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趣话红楼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瑞芳趣话红楼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拜访我的再世,我虽然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但我们的友谊是永远不变的。这个
牧童就是圆观的后身。后来文学作品就用“三生石”来形容男女之间为情而生、
为情而死,为情可以共生,可以共死,可以死而复生的再世情缘。
    绛珠草既然生长在三生石畔,她就必然要连续三世为情而献身。点评家张新
之说“三生石”是林黛玉的“性本”,性情的根本。爱情至上,为情献身是林黛
玉性情的根本。脂砚斋透露,曹雪芹给林黛玉定的是“情情”,为爱情而献身。
    “绛珠草”是什么草?有人解释是蘑菇状的灵芝,且说它是瑶姬的精魂所化,
这解释有一定道理,也比较有诗意,但多数红学家认为,绛珠草是长着绿色的叶
子、大红珠状果实的草。
    这株长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接受了雨露之恩才得以久延岁月,接
受了谁的雨露之恩?贾宝玉的前身赤瑕宫神瑛侍者。
    赤瑕宫,是虚拟的天宫,“赤瑕”既可以解释为宫殿的名字,也可以按字面
意思解释为红色的宫殿,“瑕”是玉上有斑点,赤瑕就是宫殿红色的阶石上有光
怪陆离的点缀。“瑛”是像玉的石头,神瑛就是灵性已通的美石。“侍者”侍奉
的对象是哪个?绛珠草。贾宝玉后来叫“绛洞花王”,住在怡红院,叫“怡红公
子”,仍然和“绛珠”有关,仍然千方百计围着林黛玉转,想方设法服侍林黛玉。
    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世情缘,是神瑛侍者侍奉、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常说
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什么金啊玉啊的。在薛家大造“金玉良缘”舆论时,
贾宝玉偏偏梦中说“木石姻缘”。一点儿不错,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
玉是神瑛侍者。他们之间就是“木石姻缘”。
    有人解释“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通灵宝玉的姻缘,这解释可能是受了最
早的刻印本程甲本的误导。在程甲本里,那块无材补天的石头被警幻仙子派作
“赤霞宫神瑛侍者”。这样一改就把曹雪芹原意混淆了。石头是石头,神瑛侍者
是神瑛侍者,“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姻缘,是宝黛第一世情缘。
    离恨天、蜜青果、灌愁海水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
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警幻仙
子称她“绛珠妹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曹雪芹对绛珠仙子的描
写也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
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
    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
要的是对爱的执着,爱的无畏,爱的无怨,爱的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
外,离蜜青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
膳”,“蜜青果”用的是甜蜜的“蜜”,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
感情,是“秘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浇灌”的“灌”
谐音是习惯的“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
为爱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
知识女性的特点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了。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的李清
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吃蜜
青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恨的根
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
馆的李清照,大观园的杜丽娘、崔莺莺。
    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有两个前身,第一个前身是绛珠仙草,第二个前身是绛
珠仙子,再加上贾府里的宝黛爱情,林黛玉跟贾宝玉的感情恰好是三世情:神瑛
侍者对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的刻骨铭心;林黛玉和贾宝玉
缠绵悱恻的恋爱。
    林黛玉尚未出世,前身已做足了冰雪聪明、死于对爱情渴望的准备。曹雪芹
对林黛玉出生的描述像一首神韵诗,有味外之味:绛珠仙草生在灵河岸上,暗寓
绝顶聪明;长在三生石畔,暗寓为爱生生死死;修成绛珠仙子后,终日游于离恨
天外,暗寓生活在离情苦绪中;饥则食蜜青果为膳,“蜜青”音谐“秘情”,封
建礼法不容许的爱情是她性格的构成要素;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音谐“惯愁”
是林黛玉个性基调。曹雪芹把古代才女和古代文学优美女性的品格,现实生活中,
从卓文君到李清照,虚构形象从山鬼到崔莺莺、杜丽娘,汇聚到林黛玉身上了。
    宝黛爱情是中国古代戏曲小说里最优美也最别致的恋爱。为什么这样说?我
们跟《红楼梦》里边经常出现的《西厢记》和《牡丹亭》相比就可以看出曹雪芹
的天才是多么不寻常。
    《西厢记》崔莺莺和张生是什么样的爱情?一见钟情。张生到寺院里借读。
崔莺莺来给父亲做佛事,走到佛殿上,两人一见钟情。对方什么德性?什么脾气?
一概不知道,一概不问。这就是张生和崔莺莺著名的佛殿相逢,因为外貌的吸引,
产生爱情,最后在红娘的帮助下,冲破了封建家长的阻挠,偷尝爱情的禁果。《
西厢记》为什么那么风靡?因为它毕竟写出了封建社会严密的礼教条件下青年男
女追求爱情幸福的故事。这个故事感动贾宝玉和林黛玉。
    《牡丹亭》比《西厢记》更进一步,对《红楼梦》的影响也更大。其实,杜
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就是按照“三生石”的构想来构思。不过写得不是那么明显,
研究者似乎也一直没大注意。
    我们来看一看,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为什么是三世情缘:
    第一世是梦魂情缘。杜丽娘是杜太守的女儿,她的父亲对她家教很严,连花
园都不让她去,杜丽娘跟侍女偷偷地去了一花园,园子里烂漫的鲜花引起她怀春,
做了个梦,在梦里跟书生柳梦梅相识、因为外貌的吸引,两个人在梦中成为情人。
他们的第一世情是梦中情缘。
    第二世是人鬼情缘。杜丽娘到花园里寻梦,寻不到,觉得与其这样没有爱情
活着,不如死了算了。她临死前画了自己的画像。埋在梅树下边,柳梦梅来到杜
家花园,捡到了这幅画,深情地叫画,把杜丽娘从阴间叫了出来,杜丽娘的鬼魂
跟柳梦梅夜夜私会,成就他们的第二世情缘,人和鬼的情缘。
    第三世是俗世姻缘,杜丽娘复活,两个正式结为夫妻。
    杜丽娘为追求爱情而死,为追求爱情而游魂,为追求爱情而复活。脂砚斋把
杜丽娘叫“情小姐”。《牡丹亭》的三世情缘显然对曹雪芹有影响。
    《西厢记》和《牡丹亭》男女相爱主要都是出于外貌的吸引,相爱层面主要
在男女相悦甚至性爱方面。宝黛爱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思想一致、
情调一致、追求爱情的方式一致。这跟曹雪芹写贾宝玉和林黛玉诗意化的出生有
关,跟他创造的“还泪说”有关。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受到神瑛侍者的灌溉之
恩。赤瑕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凡造历幻缘。知道神瑛侍者下凡,绛珠仙
女也要下世为人,而且要用一生的眼泪还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在宝黛爱情中,
总是伴随着怄气、争执,伴随着一次一次怄气、争执,林黛玉一次一次哭,林黛
玉的哭就是因为“情重愈斟情”,随着一次一次“还泪”,宝黛爱情一步步加深,
直到林黛玉为贾宝玉流干眼泪,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然后,贾宝玉虽然跟薛宝
钗结婚,却总忘不了林黛玉,终于“悬崖撒手”弃家为僧。
    从曹雪芹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出生可以看出,神瑛绛珠的优美神话是《红
楼梦》男女主角的生命灵根,甘露化泪是宝黛爱情别致的诗意表达。在中国古代
的小说戏曲中,是绝无仅有的。
    贾宝玉衔石头出生是何意?
    更有意思的是,宝玉衔着一块驱除邪祟、化凶为吉的通灵玉来到人间。有研
究者说:贾宝玉就是石头,石头就是贾宝玉。这是受“程甲本”误导。石头不是
贾宝玉,它担任叙事任务,是作者的化身。
    《红楼梦》长期以《石头记》为书名。关于这块石头,脂砚斋评石头记甲戌
本说得最清楚。这块石头哪儿来的?小说写:女娲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了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这石头见众石俱得补天,
自己不堪入选,自怨自叹,悲号惭愧。以“蠢物”自称的石头向空空道人要求到
红尘一游,变成晶莹宝玉,衔在贾宝玉口中来到人间,记录红尘往事。通灵玉,
是无材补天的顽石,是“假宝玉”。“石兄”是空空道人对青埂峰下顽石的谐称。
“石兄”就像能对贾宝玉周围发生的事做出记录、判断、分析、联想的“太史公”,
以第三人称担任着旁观角色,偶尔自称“愚物”,发表点滴评论。
    爱神派遣宝黛共赴人间
    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怎么来到人间继续三世情缘的?是警幻仙子安排的。
有的红学家,比如朱淡文教授曾在《红楼梦论源》一书提出,警幻仙子才是中国
古代真正的爱神。这样的说法可能就让中国爱神出现太晚了,但是想想也有一定
道理。过去人们常说:女娲是爱神,创造了人类;有人说,洛神是爱神;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