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诊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婚姻诊所-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起曹爽的家。我理解她的选择。

  苏克勤点点头:就因为太明白了,曹爽才更受伤害。不然这两个年轻人还真是挺般配的一对。

  欧阳涛说:我也注意到曹爽最近有点蔫,不像前一阵活跃。

  苏克勤说:是不是找时间跟曹爽聊聊,开导开导他。

  欧阳涛说:我看算了。曹爽是挺成熟的年轻人。再说这也不是开导的事,说白了是一种命运,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我相信曹爽,他能过得去。

  两人议论完曹爽,这才说起正题。

  苏克勤说:前一阵翁帆嫁给杨振宁的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当事人的高调又像火上烹油,使本来纯属隐私的婚姻成为公众事件。女性频道做了专题,让网友讨论。

  苏克勤说着又从档案袋中取出一页纸,是她在女性频道“在线答疑”时看到的一则留言:

  我也是一个年轻女孩,生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年代里。

  现在社会上对翁帆嫁给杨振宁有许多负面评价,但我想说,用青春交换利益,有什么可耻吗?有什么不对吗?

  青春本来就是用来奋斗的。翁帆自身的文化说明她对自身的进步也是非常努力地奋斗的。

  这些外在的金钱名利本来就要争取,用青春来获取有什么不好吗?不然也要自己出去拼搏,肮脏的事情肯定也要做几件,而且十分辛劳。她用青春换得名利有什么不对?她又没有伤害别人。

  老年人怎么了,老年人就不能爱吗?

  婚姻本来就是廉价的嫖娼制度,只不过有些人过于赤裸。其实大家都一样赤裸,不过有些事情在媒体的注视下被放大了。

  我看他们的婚姻没什么不一样的。

  用青春换取利益为什么就可耻?应该换取什么,换取知识吗?我想翁帆还是相当注重自身的进步呢。

  作为一个疑惑中的年轻人,我甚至不知道什么为可耻,什么为不可耻。

  怎么了啊?困惑中。

  苏克勤说:你看看现在的女孩,居然说婚姻本来就是廉价的嫖娼制度,够可怕的。

  欧阳涛说:是啊,她甚至不知道什么为可耻,什么为不可耻。

  苏克勤说:正好有一个大学邀请我参加学生组织的辩论会,就辩论翁帆嫁给杨振宁这件事。对这个话题我把握不大,想了想,还得请你出来坐镇。要不干脆把《婚姻诊所》搬到大学校园,形式新,影响也更大。你若同意,我这就找曹爽商量,让他安排一下。

三 爱情赌博(2)

  辩论会在校园的一处草坪上展开,绿草地上坐了百十来个大学生。

  夏小艾和一个大学生担任辩论会的主持人。

  辩论的题目是:如何看待翁帆嫁给杨振宁?

  一方为红方。

  可能玫瑰红代表爱情。红方从捍卫爱情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婚姻的前提就是爱情,婚姻讲究爱情的纯粹性。任何非爱情因素的介入都是对婚姻的亵渎。红方由此得出结论:翁帆嫁给杨振宁是出于功利考虑,这个婚姻应该遭到彻头彻尾的唾弃。

  另一方是黄方。

  可能黄色代表欲望,代表对成功的追求。黄方认为,婚姻是一种人生的策划,应以成功为目的。翁帆的婚姻对她的人生而言是成功的策划,她由此获得了名利。更由于双方年龄的巨大差距,翁帆在若干年后必然会成为自由人。而那时她累积的资源会远比一般年轻人靠打拼获得的原始积累来得快捷和丰收。

  至于爱情不爱情的,在成功的婚姻策划中不必过多考虑。

  如此辩论一番之后,又冒出了第三方,自诩为白方。

  白方的观点很简单,婚姻纯属个人自由,别人无权品头论足。翁帆愿意嫁谁是她个人的选择,社会无权干涉。

  欧阳涛一直微笑着听,三方观点争论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同学们请欧阳涛发表意见。

  欧阳涛说:关于翁帆与杨振宁的婚姻,之前许多人问过我,我一直回避。杨振宁先生是一位取得过重大科学成就的华人,他在专业领域的成功受到了华人世界乃至更广大范围的尊重。我同样也是尊重的。且他现已年过八旬,在安详的氛围中度过晚年,符合生命之道。然而,作为一种婚恋现象,他与翁帆的婚姻不仅引起世人关注,也引发了各种议论,最终使得这场婚恋成为一个公众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的回避也不恰当。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辩论发言,我对红黄白三方的观点都持反对态度。

  大学生们先是一愣,就有人哄笑着说:那欧阳老师是第四方了。

  欧阳涛说:我不是第四方。我是在反对红黄白三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与同学们并不平行的观点。

  首先,我并不同意白方的观点——认为翁帆嫁给杨振宁的这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社会无权评论。

  我以为,杨振宁不是普通百姓,而是知名度相当高的公众人物。当然,公众人物的婚姻也属个人隐私,应当得到尊重。然而,是翁帆和杨振宁自己使这场婚姻曝光于媒体公众化。又由于两人年龄差距如此之大,引来普遍关注。既然已经成为社会话题,对这个事件的社会学评判恰恰不应该缺席。

  因此,白方认为这场婚姻纯属个人自由、旁人无权评价的观点并不可取。

  接下来,我也反对红方的观点。

  红方认为,婚姻就要讲究“爱情的纯粹性”。

  这是一个非常天真的认识。

  婚姻与爱情相关,但婚姻又不等同于爱情。爱情可以讲究纯粹性,而婚姻在社会现阶段不可能只讲究纯粹性。

  红方的一位女生问:婚姻为什么不能讲究爱情的纯粹性?

  欧阳涛说:婚姻在现阶段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方面自然是爱情;另一方面 ,婚姻在爱情之外还有许多实际利益考虑。

  这些实际利益我曾在《婚姻诊所》中很详细地讲过。

  试问,哪个成功的婚姻能回避这些实际利益的考虑?年轻人开始恋爱的时候,纯粹的爱情常常起主导作用,一旦面对婚姻,不要说父母长辈多方提醒,自己就会考虑到种种实际因素。

  所以,纯粹讲爱情的婚姻在现在是不存在的。

  那种认为婚姻要讲究爱情的纯粹性的观点,很容易被驳倒。

  成功的婚姻必然包含感情和实际利益两个方面。

  这时,黄方中有年轻人拍手道:那你实际上支持我们的观点。

  欧阳涛说:黄方认为婚姻只是达到人生成功目的的一种策划。我今天恰恰最主要的是反对黄方的观点。

三 爱情赌博(3)

  我刚才说了,婚姻不能纯粹讲爱情,还要考虑诸多实际利益。然而,这同时已经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即婚姻必须有爱情。不纯粹讲爱情并不等于不需要爱情。婚姻在现阶段除了爱情还承载着很多实际利益,这是无法超越的现实。但随着社会进步,譬如社会福利增加,保险覆盖全民,男女更加平等,也就是人们生存有了更多保障后,婚姻可能会越来越看重感情而少考虑实际利益。

  那时的婚姻品质会比现在提高。

  这样,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婚姻品质”的概念。

  在现代生存条件下,不同的婚姻具有不同的品质。

  感情在婚姻中所占比重越大,婚姻的品质越高。

  反之,感情的因素越小,利益的比重越大,婚姻的品质越低。

  当我们看到一个健康美丽的年轻女孩嫁给一个年迈的、已行动不便的亿万富翁时,我们不得不说,这种婚姻的品质是低的而不是高的。换句话说,为了人生的某种功利而牺牲爱情,这样的婚姻是不足道的。

  有年轻人问:翁帆嫁给杨振宁和嫁给亿万富翁毕竟不是一回事。

  欧阳涛说:从一般的价值判断出发,是亿万富翁更伟大呢,还是科学家更了不起?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作为具有人文情怀的精英判断,肯定会说科学家更了不起。然而就婚姻而言,嫁给一个八十多岁的科学家和嫁给一个八十多岁的亿万富翁,本质上没有区别。她同样超越了婚姻通常能够接受的年龄差别,是在绝对意义上看中了对方的成就。

  仰慕科学家的成就和仰慕亿万富翁的财产一样,本身不是爱情。

  爱情是什么?不必查阅百科全书,人们一想都该知道,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情形式。面对一个伟人的铜像,一个人再仰慕这座铜像,这种感情也不是爱情。

  这时有人插话:翁帆对杨振宁也许会有一点点接近爱情的感情呢。

  欧阳涛说:天下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一个女孩从小恋父情结严重,她有可能爱上一个成熟的男人。倘若这种感情极端化,就有可能爱上一个像祖父一样年迈的老人。

  然而,按照可以想象 的情感规律,翁帆这次婚嫁,真正可以称得上爱情的那种感情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在这微乎其微的爱情之外,势必是种种实际利益的考虑。

  因此,这种婚姻应该算是品质不高的婚姻。

  这时,黄方同学开始和欧阳涛辩论。

  一位女生说,我们不是仅从婚姻的角度评论翁帆嫁给杨振宁,我们是从整个人生策划的角度来评价的。男女双方的年龄差距这么大,意味着翁帆一生的感情生活不会结束在这次婚姻上。婚姻是手段,而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一生的成功幸福才是目标。

  作为人生一个阶段的自我设计,我们认为翁帆是大胆的又是成功的。

  欧阳涛说:对于翁帆这样的女孩来讲,婚姻确实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作为对成功人生的追求,翁帆这次婚嫁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自我策划,还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风险投资。它的出奇的想象力,表明翁帆是一个聪明果断的女孩,她做出了一般女孩很难做出的抉择。为了人生的成功可以不顾一切,包括牺牲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