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b石点头 作者:明.天然痴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708b石点头 作者:明.天然痴叟-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尊贵。惟有我终身不得发达,落于人后,难道也生快活。然又有一等人,养得胸中才学饱满,志大言大,虽是名不得成,志不得遂,嚣嚣自得,眼底无人,依然是快活行径。所以富贵两途,不喜好的也有。惟有女色这条道路,便如采花蜂蝶,攒紧在花心这中,不肯暂舍。又如扑灯飞蛾,浸死在灯油之内,方才罢休。

  从来不好色的,惟有个鲁国男子,独居一室,适当风雨之夕,邻家屋坏,有寡妇奔来相就,这鲁男子却闭户不纳。又有个窦仪秀才,月下读书,有女子前来引诱,窦仪也只是正言拒绝,并不相容。才是真正见色不迷,盘古到今,只有此二人。若是柳下惠坐怀不乱,就写不得包票了。其他钻穴逾墙,桑间濮上,不计其数。常言道:男子要偷妇人隔重山,女子要偷男子隔层纸。若是女人家没有空隙,不放些破绽,这男子总然用计千条,只做得一场春梦。当年有两个风流俊俏苟合成婚的,一个是司马相如,一个是韩寿。假若贾充的女儿,不在青锁中窥觑韩寿,寿虽或轻松矫捷,怎敢跳过东北角高墙,成就怀香之事。假如司马相如,虽则风流萧洒,衣服华丽,若卓王孙的女儿,不去听他弹那凤求凰的琴曲,相如也不能够同他逃走,成就琴台卖酒之事。所以淫奔苟合,都是女人家做出来的。然则一味推到女子身上去,难道男子汉全然脱白得干净,又何以说色胆大如天。皆因男子汉本有行奸卖俏之意,得了女人家一毫俯就意思,或眉梢递意,眼角传情,或说话间勾搭一言半语,或哑谜中暗藏下没头没脑的机关。这男子便用着工夫,千算百计,今日挑,明日拨,久久成熟,做就两下私情。总然败坏了名节,丧失了性命,也却不管,所以叫做是色胆如天。哪一个肯贤贤易色,诗云:

  美色牵人情易惑,几人遇色不为迷;

  纵是坐怀终不乱,怎如闭户鲁男儿。

  话说国朝永乐年间,广东桂林府临桂县,有一举人,姓莫名可,表字谁何,原是旧家人物。其父莫考,考了一世童生,巴不得着一领蓝衫挂体。偏生到莫谁何,才出来应童子试,便得游痒人泮,年纪方得一十二岁。那时就有个姓王的富户,倒备着若干厚礼,聘他为婿。大抵资性聪明的,知觉亦最早。这莫谁何因是天生颖异,乖巧过人,十来岁时,男女情欲之事,便都晓得。到进学之后,空隙处遇着丫环婢子,就去扯手拽脚,亲嘴摸乳,讨干便宜。交了出幼之年,情窦大开,同着三朋四友,往花街柳巷去行踏。那妓女们爱他幼年美丽,风流知趣,都情愿赔着钱钞,与他相处。日渐日深,竟习成一身轻薄。父母愁他放荡坏了,忧虑成疾,双双并故。

  有个族叔,主张乘凶婚配,何期吉辰将近,王家女儿忽得暴疾而亡。莫谁何初闻凶信,十分烦恼,及往送殓,见妻子形容丑陋,转以为侥幸。自此执意要亲知灼见,择个美妻为配。所以张家不就,李家不成,蹉跎过了。他也落得在花柳中着脚。不想到十九岁上,挣得一名遗才科举入场,高高中了第二名经魁。那时豪门富室,争来求他为婿。谁何这番得意,眼界愈高。自道此去会试,稳如拾芥,大言不惭的答道:

  且待金榜挂名,方始洞房花烛。

  因此把姻事阁起,忙忙收拾进京会试,将家事托族叔管理,相约了几个同年,作伴起身。正值冬天,一路雨雪冰霜,十分寒冷。莫谁何自中榜之后,恣情花酒,身子已是虚弱。风寒易入,途中患病起来。捱到扬州,上了客店,便卧床不起。同年们请医调治,耽搁了几日。谁何病势虽则稍减;料想非旦夕可愈,眼见得不够勾会试,众人各顾自己功名,只得留下谁何。分咐他家人来元,好生看觑调理,自往京师应试去了。正是:

  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且说莫谁何一病月余,直到开春正月中旬,方才全愈。也还未敢劳动,只在寓所将息。因病中梦见观音大士,以杨枝水洒在面上,自此就热痕病祛,渐渐健旺。店主闻说,便道:“本处琼花观,自来观音极是灵感,往往救人苦难,多分是这菩萨显圣。”谁何感菩萨佛力护佑,就许个香愿,定下二月初一,到殿了酬。至期买办了香烛纸马之类,教来元捧着,出了店门,从容缓步,径往琼花观来。看那街市上,衣冠文物,十分华丽。更兼四方商贾杂沓,车马纷纭,往来如织,果然是个繁华去处。谁何一路观玩,喜之不胜,自觉情怀快畅,想起古人“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句,非虚语也。不多时已到观中,先向观音殿完了香愿,然后往各庙拈香礼拜。广西土风,素尚鬼神,故此谁何十分敬信。礼神已毕,就去探访琼花的遗迹。这琼花在观内后土祠中,乃唐人所植。怎见得此花好处,昔人曾有诗云:

  百葩天下多,琼花天上稀。

  结根托灵祠,地着不可移。

  八蓓冠群芳,一株攒万枝。

  香分金粟韵,色夺玉花姿。

  浥露疑凝粉,含霞似衬脂。

  风来素娥舞,雨过水仙欹。

  淡容烟缕织,碎影月波筛。

  一朝厌凡俗,羽化脱尘涯。

  空遗芳迹在,徒起后人思。

  那琼花更无二种,惟有扬州独出。至于宋末元初,忽然朽坏,自是此花世上遂绝。后人却把八仙花补其地,实非琼花旧物。此观本名蕃厘,只因琼花著名,故此相传就唤做琼花观。古今名人过此者,都有题咏。谁何玩视一番,即回寓所。过了两日,又去访隋怨迷楼的遗址。遂把扬州胜处,尽都游遍。那时情怀大舒,元神尽复,打动旧时风流心性,转又到歌馆妓家,倚红偎翠,买笑追欢。转眼间已是二月中旬,原来扬州士女,每岁仲春,都到琼花观烧香祈福,就便郊外踏青游玩。谁何闻得了这个消息,每日早膳饭后,即往观中,东穿西走,希冀有个奇遇。那知撞了几日,并没一毫意味。却是为何?假如大家女眷出来烧香,轿后不知跟随多少男女仆从。一到殿门,先驱开游人,然后下轿。及至拈香礼拜,婢仆们又团团簇拥在后。纵有佳丽,不能得觌面一见,那里去讨甚便宜?就是中等人家,有些颜色的,恐怕被人轻薄,往往趁清晨游人未集时先到,也不容易使人看见。至若成群结队,凭人挨挤的,不过是小户人家,与那村庄妇女,料道没甚出色的在内。所以谁何又看不上眼了。

  到二月十九,乃是观音菩萨成道之日。那些烧香的比寻常更多几倍,直挤到午后方止,游人也都散了。莫谁何自觉倦怠,走到梓潼楼上去坐地。这琼花观虽有若干殿宇,其实真武乃治世福神,是个主殿,观世音菩萨救人苦难,关圣帝君华夷共仰,这三处香火最盛。这梓潼只管得天下的文墨,三百六十行中惟有读书人少,所以文昌座前,香烟也不见一些,甚是冷落。莫谁何坐了一晌,走下楼去。刚出庙门,方待回寓,只见一个美貌女子,后边随着一个丫鬟,入庙来烧香。举目一觑,不觉神魂飘荡,暗道:“撞了这几日,才得遇个出色女子,真好侥幸也!”

  你道这女子,是何等样人家?原来这女子,父亲复姓楔斯,曾官员外郎。他祖上原是色目人,入籍江都,因复姓不好称呼,把偰字除下,只以斯字为姓。这斯员外性子有些倔强,与世人不合,坏官在家。只生此女,小字紫英,生得有些绝色。员外夫人平氏,三年前有病。紫英小姐保佑母亲,许下观世音菩萨绣幡为一对。不想夫人禄命该终,一病不起。夫人虽则去世,紫英的愿心,终是要酬。到这时绣完了幡,告知父亲要乘这观音成道之日,到观里了愿。这斯员外平昔也敬奉菩萨,又道女儿才得十五岁,年纪尚幼,为此许允。料到上午人众,吩咐莫要早去。只是斯员外平昔要做清官,宦囊甚薄。及至居家,一毫闲事不管,门庭冷淡如冰。有几个能事家人,受不得这样清苦,都向热闹处去了。只存下几个走不动的村庄婢仆,教他跟随小姐去烧香上幡。那两个仆妇梳妆打扮起来,紫英小姐仔细一觑,分明是鬼婆婆出世,好生烦恼,说道:“若教这婆娘随去,可不笑破人口。”因此只教贴身的丫头莲房,同着两个村仆,跟随轿子。

  到了观中,服事小姐上了幡,又到正殿关帝阁烧了香。后至梓潼楼,见此处冷落,没有游人,两个仆人,各自走去顽耍了。不想落在莫谁何眼中,恨不得就赶近前去,与他亲热一番。因见行止举动,是个大人家气象,恐惹是非,不敢相近。想起文昌楼后是董仲舒读书台,这所在没人来往,或者这小姐偶然转到此处游玩,何不先往台下躲着,等候他来.饱看一回。因是终日在那观中串熟,路径无所不知,故此折转身来,先去隐在读书台下。这董仲舒当年为江都王相,江都王素性骄倨好勇,仲舒以礼去匡救,江都王遂改行从善。为此扬州建造起此台,塑起神像,就名董仲舒读书台。这一发不是俗人晓得的,所以人都不到,那知到成就了莫谁何的佛殿奇逢。

  且说紫英小姐,到梓潼楼上拈香,见炉中全没些火气,终是大人家心性,分付莲房教伴当们取些火来。莲房答应下楼叫唤,一个也不见。心里正焦,不道小便又急起来,东张西望,要寻个方便之处。转过楼后,穿出一条小径,显出一所幽僻去处。只见竹木交映,有几块太湖假山石,玲珑巧妙,又大又高,石畔斜靠着一株大腊梅树。莲房道:“我家花园中,到没有许多好假山石,也没有这样大腊梅。”随向假山石畔,蹲下去小解。当初陶学士,曾有一首七言色句,却像为这丫头做的。诗云:

  小小佳人体态柔,腊梅依石转湾幽。

  石榴壳里红皮绽,进出珍珠满地流。

  解罢,急急回转,奔上楼来回覆。紫英正等得不耐烦,埋怨他去得久了。莲房道:“伴当一个也不见,连轿夫通走开了,小姐将就拜拜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