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不严肃恭敬,与主人没有两样。
    【注释】
    ①一沐三握发,一饭三餐:指一次沐浴须三度握其已散之发,一顿饭中
间须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两句均形容求贤殷切。
    ②白屋之士:指平民。古代平民住房不施采,故称其所住之屋为白屋。
    ③图:考虑。图反:指想法反常。
    ④阍寺:看门人。
    ⑤黄门侍郎:职官名。
    ⑥门生:此指门下使役之人。
    ⑦折旋:曲行。古代行礼时的动作。
    【评语】
    俗语说,有理不打上门客。侍人傲慢,甚至拒人于门外,决非一个有教
养的人所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创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

慕贤篇
五八、君子慎交利于言行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①也。”言圣贤之难
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敬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
离播越②,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
情未定,所与款狎③,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
之;何况操履④艺能,较明易习者也⑤?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
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
矣。君子必慎交游蔫。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⑥之徒,何可世
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译文】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个圣人,也就像从早到晚那么快了;五百年出一
个贤士,也就像一个紧接一个那么多了。”这是说圣贤难,稀少到如此地步。
倘若碰到了人世罕有的明达君子,哪能不去攀附景仰他呢?我出生在乱世,
成长于战争年代,四处飘泊,听到看到的够多了。但只要遇到有名的贤人,
未尝不心醉魂迷地向在钦慕他人。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尚未定型,与那情
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受其熏陶渍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
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跟朋友相似了。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
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住在一起,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
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入满
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墨子看见人们染丝就叹
惜,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孔子说:“不要和不
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贤人,哪能够时时遇见!只要比
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的了。
    【注释】
    ①(bo 博):肩胛。
    ②播越:离散,流亡。
    ③款狎:款洽狎习。指相互间关系亲密。
    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
    ⑤较:通“皎”,明显。也:读为“耶”,表疑问语气词。
    ⑥颜、闵:指孔子弟子颜回、闵损。
    【评语】
    常言道,进来者赤,进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与人交友一定要有利于陶冶情操,增
长才干。否则宁可无友,也不滥交。
                                     
五九、贵耳贱目世人之弊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①,如有贤哲,每相狎侮,
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②,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
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
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译文】
    一般人多有一种偏见:对传闻的东西很看重,对亲眼所见的东西则很轻
视;对远处的事物很感兴趣,对近处的事物则不放在心上。从小一起长大的
人,如有谁是贤能之士,人们也往往对他轻慢侮弄,而不是以礼相待;而处
在远方异土的人,凭着那么点名声,就能使大家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去朝思
暮盼,那种心情似乎比饥渴还难以忍受。他们绕有兴致地评说人家的优劣,
不厌其烦地谈论人家的得失,好像那里的人不会如此似的。所以,鲁国的人
称孔子为“东家丘”。从前,虞国的宫之奇年龄稍长于国君,国君就很轻视
他,反而不能采纳他的意见,以至亡了国,这个教训不可不牢记于心。
    【注释】
    ①少长,此指从年少到长大。周旋:交往。
    ②藉:凭借,依靠。
    【评语】
    重远轻近,舍近求远,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究其根本,是嫉妒
心在作怪,不相信身边的人有多少才能。孔夫子云:“三人行,其必有我师。”
只要你愿意虚心学习,何愁身边没有老师。
                                     
六○、窃人之美古人所耻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
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①辟之所处;
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译文】
    采用了某人的意见却抛弃了这个人,这种行为被古人认为是可耻的。凡
采纳一个建议、办理一件事情,是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赞扬人家,不该窃
取他人成果,当成自己的功劳。即使是地位低下的人,也一定要肯定他的功
劳。窃取别人的钱财,会遭到刑罚的处置;窃取别人的成果,会遭到鬼神的
谴责。
    【注释】
    ①刑辟(bi 闭):刑法;刑律。
    【评语】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起码准则,岂能
不思进取,不发奋努力,靠窃取他人成果来满足私欲。这与窃取他人钱财一
样,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
                                     
六一、伯乐相马唯才是举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
记,一皆使之。
    军府①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
王褒②数字。”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
酒③,祭酒问云:“君王比赐书翰④。及写诗笔⑤,殊为佳手,姓名为谁?
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
亦是奇事。”于是闻者稍复刮目。稍仕至尚书仪曹郎⑥,末为晋安王侍读⑦,
随王东下。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
    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译文】
    梁孝元帝过去在荆州时,他那里有一位叫丁觇的人,是洪亭人氏,很会
写文章,特别擅长草书和隶书;孝元帝的文书抄写,全部交给他干。军府中
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大都小瞧他,耻于让自己的子弟去临习他的书法,当时
流行的话是:“丁君写上十张纸,抵不上王褒几个字。”我非常喜爱他的墨
迹,常常把它们珍藏起来。孝元帝曾经派典签惠编送文章给祭酒萧子云看,
萧子云就问惠编:“君王最近写有书信给我,还有他的诗歌文章,书法非常
漂亮,那书写者实在是一个少有的高手,他姓甚名谁?怎么会一点名声都没
有呢?”惠编据实回答了。萧子云感叹道:“没有哪个后生能和他相比,竟
然不被世人所称道,也算是奇事一桩。”从此,听说此事的人才稍稍注意他。
丁觇后来渐渐升任到尚书仪曹郎的位置,最后任晋安王侍读,随晋安王东下。
等到江陵陷落的时候,那些文书信札一起散失了,丁觇不久也在扬州去世。
过去轻视他的人,后来再想得到他的一纸墨迹也不可能了。
    【注释】
    ①军府:时萧绎都督六州军事,故称其治所为军府。
    ②王褒:字子渊,琅邪监沂人,工书法,为时所重。
    ③典签:官名。权力甚大,称为签帅。祭酒:官名。
    ④比:近。书翰:指书信。
    ⑤寺笔:六朝人以诗笔对言,笔指无韵之文。
    ⑥仪曹郎:职官名。
    ⑦晋安王:梁简文帝萧纲于梁天监五年封晋安王。侍读:诸王属官,职
务是给诸王学。
    【评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在于培养,更在于发现、使用。若对
徒有虚名者顶礼膜拜,求之若渴,而对学识过人者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使人材埋没,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岂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六二、贤才所系国之存亡
                                    
    侯景初入建业,台门①虽闭,公私草扰,各不自全。太子左卫率羊侃坐
东掖门,部分②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于时,城内四万许
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古人云:“巢
父、许由③,让于天下,市道小人,争一钱之利。”亦已悬④矣。
    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沉湎纵恣,略无纲纪;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
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⑤之朝。遵彦后为孝昭⑥
所戮,刑政于是衰矣。斛律明月,齐朝折冲⑦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
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誉之。此人用兵,岂上万夫之望⑧而已哉!国
之存亡,系其生死。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⑨丞左。匡维主将,镇抚疆场⑩,储积器用,爱活
黎民,隐若敌国矣。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之后,公私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