft(left是左,也是leave的过去分词),被视为同Copyright对立的观点。利努斯奉行的便是Copyleft观点。Copyleft同Copyright的根本区别在于:(1)Copyleft允许任何人以电子或纸质文件的形式,使用、修改和传播程序源码及相关的衍生文档;(2)Copyleft要求程序传播者必须保证程序使用者获得源码的权利。
  不过,Copyleft作为一种软件版权保护的观点,当然不排斥软件开发者从软件中获取利益,只不过牟利的方式有所改变,从过去依赖软件拷贝的销售,转向主要靠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获利。而且现有商业软件嫁接到Linux等自由软件上时,也不一定非要公布源码和提供免费拷贝,这意味着Copyleft和Copyright可以并存不悖。
Linux首先在大学中流行,国外的大学早已流行开,国内的名牌大学也开始能够看到它的身影。由于任何人都可免费获得它及源码,对它进行研究和扩充,这对于青年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是个好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像中国这样软件基础薄弱的国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软件事业。
固然Linux和其他软件一样,也可能存在弱点和缺陷,但由于它的源码开放,所以得到无数技术人员的反复推敲和论证,其安全隐患要比商业操作系统少得多,而且不存在开发者有意留下的秘密后门,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管理和控制它。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于涉及国家机密和安全的计算机系统,这也是人们对它青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0岁的利努斯上大学二年级就能干出在软件界惊天动地的大事,相信只要提供更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国大学生中也会出现像盖茨、利努斯这样的天才。
SUN:网络先驱麦克里阿利
  1982年在硅谷两个年轻人成立了SUN公司。现在许多人都把它叫做“太阳”。其实,SUN是“斯坦福UNIX网络”的简称。这样的名称标志着公司的特色和宗旨。斯坦福表示两个创始人都出身于斯坦福大学而且公司今后还要借助斯坦福的技术力量。UNIX表示公司要采有UNIX这样的开放系统,同当时IBM所用的封闭系统抗争。网络表明公司重视网络的作用。特别是最后一点,表示了他们的远见卓识。因为当时网络还处于萌芽状态,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12年后它的燎原之势。
  SUN公司成立后着力于开发新的机种——工作站,利用RISC技术开发出自己的处理器SPARC。工作站的处理能力远远大于一般的个人机,工作站同个人机联接于网络使用可以实现分散处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取代原先以大型机为核心的集中处理,而所花的费用则要便宜得多。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个用小机器取代大机器的潮流,使得立足于大型机的IBM失去昔日的光辉,创造了一个小公司打败大公司的奇迹。
SUN公司也因其产品优越的性能价格比以及丰富的配套应用软件,迅速跃居为世界工作站之王,而且一直保持这一宝座至今。和苹果、康柏等不同,SUN公司一直在一帆风顺地发展,公司从未出现过赤字。1997年营业额达85。98亿美元,在《幸福》周刊评选的全球500家大企业中名列第203位。
SUN公司最大的特点便是早就认识到网络的作用,不仅公司的名称突出了网络的特点,而且早在80年代末便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这一当时为许多人所不理解的口号,而现在这一口号已被大家所接受。SUN还开发出被誉为网络世纪入场券的技术——Java和Jini。它给Wintel阵营以极大的威胁,被认为有可能成为微软的掘墓人。
  Sun的这一切成就,同他的创始人现在仍任公司总裁的麦克里阿利(Mcnealy)的贡献分不开。麦克里阿利在哈佛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又在斯坦福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出生于底特律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美国汽车公司的副总经理,他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管理决策方面的知识。他从小酷爱运动,尤其喜欢球类运动。早年的运动生涯培养成他富有挑战的个性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1982年同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克荷斯拉(Khosla)找到麦克里阿利,商议成立开发工作站的公司,由于志同道合,不到一袋烟的工夫,便达成共识,共同创立了Sun公司。
  开始时条件很差,在被称为“大号汽车修配房”中生产机器,麦克里阿利亲自带领几个人动手干活,自己的手都磨出泡来。6个月后便开始盈利。
  1984年麦克里阿利担任Sun公司总裁,他的市场前瞻能力、创新的市场战略和热情奔放的领导风格受到人们的钦佩。但他从不搞特殊化,即使Sun成为全球有名的大公司后,他仍然开着那辆老车。他作为总裁惟一的特殊,便是最先拥有“电子邮政”地址和在家中安了一台传真机。他认为排场、派头同能力毫不相干。
  麦克里阿利特别尊重人才,在公司中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校园式环境,使员工心情舒畅,始终保持旺盛斗志。
  Java的诞生正是麦克里阿利惜才如命的结果。1990年软件工程师纳夫顿对Sun的开发环境不满意,觉得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于是递了辞呈。他没有简单处理这件事,认为这意味着公司内部准有令人不满的地方。他恳请纳夫顿指出Sun的缺点后再走。纳夫顿觉得反正要走了也毫无顾虑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立即把这些意见通报Sun领导层,大家都觉得批评有理。
  就在纳夫顿要走的那一天,他许诺一个诱人的条件,即成立一个由高级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小组,给该小组以充分的自主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必须拿出惊世之作。于是纳夫顿便留在这个被称为“第一人”的小组里。
  他们致力于开发一种简单、小巧适用于各种机器的新语言,开始并未成功。麦克里阿利没有解散它,而是鼓励重新开始。完善后的新语言仍然找不到恰当用途,直到1993年用在万维网上的浏览器开始席卷全球,1995年才给这种语言找到用武之地,后来把它命名为“Java”。Java的产生标志着因特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Java编写的程序可用于各种机器上,可以打破Wintel的垄断。Web把因特网变成一个巨大的磁盘驱动器(可从中取得各种信息),Java则把因特网变成巨大处理器(用Java调用各种应用)。人们很快会不再需要很大的内存和硬盘来运行软件包,也不需要使自己升级到新版本的软件上。Java使计算机应用进入新的时代,硬件和软件都将发生根本变化。对此,网络先驱麦克里阿利功不可没。
网景:因特网点火人安德森
  众所周知,因特网所以在近几年火爆起来,是因为出现了万维网和浏览器软件。最初开发浏览器软件的是当时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因此安德森被誉为因特网的点火人。
  安德森出生在威斯康星州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父亲是种子销售商,母亲是农产品销售员,从9岁开始接触计算机,在图书馆自学Basic语言。他在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时,在学校里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NCSA)工作,使他有机会熟悉因特网。当时因特网只用于学术用途,虽然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使用起来很复杂。1990年出现了万维网,但早期的万维网只有文本,没有图像、声音,也没有色彩和类似于Windows的界面。
  1992年下半年安德森已经熟悉因特网,他觉得在万维网上加上图形更有意思。那时因特网用的软件都是免费的,开发它的人或者出于自己兴趣,或者由人资助。安德森属于前者但也使用了大学提供的资金,他同比拉一起苦干6星期,终于在1993年开发出UNIX版的浏览器Mosaic(莫扎克)。
  Mosaic给万维网以极大活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