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 作者:见招拆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记忆碎片: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 作者:见招拆招-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的古董;还有一些重版书和新版书风行全国。
    《第二次握手》;文革期间就以手抄本方式流传的爱情小说;作者在上刑场前的刹那被平反释放;小说也得以正式出版;据说总发行量达到四百三十万册;成为建国以来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第二位;仅次于《红岩》。有着一双美丽哀愁丹凤眼的丁洁琼成为多少人的梦中情人。
    《新儿女英雄传》;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大书〃;冀中儿女的抗日故事;记得最清楚的是里面的两句情歌:〃年轻人多得像细沙;你为什么单爱我?〃最有趣的是牛小水扮成新娘去杀日本鬼子;最气闷的是张金龙婚后虐待杨小梅。这本书的主题也很女权;最后杨小梅改嫁给不打她的牛大水;完全无视所谓的节烈观。后来又看到一本《吕梁英雄传》;更放得开。
    《白话聊斋》;我从小听说的一句话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聊斋》〃(3);不看《聊斋》的原因说法不一;或曰那些鬼故事太恐怖;或曰那些狐狸精太狐媚。那种禁忌的诱惑让我连看了三册翻译成白话文的洁本《聊斋》;说不上有多好;也说不上有多糟。长大后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册《聊斋志异》囫囵吞枣地看完;才发觉蒲松龄的语言魅力。文字就是这样;一改;就全走样了。
    《林海雪原》;当年许多人可是拿它当武侠小说看的;确实过瘾;难得的是这是作者曲波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中可能最招人待见的是杨子荣;但我崇拜的却是勇武飒爽的刘勋苍;还有草莽英雄姜青山;以及他的那条〃赛虎〃猎犬。许多人领略爱情的甜蜜也是通过这本书;二零三首长和小白鸽白茹的情愫唤醒了他们的怀春之心。说来话长;这些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往往给人带来另类的阅读体验。在一次饭局上大家聊起让我们首度产生性冲动的文学作品;有一人居然说是《红岩》;说江姐穿裙子的样子让他第一次领略到成熟女人的风韵;包括她穿裙子时露出的腿;乖乖龙的东。
    《封神演义》;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它排不上号;但这部小说中有两段比较色情的描写;是当年年轻人奔走相告的秘密。这套书传到我手里的时候;已经阅人无数。我把书合在那里看了一眼;白纸切边中有两条被翻黑的痕迹。顺着这条线打开;正是大家口碑相传的焦点:纣王收喜妹、土行孙娶邓婵玉。
    《牛虻》;相较于其他外国革命小说;冷酷而有伤疤的牛虻无疑是最有魅力的;因为他有不对任何人言说的隐痛;以及相互刺伤的感情纠葛。爱人的一个耳光;隐秘的身世之谜;野兽般粗鲁的美……〃不管我活着/还是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你怎能不心动?
    …………
    《中国少年报》上开始连载《假话国历险记》;万人空巷齐看《流浪者》、《小街》、《庐山恋》;刘兰芳袁阔成的评书弥漫在一切有人烟的所在;小青年们拎着硕大的录音机走过一条条街道;张帝开始在磁带里自问自答;《三国演义》连环画共出了四十多本;中央电视台一边播《安娜·卡列尼娜》一边告诫观众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列夫·托尔斯泰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读书》杂志创刊号的文章是《读书无禁区》;《大众电影》的封底登了灰姑娘与她的王子的接吻剧照;〃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一本好书要到货时;一些人会在清晨的书店门口排队;露水沾湿了他们两边各有两道白杠的蓝色运动衣……
    裹挟在这样的大潮中;我;我们;迎来了光荣的八十年代。
    我们的八十年代。
    曾经有一些书摆在我的面前
    见招拆招
    曾经有一些书摆在我的面前;我居然很珍惜
    中学时代的读书生涯乏善可陈;大多属于功能性阅读;比如背诵《名人名言》好让自己的议论文有说服力等等;如果看点儿与高考升学无关的书;就会被联想到可能落榜。但文明的火花是谁也拦不住的;就像冯雪峰赞美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而反抗简直是天性〃。
    《作品与争鸣》;说来奇怪;当我在脑子里梳理中学时代读过的书时;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这份杂志。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杂志都很畅销;我不至一次地在如今已经成名的文化骗子家里看到那个年代一期不落的《当代》、《收获》、《中篇小说选刊》之类;而导致这本杂志走红的原因当然是〃争鸣〃那个词。此外时代文艺出版社的〃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也风行一时;我在那里读到了至今仍认为是最棒的当代小说《波动》(4)。尽管现在看起来争论的由头和观点都那么可笑;但被允许进行争鸣;无疑是一个时代最大的骄傲。
    《朦胧诗选》;这是我见过的脱销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屡次去书店购之不得;都说卖完了。等到终于买到手;已经是大学毕业后;此时早已将其中的大部分诗抄了一遍背了数遍;再看一下版权页;印数已达数十万;实在不可思议。听说有人送给心爱的姑娘一盘录音磁带;在克莱德曼优美的钢琴伴奏下;那厮煞有介事地念着舒婷的诗;第一句〃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就把那姑娘煽哭了。还有拜伦雪莱泰戈尔(哦;有人记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青春诗历》吗?);那是一个诗歌被大声朗诵的年代;而我正处于极度需要诗的年龄;这是最幸福的合拍。
    《寻找回来的世界》;这本小说是著名诗人、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先生的太太柯岩女士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妻因夫贵;但至少是小说因电视剧贵;成为文学与影视联姻的首个范例。本来我对小说毫无兴趣;但迷上了同名电视剧里冷酷的〃伯爵〃谢悦(许亚军饰);于是将这部小说找来看了一遍。如今再度回忆起它;聊以纪念青春期的同性偶像崇拜。
    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这是我上高中后看到的最美味的书。《从地球到月球》;人类要完成登月大计的时候;一家剧院却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幸亏老板识时务;急忙改成《皆大欢喜》;才让人民皆大欢喜。还有《神秘岛》;流落荒岛的哥几个为水手潘克洛夫偷偷种了些烟叶;然后把卷好的烟卷递到他的嘴上;为他点着。烟瘾憋了好几年的潘克洛夫〃那忠厚诚实的面庞发白了〃;他用粗壮的胳膊把伙伴们挨个搂了一遍;然后说了一句我至今记得的话:〃我们的交情要继续一辈子的。〃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这本书流行时我正上高三;看得荡气回肠;挤出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来抄录石评梅凄艳决绝的诗句。仔细想起来;石评梅的一生还是很符合当时人们的理想的:才貌双绝、被革命者俘虏的芳心;〃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的情人;〃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的坚守。上大学后宿舍老二被我们称为〃金石专家〃;肉欲的他喜欢《金瓶梅》;纯情的他喜欢石评梅;故得此号。
    金庸;这已经不用多说了吧?一段逸事是;我的师兄当年在《中国青年报》实习;写的文化通讯中有一句为〃如今的中学生爱看金庸、琼瑶〃;被明察秋毫的校对人员执意改成〃如今的中学生爱看金庸的书、琼瑶的书〃;弄得他几欲怀疑人生。香港八三版《射雕英雄传》上演时;我正值中考;根本不敢看。后来看了流传到内地的原著;再有机会看该剧;觉得真是垃圾。拍了新版《射雕》的张纪中先生也说那一版是垃圾;尽管我俩的参照物不同;但说明姓张的人都是这么耿直。
    1987年;我如愿以偿地考入大学。报到不久;就和同年级的新生被闷罐车拉到山西临汾军训;独臂将军余秋里为我们壮行。在那片黄土地上;一个阳光普照的下午;我和同宿舍的老四挂在双杠上打磨肱二头肌;憧憬起即将拉开大幕的大学生涯;兴奋不已。
    〃证明我;沸腾的沉默〃。我们可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啊;一定不能让这四年虚度。
    我们制订了雄心勃勃的成材计划;阅读计划当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以我们当时贫乏的想象力而言;实在不知道除了读书;还有什么是成就事业的有效途径。
    在我们的计划里;大一的第一学期;要将《鲁迅全集》通读一遍。
    回到北京;我和老四先骑自行车去海淀文化用品商店;每人买了好几摞读书卡片;准备好好做读书笔记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然后;我们怀揣借书证;进了学校图书馆。如果拍到电影里;这一部分肯定要用慢镜头的;还要有雄壮的背景音乐。
    但是;十七岁男生的雄壮;其实是很那个的(5)。那几百张读书卡片;我们都只用了不到六张;其余就像贞节的良家妇女一样;伴随着我们从毕业到工作再到换工作;始终是守身如玉。《鲁迅全集》?实在是看不下去啊。更可悲的是;由于该读书计划的第一项就太过艰巨;所以严重耽误了后面书目的执行;结果这个滴水不漏的计划漏得滴水不剩。
    若干年后;我终于有钱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鲁迅全集》;强忍着痛苦;看了前三卷。如今能记得的;只有《铸剑》中眉间尺的母亲教训他的话:〃你都十六岁了;性情还是那样;不冷不热的;怎么可以呢?〃看得我悚然一惊。然后母亲又对他说:〃你从此要改变你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
    在印象中;我看到这里时;是在内心向鲁迅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的。对于当时正徘徊犹豫在十字路口的我来说;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十六卷一套的《鲁迅全集》;对我能有这么大的提醒;也足够了。
    《鲁迅全集》为什么看不下去呢?除了麻将、恋爱、懒觉等更有吸引力的诱惑外;还有很悲哀的一点是;不是不想看;而是在看之前已经被别人看过了。别人看过不要紧;问题是别人的眼光变成了自己的。
    鲁迅是中学课本里被选入最多的作家;他的文章还都是重点。每一篇鲁迅的文章;老师都说成是重点中的重点;肯定要考的。于是我就迅速把老师传授的那些文字背得流熟;并深深地烙入了自己的心灵:描述了……;揭露了……;批判了……;揭示了……;反映了……;诸如此类大家都不会陌生的文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