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 作者:[英]培根 著 许宝湀 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工具 作者:[英]培根 著 许宝湀 译-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说到我那种责难的广泛性,我们只要把事情认真思量一下,必然就会看到,这样的责难比那种局部性的责难不仅是较为确当的,而且也是较为客气的。因为各种错误如果不是根于始基的概念,则一定早有某些真实的发现来纠正虚妄的发现。正因各种错误是属于根本性的而不是属于判断虚谬以及粗心失察之类,所以人们之没有获得本未企求的东西,没有达到本未树立的目标,也没有完成本未走上或本未坚持的途程,那是并无足怪的。

    至于说我那种责难含有傲慢自夸之意,那我可以说明,假如一个人自称单凭手劲和目力就能比别人把一条直线画得较直,把一个圆形画得较正,那么他当然是在和别人挑起能力的较量;但如果他只说,他凭借尺和规的帮助能比那单凭手眼的人把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形画得较好,那就不能算怎样自夸。这一层说法,希望人们留意,还不仅适用于我自己这首次的、发轫的尝试,并且也适用于此后担起这项工作的一切人们。我这种发现科学的方法大能划齐人们的智慧,而甚少有赖于个人的卓越性,因为在这里一切事情都是凭着最可靠的规则和论证来做的。

    ①这样说来,我在此中的贡献,我曾常说,与其归之于能力,毋宁归之于幸运;与其说是智慧的产物,毋宁说是时间的产物。

    ②无疑,在人们的思想方面也和在人们的工作和事业方面一样,机会多少也是有些关系的。

    ①参看一卷六一条。——译者②见一卷七八条。——译者

 117

    第一卷51

    一二三说到这里,我可以引用前人说过的一句戏谑之言来说明我自己(因为它把我和别人之间的区别标明得异常真切)

    ,那话是说:“如果一个人喝水,一个人喝酒,那么我们的想法是不会相同的”。

    ①现在在科学问题上,别的人们,古代的也好,近代的也好,都是喝着像水一样的未经提制的饮料,有的是自发地涌自理解力,有的是为逻辑所抽起,象用辘轳汲取井水一般;而我所举以祝福人类的杯酒则是从无数葡萄滤出的,那些葡萄都是当熟到恰好的时候一簇一簇被摘下来,聚在一起,在压榨器中将汁挤出,最后还在大桶中加以纯化和净化。

    这样看来,我和他们思想之不同正是无足怪的。

    一二四

    无疑,有人又想,我自己所设置的目标和鹄的(这又正是我反对别人的一点)并不是真确的,也不是最好的;因为思辨真理比一切事功的宏效伟绩都要更为崇高和更有价值;若长此急切地沉溺于经验、物质以及个别事物的波动变异,则无异把心灵撤离抽象智慧之澄静天界,②而把它拖曳在地面或竟是把它降入扰攘混乱的阴府。对于这话,我很同意;并

    ①这是菲罗克拉特(Philocrates)说到德谟辛尼斯的话,见后者所著“DeFalsaLegatione”一书。

    ②克钦指出,这是暗指柏拉图式的亦是亚里斯多德式的一种想法,参看亚里斯多德所著“NicomacheanEthics”第十卷第七章。

 118

    611新工具

    且他们所指为如何如何可取的那一点实在正是我所要做的事。我正是要在人类理解中建造一个世界的真实模型,如实然那样,而不是如各人自己的理性所愿望的那样;而要这样做,就非辛勤地把世界解剖一番不成了。我还要说,人们在哲学体系中凭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愚蠢的、杜撰的世界影像都必须抛入风中,使其消散净尽。我们应当知道在人心假象和神意理念之间(如前文所说)有着何等巨大的区别。前者不过是一种任意的抽象;后者则是造物者自己打在创造上的章记,以真确而精细的线条划印在物质中的章记。

    ①这样说来,真理和功用在这里乃是一事:②各种事功自身,作为真理的证物,其价值尤大于增进人生的安乐。

    ③

    一二五

    还有些人会想,我所正在做着的事不过是前人所已经做过的事。

    这就是说,古人们也曾采取我现在所采取的途程;因此也就是说,我在经过一切这些骚动和挣扎之后,最后也不

    ①参看一卷二三条和注。——译者②拉丁本原文在这里用的是ipsisimoeres二字,照字面看,实不能译作“乃是一事”

    ,不过原译者认定培根的意思必是这样。

    (这样认定是完全有根据的。

    本书一开头在第三条中就说,“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

    ;二卷第三条中又说,“法式的发现能使人在思辨方面获得真理,在动作方面获得自由”

    ;二卷第四条中说得更清楚,“凡在动作方面是最有用的,在知识方面就是最真的”。这些话都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解。——译者)

    ③关于培根对真理与事功的关系、科学的目的以及怎样达到这目的等问题的见解,也就是说,关于培根是否一个简单的功利主义者的问题,细读此句并参看一卷八一、一一七两条,就可有所理解。——译者

 119

    第一卷71

    免要达到古代早曾盛行过的许多体系之中的某一体系。他们说,古人们在开始思考之初,也曾备有大堆丰富的事例和特殊的东西;把它们分条列目地汇成长编;据以完成他们的哲学体系和各种方术;并在把事情弄明白之后就将那些体系和方术发表出来,——可是这时却仅在几个地方插入少数的举例以当证明和解说之用,至于要把全部札记、注解、细目和资料长编一齐刊出,古人们认为那是肤浅而且亦不方便。他们说,这种做法正和建筑工人的办法一样:房屋造成之后,台架和梯子就撤去不见了;古人们无疑是这样做的。对于这一点反对意见(或毋宁说是一种疑虑)

    ,我要指出,只要人们还没有十分忘记我在上文所说过的话,谁都会很容易地予以答复。古人们所惯用以从事探讨和发现的方式是他们自己所明白承认的,在其著作的浮面上就可看到。这个方式简单地就是这样:他们从少数例子和特殊的东西(加上一些普通概念,或许还加上一部分最流行的公认的意见)一下子就飞到最普遍的结论或科学的第一性原则,并把它们当作定而不移的真理,进而以中间命题为手段从它们引出并证明一些较低的结论,而从这些较低的结论当中来构建方术。

    ①在此以后,假如又有与他们的教条相违反的新的特殊东西和例子被提出而引起讨论,他们不是对自己的规律作一些区划或解释而把它们巧妙地熔入他们的体系之中,②就是干脆把它们作为例外而

    ①参看一卷一九、二二、一○四、一○五诸条。——译者②参看一卷二五条和注。——译者

 120

    811新工具

    粗暴地加以排除;①至于对那些不相违反的特殊东西,他们则努力要用合于他们那些原则的原因来作解释。但要知道,这种自然史和经验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远远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并且还要知道,那种飞到具有最高普遍性的东西的做法把一切都毁光了。

    一二六

    还有人想,我既这样禁止人们在未经正当地通过中间阶梯来达到具有最高普遍性的东西以前不得把什么原则视为业经确立而加以宣布和予以制定,我便是主张将判断悬搁起来,而这就走到希腊人所说的不可解论,即不承认人心有了解真理的能力。关于这一点,我要说明,我所思所陈的实际上不是不知论,而是利知论;不是不承认理解的能力,而是供以装备俾真确地进行理解。因为我并不取消感官的权威,而是要给它以帮助;我并不轻视理解力,而是要管理它。

    ②我们应知所须知,而尚以所知为不周,若以所知为已周,而却不知所须知,那就差得多了。

    ①克钦举例阐论说,关于对待所谓例外现象的正确态度,可举天文学者们对天王星问题的处理为例:他们看到天王星的扰乱情况,这看来是足以作为反证来推翻有关行星运动的法则的;他们并没有把这一事实解释掉,而是去追求它的原因,由此又发现了海王星。又如,归纳起来的叫人不得不承认引力这条法则的例证是太强有力了,实在不能因一个看来似乎相反的事例就把它推翻的。

    ②参看一卷三七条和六七条末节。——译者

 121

    第一卷91

    一二七还有一点,与其说是反对,不如说是疑问。人们问,我提倡这种方法,是只说自然哲学应当照此进行呢,还是说其他各种科学以及逻辑、伦理学、政治学等亦都应当照此进行呢?我回答说,我前面所讲当然是指着所有这些而言的。正如那种以三段论式来统治的普通逻辑不仅被及自然科学而且被及一切科学,同样我这种依归纳法来进行的逻辑也是通贯一切的。我不独在冷、热、光、植物以及类此方面制成历史和发现表,关于忿怒、恐惧、羞耻以及类此等等;关于政治方面的事情;关于精神动作如记忆、分合①、判断和其他等等,我亦都同样制成历史和发现表。可是要知道,在把历史准备好并排列妥当之后,由于我的解释方法不限于涉及心的活动或思论(如普通逻辑那样)而且还涉及事物的性质,所以我要对人心提供一种规则和指导,使它在每一情节都能恰当地把自己投在事物的性质上。因此,我在有关解释的学说中又提出许多不同的条规,以便人们依其探讨主题的性质和情况来略略变化其发明方法。

    一二八

    还有一点其实连怀疑都不该发生,那就是问我是否要把

    ①这里所谓分合(compositionandivision)

    ,爱理斯说,或许是谓综合和分析(synthesisandanalysis)

    ;弗勒则指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